脹氣 是 什麼 感覺

【早安健康編輯部】胃脹氣、肚子脹氣是許多人平時都常遇到的小毛病,除了感覺腹部脹脹的、有被悶住或是一股壓力出不來的感覺,一旦開始胃脹氣打嗝、放屁、肚子絞痛痙攣的不舒服症狀都會跟著出現,有時還會讓人想吐、打嗝打不出來,到底肚子脹氣時該怎麼辦?吃胃藥就能改善脹氣嗎?其實腸胃脹氣的原因不一定只是吃太多、吃太快,食物的選擇甚至疾病都可能是讓肚子脹氣受壓迫的元凶!就讓中西醫師、營養師一起來解答,除了腸胃藥以外,究竟腸胃脹氣的時候該吃什麼、喝什麼、按哪些穴道才能改善肚子脹氣的困擾吧!

肚子脹氣、胃脹氣是什麼原因?中外醫生權威解答


日本脊骨神經醫學專家檜垣曉子表示,肚子容易脹氣的原因,就是腸胃中累積過多的氣體,而這些氣體的來源,則可分為吸入、食物與疾病三大類。

吸入外部氣體過多

如果太多外部空氣通過食道到達胃部,就容易造成脹氣。會讓人吸入過多氣體的原因主要有兩種:

  1. 飲食習慣:人在進食時本來就會連帶吞入一些空氣,但如果吃太快、吃太多,或是吃口香糖、喝碳酸飲料或啤酒,都會比平常吃喝東西吞下更多空氣,而導致肚子或腸胃脹氣。
  2. 無意識吸入太多空氣:鼻塞、流鼻水、鼻子過敏時,由於鼻子難以順暢呼吸,許多人會自然地用嘴巴呼吸,但這樣的動作卻會讓人吞進較多空氣而引起脹氣。

吃太多容易胃脹氣食物

含有氣泡的食物飲料,例如汽水、啤酒、氣泡水等,因為本身含有較多氣體,就容易堆積在肚子裡。另外有些食物在消化時,容易在腸胃中產生較多氣體,引起脹氣。 (編輯推薦:慢慢吃改善脹氣!腸胃科醫師點名脹氣飲食地雷)

在常見的蔬菜水果中,是否屬於容易引起腸胃脹氣食物,大致分類如下:

  容易脹氣 不易脹氣
水果類
  • 李子
  • 荔枝
  • 酪梨
  • 西瓜
  • 桃子
  • 西洋梨
  • 芒果
  • 櫻桃
  • 石榴
  • 熟香蕉
  • 葡萄柚
  • 蘋果
  • 柿子
  • 哈密瓜
  • 百香果
  • 葡萄
  • 木瓜
  • 熟芭樂
  • 奇異果
  • 金桔
  • 鳳梨
  • 火龍果
  • 檸檬
  • 藍莓
  • 楊桃
  • 草莓
  • 橘子
  • 榴槤
蔬菜類
  • 豌豆
  • 芋頭
  • 青花菜梗
  • 苦瓜
  • 蘆筍
  • 甜玉米
  • 白花椰菜
  • 馬鈴薯
  • 洋蔥
  • 香菇
  • 大蒜
  • 菠菜
  • 番茄
  • 青椒
  • 四季豆
  • 辣椒
  • 紅椒
  • 萵苣
  • 豆芽菜
  • 南瓜
  • 青江菜
  • 紅蘿蔔
  • 青花菜頭
  • 茄子
  • 秋葵

(資料來源:基隆長庚胃腸科主治醫師錢政弘Facebook)

引起脹氣的疾病

  • 腹腔器官疾病
    大林慈濟醫院衛教資訊提到,胃腸道病變、胰臟炎、腸阻塞、肝腫瘤也都可能是引起胃脹氣的原因。尤其若是腹部的內臟有腫瘤或腫大,可能壓迫到腸胃使氣體無法順暢排出、造成脹氣。
  • 腸躁症
    全稱為大腸激躁症,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一般外科主任魏柏立曾在受訪時指出,腸躁症是透過檢查,排除其他器官病變後下的判斷,是一種常見且沒太大危害的小病,而脹氣是腸躁症常見的症狀之一。
  • 乳糖不耐症
    全球約有65%的成人有乳糖不耐症,乳糖不耐症是指人體沒辦法順利吸收吃進的乳糖,導致腹瀉、腹脹、腹痛、放屁、嘔吐等症狀,嚴重程度會和攝取的量成正比。
  • 克隆氏症
    是一種罕見的免疫系統疾病,症狀和大腸炎很像,會侵犯小腸、大腸、腹膜、淋巴、直腸、肛門等,導致細胞酵素被破壞引起脹氣。
  • 腹水
    正常情況下,腸子外、肚皮內的腹腔會有些許液體,負責臟器間的潤滑作用,而腹水是指這些液體因為疾病而過多累積,導致腹部腫脹,還會引發脹氣。腎臟病、心臟病、腹膜炎、肝硬化等疾病可能會併發腹水,造成腹脹。
  • 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會因為胰島素阻抗造成脹氣,而且降血糖藥阿爾發葡萄糖甘脢抑制劑、雙胍類的副作用為脹氣、腹瀉等腸胃不適症狀。
  • 甲狀腺機能低下
    甲狀腺分泌的甲狀腺素不足,除了會導致腹脹以外,還會造成身體上各種不適,甚至會造成血壓、體溫過低而有性命之憂。
  • 尿毒症
    腎臟損傷、腎功能只剩下10%左右,患者會因為腎臟難以排出毒素而造成食慾不振、腹脹、打嗝、噁心、嘔吐等症狀。

肚子脹氣、胃脹氣有什麼症狀?知道原因後該怎麼辦,想吐和打嗝可以改善嗎?

  • 打嗝、放屁的次數變多
  • 感覺肚子脹脹的不舒服、想打嗝打不出來
  • 穿著比較緊的衣服、有皮帶的褲子或裙子時,比較有被肚子被壓迫的感覺
  • 肚子絞痛、痙攣
  • 食慾不振

當腸胃中因為堆積過多的氣體引起肚子脹氣時,可能出現的症狀像打嗝、放屁增加是較為常見的,但也可能會讓人感覺肚子脹脹的、有時想打嗝卻打不出來。

腸胃脹氣也可能引起腹痛感,這種肚子痛可能會有絞痛、痙攣的感覺,像是腸胃被打結了一樣;而如果腸胃脹氣較多,從外觀有時也能看到腹部有較明顯的脹大。

此外也有些人發生胃脹氣還會伴隨想吐的感覺,甚至真的引起嘔吐。這時就要特別小心了,如果胃脹氣想吐、甚至有深咖啡色嘔吐物,就可能代表著腸胃道有疾病甚至出血,一定要盡速就醫檢查,才能保障腸胃健康。

了解自己腸胃脹氣的原因,確定不是比較嚴重的疾病造成之後,就可以著手從生活中開始改善了。由於非病理性的脹氣原因大多與飲食有關,改善脹氣的方法首先就要從飲食下手,例如改變食物的選擇、或是吃一些能夠改善胃脹氣的食物等;接著做做穴道按摩或腸胃按摩、調整生活習慣,也許就能讓惱人的肚子脹氣離你遠去囉!

中西醫食物觀點(肚子脹氣、胃脹氣可以吃什麼喝什麼?):症狀改善攻略A

許多人有腸胃脹氣症狀、或是胃痛胃不舒服時,首先就會吞胃藥解決。但是胃藥真的是解決脹氣最好的方法嗎?根據大林慈濟醫院藥學部的資料,肚子脹氣的問題通常會先透過運動與飲食改善,如果胃脹氣的問題還是沒有好轉,才可能使用藥物治療,這類的藥物作用以凝聚腸胃中氣泡、或是增加腸胃蠕動以幫助氣體排出為主,另外也可能建議病人使用益生菌改善腸道菌叢,避免食物在腸道中產生過多氣體,但需要較長的改善時間。

至於發生腸胃脹氣時該怎麼吃、做什麼才會改善?想改善腸胃脹氣,首先當然就是要避免吃太多容易引起胃脹氣食物。但針對發生脹氣時的改善方法,中醫師與西醫師、營養師也有不同的建議。 (編輯推薦:脹氣!不停打嗝、放屁,女中醫:這些食物必須避開)

脹氣可以吃什麼?西醫師、營養師觀點教學

蘭陽仁愛醫院大腸直腸科衛教資訊建議,有肚子脹氣的問題發生時,一定不要想著憋住打嗝或放屁,要讓腸胃中的氣體正常的釋放出來,才不會造成腸胃過多的壓力。

而腸胃脹氣時可以吃的東西有哪些呢?蘭陽仁愛醫院建議,薄荷茶、柑橘茶都是可以改善脹氣的茶飲。

台灣癌症基金會營養師賴怡君則建議,平時除了補充益生菌、乳酸菌幫助改善腸胃氣之外,鈣質也是重要的一環,因為鈣質有舒緩神經的功能,對於改善腸胃蠕動、改善脹氣都有幫助。

不過,一般認為富含鈣質的牛奶由於也含有乳糖,對乳糖不耐的人來說反而是造成脹氣肚子痛的元兇,如果一般人日常生活中想補充鈣質,建議可以選擇連骨小魚、蝦皮和蝦米、蝦子、文蛤、牡蠣等海產;在素食方面,則可以多吃深綠色的青花菜、高麗菜、糗層塔、莧菜等蔬菜,以及海帶、昆布等海藻類。

中醫教你改善脹氣怎麼吃!

中醫方面,張文馨中醫師建議,時常脹氣的人除了要少吃容易產氣、不好消化或會刺激腸胃的食物以外,平常也可以吃一些行氣解鬱消脹的食物,例如最家常的蔬菜:地瓜葉,或是牛蒡絲、蘿蔔、柚子、金桔等。

臻觀中醫副院長黃純慧醫師則指出,許多容易產生胃脹氣的食物其實有很好的抗氧化效果,所以攝取的重點是「不要同一餐吃太多產氣食物」,分次、少量攝取即可。平時也可以用把洗乾淨的檸檬皮、橘子切成絲,稍微烤乾之後煮水或泡水喝,幫助預防脹氣。

中醫穴道觀點:症狀改善攻略B

除了中藥,中醫在治療症狀上也常用穴道按摩、穴道針灸來進行保健。

  • 中脘穴:和胃健脾、降逆利水,主治各種脾胃病。
    位置→肚臍上方約6指寬處。
  • 水分穴:理氣止痛,主治水腫、腹瀉、腹痛。
    位置→肚臍上方1指處。
  • 天樞穴:主治胃脹痛、腹脹腹痛、腹瀉、消化不良等症。
    位置→肚臍兩側約3指寬處。
  • 關元穴:主治腸胃、婦科疾病。
    位置→肚臍正下方約4指處。
  • 內關穴:寧心安神、理氣止痛,除了治療心臟疾病,也有和胃降逆、改善胃痛的效果。
    位置→手掌向上時,手腕關節橫紋往手臂3指寬處。
  • 合谷穴:主治口部、面部、五官疾病,也可以調節腸胃、改善腹痛便秘。
    位置→手虎口,大拇指和食指併攏時最高處。
  • 足三里:有燥化脾濕、生發胃氣的功能,主治胃脹腹脹、胃痛、嘔吐、腹瀉便秘等症。
    位置→膝蓋偏外側(小腿脛骨旁)向下4指處。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 肚子脹氣怎麼辦?做瑜伽嬰兒式就能改善!
  • 脹氣悶痛有3種原因!中醫3方藥解救你的一肚子悶氣

脹氣與脹氣痛的定義

消化系統內出現氣體是正常的消化過程之一。透過打嗝或放屁來釋放氣體相當正常,尤其是在重要會議中或擁擠電梯間發生,總是讓人好尷尬。但如果一直沒有釋放氣體會發生什麼事呢?

大多數人每天至少排氣 10~20 次,但當腸胃內的氣體開始累積且無法排出時,就會造成疼痛感,也就是所謂的脹氣與脹氣痛。此外,某些消化系統疾病也可能造成脹氣或脹氣痛增加的情況。

脹氣與脹氣痛的症狀

對多數人而言,脹氣和脹氣痛的徵兆與症狀都相當明顯,有時脹氣痛會持續一段時間,讓你感到好像身體出了問題。以下是可能出現症狀:

  • 打嗝
  • 放屁
  • 下腹劇烈刺痛感或痙攣。這些疼痛感會出現在腹部任何部位,位置隨時會改變
  • 腹部有「打結」的感覺
  • 腹部腫脹(腹脹)和緊繃的感
  • 腹部明顯鼓起

脹氣也可能被誤認為以下疾病:

  • 心臟病(Heart disease)
  • 膽結石(Gallstones)
  • 闌尾炎(Appendicitis)

可能有些症狀未在上述提及,若對症狀有任何疑慮,都請諮詢醫師。

什麼時候該看醫師?

若胃脹氣伴隨以下症狀,請盡快就醫:

  • 長時間腹痛
  • 血便
  • 排便顏色或次數改變
  • 體重下降
  • 胸腔疼痛
  • 持續或反覆出現噁心或嘔吐

若脹氣或胃脹氣痛持續很久或非常嚴重,干擾到正常生活能力,請盡早諮詢醫師。大部分情況,治療有助減少或減緩這些問題。

脹氣與脹氣痛的原因

胃裡的氣體,通常是在你飲食時吞嚥空氣所造成。腸內的氣體,則是小腸未能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在進入大腸後經細菌發酵後就會產生氣體。

不幸的是,健康、高纖的食物通常是罪魁禍首。纖維對健康有許多好處,像是維持消化道良好的運作和調節血糖、膽固醇,但纖維會形成氣體。以下是引起脹氣和脹氣痛的常見食物:

  • 高纖食物:像是水果、蔬菜、全穀物或豆類和碗豆(莢果 legumes)等高纖食品, 都容易造成脹氣。
  • 高脂食物。
  • 油炸或辛辣食品。
  • 碳酸飲料。
  • 乳製品:食用乳製品後發現胃脹氣或腹脹,可能是因為身體無法分解乳製品中的糖分(乳糖lactose)。其他食物不耐症還包括:小麥和其他穀物等麩質類食物中的蛋白質,同樣會引起過多氣體、腹瀉,甚至是體重下降。(延伸閱讀:2大脹氣原因報你知!避吃6類易脹氣食物,約會不怕放屁形象全毀)
  • 人工添加物:山梨糖醇(sorbitol)、甘露醇(mannitol)和木糖醇(xylitol)等人工甘味劑,這些物質通常出現在無糖食物、口香糖和糖果裡。許多健康的人吃了這些人工甘味劑後,就會開始胃脹氣或腹瀉 。
  • 市售纖維飲品或補給品:像美達施(Metamucil)這類含有洋車前子(psyllium)的膳食纖維,會引起許多問題,尤其是太快加到飲食中食用。

可能造成脹氣與脹氣痛的其他狀況:

  • 腸胃炎(gastroenteritis)
  • 乳糖不耐症(lactose intolerance)
  • 乳糜瀉(celiac disease)
  • 克隆氏症(Crohn’s disease)
  • 糖尿病(diabetes)
  • 消化性潰瘍(peptic ulcer)
  • 腸躁症後群(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 憩室炎(diverticulitis)
  • 發炎性腸道疾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 便祕

脹氣與脹氣痛的診斷

醫師會藉由以下情況,判斷造成脹氣和脹氣痛的原因:

  • 醫病史
  • 回顧飲食習慣
  • 體檢

醫師會在體檢過程檢查腹部,確認是否有膨脹;輕拍腹部,傾聽是否有中空聲,通常有聲音就表示腹部氣體過多。醫師會根據其他症狀,建議進行進一步檢查,排除部分腸梗阻等的嚴重狀況。

脹氣與脹氣痛的治療

若胃脹氣痛由其他健康問題引起,治療原發疾病狀況後應會有所緩解。否則一般則是以飲食調配、生活作息調整或非處方藥物,來治療這麻煩的脹氣問題。治療方法因人而異,透過不斷嘗試與改善,多數人最後還是能找出緩解疾病的方法。

飲食

以下飲食調整可能有助於減少身體脹氣現象,或幫助氣體更快速通過體內系統:

  • 盡量找出並避免對身體影響最大的食物。讓多數人體產生脹氣問題的食物包含:豆類、洋蔥、綠花椰菜、抱子甘藍、高麗菜、白花椰菜、菜薊、蘆筍、梨子、桃子、李子、無糖糖果、口香糖、全麥麵包、全穀麥片或鬆餅、牛奶、奶油、冰淇淋、冰牛奶和啤酒、蘇打飲料和其他碳酸飲料。
  • 盡量減少油炸食物。吃高脂肪食物通常會引起腹脹,而油脂會延遲胃排空,增加飽足感。
  • 暫時減少高纖食物,幾周後再慢慢恢復。多數人體需要花上大約三週,才能適應過多的纖維,但也有些人根本無法適應。
  • 輕鬆補充膳食纖維。盡量減少纖維量,之後再慢慢增加攝取。若還有不適的症狀,可以嘗試不同的膳食纖維,但要確保食用時搭配一杯水,並整天補充大量水分。
  • 減少乳製品飲食。可以嘗試優格等低乳糖乳製品來取代牛奶,或是用幫助消化的乳糖產品,像是乳糖酶(Lactaid)或乳糖不耐緩解劑(Dairy Ease)。

一次食用少量奶製品,或和其他食物一起食用,也有助於腸胃消化,但還是有某些情況是完全不能食用或飲用乳製品。

非處方藥品

有些產品可能有幫助,但並非總是有效,以下產品可考慮嘗試:

  • 在豆類和蔬菜中添加食用酵素(Beano),有助減少身體氣體排放量。為了讓食用酵素產生效用,要第一口就和食物一起吃下肚。腸胃氣體量少時,酵素功用才能全面發揮。
  • 乳糖補充劑。若有乳糖不耐症,可以補充酵素酶(Lactaid、Dairy-Ease),幫助乳糖消化,此外也可以食用不含乳糖或乳醣量低的乳製品。
  • 含有舒胃錠(Simethicone)的非處方藥品(表面活性劑藥物 Gas-X、健胃仙錠 Gelusil、鎂力片 Mylanta、脹氣滴劑 Mylicon),有助分解氣體內的氣泡。目前產品廣泛使用,但尚未證明對脹氣和胃脹氣痛有效。
  • 活性碳:餐前服用藥用碳片(腸胃調養劑 CharcoCaps、藥用炭丸Charcoal Plus或其他)可能有效。但碳片和舒胃錠一樣,沒有明確證據表明碳片會舒緩脹氣。而且碳片要是沾到衣服,還會把嘴巴跟衣服弄得很髒亂。

透過生活調整解決脹氣

以下生活調整與居家療法有助於應對脹氣和脹氣痛:

  • 小口進食。許多引起腹痛的食物,部份原因是來自飲食。試著小口吃引發疾病問題的食物,確認身體是否能負擔,且不產生多餘的氣體。
  • 吃東西放慢速度,完全嚼碎食物,不要大口吞嚥。若無法放慢速度,就在嚼食期間放下叉子。
  • 避免咀嚼口香糖、吃過硬的糖果以及使用吸管,因為這些行為會導致人體吞入更多空氣。
  • 檢查假牙。假牙安裝不當會導致飲食過程吞入過多空氣。
  • 不抽菸。抽菸會增加吞入的空氣量。
  • 運動。體能鍛鍊有助氣體通往消化道。
  • 若擔心氣體通過消化系統時會產生味道,就要限制高硫量的化合物,如綠花椰菜、抱子甘藍或其他十字花科蔬菜以及啤酒和高蛋白食物,避這些食物都可以減少氣味。含炭的護墊、內褲和坐墊也有助吸收排出人體的難聞氣味。

若有疑問建議諮詢醫師,尋求最佳的解決方法。

怎麼判斷脹氣?

以下是可能出現症狀:.
下腹劇烈刺痛感或痙攣。 這些疼痛感會出現在腹部任何部位,位置隨時會改變.
腹部有「打結」的感覺.
腹部腫脹(腹脹)和緊繃的感.
腹部明顯鼓起.

怎麼解決脹氣?

腸胃脹氣解決、保養方法? 常見的方法包含按摩腹部、穴道、飯後多活動、少吃產氣食物、補充益生菌等等。 飲食方面,可喝一點消脹氣飲料(薑茶、薄荷茶、蜂蜜水等),補充幫助消脹氣的蔬果(鳳梨、奇異果、小黃瓜、蘆筍等)。

脹氣是什麼原因?

腹部脹氣原因: (1)吃東西的速度太快或邊吃飯邊說話以致於吃進太多的空氣。 (2)某些食物本身就易引起脹氣,如豆類、麥麩、蘋果、桃子、洋蔥、甘藍菜、穀類、以及地瓜、 馬鈴薯等的薯類食物。 (3)乳類食品也是一個很容易產生脹氣的食物或體內因無法吸收乳糖而造成脹氣

吃太飽肚子很脹怎麼辦?

來看看營養師傳授的消脹氣7祕訣。.
攝取容易消化的食物,適度生食 ... .
增加高纖維飲食,可減少便祕 ... .
飯水分離 ... .
增加酸味 ... .
增加發酵食物 ... .
不要一次吃太多 ... .
晚上不要太晚吃或吃宵夜 ... .
飯後可以適度的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