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 兒 臉 上 小 紅 疹

作者:歐俊彥 醫師

新生 兒 臉 上 小 紅 疹

臉部忽然出現紅色疹子,是過敏嗎?

門診中父母親帶著襁褓中的寶寶來看診,面露驚恐的問著「寶寶的臉忽然長出了許多疹子,細細小小一顆一顆紅紅的,是不是因為吃了配方奶而過敏?」此時我會把寶寶放在看診床上,打開衣服、前後端詳。

「你們看,寶寶的身上沒有出現疹子,若是因為喝到配方奶過敏,寶寶會出現全身性的疹子,所以不是因為過敏什引起的疹子…」

我接著問焦急的父母親「寶寶是不是這幾天臉上才開始出現這些細微的小疹子?」

新生 兒 臉 上 小 紅 疹

父母親點點頭「對啊,幾天前帶來打門診打一歲的預防針時,寶寶的臉上還很光滑啊,忽然間就出現這些疹子啊!」

當寶寶用力或是洗澡時明顯、不久又會自動消失

「是不是寶寶用力的時候臉上疹子就會變得明顯?」

「對啊!」父母親張大眼睛,彷彿對於我的未卜先知感到驚喜。「而且,臉部疹子時好時壞,好像沒有那麼不舒服用力就又會慢慢消失」、「有時洗澡後臉部也會出現疹子、洗完澡就要變好了。」

「你們不用擔心,這些臉部的疹子,是新生兒痤瘡,只要多用清水清理,再一個月內就會改善了!」

約五分之一的寶寶會出現、好發在男寶寶

接近滿月大的新生兒常常因為臉上忽然長了疹子而來門診求診,多數都從臉頰、額頭出現,有些在頭皮、或是從整個脖子長出來,這叫就是所謂的新生兒痤瘡。

新生 兒 臉 上 小 紅 疹

新生兒痤瘡(neonatal acne),又叫做新生兒頭部膿皰病(neonatal cephalic pustulosis)。大約有20%的新生兒都會出現新生兒痤瘡,多發生在男寶寶身上。

出生在2~3星期後會漸漸出現,大約會在寶寶1個半月~2個月後慢慢消失,不會留疤,完全不需要治療。

先排除熱疹、濕疹

因為「新生兒痤瘡」剛好好在襁褓中的寶寶,若是寶寶衣服穿得過多,容易產生熱疹,在冷氣房乾燥的環境中容易產生濕疹,所以先排除寶寶是熱疹或濕疹造成臉部、額頭或是背部產生紅疹。

新生 兒 臉 上 小 紅 疹

通常熱疹會因出現在臉部額頭和全身衣服包裹處,發現密密麻麻的小疹子,但是只幫寶寶減少被蓋或是降低室內溫度,熱疹就會很快地消失不見。

新生 兒 臉 上 小 紅 疹

寶寶濕疹會發生在1個月大過後,雖然也是發生在面頰、額部、眉間和頭部,但是寶寶的軀幹四肢也都容易出現紅疹。疹子為許多小點的丘疹,有些丘疹上會有分泌物出現,丘疹旁會呈現乾燥脫屑狀,因為會癢,所以寶寶會不斷地伸出手抓疹子出現的部位。

新生 兒 臉 上 小 紅 疹

所以寶寶若是忽然出現疹子,不會用手去抓、沒有燒癢感,除了臉部、額頭、脖子的身體其它部位沒有出現疹子,通常就是「新生兒痤瘡」。

新生兒痤瘡形成原因

我也會告訴父母,新生兒痤瘡又稱為「新生兒的青春痘」,這時父母親大多會瞪大眼睛看著我,彷彿心中有著關於「新生兒也會長青春痘?」疑惑。

新生兒痤瘡的原因目前有兩種推測,主要是因為媽媽的女性荷爾蒙在懷孕期間傳給了寶寶,出生後女性荷爾蒙消失,相對雄性素變多,使得皮脂腺油質分泌增加造成,使得皮膚出現類似小痘痘的紅疹。

新生 兒 臉 上 小 紅 疹

所以我常常用「新生兒的青春痘」來告訴父母,「我們年輕時臉部長青春痘,只要多用水清理皮脂腺的油質,等到荷爾蒙消失後,青春痘自然就會不見。」、「新生兒痤瘡也是一樣,當雄激素大約在寶寶2個月大漸漸消失後,臉上的疹子自然就會不見了!」

新生 兒 臉 上 小 紅 疹

另一種形成原因說法是在母親的肚子的羊水裡時,是無菌的環境。寶寶出生後接觸空氣,空氣有灰塵、帶有細菌,容易造成局部皮膚的馬拉色氏黴菌 (Malassezia furfur),或是併發細菌感染產生小疹子。

好發部位在額頭、臉頰、下巴和脖子

會因為抹乳液時的皮膚刺激,或是因為新生兒出力哭鬧、洗澡溫度變高造成血液循環增加,造成在額頭、臉頰、下巴、脖子附近變紅、明顯,特徵為紅紅、細細、小小,像米粒狀的疹子。

新生 兒 臉 上 小 紅 疹

但如果疹子的面積愈來愈大、有點化膿、甚至滲出液,例如:青春痘化膿或皮膚看起來爛爛的,滲出透明色、黃色的液體,表示懷疑有細菌感染發炎,情況嚴重,必須就醫用藥物治療。

平常用清水清洗臉部就可以了

通常不需要治療,多數寶寶在4~8週後就等雄激素下降後,疹子就會逐漸會消失,只要日常清水清潔臉就好,不要使用其它洗劑或油劑。

新生 兒 臉 上 小 紅 疹

不會留疤,和皮膚過敏無關,跟日後青春期以後是否容易長青春痘也沒關係。

更多精選文章

新生 兒 臉 上 小 紅 疹

新生兒的皮膚比較薄,再加上新生兒的血紅素偏高,因此,寶寶整體看起來紅咚咚的(激動或哭鬧時,臉的脹紅會更明顯)。他們皮膚的汗腺不發達,皮脂腺卻異常旺盛,因此,覺得太熱,不會流汗,反而很會冒油,甚至起疹子。

不少婆婆媽媽怕寶寶冷,不只幫他們穿一堆衣服,還沒有每天洗澡,於是這群小寶貝們不只渾身不舒服,還會散發出濃濃的臭奶味和油垢味。如果要寶寶一夜好眠,記得要每天幫他們洗澎澎喔。

新生兒皮膚比較敏感,最好使用無香精嬰幼兒專用沐浴用品。相反的,有些寶寶在出生幾天後會乾到全身皮膚大量的脫皮,可在洗完澡後抹上些許乳液(無香精)即可。每個寶寶皮膚表現皆不同,透過適當的穿著及處理,大部分會自行改善。

新生兒常見6皮膚問題

以下介紹新生兒常見的皮膚疹,並提醒需要就醫的情況與科別:

1.栗粒疹

常見在新生兒的鼻子或臉頰上,出現許多小顆白白或黃黃的斑點或小丘疹,它們長得很像粉刺,主要是因為皮脂腺增生或角質層過厚所致。這些疹子雖然會讓寶寶的臉看起來花花的,但不痛不癢,也不會傳染,爸媽們不需幫寶寶擦藥膏,更不要去擠壓,只要適當的清潔即可,這些小丘疹會在3個月內自行消失。

 

新生 兒 臉 上 小 紅 疹

2.毒性紅斑

毒性紅斑通常出現在寶寶臉上或身上,呈現一塊塊紅斑,有時還會在中心點冒出小膿皰。這些毒性紅斑在寶寶3天至14天大的時候比較常見,出現數分鐘至十幾個小時後又自行消失,但又會於身體其他部位再冒出來。一般從身體開始出現,再擴散至臉部或四肢,這些疹子會自行消失,也不會有併發症,故不需治療。

但需要注意的是,若膿皰愈來愈大,可能引發膿痂疹或毛囊炎,就必須帶寶寶至兒科求診。另外,有些學者認為有些毒性紅斑與鏈珠球菌感染有關,因此,寶寶若出現發燒、活動力不佳等情況就要就醫。

毒性紅斑是老人家口中的「胎毒」,因此很多長輩會給寶寶喝一些奇怪的水來退胎毒,聰明的爸媽記得委婉告訴老人家,現在科技發達,對毒性紅斑的來龍去脈瞭若指掌,知道這些疹子不會影響寶寶,亦會自行消失,所以千萬不要給寶寶喝除了母奶或配方奶以外的東西喔。

 

新生 兒 臉 上 小 紅 疹

3.蒙古斑

蒙古斑是一種色素性的胎記。外觀很像瘀青,呈現藍色或灰藍色的斑塊,大部分位於寶寶的臀部,但也可能出現在四肢、腰椎或肩膀。成因主要是黑色素細胞從神經脊往上移至表皮層時,有1/2的細胞被卡在真皮層所致,所以,很多寶寶出生時就會有斑塊,等3~5歲大時,會隨著黑色素細胞的擴散出至表皮層,這些青斑就會慢慢褪去,最晚在青春期前會完全消失。

蒙古斑在亞洲人很常見,男女比例一樣,因為不痛不癢且會自行消失,所以不需治療。

新生 兒 臉 上 小 紅 疹

4.血管瘤(草莓瘤)

血管瘤是一種常見的胎記,外觀因位置而呈現不同顏色,若位在皮膚表面呈現鮮紅色,因此又稱「草莓瘤」;若位於皮膚底下會呈現青藍色的隆起。血管瘤主要為血管的內皮細胞增生所致,在寶寶出生後數天至2個月內出現,在冒出後前3個月快速生長(80%),在5個月大到達成長極限,之後便開始自行消退,到10歲時便完全消失。

血管瘤大部分長在臉部、身體或四肢,也不會有併發症,但有些比較大或嚴重的血管瘤可能會造成組織的傷害並留下些許痕跡。

就醫提醒與治療方式

出現以下幾種情況需儘快處理:

1.長在眼睛附近或氣管等部位。

2.若長在鼻尖或嘴唇則會嚴重影響外觀。

3.血管瘤表面若產生潰瘍則容易流血不止。

4.若血管瘤長得太大而影響心臟功能或造成血小板低下。

治療方法有局部注射類固醇,或propranolol的藥物,雷射效果似乎也不錯。

找哪一科:可至兒童血液科、皮膚科或整形外科求診。

新生 兒 臉 上 小 紅 疹

5.脂漏性皮膚炎

脂漏性皮膚炎在1~2個月大的寶寶身上很常見。主因是嬰兒的皮脂腺仍受到母體荷爾蒙的影響,所以,皮脂腺分泌異常旺盛,一般在4~6個月大時,母體的荷爾蒙褪去後,症狀即會改善。

脂漏性皮膚炎好發在寶寶皮脂腺比較多的地方,也就是頭皮、耳後、眉毛附近或兩頰,會有黃色的鱗屑、紅疹及搔癢的症狀。長在頭皮的鱗屑有時會融合成一整片厚厚黃黃的皮屑,雖然偶爾會造成掉髮,但等寶寶大一點,皮屑掉了,頭髮便會再長出來。

雖然脂漏性皮膚炎看起來很不舒服,但只要保持乾爽,皮膚會隨著時間而改善。若頭皮有厚厚的皮屑,建議可在寶寶頭上抹上嬰兒油或凡士林,等半小時至一小時後,待皮層軟化,可用軟梳子將軟掉的皮屑輕輕梳掉,再用嬰兒皂或嬰兒洗髮精把頭皮清洗乾淨,也可考慮局部塗抹脂漏性皮膚炎專用乳霜保養。

就醫提醒與治療方式

出現以下幾種情況需儘快處理:

1.寶寶有嚴重的搔癢感(晚上睡不好或一直摩擦臉或頭皮)。

2.有組織液流出或有傷口時。

3.不易與異位性皮膚炎區分時(一般而言,脂漏性皮膚炎侷限在頭皮及臉部,且於4個月大後緩解;異位性皮膚炎則於4個月大後變嚴重,且全身皆會有紅疹) 。

至於治療方式,通常醫師會視情況開立抗黴菌或類固醇藥膏局部使用。

找哪一科:皮膚科或兒科醫師。

新生 兒 臉 上 小 紅 疹

6.異位性皮膚炎

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過敏疾病,初次發作多在嬰兒時期。這些紅疹極癢,好發在臉上,四肢內側、脖子及前胸等,目前原因不明,但研究認為可能和遺傳過敏體質有關,在不同年齡的孩子會有不同的表現。

小嬰兒異位性皮膚炎會在兩頰或身體其他地方冒出大片的紅疹,通常會有滲液或合併脫屑的情況。異位性皮膚炎會不斷地復發,幸好有50%的小病人會在2~3歲緩解。

最令父母困擾的是,在嬰兒時期常見的皮膚病,尚有濕疹或脂漏性皮膚炎等,不好區分。分辨方式為:脂漏性皮膚炎好發在臉、頭皮、耳後、眉心等皮脂腺分泌較旺盛的部分,身體或四肢幾乎不會有,這些紅疹上通常有黃黏的皮屑,最重要的是,脂漏性皮膚炎在寶寶1~2個月大時最嚴重,但4個月後會自行好轉;異位性皮膚炎則是在4~6個月大後愈來愈嚴重,且會不斷復發。至於嬰兒濕疹則發作範圍較侷限在兩頰靠近嘴巴(口水刺激)、脖子(口水或汗水刺激)及大腿內側皺折處。

就醫提醒與治療方式

若有大面積且反覆性的紅疹、極度搔癢、或皮膚抓破皮而感染細菌,請儘速就醫。至於治療方式如下:

1.局部塗抹類固醇。

2.保濕:建議不要泡澡,亦不要用太熱的水沖澡,儘量少用肥皂並於洗完澡後15分鐘內塗上異位性皮膚炎專用乳霜或凡士林。

3.保持乾爽,穿容易吸汗的棉質衣物,勿穿太多衣服,汗水或悶熱會加重紅疹及搔癢感。

4.目前針對大面積的異位性皮膚炎,健保有給付非類固醇的藥膏使用(Tacrolimus),針對容易反覆發作且面積大的皮膚炎,為了避免類固醇的副作用,可開立此藥。

找哪一科:皮膚科或小兒過敏免疫科。

新生 兒 臉 上 小 紅 疹

文.圖/基隆長庚新生兒科副教授級主治醫師廖穗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