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 叶 派之弧

系列條目
伊斯兰教
什 叶 派之弧

信仰

  • 神的獨一性

  • 先知
  • 啟示之書

  • 天使
  • 宿命論

  • 末日審判

習俗

  • 證信
  • 禮拜

  • 齋戒
  • 施捨
  • 朝覲

典籍及法律

  • 古兰经
  • 聖行
  • 聖訓

  • 沙里亞 (法律)
  • 費格赫 (法學)

  • 凱拉姆 (辯證)

歷史

  • 年表
  • 穆罕默德

  • 聖裔
  • 薩哈巴

  • 正統哈里發
  • 伊瑪目教義

  • 哈里發國
  • 傳播
  • 奴隸制度

教派

  • 遜尼派
  • 什叶派
  • 蘇非主義
  • 伊巴德派
  • 唯獨古蘭經
  • 阿赫迈底亚
  • 黑人穆斯林運動
  • 無教派

文化及社會

  • 學術
  • 動物
  • 藝術
  • 曆法

  • 兒童
  • 人口
  • 女性主義

  • 節日
  • 清真寺
  • 哲學
  • 政治

  • 宣教
  • 科學
  • 社會福利
  • 婦女
  • LGBT

相關主題

  • 批評
  • 其他宗教

  • 伊斯兰主义
  • 伊斯兰恐惧症

  • 詞彙

  • 什 叶 派之弧
    伊斯兰教主题

什 叶 派之弧

什叶派(阿拉伯语:شيعة‎,Shīʿah,英語:Shia;來自阿拉伯语شيعة علي‎(Shīʻatu ʻAlī,Shia-ne-Ali)的縮寫,原意為阿里的追隨者)又稱十葉派、阿里派、世襲派,是伊斯蘭教第二大教派,與遜尼派並稱為伊斯蘭教兩大主要教派[1][2][3][4]。什葉派源自先知穆罕默德的繼承爭議,爭端在於由誰來接續作為政治領導人帶領他所建立的穆斯林社群,什葉派認為穆罕默德的女婿阿里·本·阿比·塔利卜才是正統繼承人,拒絕承認阿里之前三位哈里發的合法統治地位[5][6]。

教派分裂導致什葉派發展出不同的法理和哲學思想,如懺悔無法守護殉教的侯賽因、伊瑪目教義、隱遁與歸來及法學家領導的概念。禮拜、節慶等習俗亦有細微的差異[7]。什葉派又認為穆罕默德的家人是絕對正確和潔白無瑕,相信他們是真主挑選的穆斯林領袖,因此什葉派穆斯林會祈願這些伊瑪目代為向真主說情[8][9]。

伊朗和伊拉克是什葉派穆斯林為主的國家,巴林和黎巴嫩也有不少什葉派穆斯林[10]。儘管兩派有和平共處甚至緊密合作的時候,但他們之間也不時爆發嚴重的暴力衝突[11]。在歷史上,什葉派屢受多數派的遜尼派打壓,因此往往以受害者的身份自居,例如什葉派革命領袖魯霍拉·穆薩維·霍梅尼表示什葉派代表受壓迫的民眾對抗壓迫者[12][13][14]。自伊拉克戰爭後,遜尼派國家憂慮什葉派有崛起的跡象,研究中東和伊斯蘭世界的學者瓦利·納斯爾認為「布什政府解放了伊拉克的什葉派多數,襄助什葉派強勢復興,將會在往後許多年顛覆兩派勢力的天秤」[15]。

語源[编辑]

什葉派的名字源自「什葉阿里」一詞,什葉在阿拉伯語裡的字面意思是「追隨者」,亦可解作「同黨」、「派別」[16][17][18]。阿里是指穆罕默德女婿阿里·本·阿比·塔利卜的簡稱,所以「什葉阿里」是指阿里的支持者、支持阿里的一派。這個詞語亦多次出現在《古蘭經》裡,例如在第28章提及先知穆薩(摩西)的故事提到他「發現了兩個人正在爭鬥,這個是屬於他的宗派,那個是屬於他的敵人」及第37章談論另一位先知努哈(挪亞)提到「他的宗派中,確有易卜拉欣(亞伯拉罕)」[19]。聖訓提及穆阿維葉一世支持者時亦採用了什葉一詞,可見該詞最初可於指稱不同人物的支持者,隨後才逐漸轉變成專指阿里支持者[20]。

支持阿里的蘇萊曼·伊本·蘇拉德在一封寫給阿里兒子侯賽因的信函裡用什葉一詞具體指向阿里的支持者。加上了定冠詞的什葉一詞用來指稱神學家阿布·哈特姆·艾哈邁德·伊本·哈姆丹·拉齊所形容的一些投身支持阿里或在先知時代親近阿里的人物,包括薩爾曼·法里西、阿布·達爾·吉法里、米格達德·伊本·阿斯瓦德阿馬爾·伊本·亞西爾。神學家安薩里在他的著作《穆斯林的神學見解》(Maqālāt al-Islāmīyīn)形容什葉派是那些「支持阿里並把他的重要性置於先知的其他聖伴之前」。中世紀宗教史學家舍赫拉斯塔尼的定義較詳細,他把什葉派定義為「支持阿里並公開或私下認定他的伊瑪目和哈里發地位,並相信伊瑪目領導權的繼承限於阿里的後裔」[21]。

背景[编辑]

什葉派的核心人物阿里在麥加出生,他的父親阿布·塔利卜是巴努哈希姆部族的酋長。阿布·塔利卜把身為孤兒的穆罕默德視同己出。麥加在隨後發生飢荒,阿布·塔利卜把當年只有五歲的阿里交給堂哥穆罕默德照顧[22]。阿里在十歳時皈依伊斯蘭教,成為第一位男性穆斯林。穆罕默德在622年出走,遷往麥地那,史稱希吉拉,阿里亦隨同,並迎娶了他的女兒法蒂瑪[23]。由於穆罕默德沒有兒子在生,只有四位女兒,因此在他逝世後,一些穆斯林支持身為堂弟及女婿的阿里領導穆斯林社群[24][25]。

早年的史料形容阿里與先知的關係非常親密,在穆罕默德為了逃避迫害而出走遷往麥地那當晚,據稱阿里以身犯險,代替穆罕默德睡在他的床上掩人耳目[26]。有傳先知曾經向阿里表示如果自己不是最後一位先知,阿里也會是先知,又表示即使他不是先知,也是先知遺志的繼承人和後嗣。穆罕默德又在族人面前宣佈阿里是他的兄弟和繼承人,吩咐族人服從他[27]。

在生前,穆罕默德又在蓋迪爾胡木的演說提到阿里也是受真主所託的領導人,一些聖訓也提到此事,例如聖伴巴拉述說先知在當時高舉阿里的手,並向穆斯說稱「那些跟隨我、信服我的人們也要跟隨和信服阿里」。另一位聖伴扎伊德·伊本·艾爾蓋姆則敘述先知在那時把《古蘭經》和他的家眷交託給他們,並叮囑他們要謹慎看待。艾爾蓋姆的說法通過多方的轉述,什葉派和遜尼派皆認可它的真確性,後來的什葉派倚之為重要的依據立論支持阿里繼承穆罕默德的地位[28]。

形成和發展[编辑]

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和穆斯林統合了阿拉伯各個部落,征服了阿拉伯的重地,信眾大幅增長,財富得到累積。穆罕默德在632年逝世,穆斯林社群未能就他的繼承人達成共識,並分成兩派:一派支持阿布·伯克爾及隨後繼承的歐麥爾和奧斯曼,另一派支持穆罕默德的堂弟及女婿阿里。支持阿里及其後裔的一派被稱為「阿里黨」,儘管阿里黨只是表達政治分歧,但他們逐漸發展成一個分離、獨立的教派[29]。

穆罕默德的繼承爭議[编辑]

由於真主已經啟示穆罕默德是最後一位先知,所以他的繼承人不會是先知,而是確保穆斯林團結的領導人。遜尼派認為先知沒有就繼承的事務留下任何正式的指示和言論,穆斯林社群的一些貴族最終推舉了穆罕默德的一位同伴阿布·伯克爾,冠以哈里發的頭銜。不過,什葉派認為真主授意阿里作為繼承人,先知亦在蓋迪爾胡木的演說有所揭示。阿里本人亦相信自己與先知的親密閞係、對伊斯蘭教的認識和功勞足以繼承穆罕默德,阿里的言論和信函亦顯示他認為只要先知的家屬仍然有人可以誦讀《古蘭經》、認識聖行和堅守信仰,他們便有權領導穆斯林社群。穆斯林當中亦有一些人認為阿里比其他人更有資格繼承穆罕默德[30]。

在穆罕默德逝世時,穆斯林社群主要由兩群人組成,其中一群是中部和北部的阿拉伯人,以古萊什部落為首,另一群則是阿拉伯南部的巴努奧斯哈茲拉吉部落,他們聚居在雅特里布(麥地那),被稱為「輔士」,因為他們在穆罕默德傳教被迫害期間伸出援手,提供了容身之所。這兩位群組的社會、文化及宗教狀況都各不相同,南部的阿拉伯部落酋長世襲承繼,他們的文明較先進,宗教思想盛行。在皈依伊斯蘭教之前,他們崇拜圖騰,並設立祭師,祭師同樣是世襲承繼,因此他們支持由阿里世襲繼承哈里發[31][32][33]。

為求解決爭議,輔士與來自麥加的遷士在麥地那商議,最後推選了穆罕默德之妻阿伊莎的父親阿布·伯克爾領導穆斯林,但仍然有部分人不滿阿里未能掌權,這些阿里的支持者拒絕效忠阿布·伯克爾[34]。巴努哈希姆部族內外都有阿里的支持者,包括穆罕默德的堂弟伊本·阿巴斯、堂兄法德爾·伊本·阿巴斯、大伯哈里斯·伊本·阿卜杜·穆塔利布、來自阿拉伯東部部落的米格達德·伊本·阿斯瓦德、埃塞俄比亞人比拉勒、哈茲拉吉部落酋長賽義德·伊本·歐巴岱,他們被認為是首批什葉派穆斯林[35]。

四大哈里發[编辑]

隨後的穆斯林世界進入正統哈里發時期,由包括阿里在內的四位哈里發領導穆斯林社群,他們被視為真主在地上的代理人[36]。首三任哈里發都是來自古萊什部族,依次是阿布·伯克爾、歐麥爾·本·赫塔卜及奧斯曼·本·阿凡,最後一任是阿里。什葉派認為阿里理應在穆罕默德逝世後接任首位哈里發,哈里發理應由穆罕默德經女兒法蒂瑪與阿里的婚姻世襲傳承下去,因此他們指首三任哈里發裭奪了阿里的領導權,認定阿里是首位伊瑪目(穆斯林社群的正統宗教和政治領導人)[37][26]。

根據什葉派的說法,阿布·伯克爾及歐麥爾共謀奪取了穆斯林的領導權。他們指出伯克爾和歐麥爾密而不宣地召開會議商討繼承問題時,阿里及其他穆罕默德的親人在當時正在準備葬禮,會議只有少數穆斯林參加,不能代表整個穆斯林社群,但阿里最終接受了由阿布·伯克爾成為哈里發的結果[38]。儘管收錄了阿里言行的《辭章之道》記載阿里在得悉阿布·伯克爾成為哈里發後表示以他的資歷足以勝任,但他在任內的一些行為仍備受什葉派批評[39]。

阿布·伯克爾沒收了穆罕默德在法達克留給法蒂瑪的土地,認為先知沒有留下任何遺產給後人,但法蒂瑪援引《古蘭經》指有先例可循。什葉派認為如果阿布·伯克爾認可法蒂瑪的權利,他就或許要把哈里發還給阿里,因此他們認為沒收其資產是對先知一家的打壓[40]。

什葉派同樣認為繼任的歐麥爾篡奪了阿里應得的權力,並質疑他的誠信。他們相信穆罕默德在彌留之際曾經要求陪伴在側的人們拿來紙筆,他要寫下一些東西以免後人犯錯,但歐麥爾卻說病情拖垮了先知的精神,並指有《古蘭經》的指導已經足夠。什葉派理解為先知是要立下遺囑,確定阿里為繼承人,但歐麥爾加以阻撓暗算阿里[41]。

第三任哈里發奧斯曼是麥加人,出身自曾經迫害穆罕默德的家族,一些穆斯林質疑他的正統地位。奧斯曼又被指縱容腐敗及偏私,激發人們不滿。一群暴徒在656年襲擊奧斯曼在麥地那的住所,並殺害了他。有人質疑繼位的阿里涉案,因為阿里當時身處麥地那,而且又是奧斯曼的政敵[42]。

在历史中,艾卜·伯克尔、欧麦尔、奥斯曼及阿里相继继位。其中阿里继位后,伍麦叶家族的叙利亚总督穆阿威叶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在隋芬起事反对阿里。阿里调集军队迎战,在即将获胜之时穆阿威葉让士兵枪挑《古兰经》,要求以《古兰经》为决断,阿里接受仲裁,导致什叶派内部分化,部分追随者出走形成哈瓦利吉派。公元661年,阿里遇刺身亡。

阿里死后其子哈桑被库法人拥戴为伊玛目,并被麦地那穆斯林承认当选哈里发,但被迫让位给政敌穆阿威叶。穆阿威叶创立倭马亚王朝(又译伍麦叶王朝,《唐书》中称之为白衣大食)。

680年穆阿威叶去世,他指认其子叶齐德继任哈里发,激起了麦加、麦地那及库法穆斯林的坚决反对,阿里的另一个儿子侯赛因(又译胡赛因)拒绝向叶齐德效忠并被库法穆斯林宣布为哈里发,起兵反抗,在伊拉克的卡尔巴拉城被倭马亚王朝的军队所杀,起义失败。此次起义,除了阿拉伯人之外还有非阿拉伯人穆斯林的参与,什叶派思想也随之传入非阿拉伯人中。

687年,分散在各地之信徒再次起事,以阿里第三子穆罕默德·本·哈乃菲亞的名義(被擁為伊瑪目),宣扬阿拉伯穆斯林与非阿拉伯穆斯林(马瓦里)平等的思想,传播马赫迪即将复临人世、传播正义的教义,受到伊拉克和东方各省新穆斯林的支持,并接受什叶派教义。公元700年,伊本·哈乃非叶去世,他的追随者认为他没有死,而是隐遁在某处,将会重返人间。[來源請求]

什叶派针对伍麦叶王朝的起义一直持续到8世纪中叶。740年,侯赛因之孙栽德·本·阿里为夺取伊玛目继承权,在库法发动起义,提出阿里和法蒂玛的任何一个后裔都有权继任伊玛目,其追随者形成什叶派栽德宗。

穆圣的血脉[编辑]

根据伊斯兰的文献记载,穆罕默德有十三位妻子。第一位海迪彻最重要,为穆罕默德生育了四个女儿两个儿子。其它妻子在海迪彻去世后嫁给穆罕默德,其中仅Maria al-Qibtiyya(穆圣妻子的身份存争议)生育了一个儿子。三个儿子都早夭。四个女儿中较大的三个,作为穆圣亲生女儿的身份存争议(一些证据表明是养女),她们共生育了三个子女,两个男孩早夭,仅一个女孩(穆圣的大女儿所生)成年了,也嫁给了阿里。因此,穆圣血统较为明确的四女儿法蒂玛极为重要,她嫁给了穆圣的堂弟阿里,并有二儿二女成年,其中长子哈桑的后裔被尊称为“谢里夫”,次子侯赛因的后裔被尊为“赛义德”。

阿里的父亲艾布·塔里布和穆圣的父亲阿卜杜拉是同父同母的兄弟(穆圣其它的多个叔父不同母),因此两家极为密切:穆罕默德早年丧父,由阿里父亲抚养,而阿里由穆罕默德抚养。穆圣把四女儿法蒂玛嫁给阿里之后,隐晦地指定阿里为继承人(按什叶派说法)。法蒂玛生育了三个儿子,两个儿子成年,是穆圣仅有的两个外孙,后来都成为什叶派伊玛目。穆圣的外长孙哈桑曾就任第五位哈里发,被迫让位给伍麦叶王朝;外二孙侯赛因继任伊玛目,他反对伍麦叶王朝世袭并为之不屈献身,成为什叶派信仰的重要精神支柱;之后历任伊玛目都是侯赛因的直裔子孙。

下一任伊玛目是侯赛因的儿子阿里·宰因·阿比丁,是最后一位什叶派各个派别公认的伊玛目。宰因·阿比丁的母亲是波斯帝国的公主,因此之后历任伊玛目也都有波斯(现伊朗)血统,现在的伊朗是什叶派信仰的核心地区。

信仰和制度[编辑]

什 叶 派之弧

什叶派有不同于逊尼派的宗教学者等级制度,包括大阿亚图拉、阿亚图拉、霍贾特伊斯兰三个等级。只有极少数的什叶派宗教学者(乌理玛)才能达到大阿亚图拉的等级,比如伊朗前最高精神领袖霍梅尼。

十二伊玛目什叶派主张伊玛目是真主指定的穆斯林社团政教领袖,有传自穆罕默德的真光,具不谬性,并坚信末代伊玛目已隐遁,终将以马赫迪身分复临人世,恢复正义。其经注学尤为强调《古兰经》的隐义,唯有伊玛目才深知其玄奥。圣训学有经伊玛目传述的圣训集四圣书及其注释。教法学以经、训和伊玛目的教法判断为立法原则,伊玛目隐遁后由权威教法学家公议,对伊玛目的判断作出解释,并以理智为补充。

圣地[编辑]

有別於遜尼派的圣地麦加和麦地那,什叶派穆斯林的圣地有以下幾個:

  • 纳杰夫,位于伊拉克,什葉派第一伊瑪目阿里·伊本·艾比·塔利卜葬于此地,该城也是2003年伊拉克戰爭主战场之一。
  • 卡尔巴拉,位于伊拉克,穆罕默德的外孫侯赛因·本·阿里·本·阿比·塔利卜因殉难并埋葬于此。
  • 马什哈德,位于伊朗,什叶派第八伊玛目阿里·里达埋葬于此。

派别[编辑]

什叶派信奉的伊玛目教义。伊玛目在阿拉伯语中原义是祈祷主持的意思。逊尼派中该词还是如此。在什叶派中,伊玛目是人类和真主之间的代表人,有特别神圣的意义。《古兰经》中的隐义,只有通过伊玛目的秘传,信众才能知其奥意。

按什叶派教义,伊玛目只能来自穆罕默德的家属后代。阿里、哈桑、侯赛因是全体什叶派共同信奉的最早三位伊玛目,之后有多少伊玛目各支派有不同意见。

当代什叶派内部分为十二伊玛目派、五伊玛目派(又名宰德派)、七伊玛目派、阿拉维派等分支。其中十二伊玛目派认定从阿里开始,总共有过十二位伊玛目,前十一名逝世后,第十二名伊玛目隐遁,将在世界末日之前重现。七伊玛目派又名伊斯玛仪派,以阿里的第六代后裔伊斯玛仪为宗,受新柏拉图主义影响,建立了复杂的宗教哲学体系。以上每一宗派之下还分成多个分支。此外德鲁兹派源自伊斯玛仪派。

一般來說,什葉派崇尚光榮的殉道,認為受苦是淨化心靈之道,在危難時刻可以採取強硬激烈的手段,包括聖戰。

部分什葉派當權者會直接或間接壓抑遜尼派及蘇非主義[43],如:伊朗、伊拉克和敘利亞。什葉派的武裝組織有真主黨、胡塞武裝組織等。受到什葉派政權壓抑的國內遜尼派[44]逐漸盛行針對什葉派的伊斯蘭恐怖主義派系,以自殺攻擊做為主要反擊手段,亦成為後來多數伊斯蘭恐怖主義多為遜尼派主因。

伊玛目世系[编辑]


注1:穆罕默德·本·伊斯玛仪被伊斯玛仪派的一个分支认定为隐遁伊玛目(马赫迪)[45]。

分布[编辑]

什葉派分布在个别国家非常集中,比如伊朗和伊拉克,佔其人口之多數。在这两个伊斯兰人口大国附近的阿塞拜疆人口多數是什叶派,巴林和黎巴嫩比例上也佔多數。在其他地區如巴基斯坦、印度、北非等地的什叶派則比例極低。

目前,伊朗、伊拉克、葉門北部和叙利亚(叙利亚的什叶派占17%,掌权的巴沙尔·阿萨德家族属于什叶派的分支阿拉维派)是由什叶派掌握政权的国家。

分布情形[编辑]

全世界什葉派比例

  亞洲(93.3%)

  非洲(4.4%)

  歐洲(1.5%)

  美洲(0.7%)

  澳洲(0.1%)

資料來源:皮尤研究中心[46] [47]

100,000以上什葉派人口的國家[46][47]
國家 主題 人口2009 (皮尤)[46][47]什葉派佔穆斯林比例 2009 (皮尤)[46][47]佔全部什葉派比例 2009 (皮尤)[46][47]註記
伊朗 伊朗伊斯蘭教 66,000,000–70,000,000 90–95 37–40
巴基斯坦 印度次大陸什葉派 17,000,000–26,000,000 10–15 10–15 2010年 estimate was that Shia made up about 10-15% of Pakistan's population.[48]
印度 印度次大陸什葉派 16,000,000–24,000,000 10–15 9–14
伊拉克 伊拉克什葉派 19,000,000–22,000,000 65–70 11–12
葉門 葉門什葉派 8,000,000–10,000,000 35–40 ~5
土耳其 Shi'a Islam in Turkey 7,000,000–11,000,000 10–15 4–6
亞塞拜然 亞塞拜然伊斯蘭教 5,000,000–7,000,000 65–75 3–4 Azerbaijan is majority Shia. An estimate in 2004 assumed the Azerbaijan's population to be 65% Shia, while a 2013 estimate suggested 55% Shia. A 2012 work noted that in Azerbaijan, among believers of all faiths, 10% identified as Sunni, 30% identified as Shia, and the remainder of followers of Islam simply identified as Muslim.[49]
阿富汗 Shi'a Islam in Afghanistan 3,000,000–4,000,000 10–15 ~2 A reliable census has not been taken in Afghanistan in decades, but about 20% of Afghan population is Shia, mostly among ethnic Tajik and Hazara minorities.
敘利亞 Islam in Syria 3,000,000–4,000,000 15–20 ~2
沙烏地阿拉伯 Shi'a Islam in Saudi Arabia 2,000,000–4,000,000 10–15 1–2
奈及利亞 Shi'a Islam in Nigeria <4,000,000< <5 <2 Estimates range from as low as 2% of Nigeria's Muslim population to as high as 17% of Nigeria's Muslim population.[a] Some, but not all, Nigerian Shia are affiliated with the banned Islamic Movement in Nigeria, an Iranian-inspired Shia organization led by Ibrahim Zakzaky.[50]
孟加拉 Islam in Bangladesh 40,000–50,000 <1 <1
黎巴嫩 Shi'a Islam in Lebanon 1,000,000–2,000,000 45–55 <1 Estimated, no official census.[51] 50–55%
坦尚尼亞 Islam in Tanzania <2,000,000 <10 <1
科威特 Shi'a Islam in Kuwait 500,000–700,000 20–25 <1 Among Kuwait's estimated 1.4 million citizens, about 30% are Shia (including Ismaili and Ahmadi, whom the Kuwaiti government count as Shia). Among Kuwait's large expatriate community of 3.3 million noncitizens, about 64% are Muslim, and among expatriate Muslims, about 5% are Shia.
德國 Islam in Germany 400,000–600,000 10–15 <1
巴林 Islam in Bahrain 400,000–500,000 65–70 <1
塔吉克 Shi'a Islam in Tajikistan ~400,000 ~7 ~1
阿聯 Islam in the United Arab Emirates 300,000–400,000 10 <1
美國 美國伊斯蘭教
美國什葉派
200,000–400,000 10–15 <1
阿曼 Islam in Oman 100,000–300,000 5–10 <1 As of 2015, about 5% of Omanis are Shia (compared to about 50% Ibadi and 45% Sunni).
英國 英國伊斯蘭教 100,000–300,000 10–15 <1
卡達 卡達伊斯蘭教 ~100,000 ~10 <1

什叶派在中国[编辑]

中国穆斯林大多为逊尼派,但也有一部分什叶派信众。新疆帕米尔高原东部塔什库尔干地区的3万塔吉克族信仰什叶派的伊斯玛仪派。新疆莎车有数百名十二伊玛目派的突厥語穆斯林,自称是“克什米尔人”

但中国政府把他们劃為维吾尔族。此外,新疆西部的艾努人(人口3萬多)也信奉什葉派,艾努人的母語為艾努語(伊朗語系與突厥語系的混合語),他們屬於中國未識別的少數民族之一,但也被中國政府劃分為維吾爾族。

中国穆斯林中什叶派信眾很少,但什叶派的教义,如对阿里和法蒂瑪的崇拜,已经渗透到了中國回族的逊尼派以及苏菲派團體之中。

註釋[编辑]

  1. ^ A 2019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article states: "Nobody really knows the size of the Shiite population in Nigeria. Credible estimates that its numbers range between 2 and 3 percent of Nigeria’s population, which would amount to roughly four million." A 2019 BBC News article said that "Estimates of [Nigerian Shia] numbers vary wildly, ranging from less than 5% to 17% of Nigeria's Muslim population of about 100 million."

註腳[编辑]

  1. ^ 蘇寶貴(1990年),第18-21页
  2. ^ 王麗(2007年),第28-31页
  3. ^ 張文建(1981年),第254页
  4. ^ Anckar(2021年),第52页
  5. ^ Ahmed(2007年),第44页
  6. ^ Hay(2009年),第155页
  7. ^ Mockaitis(2013年),第372页
  8. ^ Çakmak(2017年),第72页
  9. ^ Wolff(2007年),第47页
  10. ^ Thackrah(2008年),第129页
  11. ^ Wight(2017年),第214页
  12. ^ Dechant,Lantigua & Fasching(2011年),第290页
  13. ^ Lolaki(2019年),第38页
  14. ^ Afeef(2015年),第7-9页
  15. ^ Puelings(2010年),第7页
  16. ^ Guidère(2017年),第416页
  17. ^ Zafar(2014年),第173页
  18. ^ Paolucci(1991年),第83页
  19. ^ 馬堅(2003年),第289、336页
  20. ^ Shomali(2003年),第14页
  21. ^ Leaman(2005年),第588-589页
  22. ^ Fitzpatrick & Walker(2014年),第20页
  23. ^ Esposito(2004年),第26页
  24. ^ Hansen & Curtis(2022年),第202页
  25. ^ Robinson(2021年),第6页
  26. ^ 26.0 26.1 Schulman(2002年),第31页
  27. ^ Fitzpatrick & Walker(2014年),第20-21页
  28. ^ Nasr,Dabashi & Nasr(1988年),第160-161页
  29. ^ Ostovar(2016年),第20页
  30. ^ Daftary,Sajoo & Jiwa(2015年),第171-172页
  31. ^ Jafri(2002年),Conceptual Foundations
  32. ^ Crone(2016年),第440-441页
  33. ^ Tucker(2015年),第789页
  34. ^ Burns(2010年),第81页
  35. ^ Shomali(2003年),第24-25页
  36. ^ Self(2005年),第10页
  37. ^ Çakmak(2017年),第1499页
  38. ^ Stangroom(2014年),第48-49页
  39. ^ Amayreh(2017年),第58-59页
  40. ^ Inloes(2012年),第423-440页
  41. ^ Ostovar(2016年),第21页
  42. ^ Bowen(2014年),第57页
  43. ^ 什葉派欺凌 遜尼派投靠IS. [2015-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14).
  44. ^ 如伊朗的俾路支斯坦,及海珊垮台後由什葉派政權統治的遜尼派地區
  45. ^ 存档副本. [2016-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5).
  46. ^ 46.0 46.1 46.2 46.3 46.4 Mapping the Global Muslim Population: A Report on the Size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World's Muslim Population. Pew Research Center. 2009-10-07 [2010-08-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14).
  47. ^ 47.0 47.1 47.2 47.3 47.4 Miller, Tracy (编). Mapping the Global Muslim Population: A Report on the Size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World's Muslim Population (PDF). Pew Research Center. 2009-10-29 [2009-10-0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0-01-13).
  48. ^ Pakistan. The World Factbook.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2020-09-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5).
  49. ^ James Reynolds, Why Azerbaijan is closer to Israel than Ira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BC News (12 August 2012).
  50. ^ John Campbell, More Trouble Between Nigeria's Shia Minority and the Polic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10 July 2019).
  51. ^ Growth of the world's urban and rural population: 1920–2000, p. 81. United Nations. Dep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

參考文獻[编辑]

  • 蘇寶貴, 伊斯蘭教派知多少, 阿拉伯世界 (上海外國語大學), 1990,, 4 (1990): 18–21 (中文(简体))
  • 王麗, 什葉派宗教領袖發展軌跡-從十二伊瑪目派談起, 世界宗教文化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 2007,, 4 (2007): 28–31 (中文(简体))
  • 張文建, 宗教史話, 吉林人民出版社, 1981 (中文(简体))
  • Anckar, Carsten, Religion and Democracy: A Worldwide Comparison, Routledge, 2021, ISBN 1000475522 (英语)
  • Ahmed, Akbar, Journey into Islam: The Crisis of Globalization,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2007, ISBN 0815701330 (英语)
  • Hay, Jeff, World Religions, Greenhaven Publishing LLC, 2009, ISBN 0737746270 (英语)
  • Mockaitis, Thomas R., The Iraq War Encyclopedia, ABC-CLIO, 2013, ISBN 0313380635 (英语)
  • Wight, Colin, Rethinking Terrorism: Terrorism, Violence and the State, Bloomsbury Publishing, 2017, ISBN 1137540540 (英语)
  • Thackrah, John Richard, Routledge Companion to Military Conflict since 1945, Routledge, 2008, ISBN 1134226985 (英语)
  • Dechant, Dell; Lantigua, David M.; Fasching, Darrell J., Comparative Religious Ethics: A Narrative Approach to Global Ethics, John Wiley & Sons, 2011, ISBN 1444396129 (英语)
  • Lolaki, Seyed Mohammad, Diverging Approaches of Political Islamic Thought in Iran since the 1960s, Springer Nature, 2019, ISBN 9811504784 (英语)
  • Afeef, Mohammed, The Syrian Conflict: An International Battlefield, Libertatem Magazine (Libertatem Group), 2015, (9) (英语)
  • Puelings, Jelle, Fearing a 'Shiite Octopus' Sunni-Shi'a relations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Belgium and Europe, Academia Press, 2010, ISBN 903821538X (英语)
  • Çakmak, Cenap, Islam: A Worldwide Encyclopedia, ABC-CLIO, 2017, ISBN 1610692179 (英语)
  • Wolff, Richard, The Popular Encyclopedia of World Religions, Harvest House Publishers, 2007, ISBN 0736920072 (英语)
  • Guidère, Mathieu,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Islamic Fundamentalism, Rowman & Littlefield, 2017, ISBN 1538106701 (英语)
  • Zafar, Harris, Demystifying Islam: Tackling the Tough Questions, Rowman & Littlefield, 2014, ISBN 1442223286 (英语)
  • Paolucci, Henry, Iran, Israel, and the United States: An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Background Study, Griffon House Publications, 1991, ISBN 0918680441 (英语)
  • 馬堅, 古蘭經,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3, ISBN 9787500406778 (中文(简体))
  • Shomali, Mohammad A., Shi'i Islam: Origins, Faith and Practices, ICAS Press, 2003, ISBN 190406311X (英语)
  • Leaman, Oliver, The Quran - An Encyclopedia, Routledge, 2005, ISBN 0415326397 (英语)
  • Fitzpatrick, Coeli; Walker, Adam Hani, Muhammad in History, Thought, and Culture: An Encyclopedia of the Prophet of God, ABC-CLIO, 2014, ISBN 1610691784 (英语)
  • Esposito, John L., The Islamic World: Past and Presen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ISBN 0199771707 (英语)
  • Hansen, Valerie; Curtis, Ken, Voyages in World History, Cengage Learning, 2022, ISBN 0357662261 (英语)
  • Robinson, Thomas, Islam: Understanding Our Religious World, ROBINEST, 2021, ISBN 1777243033 (英语)
  • Schulman, Jana K., The Rise of the Medieval World, 500-1300: A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2002, ISBN 0313308179 (英语)
  • Nasr, Seyyed Hossein; Dabashi, Hamid; Nasr, Seyyed Vali Reza, Shi'ism: Doctrines, Thought, and Spirituality, SUNY Press, 1988, ISBN 0887066895 (英语)
  • Ostovar, Afshon, Vanguard of the Imam: Religion, Politics, and Iran's Revolutionary Guard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6, ISBN 0199387893 (英语)
  • Daftary, Farhad; Sajoo, Amyn; Jiwa, Shainool, The Shi'i World: Pathways in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Bloomsbury Publishing, 2015, ISBN 085772763X (英语)
  • Jafri, Syed Husain Mohammad, The Origins and Early Development of Shi'a Isla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ISBN 0195793870 (英语)
  • Crone, Patricia, The Qurʾānic Pagans and Related Matters: Collected Studies in Three Volumes, Volume 1, BRILL, 2016, ISBN 900431928X (英语)
  • Tucker, Spencer C., U.S. Conflicts in the 21st Century: Afghanistan War, Iraq War, and the War on Terror [3 volumes]: Afghanistan War, Iraq War, and the War on Terror, ABC-CLIO, 2015, ISBN 1440838798 (英语)
  • Burns, William E., Speeches in World History, Infobase Publishing, 2010, ISBN 1438126808 (英语)
  • Self, David, Islam, Gareth Stevens Publishing LLLP, 2005, ISBN 0836858689 (英语)
  • Stangroom, Jeremy, Trailblazers in Religion, The Rosen Publishing Group, Inc, 2014, ISBN 1477781420 (英语)
  • Amayreh, Khalid, My Story with the Shiites: Major Contradictions in the Shiite Imami Religion, Strategic Book Publishing & Rights Agency, 2017, ISBN 1681819635 (英语)
  • Inloes, Amina, The Queen of Sheba in Shi'a Hadith, Journal of Shi'a Islamic Studies, 2012, 5 (4): 423–440, doi:10.1353/isl.2012.0054 (英语)
  • Bowen, Wayne H., The History of Saudi Arabia, 2nd Edition, ABC-CLIO, 2014, ISBN 1610698770 (英语)

参见[编辑]

  • 什叶派伊玛目列表
  • 遜尼派
  • 薩哈巴
  • 瓦哈比派
  • 禮拜 (伊斯蘭教)
  • 什葉派宗教學者等級
  • 若废子
  • 凈禮
  • 什叶派新月带
  • 阿舒拉节

外部連結[编辑]

  • Roshd Islamic - Shia Websit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宗教

 

主要宗教及信仰

亞伯拉罕諸教

犹太教

  • 保守派
  • 海马诺特派
  • 卡拉派
  • 正统派
  • 改革派

基督宗教

  • 西方基督教
    • 罗马天主教
    • 新教
    • 旧天主教
    • 独立天主教
  • 東方基督教
    • 东正教
    • 東方正統教會
    • 東儀天主教會
  • 非三位一體派
    • 耶和華見證人
    • 後期聖徒運動(摩爾門教)
  • 耶稣主义

伊斯兰教

  • 遜尼派
  • 什叶派
  • 伊巴德派
  • 苏菲派
  • 阿赫迈底亚
  • 唯獨古蘭經

其他

  • 巴比教
    • 艾扎勒巴比教
    • 巴哈伊信仰
  • 德鲁兹教
  • 曼達安教
  • 拉斯塔法里
  • 撒马利亚教

印欧宗教

印度-伊朗宗教

  • 吠陀宗教
  • 佛教
    • 大乘佛教
    • 上座部佛教
    • 密宗
  • 印度教
    • 毗湿奴派
    • 沙克達教
    • 湿婆派
    • 阿亞瓦芝
    • 师摩多派
  • 耆那教
    • 天衣派
    • 白衣派
  • 锡克教
  • 雅兹迪教
    • 以什克派
    • 雅赛尼派
  • 祆教

欧洲宗教

  • 亚美尼亚
  • 波罗的海
    • 狄耶夫图里
    • 德鲁维
    • 洛姆瓦
  • 高加索
  • 凯尔特
    • 德鲁伊
  • 日耳曼
  • 希腊
  • 意大利
  • 罗马尼亚
  • 斯拉夫

东亚宗教

  • 道教
  • 儒教
  • 神道
  • 臺灣原住民
  • 華人民間信仰
  • 海峡华人民间信仰
  • 中國秘密宗教
    • 羅教
    • 齋教
    • 先天道
    • 一貫道
    • 理教
    • 真空教
  • 三一教
  • 巫教
  • 巫堂
  • 天道教
  • 高臺教
  • 和好教
  • 道母
  • 本主教
  • 毕摩教
  • 苯教
  • 東巴教
  • 赫蒙族宗教

中亚与北亚宗教

  • 白教
  • 楚瓦什
  • 满族
  • 蒙古
  • 西伯利亚
  • 腾格里信仰

乌拉尔宗教

  • 芬兰
  • 匈牙利
  • 乌拉尔

非洲宗教

传统宗教

  • 阿坎族
  • 坎巴族
  • 卢巴族
  • 班图族
  • 柏柏尔族
  • 库巴族
  • 库希特人
  • 丁卡族
  • 埃菲克族
  • 达荷美族
  • 关契族
  • 伊博族
  • 伊索科族
  • 科伊科伊族
  • 洛图科族
  • 洛齐族
  • 卢格巴拉族
  • 马赛族
  • 姆布蒂族
  • 塞雷尔族
  • 图姆布卡族
  • 约鲁巴族
  • 祖鲁族

流散宗教

  • 坎冬博
  • 库米纳
  • 奥比亚
  • 金斑达
  • 帕洛
  • 桑特里亚教
  • 恩斑达
  • 伏都教
    • 海地伏都教
    • 路易斯安那伏都教
  • 文提教

其他宗教

  • 巴多信仰
  • 邦廷教
  • 日月教
  • 达罗毗荼
  • 克拉底
  • 萨那马希
  • 萨奈信仰
  • 缅甸
  • 老挝
  • 师公教
  • 马来西亚
  • 印度尼西亚
  • 巴廷信仰
  • 澳大利亚原住民
  • 美洲原住民
  • 中部美洲
  • 菲律宾
  • 波利尼西亚
  • 貨物崇拜

新兴宗教

  • 不和教
  • 埃坎卡
  • 新纪元运动
  • 新思想运动
  • 雷爾運動
  • 山達基
  • 泰勒瑪
  • 一神普救派
  • 威卡教

 

历史宗教

史前宗教

  • 旧石器时代宗教

近东宗教

  • 古埃及宗教
  • 美索不达米亚
  • 闪米特

原始印欧宗教

亚洲宗教

  • 原始印伊宗教
  • 亚美尼亚
  • 奥塞梯
  • 吠陀宗教
  • 琐罗亚斯德教
    • 密特拉教
    • 祖梵教
  • 诺斯底主义
    • 摩尼教

欧洲宗教

  • 凯尔特
  • 日耳曼
    • 盎格鲁-撒克逊
    • 大陆
    • 诺斯
  • 古希臘宗教
    • 诺斯底主义
    • 新柏拉图主义
  • 摩尼教
  • 巴尔干
  • 古羅馬宗教
  • 斯拉夫

 

主题

方面

  • 叛教 / 离教
  • 行为
  • 宗教
  • 圣职者
  • 转化
  • 神灵
  • 宗教致幻劑
  • 教派
  • 信仰
  • 火焰崇拜
  • 冥想
  • 修行制度
    • 修士
    • 修女
  • 神秘主義
  • 神话
  • 自然崇拜
  • 圣职授任
  • 正统
  • 正行
  • 祷告
  • 宗教体验
  • 仪式
    • 禮拜儀式
    • 牺牲
  • 靈性
  • 超自然
  • 符号
  • 真理
  • 崇拜

有神论

  • 泛靈論
  • 自然神论
  • 二元论
  • 主神论
  • 一神论
  • 非有神论
  • 万有在神论
  • 泛神论
  • 多神论
  • 超越神论

無神論及世俗主義

  • 反宗教
  • 自然神论
  • 不可知论
  • 无神论
  • 飞行面条怪物
  • 人文犹太教
  • 无属
  • 新無神論
  • 順世派
  • 拉维撒旦主义
  • 解构主义
  • 各国无宗教状况
  • 客觀主義
  • 世俗人文主义
  • 世俗神学
  • 世俗化
  • 政教分离
  • 批判
  • 透明粉紅獨角獸

宗教学

  • 人类学
  • 认知科学
  • 比较学
  • 发展
  • 演化来源
  • 演化心理学
  • 历史
  • 哲学
  • 神经学
  • 心理学
  • 社会学
  • 神學
  • 理论
  • 女性

宗教与社会

  • 农业
  • 经济
  • 圣职者
    • 修行制度
    • 圣职授任
  • 转化
    • 傳福音
    • 传教士
    • 勸誘改宗
  • 教育
  • 狂热
  • 自由
    • 多元主义
    • 綜攝
    • 宽容
    • 普世主义
  • 原教旨主義
  • 发展
  • 幸福
  • 同性恋
  • 少数群体
  • 民族教會
  • 各国信仰程度
  • 政治科学
  • 人口
  • 教派分裂
  • 科学
  • 国家
  • 神权政治
  • 素食主义
  • 宗教中心主义
  • 暴力
    • 迫害
    • 恐怖主义
    • 战争
  • 财富
  • 多重宗教身份認同
  • 世界基督教
  • 政治神学
  • 公共神學

概观
及列表

  • 索引
  • 概述
  • 年表
  • 亚伯拉罕诸教先知
  • 神化
  • 创始人
  • 大型集会
  • 新兴宗教
  • 宗教组织
  • 宗教及传统
  • 学者

  • 类目
  • 主题

规范控制
什 叶 派之弧

  • AAT: 300155110
  • BNF: cb119345553 (data)
  • GND: 4052455-3
  • LCCN: sh85121390
  • NDL: 00570868
  • NKC: ph328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