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 腸胃 炎

基本信息

别    名 慢性胃肠炎 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 常见发病部位 胃肠 常见病因 病毒感染、细菌感染、不洁饮食、药物等 常见症状 食欲减退,上腹部不适,嗳气,恶心,呕吐,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消化不良等 传染性 无

1.慢性肠炎

(1)病毒性肠炎 在病毒性肠炎中,轮状病毒是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因,而诺瓦克病毒是成人和大龄儿童流行性病毒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因。

(2)细菌性肠炎 细菌性肠炎的致病菌以痢疾杆菌最常见,其次为空肠弯曲菌和沙门菌。

(3)真菌性肠炎 真菌性肠炎见组织胞浆菌、藻状菌、曲霉菌、白念珠菌等引起的肠炎。真菌性肠炎以白色念珠菌引起的最多。

(4)寄生虫性肠 寄生虫性肠炎见鞭毛虫、球虫、弓形虫、蛔虫、钩虫等引起的肠炎。寄生虫引起的肠炎以溶组织内阿米巴较为常见。

(5)饮食导致的肠炎 污染或腐败变质食物、刺激性化学物质、某些重金属中毒,以及某些变态反应等都能引起肠炎。

(6)抗生素导致的肠炎 滥用抗生素,导致肠道菌群失调,或出现耐抗生素菌株而引起的肠炎。

2.慢性胃炎

(1)幽门螺杆菌感染、病毒或其毒素 多见于急性胃炎之后,胃黏膜病变经久不愈而发展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胃炎。主要指幽门螺杆菌感染。

(2)刺激性物质 长期饮烈性酒、浓茶、浓咖啡等刺激性物质,可破坏胃黏膜保护屏障而发生胃炎。

(3)药物 有些药物如保泰松、消炎痛、辛可芬及水杨酸盐、洋地黄等可引起慢性胃黏膜损害。

(4)口腔、咽部的慢性感染

(5)胆汁反流 胆汁中含有的胆盐可破坏胃黏膜屏障,使胃液中的氢离子反弥散进入胃黏膜而引起炎症。

(6)X线照射 深度X线照射胃部,可引起胃黏膜损害,产生胃炎。

(7)环境变化 如环境改变,气候变化,人若不能在短时间内适应,就可引起支配胃的神经功能紊乱,便胃液分泌和胃的运动不协调,产生胃炎。

(8)长期精神紧张,生活不规律

(9)其他 病变的影响。

1.慢性肠炎

临床表现为长期慢性、或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及消化不良等症,重者可有黏液便或水样便。腹泻程度轻重不一,轻者每日排便3~4次,或腹泻便秘交替出现;重者可每1~2小时一次,甚至出现大便失禁。部分患者可有夜间腹泻和(或)餐后腹泻。直肠严重受累时,可出现里急后重感。粪质多呈糊状,混有大量黏液,常带脓血。

2.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缺乏特异性症状,症状的轻重与胃黏膜的病变程度并非一致。大多数患者常无症状或有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隐痛、食欲减退、餐后饱胀、反酸等。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可有贫血、消瘦、舌炎、腹泻等,个别患者伴黏膜糜烂者上腹痛较明显,并可有出血,如呕血、黑便。症状常常反复发作,无规律性腹痛,疼痛经常出现于进食过程中或餐后,多数位于上腹部、脐周、部分患者部位不固定,轻者间歇性隐痛或钝痛、严重者为剧烈绞痛。

1.慢性肠炎

(1)X线钡剂检查 急性期一般不宜作钡剂检查。而特别注意的是重度溃疡性结肠炎在作钡灌肠时,有诱发肠扩张与穿孔的可能性。钡灌肠对本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临床静止期可作钡灌肠检查,以判断近端结肠病变,需排除克隆氏病者宜再作全消化道钡餐检查,气钡双重对比法更易发现黏膜浅表病变。

(2)内镜检查 临床上多数病变在直肠和乙状结肠,采用乙状结肠镜检查很有价值,对于慢性或疑为全结肠患者,宜行全结肠镜检查。一般不作清洁灌肠,急性期重型者应列为禁忌,以防穿孔。

2.慢性胃炎

(1)胃液分析 测定基础胃液分泌量(BAO)及组胺试验或五肽胃泌素后测定量大泌酸量(MAO)和高峰泌酸量(PAO)以判断胃泌酸功能,有助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及指导临床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胃酸多正常,广泛而严重的慢性萎缩胃炎胃酸降低。

(2)血清学检测 慢性萎缩性胃炎血清胃泌素常中度升高,这是因胃酸缺乏不能抑制G细胞分泌之故。若病变严重,不但胃酸和胃蛋白酶原分泌减少,内因子分泌也减少,因而影响维生素B12也下降;血清PCA常呈阳性(75%以上)。

(3)胃肠X线钡餐检查 随着消化内镜技术的发展,目前胃炎诊断很少应用上消化道造影。用气钡双重造影显示胃黏膜细微结构时,萎缩性胃炎可出现胃黏膜皱襞相对平坦、减少。

(4)胃镜和活组织检查 胃镜和病理活检是诊断慢性胃炎的主要方法。

1.肠炎

因病原不同而异。一般应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初步加以判断。进一步确诊需依赖实验室检查。细菌性肠炎可作呕吐物及大便培养,获得病原菌即可确诊。

2.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症状无特异性,体征很少,X线检查一般只有助于排除其他胃部疾病,故确诊要靠胃镜检查及胃黏膜活组织检查。在我国有50%~70%患者在胃黏膜中可找到幽门螺杆菌。

1.慢性肠炎

(1)病原治疗 病毒性肠炎一般不需病原治疗,可自愈。细菌性肠炎,最好根据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患细菌性痢疾时,因痢疾杆菌对常用抗菌药广泛耐药,一般可选用复方磺胺甲基异唑(复方新诺明)、氟哌酸、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等。空肠弯曲菌肠炎可用红霉素、庆大霉素、氯霉素等治疗。耶尔森小肠结肠炎杆菌肠炎一般应用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复方磺胺甲基异唑、四环素、氯霉素等。沙门菌肠炎轻型患者可不用抗菌药,重型患者可用氯霉素或复方磺胺甲基异唑。侵袭性大肠杆菌性肠炎用新霉素、庆大霉素等治疗,可获良好效果。阿米巴痢疾、雅尔鞭毛虫和滴虫引起的肠炎,可用甲硝哒唑(灭滴灵)治疗。血吸虫病可用吡喹酮治疗。白色念珠菌肠炎以制霉菌素口服,疗效较好。伴有全身性真菌感染者,则需应用二性霉素B治疗。

(2)对症治疗 补充液体及纠正电解质和酸中毒。轻度脱水而且呕吐不重者,可口服补液盐,WHO推荐的口服液配方为氯化钠,碳酸氢钠,氯化钾,葡萄糖或蔗糖,加水。脱水或呕吐较重者,可静脉输入生理盐水、等渗碳酸氢钠和氯化钾溶液以及葡萄糖。

2.慢性胃炎

大部分慢性浅表性胃炎可逆转,少部分可转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胃炎随年龄逐渐加重,但轻症亦可逆转。因此,对慢性胃炎治疗应及早从慢性浅表性胃炎开始,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也应坚持治疗。

(1)消除病因 祛除各种可能致病的因素,如避免进食对胃黏膜有强刺激的饮食及药品,戒烟忌酒。注意饮食卫生,防止暴饮暴食。积极治疗口、鼻、咽部的慢性疾患。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2)药物治疗 疼痛发作时可用阿托品、普鲁本辛、颠茄合剂等。胃酸增高可用PPI质子泵抑制剂如埃索美拉唑、雷贝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奥美拉唑等,症状较轻者可用H2受体阻滞剂如甲氰咪胍、雷尼替丁、法莫替丁、氢氧化铝胺等。胃酸缺乏或无酸者可给予1%稀盐酸或胃蛋白酶合剂,伴有消化不良者可加用胰酶片、多酶片等助消化药。13C-呼气试验发现幽门螺杆菌(+)者需进行抗幽门螺杆菌4联14天疗法治疗。胆汁反流明显者可用胃复安和吗叮啉以增强胃窦部蠕动,减少胆汁反流。熊去氧胆酸、铝碳酸镁片、消胆胺、硫糖铝可与胆汁酸结合、减轻症状。

慢性肠炎

播报 编辑 锁定 讨论 上传视频 特型编辑

慢性肠炎泛指肠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可为细菌、霉菌、病毒、原虫等微生物感染,亦可为过敏、变态反应等原因所致。临床表现为长期慢性、或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及消化不良等症,重者可有粘液便或水样便。

中文名 慢性肠炎 外文名 Chronic enteritis 类    型 肠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 病    因 微生物感染

目录

  1. 1 简介
  2. 2 症 状
  3. 3 病理
  4. 病因
  5. 病理变化
  6. 中医对慢性肠炎的认识
  7. 中医辨证
  8. 4 临床诊断
  9. 临床表现
  10. 实验室检查
  11. 诊断依据
  12. 5 并发症
  13. 6 与其他疾病的鉴别
  1. 7 分类
  2. 8 治 疗
  3. 非药物治疗
  4. 药物治疗
  5. 9 不同类型肠炎治疗方案
  6. 脾胃虚弱型慢性肠炎
  7. 肝气乘脾型慢性肠炎
  8. 脾肾阳虚型慢性肠炎
  9. 瘀阻肠络型慢性肠炎
  10. 10 预后
  11. 11 预防
  12. 12 注意事项
  1. 13 饮食注意事项
  2. 14 慢性肠炎食疗方法
  3. 白芍饮
  4. 黄芪薏米粥
  5. 人参山楂茶
  6. 薏苡仁粥
  7. 荔枝粥
  8. 山药扁豆粥
  9. 慢猪肚山药粥
  10. 乌梅粥
  11. 参苓粥
  12. 15 发病起因
  13. 16 对人体的危害
  1. 17 误区
  2. 18 女性慢性肠炎
  3. 19 相关阅读
  4. 原因
  5. 急、慢性肠炎关系
  6. 20 疾病因素
  7. 21 慢性肠炎生活注意

慢性肠炎

含义:慢性肠炎,肠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发病慢,病程长,因而得名。

原因:据了解,慢性肠炎的原因有很多,如细菌、霉菌、病毒、原虫等微生物感染,过敏、变态反应等原因所致。另外,长期过度疲劳、情绪激动、过度精神紧张,加以营养不良,咀嚼障碍、胃酸缺乏、胃大部切除术后、肠道寄生虫病等,均可导致疾病发作。

症状:间歇性腹部隐痛、腹胀、腹泻,遇冷、进食油腻或饮酒后以及劳累,情绪波动导致症状加重。大便次数增加,肛门下坠,排便不爽。大便不成形,严重者可见粘液便甚至黑色的脓血便。

治疗:中成药可以服用参苓白术散,西药可以服用氟呱酸,一般情况下,不可乱用药,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如出现慢性肠炎症状,应在正规医院做个详细检查,再根据检查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对症治疗,方可取得好的效果。

(1)消化道症状:常呈现间断性腹部隐痛、腹胀、腹痛、腹泻为本病主要表现。遇冷、进油腻之物或遇情绪波动、或劳累后尤着。大便次数增加,日行几次或数十余次,肛门下坠,大便不爽。慢性肠炎急性发作时,可见高热、腹部绞痛、恶心呕吐、大便急迫如水或粘冻血便。

(2)全身症状:呈慢性消耗症状,面色不华精神不振,少气懒言,四肢乏力,喜温怕冷。如在急性炎症期,除发热外,可见失水、酸中毒或休克出血表现。

(3)体征方面:长期腹部不适或少腹部隐隐作痛,查体可见腹部、脐周或少腹部为主,有轻度压痛、肠鸣音亢进、脱肛。

慢性肠炎的早期症状?

慢性肠炎泛指肠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可为细菌、霉菌、病毒、原虫等微生物感染,亦可为过敏、应激反应等原因所致。

慢性肠炎的早期症状可见下述几种:

1、全身症状:呈慢性消耗症状,面色不华精神不振,少气懒言,四肢乏力,喜温怕冷。如在急性炎症期,除发热外,可见失水、酸中毒或休克出血表现。

2、消化道症状:常呈现间断性腹部隐痛、腹胀、腹痛、腹泻为本病主要表现。遇冷、进油腻之物或遇情绪波动、或劳累后尤著。大便次数增加,日行几次或数十余次,肛门下坠,大便不爽。慢性肠炎急性发作时,可见高热、腹部绞痛、恶心呕吐、大便急迫如水或粘冻血便。

3、体征方面:长期腹部不适或少腹部隐隐作痛,查体可见腹部、脐周或少腹部为主,有轻度压痛、肠鸣音亢进、脱肛。

慢性肠炎病因

慢性结肠炎

病变多由急性肠炎延治或误治诱致,胃肠粘膜充血、水肿、渗出、逐渐加重,其表面片状黄色渗出物,呈弥漫性形成;粘膜皱壁层糜烂面加深或出血量大;表层上皮细胞坏死脱落更加严重,因粘膜血管损伤严重伴出血,更明显可见血浆外渗,粘膜下层有出血,水肿甚至穿孔,或发现肠粘膜紊乱、肠痉挛、肠曲缩短,胃肠或肠曲之间瘘管、结肠袋形成加深或消失、充盈缺损等等,有时可伴发肠憩肉,或直肠恶变、结肠恶变病变。根据临床腹泻量,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水样便,伴有肠鸣,但无里急后重,营养障碍,结合有反复发作史或有慢性肠炎的病因存在,诊断一般不难。

(3)非细菌性炎症:如克降氏病、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肠炎、结肠憩室炎、结肠息肉并发结肠炎等。

(7)肝、胆道疾病所致慢性腹泻。

慢性肠炎病理变化

病变多由急性肠炎延治或误治诱致,胃肠粘膜充血、水肿、渗出、逐渐加重,其表面片状黄色渗出物,呈弥漫性形成;粘膜皱壁层糜烂面加深或出血量大;表层上皮细胞坏死脱落更加严重,因粘膜血管损伤严重伴出血,更明显可见血浆外渗,粘膜下层有出血,水肿甚穿孔,或发现肠粘膜紊乱、肠痉挛、肠曲缩短,胃肠或肠曲之间瘘管、结肠袋形成加深或消失、充盈缺损等等,有时可伴发肠憩肉,或直肠癌、结肠癌病变。

慢性肠炎中医对慢性肠炎的认识

祖国医学无慢性肠炎的病名,但根据其病的临床特点,属中医学的慢性腹痛、慢性腹泻范畴。其发病原因可见脾胃虚弱、肾阳虚衰、和肝气乘脾、瘀阻肠络等。其病位,本病在脾胃,与肝肾密切相关。其病性,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脾胃肝肾之气失司为本,胃肠功能失调为辅,致气血逆乱,脏腑失调,阴阳不和等病理变化。清浊不分、混杂而下,走于大肠泄泻为其临床特点。

(1)脾胃虚弱:久病不愈或寒湿之邪困阻中焦,使脾胃虚弱。脾为中土,喜燥恶湿,主运主升。胃乃腑脏,喜润恶燥、主受纳主降。两者相辅相成,一纳一运,燥湿相济,共同完成吸收转运水谷功能。今脾胃虚弱,清浊不分,升降失和,致气机逆乱,致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湿滞内停,肠腑混浊而下,遂成本病。

(1)病因:本病病因主要由于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和房事过度而致脾肝肾功能障碍。脾胃为后天之本。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胃主受纳,为水谷之海。肝主疏泄、肝气条达,则疏泄有利于脾胃之气的升降。肾为先天之本,命门火衰,不能温煦脾阳,而致泄泻遂成本病。

(2)病机:①病位:本病在脾胃,与肝肾关系密切。②病性: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脾胃肝肾之气失司为本,导致清浊不分,升降失和,混杂而下,并走大肠泄泻为标。③病势:本病的发生是以先天之气不足、肝失疏泄、脾胃失和,气机升降逆乱为主,渐及它脏,脏腑失调。以泄泻、腹痛、肠鸣为临床特点。④发病:脾失健运、胃失和降、肾阳不足、肝失疏泄,致消化、吸收发生障碍而致泄泻。病情反复发作,时轻时重,缠绵难愈,病程较长。

慢性肠炎中医辨证

(1)辨病缓急:慢性泄泻发病缓慢,病程较长,迁延日久,每因饮食不当,劳倦过度而复发,常以脾虚证为主。或病久及肾,出现五更泄泻,腰膝怕冷,是命门火衰,脾肾同病,治疗则脾肾同治。

(2)辨病重:一般泄泻,若脾胃不败,饮食如常,多属轻证,预后良好。若泄泻不能食,形体消瘦,泄下无度;或久泻滑脱不禁,致津伤液竭,则每有亡阴、亡阳之变,多属重证。《中藏经》说:“病洞泄不下食,脉急则死。”可见能食与不能食,对于权衡泄泻的轻重有重要意义。

(3)辨寒虚:凡病程较长,腹痛不甚,腹痛喜按,小便利,不渴,多属虚证。粪质清稀如水,腹痛喜温,畏寒胀冷,顽固不化,手足欠温,多属寒症。

(4)辨兼挟症:泻而兼有恶寒自汗、发热头痛、脉浮者,为挟风;泄泻发生在炎夏酷暑季节,症见身热烦渴、头重自汗、脉濡数,为挟暑;泄泻而兼脘腹痞闷,嗳腐酸臭,为挟伤食。

慢性肠炎临床表现

(1)消化道症状:常呈现间断性腹部隐痛、腹胀、腹痛、腹泻为本病主要表现。遇冷、进油腻之物或遇情绪波动、或劳累后尤著。大便次数增加,日行几次或数十余次,肛门下坠,大便不爽。慢性肠炎急性发作时,可见高热、腹部绞痛、恶心呕吐、大便急迫如水或粘冻血便。

(2)全身症状:呈慢性消耗症状,面色不华精神不振,少气懒言,四肢乏力,喜温怕冷。如在急性炎症期,除发热外,可见失水、酸中毒或休克出血表现。

慢性 腸胃 炎

(3)体征方面:长期腹部不适或少腹部隐隐作痛,查体可见腹部、脐周或少腹部为主,有轻度压痛、肠鸣音亢进、脱肛。

慢性肠炎实验室检查

(1)外周血检查:血常规中可见白细胞、红细胞升高,血沉增快。

(2)大便常规或培养:多见异常,可见到少量白细胞和红细胞或少量脓细胞。如细菌感染,可发现致病菌。

慢性肠炎诊断依据

(1)发作时,出现腹泻、腹痛等。病久则呈现慢性营养不良。体格检查可有腹部压痛。

(2)大便常规可见白细胞,红细胞和少量脓细胞。大便培养可找到致病菌。

(3)X线钡剂检查和结肠镜检查可排除其他特异性肠道炎症。

慢性肠炎泛指肠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可为细菌、霉菌、病毒、原虫等微生物感染,亦可为过敏、变态反应等原因所致。临床表现为长期慢性、或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及消化不良等症,重者可有粘液便或水样便。

(1)原发性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本病典型症状为脂肪泻。大便色淡,量多,呈油脂状或泡沫状,常浮于水面多有恶臭味。多伴腹胀、腹痛,有乏力、体重下降、出血等营养不良表现,病程长,病情时轻时重,做X线钡餐检查有利诊断。

(2)肠结核:起病缓慢,多位于右下腹部,可有阵发性绞痛,肠鸣音增强,常有大便习惯改变,干、稀交替。轻者仅有稀便,重者为粘液脓血便。可有恶心、呕吐、腹胀,食欲减退。体检仅有右下腹压痛。辅助检查:血沉增快,结肠菌试验阳性,大便培养可找到抗酸杆菌。给予纤维肠镜检查以确认本病。

(3)克隆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起病缓慢,有消瘦、纳呆、乏力等表现。腹痛位于脐周或右下腹。腹泻初为间歇性,以后渐为持续性。日行3~6次,软便或半液状。右下腹压痛,可触及包块。晚期呈现消瘦、贫血、肠吸收不良及电解质紊乱等表现。肠系膜动脉造影或内窥镜及活组织检查,可明确诊断。

(4)特发性溃疡性结肠炎:本病原因不明,是与免疫有关的慢性病,多以溃疡为主,累及结膜粘膜,以青壮年多见。腹痛常在左下腹或全腹压痛明显,伴肠鸣音亢进。有食欲减退,体重下降及营养不良等症状。可行乙状结肠镜和活组织检查以利诊断。

(5)胃肠神经官能症:此病是高级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胃肠功能障碍。起病较慢,临床表现以胃肠道症状为主,表现神经性嗳气、厌食、呕吐、精神性腹泻、结肠激惹症,脾曲综合征等。(6)强制性脊柱炎。像是慢性肠炎、反复尿路感染、银屑病等,在一些病人的眼里都是轻易不伤及人性命的疾病,但就是这些疾病却会引起人体骶髂关节发生炎性改变,导致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生。当身体关节有疼痛时,不要急于用药,消炎药或是镇痛药等虽然能暂时缓解痛感,但对某些疾病的治疗起不到根本性的作用,有时还会因为掩盖了病情的本质而给后续治疗带来困难。

(1)原发性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本病典型症状为脂肪泻。大便色淡,量多,呈油脂状或泡沫状,常浮于水面多有恶臭味。多伴腹胀、腹痛,有乏力、体重下降、出血等营养不良表现,病程长,病情时轻时重,做X线钡餐检查有利诊断。

(2)肠结核:起病缓慢,多位于右下腹部,可有阵发性绞痛,肠鸣音增强,常有大便习惯改变,干、稀交替。轻者仅有稀便,重者为粘液脓血便。可有恶心、呕吐、腹胀,食欲减退。体检仅有右下腹压痛。辅助检查:血沉增快,结肠菌试验阳性,大便培养可找到抗酸杆菌。给予纤维肠镜检查以确认本病。

(3)克隆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起病缓慢,有消瘦、纳呆、乏力等表现。腹痛位于脐周或右下腹。腹泻初为间歇性,以后渐为持续性。日行3~6次,软便或半液状。右下腹压痛,可触及包块。晚期呈现消瘦、贫血、肠吸收不良及电解质紊乱等表现。肠系膜动脉造影或内窥镜及活组织检查,可明确诊断。

(4)特发性溃疡性结肠炎:本病原因不明,是与免疫有关的慢性病,多以溃疡为主,累及结膜粘膜,以青壮年多见。腹痛常在左下腹或全腹压痛明显,伴肠鸣音亢进。有食欲减退,体重下降及营养不良等症状。可行乙状结肠镜和活组织检查以利诊断。

(5)胃肠神经官能症:此病是高级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胃肠功能障碍。起病较慢,临床表现以胃肠道症状为主,表现神经性嗳气、厌食、呕吐、精神性腹泻、结肠激惹症,脾曲综合征等。

(6)结肠癌结肠癌在肠壁形成肿块,造成不同程度的肠梗阻;粪便的积存长期刺激肠壁引起粪性肠炎而腹泻;肿瘤溃破侵犯血管造成便血。这些症状很容易被误诊为慢性肠炎。引起慢性肠炎的疾病不少,如慢性痢疾、肠结核、血吸虫病、溃疡性结肠炎等。这些疾病的共同特点是肠粘膜有广泛的炎症,所以排便次数增多,一般每次能排出些粪便,粪便中可能混有血和粘液。慢性肠炎病人排便前一般先有肠蠕动增加,所以病人感到腹痛或腹部不适,排便后能缓解,便意也解除,直到下次发作,两次发作一般间隔一至数小时,慢性肠炎一般无明显的梗阻现象;和慢性肠炎相比,结肠癌病人虽然排便次数也增多,但排出的常常不是粪便,而只是血和粘液。即使有粪便排出,血、粘液与粪便不相混合,而是粘附在粪便表面。除非晚期合并肠梗阻,大肠癌病人排便前一般没有腹痛,排便后便意也不会明显减轻,常常有排便不尽的感觉。

中医分类:中医认为结肠炎大多为湿热壅结、脾肾阳虚、气血两虚、气滞血瘀、饮食失调、劳累过度、精神因素而诱发。

(1)腹泻型:泄泻、大便不成型、腹痛、、粘液便、脓血便、肠鸣及排便不畅、不尽、里急后重,伴有消瘦、全身乏力、恶寒、头昏等症。(此型最易治疗,一般20-60天可根治)

(2)便秘型:大便秘结,如羊屎样,排便不畅、不尽,甚则数日内不能通大便,有一部分患者原有长期腹泻史,伴有腹痛、消瘦、口干、腹胀贫血等症,易恶变。(治疗一般30-60天)

(3)腹泻便秘交替型:大便时干时稀、时有粘液、便血,伴有腹痛、腹胀等症。(治疗一般20-60天)慢性结肠炎属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与某些病原体感染、遗传基因及精神因素有关,大多病程长,病情缠绵难愈,尤其是溃疡性结肠炎,大便带粘液和脓血,患者十分痛苦,这些症状不是通过调理脾胃、健脾益肠就能解决的,而应寒热通补、健脾和中、调理阴阳,就能从根本上治疗肠炎。

西医分类:根据致病原因分为特异性,即有明显原因的结肠炎和非特异性即致病原因不明的结肠炎。

非特异性结肠炎有溃疡性结肠炎、克隆氏病等。而临床所称的慢性结肠炎多指非特异性的。

慢性肠炎非药物治疗

(1)适当休息,进食易消化的食物,禁食油煎和刺激性食物。

(2)酌用止泻剂,可给次碳酸铋,复方樟脑酊,每日3次。

(3)解痉剂,可用阿托品,每日3次;普鲁苯辛,每日3次。

(4)按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选择抗生素,但病情要长。也可用黄连素液或大蒜浸液,保留灌肠,每日一次,10~20天为一疗程。其他治疗同急性肠炎。

(5)精神性腹泻者,可用苯巴比妥。

慢性肠炎药物治疗

(1)消炎止痛:细菌感染,除选用致菌培养有效抗生素外,可选用黄连素,元胡止痛片,胃肠灵,每日3次。病情出现发热、脱水、休克可适当选用抗生素,必要时输液输血或吸氧。

(2)溃疡性结肠炎、腹泻、便秘反复发作人群可口服金双歧,金双歧所含肠道益生菌活力组合通过修复肠道生物屏障、调节肠道免疫功能、抑制肠内致病菌生长,促进肠道生理功能恢复正常,有效减轻腹痛、腹胀、腹鸣、大便不成形等慢性肠炎症状。

(3)解痉止痛:阿托品,肌肉注射;或普鲁苯辛,日3次。

(4)中药调理:肠胃速康方,其具杀病菌,排浊气,排毒素,清肠道,复正气之功效,有效全面改善肠道微循环,恢复肠功能,增强免疫力,提升抗病能力。

(5)精神性腹泻者,可服眠安宁。

慢性肠炎脾胃虚弱型慢性肠炎

症状: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完谷不化,纳呆食少,食后不舒,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明显增多,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

分析:脾胃虚弱而致泻下,主由脾气虚弱,清阳不升,运化失职所致,故见大便溏泻,完谷不化;脾虚不运,则纳食减少或食后脘闷不适,久泻不止;脾胃气虚,化源不足,致面色萎黄,疲乏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均属脾胃虚弱之象。

治法:健脾益气。

慢性肠炎肝气乘脾型慢性肠炎

症状:素有胸胁胀闷,嗳气食少,每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之时,即腹痛,腹泻,舌淡红,脉弦。

分析:七情所伤,情绪不稳,激怒之时,气机不利,肝失条达,横逆乘脾,失其健运,故腹痛则泻。肝气不舒,疏泄失常,故胸胁胀闷,嗳气食少。舌淡、脉弦,均为肝旺脾虚之象。

治法:抑肝扶脾。

方药:痛泻要方为主。方中白术健脾补虚;白芍养血柔肝;陈皮理气醒脾;防风升清止泻。共奏疏肝解郁,健脾止泻之功。

慢性肠炎脾肾阳虚型慢性肠炎

症状:黎明之前,脐周作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

分析:肾阳虚衰,不能温煦脾土,而黎明之前,阳气未振,阴寒较盛,故见脐腹作痛,肠鸣而泻,泻后自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均属脾肾阳虚不足之征象。

治法:温补脾肾,固涩止泻。

方药:理中汤合四神丸。

肉豆蔻、吴茱萸温中散寒;五味子收敛止泻。配合理中汤温中健脾,主治脾肾虚寒之腹泻。如年老体衰,久泻不止,中气下陷,宜加入益气升阳及收涩之品,如人参、黄芪、诃子肉、石榴皮,赤石脂、炒米壳之类,亦可合用桃花汤以固肠收敛止泻。

慢性肠炎瘀阻肠络型慢性肠炎

症状:泄泻日久,泻后不爽,腹部刺痛,痛有定处,按之痛甚,面色晦滞,口干不欲饮,舌边有瘀斑或舌质暗红,脉弦而涩。

分析:泄泻日久,病邪入络,血瘀肠络,不通则痛,故有腹部刺痛,痛有定处,按之痛甚;瘀阻气滞,故有泻后不尽之感;口干不欲饮,面色晦滞,舌边有瘀斑,舌质暗红,脉弦而涩,均为瘀血内阻之征。

治疗:化瘀通络,和营止血。

方中以蒲黄、五灵脂与当归、川芎配伍为君药,合元胡、没药活血定痛;桂心、小茴香、干姜温经散瘀,使肠络瘀血得散,则泄泻腹痛而止。若气血瘀滞,化为脓血,大便挟有赤白粘冻,可与白头翁汤合用,以清热凉血,利湿解瘀。

(1)预后:慢性肠炎经过及时适当的治疗,预后良好;如长期反复腹泻,致脾胃气虚,病久及肾,病情加剧。若肾虚进一步发展,既不能温运脾阳,又不能固摄于下,而致泄泻无度,则病情趋亡阴亡阳之证,预后多不良。

(2)预防:要加强锻炼,增强体质,使脾旺不易受邪;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消灭苍蝇,加强饮食卫生和水源管理;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要烫洗,要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习惯。

(3)保健:注意休息和增加营养,给予易消化的食物,如米汤、粥汤等。若虚寒腹痛泄泻者,亦可予以淡姜汤饮之,以温振脾阳,调和胃气。忌食辛辣炙B032、肥甘厚味之品。在有条件情况下,配合红外线,蜡疗、拔火罐、针灸、气功等疗法,以提高疗效。另外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强烈刺激,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辨证】胃热脾弱,肝气不畅,清浊不分。

【治法】调肝健脾,和中分泄。

【组成】南柴胡12克,焦茅术10克,茯苓10克,姜朴6克,焦内金10克,炙香附6克,炒山药10克,车前子10克,炒抗芍10克,焦建曲10克,广木香3克,壳砂仁3克,萸连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瞿文楼方。

肠炎多因不洁东西所引起,故预防最要紧的是食物之清洁及保存安全。小孩尽量不要吃街上贩卖的生冷东西,在家中吃东西要煮沸以及用其他方法洗净消毒灭菌。食器亦要消毒干净,婴儿所有奶瓶、奶头都要严格消毒,冲好的奶或吃过一半的奶,不可放置在温室太久。家里有下痢人时,应将病人隔离,其大便呕吐等排泄物的用具要消毒,排泄物要小心处理,以免传染给其他小孩。

总之预防肠炎应注意以下六点:

一、注意家户卫生、装纱窗、扑灭苍蝇、蟑螂,以及环境清洁。

二、避免带小儿到公共场所。

三、避免吃生冷不洁东西。

四、小儿之食器注意安全及清洁。

五、隔离病人及小心处理其排泄物。

六、个人卫生及卫生教育,尤其带小孩的人,要常常洗手,给小儿换尿布以后即要洗手;在接触小儿泌物后亦要洗手,以免细菌传染给小儿。

预防保健

(1)慢性肠炎预防:慢性肠炎经过及时适当的治疗,预后良好;如长期反复腹泻,致脾胃气虚,病久及肾,病情加剧。若肾虚进一步发展,既不能温运脾阳,又不能固摄于下,而致泄泻无度,则病情趋亡阴亡阳之证,预后多不良。

(2)慢性肠炎预防:要加强锻炼,增强体质,使脾旺不易受邪;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消灭苍蝇,加强饮食卫生和水源管理;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要烫洗,要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习惯。

(3)慢性肠炎保健:注意休息和增加营养,给予易消化的食物,如米汤、粥汤等。若虚寒腹痛泄泻者,亦可予以淡姜汤饮之,以温振脾阳,调和胃气。忌食辛辣炙B032、肥甘厚味之品。在有条件情况下,配合红外线,蜡疗、拔火罐、针灸、气功等疗法,以提高疗效。另外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强烈刺激,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注意劳逸结合,不可太过劳累;暴发型、急性发作和严重慢性型患者,应卧床休息。

2.注意衣着,保持冷暖相适;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

3.一般应进食柔软、易消化、富有营养和足够热量的食物。宜少量多餐,补充多种维生素。勿食生、冷、油腻及多纤维素的食物

4.注意食品卫生,避免肠道感染诱发或加重本病。忌烟酒、辛辣食品、牛奶和乳制品。

5.平时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刺激,解除各种精神压力。

慢性肠炎的治疗用药,关健是在组方,大便次数多不一定就用补药,要辨证和辨病相结合,健脾和中和通补通用相结合,既要扶正,又要祛邪,扶正就是治本,祛邪就是要消除炎症,

建议:对慢性肠炎长期患者或愿意反反复复的患者,建议可以用中药进行治疗,同时注意一下饮食习惯,比如按疗程服用“永仓诃苓止泻胶囊”效果很好。

1. 低脂、多纤维。含脂肪太多的食物,除不易消化外,其滑肠作用常会使腹泻症状加重,因此患者不应吃油炸、油煎、生冷及多纤维食物,可选择容易消化的细挂面、烩面片、馄饨、嫩菜叶、鱼、虾、蛋及豆类制品等,以使肠道得到休息。

2. 慢性肠炎患者如伴有脱水现象时,可喝些淡盐开水、菜汤、米汤、果汁、米粥等,以补充水、盐和维生素。

3.排气、肠鸣过强时,应少吃蔗糖及易产气发酵的食物,如土豆、红薯、白萝卜、南瓜、牛奶、黄豆等。

4.慢性肠炎病人多半身体虚弱、抵抗力差,因而更应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坚硬及变质食物,不喝酒,不吃辛辣刺激性强的调味品。

5.苹果含有鞣酸及果酸成分,有收敛止泻作用,慢性肠炎患者可经常食用。现介绍几款有止泻作用的药粥,患者不妨一试。

马齿苋粥:鲜马齿苋90克(或干马齿苋30克),加粳米100克煮粥,早、晚服用,可止泻。

山药莲子粳米粥:山药30克、莲子20克、粳米100克煮粥,早、晚服用,有健脾和胃及止泻之效。

忌口食物

◆牛奶牛奶富含多种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和维生素,是人们普遍喜爱的食品。但是,大多数慢性结肠炎患者却不宜饮用。有些特别敏感的患者饮用后,很快就会出现肠鸣、腹泻。原因是牛奶虽有“补虚损、健脾胃”的功效,可又有“滑润大肠”的作用,因此慢性结肠炎患者应慎服牛奶。

◆瓜果主要指各种新鲜瓜果,如西瓜、香瓜、黄瓜、香蕉、桃子、柿子、枇杷、生梨等。虽然瓜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无机盐等营养素,但对大多数慢性结肠炎患者来说,也在禁忌之列。因为瓜果大都性属寒凉,会损及脾阳,又易滋生湿邪,困阻脾胃的运化功能,有的还有滑肠作用,从而导致腹泻频作,影响疗效。很多患者夏季吃西瓜往往会引起腹泻,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

◆油腻食物主要指荤油类食物,如红烧肉、排骨、肉馅包子,馄饨及鸡、鸭炖煮的浓汤等。这些食物都含有动物类脂肪,慢性结肠炎患者食用后,往往会出现排便次数增多的情况,所以也不宜食用。

由于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所以对于忌口的食物各人的反应也不尽相同。很多患者往往对某一种食物反应明显,而食用其它一些食物却影响不大,这就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对待。对导致大便失常的食物需“忌口”;而对食用后并无影响的食物并不需要禁忌。只要患者在平常生活中多加注意,就可以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食忌规律。

慢性结肠炎患者什么时候可以“开戒”?一般来说,必须是大便完全恢复正常,日行1次或隔日1次,粪便成形,不再出现粘冻和腹痛等症状,并经内镜检查,证实结肠粘膜的充血、水肿已经消除时,才可以解除“忌口”。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没有得到炎症确已消除的明确诊断前,即使自觉症状缓解,也不能放松忌口。至于“开戒”的方式、品种,应因人而异,但有一个准则,即从少量开始,对以前不宜吃的食物,比如香瓜,可先吃1/4,以后逐渐加量。

慢性肠炎白芍饮

制作:

全息诊疗学

1 将附片炙好,先煮30分钟去水;白芍、茯苓、白术、生姜洗净,切片。2 将以上药物放入炖锅内,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煎煮30分钟,去渣,加入红糖搅匀即成。

食用:代茶饮用。

功效:消炎止泻。对慢性肠炎患者尤佳。

慢性肠炎黄芪薏米粥

配方:大米100克、黄芪30克、薏苡仁30克

制作:

1. 将黄芪洗净切片;大米、薏苡仁淘洗干净。

2. 将大米、黄芪、薏苡仁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煮40分钟即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吃粥100克。正餐食用。

功效:补元气,止泄泻。脾虚慢性肠炎患者食用尤佳。

慢性肠炎人参山楂茶

配方:人参10克、山楂10克、白术10克、茯苓15克、莲子10克、山药10克、陈皮6克、泽泻6克、甘草6克、白糖30克

制作:

1 将以上药物洗净,放入铝锅内,加水适量。

2 将铝锅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煮25分钟,停火,滤去渣,加入白糖搅匀即成。

食用:代茶饮用。

功效:补脾胃,止泄泻。对营养不良,皮肤缺乏光泽之肠炎患者食用尤佳。

慢性肠炎薏苡仁粥

薏苡仁、粳米各50克,加水适量煮粥,粥熟入少许白糖调味,每日分 2次服食。

慢性肠炎荔枝粥

荔枝干(去核 )、莲肉各5~ 7枚,山药15克,粳米 50克,加水适量熬煮成粥,入少许白糖调味服食,尤适于五更泻的小儿。

慢性肠炎山药扁豆粥

山药、白扁豆各15克,粳米 30克,加水煮粥,入白糖调味食。若以金樱子15克水煎取汁,加粳米、山药各 30克煮粥,收敛止泻更佳。

慢性肠炎慢猪肚山药粥

猪肚 50克,切片,粳米100克,山药 15克,加水煮粥,加少许食盐调味服食。

慢性肠炎乌梅粥

取乌梅 10枚,水煎取汁,加粳米100克煮粥,粥熟加入少许冰糖调味服,对小儿久泻不止有良效。

慢性肠炎参苓粥

党参20克,茯苓 15克,生姜3片,加水煎取汁,入粳米 50克煮粥食,对小儿虚寒泻有效。

多因感染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这些病毒对心肌细胞有很强的亲和力,当小儿抵抗力下降时,肠道病毒就会“乘虚而入”,通过消化道经血液循环侵袭心肌,干扰心肌新陈代谢,影响心肌血液供应,造成心肌炎症性损害,诱发病毒性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占各类心肌炎的首位,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患儿病前1-4周往往有发烧、疲乏、食欲不振、呕吐、腹痛、解稀水样大便等病症。心肌炎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胸闷、心慌、心前区不适或疼痛,检查可见心律失常、心脏扩大等结果;严重者出现面部浮肿、不能平卧、呼吸困难等,甚至因心源性休克及严重心律失常而危及生命。

因此,小儿反复发烧、腹泻后,若出现上述症状,应警惕病毒性心肌炎。一旦确诊,患者急性期应卧床休息1-3个月。

肠结核:起病缓慢,多位于右下腹部,可有阵发性绞痛,肠鸣音增强,常有大便习惯改变,干、稀交替。轻者仅有稀便,重者为粘液脓血便。可有呕吐、腹胀,食欲减退。

胃肠神经官能症:此病是高级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胃肠功能障碍。起病较慢,临床表现以胃肠道症状为主,表现神经性嗳气、厌食、呕吐、精神性腹泻、结肠激惹症,脾曲综合征等。

原发性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本病典型症状为脂肪泻。大便色淡,量多,呈油脂状或泡沫状,常浮于水面多有恶臭味。多伴腹胀、腹痛,有乏力、出血等营养不良表现,病程长,病情时轻时重。

特发性溃疡性结肠炎:本病原因不明,是与免疫有关的慢性病,多以溃疡为主,累及结膜粘膜,以青壮年多见。腹痛常在左下腹或全腹压痛明显,伴肠鸣音亢进。有食欲减退,体重下降及营养不良等症状。可行乙状结肠镜和活组织检查以利诊断。

1. 乱补营养和饱食

得了慢性结肠炎后,很多患者担心自己的身体,会很注意的吃很多营养品或补身体的食物,但是吃的同时也要合理健康饮食。

2.多吃素食,不敢吃荤腥

建议以腹泻为主的结肠炎患者(1)应少吃纤维素多的蔬菜如韭菜、芹菜、竹笋等,叶菜类也应适当控制,必要时可采用咀嚼后喝汁液吐渣的方法。(2)饮食中适当增加瘦肉、鱼、蛋、蕈类等,只要不过多,不太油腻,增加荤食时慢慢增加。(3)结肠炎患者应少食豆制品为好。

3.喝酒能杀死肠中的细菌

喝酒、吃辣会刺激胃肠道,导致胃肠道充血、蠕动加快、分泌增加,因此会加重脓血便、黏液便、腹泻、腹痛等症状,影响疾病的恢复。

4.认为慢性结肠炎肯定有腹泻症状

5.“慢性结肠炎”当作“便秘”治

6.将大便中的粘液当作“肠黏膜”

7.认为灌肠是治疗慢性结肠炎的最好方法

8.到处找医生看病或到处买药吃,幻想有医生或有药物将疾病一次性根治

9.把“胃”与“肠”的疾病分开来找不同的医生看

10.因惧怕而拒绝做结肠镜检查

慢性肠炎与急性肠炎区别

急性肠炎是夏秋季的常见病,多发病。多由细菌及病毒等微生物感染所致,其表现主要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等,严重者可致脱水,电解质紊乱,休克等. 患者多在夏秋季突然发病;并多有饮食不节或误食的病史;有呈暴发性流行的特点,病人多表现为恶心,呕吐在先继以腹泻,每天3~5次,甚至数十次不等,大便呈水样,深黄色或带绿色,恶臭,可伴有腹部绞痛,发热,全身酸痛等症状。大便常规检查及粪便培养,红,白细胞计数可正常或异常。病人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同时并见,故亦称急性胃肠炎。

慢性肠炎泛指肠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可为细菌,霉菌,病毒,原虫等微生物感染,亦可为过敏,变态反应等原因所致,临床表现为长期慢性,或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及消化不良等症,重者可有粘液便或水样便.

本病可由急性肠炎迁延或反复发作而来,病程多在2个月以上,长期过度疲劳,情绪激动,过度精神紧张,加以营养不良,都可成为慢性肠炎的诱因。也可继发于咀嚼障碍,胃酸缺乏,胃大部切除术后,肠道寄生虫病等疾患。

根据临床腹泻量,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水样便,伴有肠鸣,但无里急后重,营养障碍,结合有反复发作史或有慢性肠炎的病因存在,诊断一般不难。

调查显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白领女性开始遭遇肛肠疾病的困扰,尤其是痔疮,职业化了的现代女性在不知不觉中被职业驯化了。健康被忽略,到头来也影响了工作!这才想起要注意疾病的防治,在这里,专家提醒这些忙于工作的办公室女性,要注重自己的健康。

慢性肠炎的表现,原因为压力沉重、睡眠不足、暴饮暴食。白领女性朋友们如果遇到类似情况,一定要提高警惕,慢性肠炎越拖越难治愈。

解决方法有:吃适量胃药并充分注意休息。注意加强预防:1.慢慢咀嚼食物;2.不偏食,吸取均衡营养;3.减缓压力;4.避免精神紧张;5.戒烟戒酒。

慢性肠炎与哪些疾病相区别?

慢性肠炎应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1)原发性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本病的典型症状为脂肪泻,大便色淡,量多,呈油脂状或泡沫状,常浮于水面,多有恶臭味。

(2)肠结核:起病缓慢,多位于右下腹部,可有阵发性绞痛,肠鸣音增强,常有大便习惯改变,干、稀交替。

(3)克隆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起病缓慢,有消瘦、纳呆、乏力等表现,腹痛位于脐周或右下腹。

(4)特发性溃疡性结肠炎:腹痛常在左下腹或全腹压痛明显,伴肠鸣音亢进。有食欲减退、体重下降及营养不良等症状。

(5)胃肠神经官能症。

慢性肠炎原因

慢性肠炎急性发作的的发病几个因素有哪些呢?慢性肠炎急性发病是由于食进含有病原菌及其毒素的食物,或饮食不当,如过量的有刺激性的不易消化的食物而引起的胃肠道粘膜的急性炎症性改变。夏秋教常见。

急性发作的主要原因----细菌和毒素的感染,常以沙门菌属和嗜盐菌(副溶血弧菌)感染最常见,毒素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常见,病毒亦可见到。常有集体发病或家庭多发的情况。如吃了被污染的家禽、家畜的肉、鱼;或吃了嗜盐菌生长的蟹、螺等海产品及吃了被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了的剩菜、剩饭等而诱发本病。

物理化学因素,进食生冷食物或某些药物如水杨酸盐类、磺胺、某些抗生素等;或误服强酸、强碱及农药等均可引起本病。

慢性肠炎急、慢性肠炎关系

肠炎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疾病,临床表现以腹痛、腹泻、肠鸣、下坠、大便带黏液或浓血,也有便秘或腹泻交替出现,以病程缠绵、反复发作为特点。肠炎包括慢性肠炎、急性肠炎等,那么慢性肠炎和急性肠炎二者有什么关系呢?

什么是急性肠炎?

急性肠炎是夏秋季的常见病、多发病。多由细菌及病毒等微生物感染所致,多有饮食不洁或误食的病史;有呈暴发性流行的特点。其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等,严重者可致脱水、电解质紊乱、休克等。病人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同时并见,故亦称急性胃肠炎,亦有人称为胃肠感冒。

什么是慢性肠炎?

慢性肠炎泛指肠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可为细菌、霉菌、病毒、原虫等微生物感染,亦可为过敏、变态反应等原因所致。临床表现为长期慢性、或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及消化不良等症,重者可有粘液便或水样便。

本病可由急性肠炎迁延或反复发作而来,病程多在2个月以上。长期过度疲劳、情绪激动、过度精神紧张,加以营养不良,都可成为慢性肠炎的诱因。也可继发于咀嚼障碍、胃酸缺乏、胃大部切除术后、肠道寄生虫病等疾患。

慢性肠炎与以下因素有关:

1.自身免疫:随着社会发展,医学的进步,免疫学的快速成长,有很多不明病因的都以探明。目前,免疫疾的发病率高,治疗困难,已引起重视。因此,慢性结肠炎在常规治疗是下难以治愈的。

2.感染因素:感染,在结肠炎病因中是主要病因之一。虽然在粪便中未能检致病菌、病毒或真菌。每当发病时,使用抗生素则有不同程度控病情和治疗效果,这说明抗生素具有抑制大肠杆菌及其它致病菌,可减低临床症状,一般认为都与感染有关。

3.过敏因素:过敏性病变,受个体差异影响。主要是肠道性过敏,也时有累及皮肤。过敏性反应,是受致敏物质刺激,自身免疫引起反应,释放出自卫物质而激发大量免疫细胞凝聚、均结集在消化道粘膜表面,从而引起粘膜表面水肿充血及渗液等炎症发生。过敏性反应是随着人类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变,个体的差异,是消化过敏的主要因素。

慢性肠炎相关的疾病

1.慢性肠道细菌感染性疾病:如慢性细菌性痢疾、溃疡型肠结核、沙门氏菌感染、肠道菌群失调。

2.肠寄生虫病:如慢性阿米巴痢疾、慢性血吸虫病、肠鞭毛虫病、结肠小袋纤毛虫病、肠道蠕虫病等。

3.非细菌性炎症:如克降氏病、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肠炎、结肠憩室炎、结肠息肉并发结肠炎等。

4.肠肿瘤:如结肠癌、直肠癌、小肠恶性淋巴瘤。

6.胰原性慢性腹泻:如慢性胰腺炎、胰腺癌晚期。

7.肝、胆道疾病所致慢性腹泻。

9.尿毒症、糙皮病、放射性肠炎、硬皮病。

10.痉挛性结肠(过敏性结肠炎)、神经精神性腹泻。

1、伴有脱水现象:可喝些淡盐开水、菜汤、米汤、果汁、米粥等,以补充水、盐和维生素。

2、排气、肠鸣过强:应少吃蔗糖及易产气发酵的食物,如土豆、红薯、牛奶、黄豆等。

3、易食苹果:苹果含有鞣酸及果酸成分,有收敛止泻作用,可经常食用。

4、安全饮食:勿食腐败变质、污染之物,不饮生水,生吃瓜果要烫洗,饭前便后要洗手。

5、加强锻炼:加强锻炼,增强体质,脾旺不易受邪,有利疾病早日康复。

6、心情舒畅:长期紧张恐惧、悲伤忧郁等可致神经功能紊乱,致胃壁血管痉挛性收缩,诱发胃炎、胃溃疡,保持心情舒畅有利缓解病情。

7、注意卫生:注意家户卫生、装纱窗、扑灭苍蝇、蟑螂,以及环境清洁。

8、正确处理:小心处理患者排泄物,给小儿换尿布后要洗手,以免细菌传染给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