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樂器有哪些?

在原住民樂器有哪些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hh800315也提到 7街頭藝人堅守夜市 營造歡樂氣氛 東大門原民一條街 記者謝宗璋/報導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花蓮東大門夜市多數攤商見無生意,乾脆選擇休息。但在原住民一 條街裡仍有一群街頭藝人不離不棄堅守著,全年無休每晚準時現身,為攤商與民眾帶來精 湛演出,也為冷清的夜市製造歡樂氣氛。 在原住民一條街上,即便夜市不見得燈火通明,但在與福町夜市的轉角及去年失火後拆除 的原住民舞台前,每晚都各有一組街頭藝人...


原住民樂器有哪些關鍵字相關的推薦文章

原住民樂器有哪些在台灣原住民樂器介紹的討論與評價

其他的族群中,泰雅族稱Nao,布農族稱Rogatan,排灣族稱. Pakoraru,卑南族稱Rigarogan,阿美族稱Babaratonaribao 等。從族群有其名稱看來,也. 許曾有用過而後來失傳。 (3) ...

原住民樂器有哪些在原住民樂器的討論與評價

原住民樂器原住民 音樂大抵以歌唱為主,樂器居附屬地位,蘭嶼島上的達悟族,被 ... 臺灣原住民樂器有以下之特點:(1)音量較小聲的樂器較多,如:口簧琴、弓琴、笛子等。

原住民樂器有哪些的PTT 評價、討論一次看

[新聞] 7街頭藝人堅守夜市 營造歡樂氣氛

7街頭藝人堅守夜市 營造歡樂氣氛 東大門原民一條街 記者謝宗璋/報導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花蓮東大門夜市多數攤商見無生意,乾脆選擇休息。但在原住民一 條街裡仍有一群街頭藝人不離不棄堅守著,全年無休每晚準時現身,為攤商與民眾帶來精 湛演出,也為冷清的夜市製造歡樂氣氛。

[問卦] 是不是只有我覺得台灣人不過原住民的節日

是不是只有我覺得台灣人不過原住民的節日? 中國人的端午節-〉台灣人過 洋人聖誕節-〉台灣人過 日本人的白色情人節-〉熱戀中的台灣人過 泰國潑水節-〉學校如果有僑生 該校就會有機會過。 可是 原住民的豐年祭、矮靈祭、打耳祭 就從來沒見過台灣人會過 頂多看熱鬧的去體驗一下 是不是只有我覺得台灣人不過原住民的節日? 有八卦嗎?

[心得] 南投九族文化村 + 日月潭纜車-水唷!

有圖片、九族歐式宮廷很美麗!!(公主小妹的家) http://www.wretch.cc/blog/candicecity/26819676 員工旅行DAY1 早餐M噹噹→午餐金都餐廳→日月潭纜車→九族文化村→晚餐瑪蓋旦→映涵休息 吃完美味的金都餐廳後 我們就直奔九族文化村了! 這時天空下起毛毛細雨 出去玩下雨,實在是件頭疼的事情>"<。 好在雨沒有很大,總算是萬幸!!

[新聞] 為你敲碗而生!SKODA拍片推7人SUV新車

原文連結: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1067773 原文內容: 為你敲碗而生!SKODA拍片推新車 搶7人座SUV市場 搶攻台灣7人座SUV市場,歐系車商引進新車款,並以詼諧幽默手法拍片,回應鐵粉的敲碗 期待。短短2天超過75萬人次觀看,在網路掀起話題。

[遊記] 九族文化村 (航海王.日月潭纜車.櫻花祭)

九族文化村除了日月潭纜車很夯之外, 還有深受大小朋友喜愛的「航海王樂園」, 以及新春期間最受大家青睞的櫻花祭, 當然還有一些遊樂設施可以盡情遊樂, 更有教育意義的台灣原住民各族文化部落之認識, 蠻適合各年齡層的,來一趟九族文化村,真的相當值回票價!



/馬元容

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教育研究組研究助理

原住民樂器有哪些?
「大自然中有很多的聲音:風聲、雨聲、動物的叫聲…,當風吹過被蟲蛀過的竹洞,發出嗚嗚的聲音,像是唱歌一般,於是我們的祖先砍下竹節,鑽了幾個孔,對著竹口吹,就做成了早期笛子的樣式;還有農作時,族人用木臼打小米,木臼敲打時會發出規律的節奏,一邊工作一邊吟唱,可以使勞動的人動作一致,提振工作士氣,木臼就成為最佳的節奏樂器;還有還有阿美族的獵人很聰明,會利用膜笛模仿鹿嗚,來誘捕鹿隻,也會用膜笛向遠方的家人、朋友報平安…」,從少多宜團長口中娓娓道來原住民樂器的歷史,不禁讓大家張大了眼睛,豎起耳朵聆聽,哦—原來樂器就是這樣發展而來的。

十三行博物館在20122月至4月舉辦「邦查的聚會-阿美族樂器特展」。依據學者研究,距今1800年到500年前的十三行遺址的文化面貌,與臺灣平埔族之一的凱達格蘭族的文化有所類似;而依據語言學家推論,臺灣原住民各族以巴賽(凱達格蘭)、噶瑪蘭、西拉雅語族,和阿美族的關係最接近。由於十三行人原有祭典樂舞風俗已經不可考,所以想從臺灣原住民族文化類緣關係較接近的族群,尋求可能的文化樣貌。因為靜態的樂器展示無法滿足民眾對阿美族樂器聲音的想像,十三行博物館特別辦理四場教育推廣活動,邀請在臺東縣卑南鄉的Amis旮亙樂團團長少多宜․篩代擔任講師,讓民眾瞭解阿美族的樂器,例如排笛、橫笛,以及弓琴的製作方式,並教導民眾如何利用這些樂器吹奏出美妙的音樂。

原住民樂器有哪些?

根據調查,口簧琴的吹奏是昔日阿美族年輕男女會面的信號。口簧琴琴身代表女性,琴套代表男性,琴身與琴套在一起,表示男性保護女性,亦象徵成雙成對的社會價值觀。此圖拍攝地點為今花蓮縣光復鄉。〈吹嘴琴〉,攝影者:凌曼立,年份:1959。圖片提供者: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台灣原住民數位知識聚落開發合作計畫(原台灣原住民數位典藏國家型計畫)。網站名稱: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成果入口網。

阿美族是臺灣原住民中人口數最多的一族,尤以擅長歌舞著稱,很多著名的歌手都是阿美族人,如歌聲震驚歐美流行音樂樂壇的郭英男、作曲家李泰祥、歌星張震嶽、羅志祥、范逸臣、蕭敬騰等人,他們的好歌喉和對音樂的敏銳度,或許就是源自於阿美族祖先的優良基因吧!根據史惟亮、許常惠等學者在民國五十五年到五十六年所做的田野採集發現,原住民音樂數量之豐富,超過人口佔百分之九十八強的漢族民間音樂,音樂型態之豐富包羅了整個歐洲的歌唱型式,唱法上包含吟誦、對唱、領唱與應答及卡農唱法。此外,民國五十年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以後簡稱民族所)凌曼立博士等人到花蓮秀姑巒馬太鞍社做田野調查,發現阿美族音樂不論是在歌曲和樂器種類上,都居臺灣原住民之冠,根據清朝的典籍「番社采風圖考」和日治時代「蕃族慣習調查報告書」記載,大部份樂器都已經存在至少200300年以上,如鼻笛、口簧琴、弓琴等,特別是木琴,懸吊式的木琴是阿美族奇美部落特有的木琴形式,較少見於臺灣其他原住民族群。因此阿美族音樂可說是臺灣原住民音樂中很重要的一項文化資產。

原住民樂器有哪些?

阿美族使用的簧樂器為口簧琴(銅簧、鐵簧、竹簧)。以簧數不同分為單簧、雙簧、多簧。以琴身橫截面的形狀分類則有平片狀、弧形狀、半管狀三種。此件標本為竹製口琴,於花蓮縣光復鄉馬太安社採集。〈口琴〉,採集者:凌曼立,年份:1960。圖片提供者: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台灣原住民數位知識聚落開發合作計畫(原台灣原住民數位典藏國家型計畫)。網站名稱: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成果入口網:

根據1960年代研究者調查,將阿美族傳統樂器分為管樂器、簧樂器(管樂器的一類)、擊樂器、弦樂器等四大類。十三行博物館分別跟Amis旮亙樂團借展28件樂器,向民族所借展6件阿美族樂器標本,共計34件樂器。簧樂器展出:口簧琴、竹筒琴;管樂器有:縱笛、橫笛、膜笛、鼻笛;擊樂器種類最多,展出:竹鼓、木鼓、木臼鼓、木琴、竹鐘及鈴鐺等;弦樂器只有弓琴一類。民族所借展的樂器包括青銅圓鈴、有腳青銅撞鈴、圓銅鈴、腰鈴、臀鈴、小鈴鐺,以及8張田野照片。在展場中恰好可以對照現今Amis旮亙樂團使用的樂器,便於觀眾瞭解臺灣這三、四十年阿美族樂器的演變和發展。

從中央研究院民國50年代的田野採集照片也可發現,同樣名稱的樂器,各地演奏的方式不同,甚至也有樂器改裝的情形。阿美族奇密社(現奇美部落)的木琴,族人稱之為響棒(resonant sticks),是由三根木幹組成,兩邊用木頭懸吊起來,用二根木棒擊打,有完全用木幹做的,也有全部用竹竿做的,也有竹木混合製成的。在東南亞、太平洋、南美洲、中美西岸以及非洲都曾發現木琴,但臺灣阿美族的木琴與印尼群島之一的Nias島人的木琴最相似;然而現代Amis旮亙樂團的木琴是用一種名為食茱臾的植物製成,響棒長短不一緊密排列著,有時數量可多達20幾個(音階),木架置於響棒下方支撐,原來是族人作為驅趕鳥獸等動物,避免損壞農作物的工具使用,後來卻被當成樂器使用。

原住民樂器有哪些?

青銅鈴多在歌舞時作為伴奏使用。可戴在手腕或腳踝上,亦可當作臀飾。此件標本共有七個撞鈴,撞鈴上部為方格紋,下為光滑面,鈴項有一環可繫繩。於花蓮縣光復鄉大安村採集。〈有腳青銅撞鈴〉。採集者:李亦園,年份:1957。圖片提供者: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台灣原住民數位知識聚落開發合作計畫(原台灣原住民數位典藏國家型計畫)。網站名稱: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成果入口網。

此外,根據Amis旮亙樂團少多宜團長的說法,過去的四十幾年來,阿美族除了口簧琴之外,其他樂器幾乎已經消失,從民國八十六年起,少多宜團長與旮亙樂團花了將近五年的時間進行部落訪查,根據耆老的記憶,並參考中央研究院的調查資料,才把傳統竹製樂器一件件地製作出來,讓消失數十年的聲音重新呈現。

在民族所借展的標本中,最特別的是「青銅鈴」,因為臺灣並不產銅與錫,推論可能是跟外族交換而來的,所以在考古學研究上佔有重要地位。另外,依照阿美族青銅排鈴形制可分為圓形、犬齒、鐘形和果核4種。根據日本學者研究,圓形排鈴和犬齒排鈴在古代均作為貨幣之用;而犬齒排鈴和鐘形排鈴都在巫師施行巫術時涉及神話與禁忌,一般人不可以使用;果核形排鈴為圓形排鈴縮小版,名稱和功能亦相同。現今鈴鐺為銅和合金所製,是服飾上的裝飾,可配合歌舞活動發出聲響,如腰鈴是豐年祭男子祭服上的配備,臀鈴是巫師祭服的一部份。從中我們發現樂器在社會層面具有一定的功能,且使用樂器的人身份也十分重要。

原住民樂器有哪些?

全套阿美族豐年祭男子祭服包括:頭卷、男上衣、男裙、腰帶、綁腿褲、後巾、腰飾帶、佩帶、頭飾帶、腰鈴、頸飾等。腰鈴既作為樂器,亦可作為裝飾。此標本為新做物件,採集於台東縣成功鎮宜灣部落。〈腰鈴〉,採集者:曾秋菊、黃貴潮,年份:2001。圖片提供者: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台灣原住民數位知識聚落開發合作計畫(原台灣原住民數位典藏國家型計畫)。網站名稱: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成果入口網。

阿美族音樂的傳承與其社會組織「年齡階層組織」的運作有很大的關係,而阿美族一年一度的豐年祭就是呈現這個組織運作的最佳機會。豐年祭中,只有頭目或是領唱會使用杖及杖鈴,另外會使用到竹鼓、木臼鼓,奇美部落ciopihay階層的年青男子會配戴牛鈴,通常在豐年祭當中都是由男子來演奏樂器,只是目前各部落使用樂器伴奏的情形越來越少見,只有鈴鐺是豐年祭男子和女子較常會配戴的節奏樂器。阿美族的每個年齡階層都有既定要訓練學習的功課,歌唱和舞蹈就是其中必學的項目,年輕人如果唱得不夠大聲,腳抬得不夠高,都會被長老斥責。當然有責罰就有獎賞,在豐年祭表現好的年輕人,會被選為幹部,也容易獲得阿美族姑娘的青睞。

阿美族被歸類為平地原住民,很早就與其他族群往來密切,所以受到外界文化的影響也比較大。這次跟Amis旮亙樂團借展樂器的過程中發現,有很多樂器是世界各原住民族所共有的,如排笛、沙鈴等,文獻記載的阿美族傳統樂器大約有30種,並且僅能呈現傳統曲調的基本音。對於一個還在成長,並朝著專業表演發展的團體而言,為了符合多樣化的曲目,改良樂器有其必要性。例如:使樂器共鳴箱變大、讓樂器打擊面積更廣、更易於操作等等;或是參照其他族群樂器的優點,使演奏的曲調音程更寬、音色更豐富、曲調更多元等,因此阿美族的樂器越來越多樣化,呈現傳統樂器的另一種面貌。

原住民樂器有哪些?

過去阿美族常使用的打擊樂器有竹鼓、木鼓、杵臼、木琴。本圖為二十世紀中葉族人演奏竹製樂器的樣子。〈奏擊樂器〉,攝影者:凌曼立,年份:1960。圖片提供者: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台灣原住民數位知識聚落開發合作計畫(原台灣原住民數位典藏國家型計畫)。網站名稱: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成果入口網。

樂器的形式會隨著不同時期持續改良演變,Amis旮亙樂團的發展是以傳統為基本架構而持續創新,他們使用阿美族傳統的樂器,也改良傳統樂器並演奏各族傳統曲調及創作樂曲。融合新舊特色的Amis旮亙樂團除了在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都歷處本部的阿美族民俗中心演出外,也經常受邀參加各種大型活動演出。對於阿美族音樂有興趣的讀者,不妨找機會聆聽各個阿美族樂團的演出,體會傳統中融入創新的阿美族歌謠。不論在戶外或室外,阿美族樸實粗獷的音樂,總能喚起人類心靈最初對山海原野的悸動,和回歸大自然的嚮往。

發表日期: 星期三, 十一月 21st, 2012  |  分類:藏品的故事, 藝術與圖像, 觀察室歷史文章  |  瀏覽:5,046人次.
Tags: 原住民音樂, 數位典藏, 樂器, 阿美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