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年 清 知府 十 萬 雪花 銀

之前看一些争论,自己也搜索过,整理如下:

1、检索宋代文献,找不到任何一句类似“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说法。

2、宋代的主要货币是铜钱与纸币,习惯以文、贯为货币单位,极少会说“十万银”之类。

3、出现此句子的作品:

清《雅观楼》----尤说:“要得二万金,可以到任。只要官运好,到任后遇 几件事就可将本寻起,久坐寻得多,又可以加捐知府。俗说,三年穷知府,十万雪花银。这是稳准得很的。”

清《绘芳录红闺春梦》----“这两纸文书行到扬州,把个扬州府吓坏了。原来那扬州府知府,仍是毛公。他因前次是署理扬州府事,后来在部里用去若干,谋了实授,又加了按察使衔。他为一任扬州府十万雪花银,因此上舍不得调升别处,丢下这个美缺。”

清《儒林外史》:王太守笑道:可见‘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话,而今也不甚准了!

并且清朝其他文学作品中多次出现此句。

4、老人教版初中历史教科书第五册第20页,讲乾隆一章时,赫然写到:当时民间有”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民谣。既然是民谣,那么百姓口口相传的背景是乾隆盛世,《儒林外史》成书于乾隆十四年,虽然讲的是明朝的事情,却是借古讽今,其实讲的是乾隆年间的事。乾隆年间,奢侈之风盛行,Chao廷财政赤字愈发严重,乾隆就想出一个办法----卖官。凭本事花钱买的官,上任后自然要捞回来。自上而下风气如此,三年清知府捞十万雪花银就顺理成章了。

5、PS:唯一此句与宋朝有关的,是我童年的阴影----《大宋提刑官》中宋慈讲出来的。

这是公元2006年的电视剧呀,建议把编剧捉来问问,宋慈丫一宋朝人怎么就学会了清朝的民谣。

古代的穷人为什么卖儿卖女,甚至一家饿死,也要尽力培养出一个当官的子孙呢?当官真的有那么吸引人?细算起来,当官还真不是一般的爽。

就拿距离现代最近的清朝来说,十年寒窗只为金榜题名的还真不在少数,清朝还流传着一句俗语:“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那么,清朝官员的工资到底如何,当三年清知府,真能赚到十万两银子吗?

三 年 清 知府 十 萬 雪花 銀

一、清朝官员待遇

从各大影视剧中可以看到,清朝的官职可是非常受欢迎的,不管有钱还是没钱的人都想要当官。有志向的人通过科考实现理想,实力不足以支撑梦想却很有钱的人,做法更是简直粗暴,直接用钱搞定,也就是所谓的“捐官”。晚清时期,光是在恭亲王手中所赚的“捐官钱”,就快超过国库一年的正经收入了。

其实,俗语当中的“清知府”并不是指在清朝年间当知府,而是指某位官员的道德素质高,在为官期间清正廉洁。不过,即使是清官,只要当上三年官,都可以捞到十万两白银,像和珅那样的超级贪官,三年所赚的银子,岂不是比国库还多百倍?

三 年 清 知府 十 萬 雪花 銀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咱们首先得搞清楚,清朝时期的十万文银到底是什么概念。大家看影视剧时,经常会看到某人到茶馆消费,在喝完茶以后顺手丢下几两银子离开的场景,遇到夸张一些的影视剧,更是动不动就掏出几百上千两银子。影视剧看多了,搞得很多人都产生了一种错觉——古代的银子和石头一样便宜。

事实上,银子是古代上层人物才用得起的,普通人家一年到头连一两银子都拿不出来,在平时,普通百姓手里拿得出来的只有铜钱。再者,市面上的小额交易也用铜钱。前几年网络上非常流行穿越,如果有谁真的穿越到清朝,像影视剧里面的土豪一样,买个早餐还丢出银子,非得被店家当成大老板不可。

三 年 清 知府 十 萬 雪花 銀

银子在古代的价值到底有多高呢?咱们以百姓生活最需要的大米为例,从康熙到乾隆年间的米价大概是十文钱一升,一两银子可以买到一百五十米斤大米。按照现在的米价,购买一百五十斤大米大约需要花费四百五十元到五百元之间。也就是说,清朝前期一两银子的价值约等于如今四百五十元人民币。

到了晚清时期,天下局势动荡,物价不再稳定,不过,平均算起来一两银子还是可以买到一百斤左右的大米。折合起来,晚清时期的一两银子大概等于现代的三百元人民币。

再看看清知府的收入,一年的总收入起码得有上千万要知道,清朝官员的工资实在低得可怜,一品官员的俸禄不过才一百八十两而已,知县的俸禄最多只有四、五十两。更重要的是,这四、五十两并不是知县能拿到手的工资,而是给整个衙门的。

知县拿到这份工资以后,还得去聘用书吏、衙役、师爷和打杂的下人等等。除去这些人的工资以后,剩下的才是知县的。据史料记载,清朝知县真正到手的工资不过才三两银子左右。清朝前期的三两银子相当于现在的一千多块人民币,晚清的三两折合成人民币连一千块都不到,如果只靠一份工资过日子,还真没有盼头。

三 年 清 知府 十 萬 雪花 銀

二、清朝官员的经济来源

既然官员的工资还不够他们一个月的酒钱,那俗语又是怎么来的呢?其实,从明朝到清朝的官员,真正过得那么惨的,也就只有海瑞一人而已。

海瑞家里所吃的菜都是自家老母亲种的,炒菜最多放一点点油,所以,当人们知道他为了给老母亲过生日买肉时,简直惊呆了。那么,清知府的三年收入过千万,难道是吹出来的?

在现代的很多企业中,老板为了节省成本,把工人的基本工资设置到最低点,再往其他项目中补齐工人该得到的工资。大家可别以为这种方式是现代老板想出来的,才不是呢,这些招数早被清朝皇帝们用过了。

雍正时期,皇帝为了解决贪污问题,在待遇不变的基础上增加了“养廉银”。所谓的“养廉银”正是雍正设立的奖惩制度,只要你乖乖当官,记住并奉行自己的职责,皇帝就会给你发奖金。

不得不说,雍正还真是大方,一个官员的养廉银往往是正常收入的几十倍。抛开大官不说,光是一个知县的养廉银就高达上千两,有了这笔银子,知县还愁养不活家人吗?

三 年 清 知府 十 萬 雪花 銀

当然,皇帝的政策再好,管得再严,是没法管天下全部官员的,在没有设立“养廉银”以前,火耗就是官员们最大的经济来源。所谓的火耗,是指朝廷征收税务时官员们所剥削下来的财物。

打个比方,一个百姓一年如果需要上缴五两银子,负责查验银子的官员就会说银子的成色不行,如果交的是粮食,官员同样会说粮食质量不行。总之,只要你没有给足好处,不管你上缴的是什么,官家都会以各种理由拒收。

在古代,没有按时缴纳税务可是犯法的,普通百姓根本不敢和朝廷对着干,只能想尽办法完成任务。当老百姓上缴的银子或者粮食被定性为质量不过关,被官家拒收时,百姓们只好另外拿出一部分作为损耗。官员得到这好处以后,只会按正常分量往上报,自己吞下百姓们多给的部分。

清朝最腐败的时候,火耗竟然高达百分之五十,百姓们每交一百斤粮食,就得多交五十斤的“孝敬粮”,否则就过不了关,有了这些火耗,就算工资低也根本不算事。

三 年 清 知府 十 萬 雪花 銀

都说宦海沉浮,身在官场,有的是赚钱的方法,如果养廉银不够养家,火耗也不够养家,总会找到更多出路,比如夏天的冰敬,冬天的炭敬。大家可别傻傻的认为冰敬、炭敬就是献冰献炭,哪有那么容易了事呢?

想要在官场上存活下来,就得遵守官场的所有规矩,包括官场恶习,人际关系也是第一要素。前面所说的冰敬和炭敬,只是下级讨好上级的方式之一。

除此以外,但凡遇到上级过寿,下级官员就得送礼,逢年过节更是“礼”不可废。海瑞正是因为不懂官场规则,不收任何好处,死守着自己的那份工资,这才混到吃不起肉的程度。

看来,所谓的清官,充其量是贪得少一点的官,还没有达到和绅这种程度而已。当官的整日享受生活,只剩下百姓们苦苦挣扎,难怪穷人宁可饿死一家,也要想尽办法供一个当官的出来呢!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图文由大咖说史工作室团队制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三 年 清 知府 十 萬 雪花 銀

重大信号:我囯将彻底调整经济布局!

华山穹剑

2022-11-07 19:59:09

三 年 清 知府 十 萬 雪花 銀

和普京产生激烈分歧,苏洛维金坚持撤出赫尔松,“前途”难料

世界万物颜值为上

2022-11-07 12:15:40

三 年 清 知府 十 萬 雪花 銀

高盛:全面重开或推动中国股市上涨20%

范楠寺

2022-11-07 10:20:13

三 年 清 知府 十 萬 雪花 銀

美媒:美国“正处于毁灭的前夜”

环球时报新闻

2022-11-07 16:05:31

三 年 清 知府 十 萬 雪花 銀

现在的社会怨气太大

老刘一说

2022-11-04 12:05:03

三 年 清 知府 十 萬 雪花 銀

当哈弗H6遇上新能源,行业拐点将至?

买车君

2022-11-07 20:3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