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數學系好讀嗎?

因為我之前是數資,所以陸續參加很多數理競賽,備審裡面就寫相關的經驗分享。建議同學們有能力就參加,多一段經歷是經歷,我在成績出來前的備審完全是寫機械相關的,後來全部重寫才翻出這些比賽記憶,寫的還比機械系多(笑)。

(Q:那麼面試形式跟狀況?)

我們學校備審比重比較重,面試好像只占10%(107年)。只要有出席其實大家分數差不多。

當時是團體面試,約莫四十個全部一起坐在教室,教授坐在前面一排面對我們。首先讓第一個同學站起來自我介紹,一開始前面五個人,教授還會去問他們問題,但應該是前面花太多時間,剩下同學都只有自我介紹就換下一位。

結論是,面試只有自我介紹,還有聽教授介紹應數系。等於形式性面試過個眼這樣。

應數系學什麼:跟大家想的差不多

(Q:我們剛才問題都直接說「數學系」,但你讀的是「應數系」,這兩者是不是沒差?)

如果是純數學系,可能就是基本數學吧…離散、代數、高等微積分之類的。

應用數學系就跟字面意思相同,多些應用課程,變成「類資工」?像是計算機概論、程式設計…還有統計學的課。也就是數學理論的「實際應用」。如果要轉系或跨考研究所,會比其他系容易的多。

(Q:所以你們很多人會轉系?)

算多,最好轉的就是資工,我們轉資工完全不用考試,只要大一成績好,去跟教授面試過了就轉成功了。

(Q:會不會被當成跳板?例如大二發現一半同學都不見了XD)

一定會被當跳板的,但不至於啦哈哈還是有名額,好像只能兩三個…蠻競爭的,要保持成績排名,所以有些同學大一會棄選不好過或分數不好看的課,技術性得高分比較好轉系。

(Q:上網爬文有說道中山應數有分三組:數學研究、統計分析、科學計算。是會分組上課?)

不是,我們是自由選課,大三下開始就沒有畢修了,那三組指的是選修課的分類。

如果你想走純數的話,可以去修像高等線性代數課這種,更深入數學研究;如果是統計分析,可以修統計學;科學計算就是剛才說的偏資工,像程式設計…等。大三大四就可以非常彈性去選修這些課程。

中山應數課程:少討論、無報告、考試硬

(Q:系網上查到跨領域「學程」,有相關經驗可以分享嗎?)

先解釋「學程」。學程名稱通常是一個跨學門領域,學程會列出學習該領域需要修的課,通常是涵蓋不同科系或是院級開的課,你按照規定修滿學分數,就可以得到這個學程的證明,畢業證書上會有紀錄。我們學校開蠻多學程的,如果跟數學相關就會修到我們系上的課,像我有管院的社團朋友有修我們系上的「機率論」。

(Q:所以會藉機認識到不同科系的人嗎?)

不太會,因為我們上課很少跟同學互動,是聽教授講課、純讀書的課程形式,很少有討論,也完全沒有報告。

(Q:管院同學會很羨慕吧…?)

我不喜歡。我參加社團認識別系朋友,知道管院都以報告為主,雖然他們會唉唉叫,但他們GPA都很高(GPA — Grade Point Average:類似大學的全校成績排名等第,申請留學或研究所可能會採計),因為老師們給報告分數給的很彈性。可是像我們系上都是一般數學考試,答案很死,考的怎樣就是怎樣,所以通常理工科的GPA就沒辦法像管院這麼高。不同院別的差異啦。

(Q:所以系上考試就跟高中數學考試一樣有固定答案?沒有什麼一般高中生想像大學的申論題、開放問答?有沒有什麼特別的考試方式?)

最多跟高中不一樣的是統計學考試可以拿出計算機算,其他都一樣,計算題答案說一不二、證明題分段給分。

(Q:妳覺得這樣考試好考嗎?)

我喜歡數學是因為喜歡解題的快感,所以像是微分方程、線性代數這種計算,我成績就會比較好,這些讓我感覺我可以算出答案來。但是我從國高中就討厭證明題,如果像高等微積分是要證明為何這個式子是這樣,我都證不太出來,很常卡關。

(Q:妳覺得系上課怎麼樣?)

其實我覺得系上老教授都沒有很好欸,新教授還不錯啦。老教授偏向自己教自己的,學生們都不會想要被這樣教的感覺。

讀應數到現在的感受:數學好的人去讀數學系?讀到現在有些喪失熱情

(Q:網路論壇文章裡蠻多人提到,數學、應數系,不是一個能混學歷的科系,普遍評價是不好讀,妳覺得呢?)

還是要看人啦。如果你本來就很喜歡數學,或是很喜歡證明數學,應該是蠻好讀的,主要還是要看你對這個系的熱情。我自己原本是很喜歡,但現在就有點對數學喪失熱情。

(Q:是因為每天都接觸的關係?)

對,而且我覺得會有挫敗感。

特別想分享是有關於數學好的人去讀數學系,我前面說過我喜歡數學是因為我喜歡解題思考的快感,尤其之前國高中數學好的人往往都不會花太多時間讀數學,雖然旁人聽起來很討厭,但大家都會專注在自己不擅長的科目上面。

進入數學系之後,所有科目都是數學,妳必須讀數學,但我當下感受是突然不知道怎麼讀,以前其他數學不擅長的同學可能已經找到方法讀這個科目了,但我是上大學才開始摸索這件事。

我大一蠻迷茫的,想說奇怪我明明就喜歡數學,我數學明明很好怎麼有種讀不起來的感覺。總之需要一段摸索期才能適應讀數學這件事。

(補充結論:如果大學讀的是自己在高中可以獲得成就感的科目,當你踢到鐵板時,挫敗感會放大很多。聽起來是個消極要大家不要讀的結論,其實是希望讓正在看文章的同學們心理上有所準備…建議收聽集數 https://medium.com/@Curious_about_Major/蝦聊些什麼-2-關於選擇的那些事-下-家人不支持-我選擇接受-6d6aa7295592)

中山大學校風:多元開放。好好思考跨系選課這件事

(Q:中山大學的環境怎麼樣?)

就算沒有讀到機械,我選校之後都沒有後悔過,蠻開心我可以讀到中山,環境真的很好,依山傍海,每天看夕陽,旁邊就是海,半夜就坐在海堤喝酒聽聽海浪聲享受人生哈哈。

(Q:家長們在意的讀書風氣如何?)

我猜讀書風氣的部分還是台清交比較好吧。沒有到所有人都很認真讀書,不過認真的還是有。

我自己上課,不管是系上還是跨系通識課,都可以看到學生們上課就是那樣,做自己的事,不見得會專心上課,但該讀的時候像是考前,大家還是會卯起來讀書。

(Q:學校社團多嗎?)

蠻多的,各式社團都有,還不錯。

(Q:上網發現你們學校科系很多欸,跨很多種領域,文、理、藝術都有,就想說你們應該是一個課程多元的學校吧?)

沒錯。喔對我那時候讀中山有一個原因,因為中山有音樂系,就想說我可以去選一些音樂系的開放課程當興趣學習,結果那些課都太夯了,我這個沒有選課命的人就只能去旁聽…內容是蠻不錯的。

(補充分享:兩位主持人+Maisy學姊都在高中期待上大學有其他科系的課可以選。上大學才發現要跨系選課根本困難重重,你想去的別系專業課會擋修限本系生上課、開放他系選修的課也有高機率與本科系課程撞課,總之不要抱有美好幻想,可以跨系選課但時間安排以及學校制度等等都要事先查詢並處理妥當…)

應數系畢業後:跨理科考研究所佔優勢

(Q:剛才提到系上課程分成 數學研究、統計分析、科學計算 ,好奇多數同學的選擇?)

少數做數學研究的,大多還是選統計跟資工(科學計算)。

也因為課程直接分這三類,所以多數同學們考研究所也都往這三大方向去考。

(Q:關於數學系出路?妳自己的大學畢業規劃?)

大家刻板印象是,讀數學系就是要當數學老師。我也是進來讀之後才發現原來還可以往統計、程式、資工方向。

我要跨考機械研究所,我問過蠻多學長姐、機械系教授、別系的教授…他們都說,其實讀數學系是最好跨考的系,教授們蠻喜歡數學系的學生,因為數學底子好也比較快上手理工科目,畢竟數學是科學之母。所以同學也是可以把數學系當跳板啦。

(Q:聽起來是大多數同學大學畢業會接續考研究所,那友直街進職場的嗎?)

我知道的上屆學長姊蠻多畢業後直接當老師,所以如果不考慮研究所或跨組發展的話,數學系畢業當數學老師也不算刻板印象。但我也知道有些人在準備考精算師,聽說不太好考。

(Q:涵蓋統計跟資工相關的話,數學系上有什麼實習之類的嗎?)

我們學校理工科蠻少實習的,通常是管院比較多,理工主要是做專題,但我不知道別的學校啦。

(補充:不同學校不同狀況。之前我們訪問元智資工系有提到實習,這集→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mgdob4941nt0873ohir6dv0/platforms)

跨考機械研究所:考研究所不是看聰不聰明而是耐力

(Q:妳提到想跨考機械系研究所…?)

是。雖然高中時還算喜歡數學,但現在越讀越失去熱情,加上機械本來就是我高中時的目標,所以就想說研究所再去鑽研機械領域。

(Q:那妳跨考要怎麼獲取考試資源?)

直接去補習班。雖然自己讀也是行的通,但我需要有人推我前進(笑)。

(Q:分享妳決定考研究所的心路歷程?)

這要從大一講起,大一我主要在玩社團,雖然成績還是有顧,但沒有心思考慮之後的事;到了大二才發現我錯過轉系的最好時機,當時非常低潮,不曉得自己待在數學系做什麼,看身邊的同學好像都走在規劃的路上面,就開始思考從高中就知道自己對機械的熱情卻一直沒有跨出去。

既然無法轉系了,乾脆直接準備研究所,因此我大二下就報名補習班,暑假開始上課。

(Q:大部分學生都是大三才準備研究所,而妳大二暑假就開始算非常早,妳覺得早點開始是好事嗎?)

我覺得有好有壞,還是看人。其實人家說考研究所不是看你聰不聰明,而是看你的耐力。因為考研究所是打一場蠻長的戰爭,能撐到最後才是贏家。

因為我有三分鐘熱度的個性,到現在經過一年已經有點疲乏。剛報名時每堂課補習都超認真,筆記都寫得很滿,可是現在要讀第二遍,沒有像之前的熱血衝勁。但如果是本來就很腳踏實地很紮實很願意去走完很長一段路的同學,理所當然早點讀是很好的。

大學社團分享:值得參與

(Q:據我們所知妳投身於熱舞社,跟我們分享一下?)

因為之前私立中學沒有社團,所以上大學好像進入新世界,社團投入非常多。

熱舞社就是一學期兩次大型表演,通常都是在練舞,會練很晚到半夜一點才回宿舍,我自己全心投入就會像我前面說的比較沒有心思顧轉系或其他事。大一就只覺得社團很好玩、可以交到很多朋友;大二接幹部顧的比較多,我當時當總務,處理場地、拉贊助、資金等事宜,學到很多但也非常佔時間。

(Q:所以你有課業、社團、考研,三大事情要顧,妳是怎麼平衡處理的?)

我大二卸任幹部就沒有繼續待社團了,所以準備研究所是沒有跟社團重疊的。大一二課業成績雖然沒有顧到非常好,但是有一定程度基礎,至少期中期末前會爆讀一波啦。基本上我是沒有同時安排兩件要花超多心力的事情。

大學一定要做的事:交朋友

(Q:有沒有覺得大學一定要做什麼事情?)

有緣的話真的要去談戀愛欸哈哈,我覺得談戀愛之後會對人跟人之間的關係有新的認識。

但也不見得一定要啦,不過交朋友的確很重要。我覺得大學期間是我們最容易認識到很多人的時候,假如你出社會工作,生活環境固定後就不容易認識新朋友,但大學課外活動比較多,你要去拓展人脈、交朋友,大學是黃金時間。

(Q:不過偏內向的同學((像我)),不太喜歡那種迎新、聖誕趴之類的那種活動,怎麼辦?)

其實我沒有外向到自來熟,也是個蠻悶騷的人,聖誕趴、聯誼,我也不太敢參加。但參加社團、一起主辦活動這種,就是一個機會可以認識到不同科系的朋友,透過時間慢慢跟大家交流、相互熟悉,有經歷過一起努力把活動辦好的戰友,會更熟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