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炎疫苗有哪些?

本实况报道的重点是急性细菌性脑膜炎的四个主要原因:

  • 脑膜炎奈瑟菌(脑膜炎球菌)
  • 肺炎链球菌(肺炎球菌)
  • 嗜血流感杆菌
  • 无乳链球菌(B群链球菌)

这些细菌造成了全球超过一半的脑膜炎死亡,并且还会导致败血症和肺炎等其他严重疾病。

其他细菌,如结核分枝杆菌、沙门氏菌、李斯特菌、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病毒,如肠道病毒和腮腺炎病毒,真菌,特别是隐球菌,以及寄生虫如阿米巴也是脑膜炎的重要原因。

谁有风险?

尽管脑膜炎影响所有年龄段的人,但幼儿的风险最大。新生儿感染B群链球菌的风险最大,幼儿感染脑膜炎球菌、肺炎球菌和嗜血流感杆菌的风险更高。青少年和青壮年特别容易患脑膜炎球菌疾病,而老年人特别容易患肺炎球菌疾病。

全世界的人都有患脑膜炎的风险。疾病负担最重的地区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一个地区,被称为非洲脑膜炎地带,尤其被认为是脑膜炎球菌性脑膜炎和肺炎球菌性脑膜炎流行的高风险地区。

当人们住得很近时,例如在大型集会、难民营、过度拥挤的家庭或学生、军人和其他职业环境中,风险会更高。艾滋病毒感染或补体缺乏等免疫缺陷、免疫抑制以及主动或被动吸烟也会增加不同类型脑膜炎的风险。

传播

传播途径因生物而异。大多数引起脑膜炎的细菌,如脑膜炎球菌、肺炎球菌和嗜血流感杆菌,都存在于人的鼻子和喉咙中。它们通过呼吸道飞沫或喉咙分泌物在人与人之间传播。B群链球菌通常存在于人体肠道或阴道中,母亲可在分娩前后将其传给孩子。

携带这些微生物通常是无害的,有助于增强对感染的免疫力,但细菌偶尔会侵入人体,导致脑膜炎和败血症。

体征和症状

每种生物的潜伏期都不一样,细菌性脑膜炎的潜伏期在2到10天之间。由于细菌性脑膜炎通常伴有败血症,因此体征和症状涵盖了这两种情况。

体征和症状包括:

  • 严重头痛
  • 脖子僵硬或疼痛
  • 高烧
  • 畏强光
  • 昏昏欲睡、糊涂、昏迷
  • 抽搐
  • 皮疹
  • 关节痛
  • 手脚冰凉
  • 呕吐

婴儿的体征包括:

  • 喂养困难
  • 困倦、难以醒来、昏迷
  • 易怒,被触摸时哭泣
  • 呼吸困难,咕哝
  • 发烧
  • 颈部僵硬
  • 头顶(囟门)隆起软点
  • 高声哭泣
  • 抽搐
  • 呕吐
  • 皮疹
  • 皮肤苍白或有斑点

预防

通过接种疫苗预防脑膜炎是通过提供长期保护来减轻疾病负担和影响的最有效方法。

抗生素也用于帮助预防脑膜炎球菌和B群链球菌疾病高危人群感染疾病。控制脑膜炎球菌性脑膜炎疫情依赖于疫苗接种和抗生素。

1. 接种疫苗

针对脑膜炎球菌、肺炎球菌和嗜血流感杆菌疾病的许可疫苗已经问世多年。这些细菌有几种不同的菌株(被称为血清型或血清群),疫苗旨在抵御最有害的菌株。随着时间的推移,菌株覆盖和疫苗供应有了重大改善,但没有针对这些感染的通用疫苗。

脑膜炎球菌

脑膜炎球菌有12个血清群,大多数脑膜炎由A、B、C、W、X和Y引起。

有三种可用的疫苗:

  • 多糖-蛋白质结合疫苗(结合疫苗)用于预防和疫情应对:
    • 这些疫苗赋予更持久的免疫力,并防止携带,从而减少传播并实现群体保护。
    • 这些疫苗能有效保护两岁以下的儿童。
    • 疫苗有不同的配方:
      • 单价疫苗(血清群A或C)
      • 四价疫苗(血清群A、C、W、Y)。
      • 联合使用(血清群C和b型嗜血流感杆菌)
  • 针对血清群B的蛋白质疫苗。这些疫苗在所有年龄段都可以预防脑膜炎,但被认为不能防止携带和传播,因此不会导致群体保护。
  • 多糖疫苗对儿童和成人安全有效,但对婴儿的保护作用较弱。此种疫苗的保护是短暂的,不会导致群体保护,因为它们不会阻止携带。多糖疫苗仍然用于疫情控制,但正在被结合疫苗所取代。

全球公共卫生反应——消灭非洲脑膜炎地带的A群脑膜炎球菌型脑膜炎疫情

在非洲脑膜炎地带,通过大规模预防运动(自2010年以来)和常规免疫规划(自2016年以来)引入A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之前,A群脑膜炎球菌占脑膜炎疫情的80-85%。截至2021年4月,脑膜炎地带26个国家中有24个国家开展了针对1-29岁人群的大规模预防运动(全国或高风险地区),其中一半国家已将这种疫苗纳入国家常规免疫计划。在接种疫苗的人群中,A群脑膜炎的发病率下降了99%以上——自2017年以来,没有确认过A群病例。继续引入常规免疫规划并保持高覆盖率对于避免疫情死灰复燃至关重要。

除了血清群B之外,由其他脑膜炎球菌血清群引起的脑膜炎病例和疫情继续发生。推出多价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是消除非洲脑膜炎地带细菌性脑膜炎疫情的一个公共卫生优先事项。

肺炎球菌

肺炎球菌有超过97种血清型,其中23种引起大多数疾病。

  • 从6周龄起结合疫苗就能有效预防脑膜炎和其他严重肺炎球菌感染,推荐给5岁以下的婴儿和儿童,在某些国家,推荐给65岁以上的成年人以及某些高危群体中的个体。两种不同的结合疫苗被用于预防10和13种血清型。旨在预防更多肺炎球菌血清型的新型结合疫苗正在开发中,或已被批准用于成人。蛋白质疫苗的研究仍在继续。
  • 一种针对23种血清型的多糖疫苗已经问世,但是,跟其他多糖疫苗一样,这种类型的疫苗被认为不如结合疫苗有效。它主要用于65岁以上的人,以预防肺炎,以及某些高危群体中的个人。它不用于2岁以下的儿童,在预防脑膜炎方面用处不大。

嗜血流感杆菌

嗜血流感杆菌有6种血清型,b型引起大多数脑膜炎。

  • 结合疫苗专门针对b型嗜血流感杆菌(Hib)提供保护。它们在预防Hib疾病方面非常有效,建议在婴儿疫苗计划中常规使用。

B链球菌

B群链球菌有10个血清型,1a、1b、II、III、IV和V型引起大多数疾病。

  • 旨在预防母婴B群链球菌疾病的结合疫苗和蛋白质疫苗正在临床开发中。

2. 预防用抗生素(化学预防)

脑膜炎球菌

对脑膜炎球菌病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及时给予抗生素,可降低传播风险。在非洲脑膜炎地带以外,建议对家庭内的密切接触者进行化学预防。在脑膜炎地带,建议在非流行情况下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化学预防。环丙沙星是首选抗生素,头孢曲松是替代药物。

B群链球菌

许多国家都建议识别婴儿有感染B群链球菌疾病风险的母亲。做到这一点的一种方法是在怀孕期间对是否携带B群链球菌进行全面筛查。高危母亲在分娩期间应接受青霉素静脉注射,以防止其婴儿感染B组链球菌。

诊断

脑膜炎的初步诊断可以通过临床检查,然后进行腰椎穿刺。有时可以在脊髓液的显微镜检查中看到细菌。通过从脑脊液或血液样本中培养细菌、快速诊断检测或聚合酶链反应(PCR)来支持或确认诊断。血清群的鉴定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对确定控制措施很重要。分子分型和全基因组测序可以确定菌株之间的更多差异,并为公共卫生反应提供信息。

治疗

如果不治疗的话,脑膜炎对多达一半的患者来说是致命的,应该始终被视为一种医疗紧急情况。住院或入住卫生中心是必要的。通常不建议在治疗24小时后隔离患者。

细菌性脑膜炎必须尽快开始适当的抗生素治疗。理想情况下,应该首先进行腰椎穿刺,因为抗生素会使脊髓液中的细菌更难生长。然而,血液取样也有助于确定病因,当务之急是立即开始治疗。一系列抗生素用于治疗脑膜炎,包括青霉素、氨苄西林和头孢曲松。在脑膜炎球菌和肺炎球菌脑膜炎流行期间,头孢曲松是首选药物。

并发症和后遗症

五分之一的细菌性脑膜炎幸存者可能会有长期的后遗症。这些后遗症包括听力损失、癫痫、四肢无力、视力、言语、语言、记忆和交流困难,以及败血症后的疤痕和截肢。

支持和病后护理

脑膜炎后遗症会给个人、家庭和社区造成巨大的经济和情感影响。有时,诸如耳聋、学习障碍或行为问题等并发症得不到护理人员和医护人员的认可,因此得不到治疗。

那些得过脑膜炎的人通常有医疗保健需求,需要长期医治。脑膜炎导致的残疾带来的持续心理社会影响会产生医疗、教育、社会和人权方面的影响。尽管脑膜炎后遗症给脑膜炎患者、其家人和社区带来沉重负担,但获得相关服务和支持的机会往往不足,特别是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应鼓励脑膜炎致残者和有这样的成员的家庭寻求地方和国家残疾人组织以及其他关注残疾问题组织的服务和指导,这些组织可以提供关于法律权利、经济机会和社会参与的重要建议,以确保脑膜炎致残者能够过上充实而有意义的生活。

监测

从病例发现到调查和实验室确认的监测对于控制脑膜炎至关重要。主要目标包括:

  • 发现并确认疫情。
  • 监控发病率趋势,包括血清群和血清型的分布和演变。
  • 估计疾病负担。
  • 监控抗生素耐药性。
  • 监控特定菌株(克隆)的循环、分布和进化。
  • 评估脑膜炎控制策略的影响,特别是预防性疫苗接种规划。

世卫组织的反应

“到2030年战胜脑膜炎”全球路线图是世卫组织在许多合作伙伴的支持下制定的。该战略在2020年世界卫生大会通过的有史以来第一项关于脑膜炎的决议中获得批准,并得到世卫组织会员国的一致认可。

路线图设定了一个全面的愿景“迈向一个没有脑膜炎的世界”,并有三个有远见的目标:

  • 消灭细菌性脑膜炎疫情;
  • 将疫苗可预防的细菌性脑膜炎的病例和死亡人数分别减少50%和70%;
  • 减少任何原因引起的脑膜炎所致残疾并提高生活质量

路线图通过五个相互关联的支柱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为实现目标开辟了道路:

  • 预防和疫情控制,侧重于开发负担得起的新疫苗,实现高免疫覆盖率,改进预防战略和疫情应对。
  • 诊断和治疗,侧重于脑膜炎的快速确认和最佳患者护理。
  • 疾病监测,以指导脑膜炎预防和控制。
  • 对脑膜炎患者的护理和支持,重点是脑膜炎并发症的早期识别和更好的护理和支持,以及
  • 倡导和参与,以确保对脑膜炎的高度认识,促进国家参与,并确认获得预防、护理和病后护理服务的权利。

在一项补充举措中,世卫组织正在与会员国协商,制定《癫痫和其它神经系统疾病跨部门全球行动计划》,以应对在为全世界癫痫和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提供护理和服务方面存在的许多挑战和不足。根据《儿童权利公约》和《残疾人权利公约》以及第74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的关于实现残疾人最高健康水平的里程碑式决议,世卫组织《全球残疾问题行动计划》也承认和涉及受残疾影响者的人权。

虽然战胜脑膜炎路线图针对所有脑膜炎,无论其原因如何,但它主要侧重于急性细菌性脑膜炎的主要原因(脑膜炎球菌、肺炎球菌、嗜血流感杆菌和B群链球菌)。这些细菌造成了2019年250,000例全因性脑膜炎死亡病例的50%以上。它们还会导致其他严重疾病,如败血症和肺炎。对于这些感染中的每一种,都有可用的疫苗,而在B群链球菌的情况下,未来几年内可能会有可用的疫苗。

脑膜炎有疫苗吗?

因此,对于高危人群而言,通过接 种脑膜炎球菌疫苗来预防此病格外重要。 在美国两种脑膜炎球菌疫苗: • 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MCV4) 比较适合55 岁及以 下的人士。 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MPSV4) 从20 世纪70 年代上 市。 它是唯一一种用于55 岁以上人士的脑膜炎球菌 疫苗

脑膜炎疫苗几岁打?

从6周龄起结合疫苗就能有效预防脑膜炎和其他严重肺炎球菌感染,推荐给5以下的婴儿和儿童,在某些国家,推荐给65以上的成年人以及某些高危群体中的个体。 两种不同的结合疫苗被用于预防10和13种血清型。

什么是meningococcal?

由腦膜炎雙球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引起的腦膜炎稱為流行性腦脊髓膜炎(Meningococcal meningitis),為流行性腦膜炎疾病(Meningococcal diseases)中最常見的表現,為一種猝發性疾病,常見症狀有發燒、劇烈頭痛、噁心、嘔吐、頸部僵直、畏光及神經學症狀,如精神 ...

中国脑膜炎疫苗什么时候打?

第一剂在12–15 个月时注射,第二剂在4–6 岁时注射。 年龄为0–10 岁且患有特定健康病症(比如无功能性脾脏)的婴儿和儿童需要注射一剂或两剂脑膜 炎球菌疫苗。 与您的医疗护理提供者交谈,弄清楚您的孩子是否需要接种脑膜炎球菌疫苗。 6 个月时注射,第四剂在12–15 个月时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