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緊張的人適合的工作

Whitney 最喜欢的另一个问题是询问候选人会因为什么事而愤怒。她相信这个问题通常是一个有效的途径,用于了解哪些技能对于候选人而言易如反掌。当他们认为某件事非常简单时——无论是确保项目有序进行,还是发散思维——才会因为别人跟不上节奏而感到有点沮丧。

如果这个问题回答得当,就说明候选人意识到自己的处理方法对公司有益,即使他们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是自身的一个优点。他们还可以由此证明自己能妥当应对挫折,无论是通过帮助别人进步,还是亲自解决问题。

4.  “您上小学时,最喜欢哪些活动,最擅长哪些活动?”

小时候做事情,都是因为享受去做,而很少会因为这件事对未来的职业很重要。正如 StrengthsLauncher 公司的总监 Doug Wilks 指出,这些爱好通常会在以后发展成为他们的本领。

Doug 的公司旨在帮助人们发现自己的天赋。他建议求职者通过回想儿时感兴趣的事情,来发掘他们成年后觉得再平常不过的潜在优势。您也可以通过这个问题来预测求职者在某个职位上的表现。

比如,候选人喜欢参与课上的小组项目,会调动其他同学的热情。Doug 指出,他们在工作中可能十分擅长团队合作,天生就是当领导的料。这样一来,即使他们在简历上并未强调这一点,您也会知道他们最适合需要紧密合作的工作。

5.  “讲讲您的一项爱好,您如何把同样的技能运用到工作当中?”

您可能已经问过候选人有哪些爱好,这个问题能够营造融洽氛围、帮助候选人放松和进一步了解候选人。The Creative Movement 公司总监兼招聘顾问 Malika Oukil 鼓励所有的招聘人员询问候选人的兴趣爱好,让他们思考如何能将同样的技能运用到工作当中。

  • 健康關係
  • 健康醫療
天不會塌下來 — 如何應付緊張

工商社會裡生活的節奏越來越快,「緊張」已經成為相當普遍的文明病。醫師和心理學家分析「緊張」,傳授你應付生活壓力的方法。

493瀏覽數

    分享

    其他

  • 徐梅屏

  • 天下雜誌3期

發布時間:1981-08-01

493瀏覽數

下午三點半。
 在電影,在文人墨客的筆下,正是下午茶時間,紳士淑女們優雅地社交,愉悅地輕談,如一苗溫柔的緩慢調。
 且回頭看此時、此刻典型的臺灣景觀:
 馬路上交通壅塞,汽車動彈不得,是誰不耐煩的按了兩聲喇叭,立刻群起呼應,叭叭叭的都在催前面快走;「野狼」機車上年輕推銷員左閃右彎,機靈地殺出重圍;一輛紅色計程車車門突然打開,下車的男士緊緊擐著一個黑色手提箱,側身穿過車陣間隙,衝進街邊的銀行,直奔櫃檯存款……。
 商業大樓,女秘書攔截了所有找吳董事長的電話:「董事長出去開會,不在。」正在董事長室內和兒子一起看新廠藍圖的吳老闆對兒子乘機教學:「不借錢就是不借錢,連電話都不接。」
 電話線那端,貿易公司陳經理焦頭爛額地繼續撥電話,一通又一通,唉聲嘆氣,低聲下氣:只求貼現,不跳票;八分利?咬咬牙,借。終於調足了,冷氣間,已經驚出一身名副其實的冷汗……。
 西餐廳中,小唐又向那個猶太買主遞上「三五」,湊過去點著火,順手也替自己燃上一支,吸兩口,感覺作嘔。今天又抽多了,他想。把煙架上煙灰缸,瞪著煙灰一點一點燒出來–從中午吃飯磨菇到現在,這個精明的猶太人毫不鬆口;再不簽契約,小唐覺得自己也要被燒成灰了……。

臺北人的下午

 這就是八十年代許多臺北人的下午。不悠閒也不浪漫,充塞的是一片緊緊張張,匆匆忙忙,慌亂得有如現代音樂,而且唱片轉快了速度。
 其實這樣的緊張情況自黎明即起,延續至深夜。
 臺北市安強興業公司負責人鄧秋生記述他一天的生活,早晨七時出門早餐會報,中午業務午餐,晚餐另有應酬,中間訪客、電話不斷,「能夜十點回家就算幸運的」,進了門累得連話都不想講。
 大多數人都會在類似的經驗中發現自己的影子。
 一位社會學家指出,現代人外在生活型態和內在思想價值觀念都在急遽地改變,譬如忙碌,譬如人情的淡漠、功利,是近二十年來工業文明快速發展的結果。種種內外夾攻的刺激,人人必須不斷調整自己去適應,形成「生活壓力」。面臨壓力時,第一個反應即是「緊張」。
 緊張程度的高低,因人而異。有龐大關係企業要統理的大企業家,可能生活節奏最緊湊,卻不一定最緊張。臺塑關係企業總管理處總經理室主任楊兆麟認為,「忙」只不過是一句口頭的寒喧。每天每天事情一波一波的來,他有秩序地一一解決,不覺得有什麼了不起的緊張。
 國泰企業集團的蔡辰男則深懂「分層負責」的個中三昧,只在他的助手或親信不能決定的大問題上裁奪,因此也顯得從容不迫。

工商界最多壓力

 但也有許多人承受不了緊張,而嚴重得甚至生病了。榮民總醫院精神科蘇東平醫師統計心理異常的病人,八六%是因為生活壓力而發病。馬偕醫院精神科主任張典齊進一步分析,三分之二病人的生活壓力直接或間接來自工作,尤其成年的、受過教育的男性。他們是社會的中堅份子,多數活躍於工商界,事業或工作是他們的興趣及生活重心,偏偏也是種種困擾的禍首。
 當然,人一生史每個年齡階段都有特殊的生活壓力,各個行業也都有各自的苦惱。但是工商界的壓力最大,苦惱最多,卻似乎是天生註定的。
 張典齊主任從病人傾吐的苦水中歸納出來四個理由:
 •工商界接觸的面比較複雜,要處理的事情特別多;
 •工商界是個講求效率、追求速度的戰場;
 •工商界人士的價值體系中最鮮明、最至高無上的一環是「利」。錢左右了工商人士的情緒,恰巧又是生意雙方都要爭取的目標,利害衝突更形尖銳;
 •商場上變數太多,許多變數操縱在別人,很少人有絕對成功的把握,因此經常有「不安全感」。

壓力感受因人而異

 話雖如此,同是工商界人,面臨同樣問題時,畢竟應付手段有高有低。
 就說「三點半」。有人天天軋支票,天天東挪西借,仍然天天嘻嘻哈哈;也有人眼看存款不足,就嚴肅地發愁要失信於朋友,要公司倒閉,要坐牢吃官司,似乎只有死路一條。
 「對生活壓力的感受是因人而異的。」蘇東平醫師說,這些相異與個人的性格、生命力,過去的生活經驗,文化背景,目前環境,將來目標,都極有關係。
 國立政治大學心理系教授吳靜吉說,美國有一次修改法律,對私人機構僱用少數民族或婦女作若干規定。這個改變帶給主管壓力,一百六十一位大型組織的中、上層主管,有八十六位竟然因此病倒。為什麼其餘七十五位安然無恙?芝加哥大學展開調查,發現能度過這場考驗的主管:
 都相當有堅韌力,相信自己是強者,有志竟成,事在人為,成敗掌握在自己手中。他們都願意向環境挑戰,對引起壓力的事情肯探討真相,反省自己處理的方式,從其中領悟人生的道理。他們並且都對自己負責,決心為組織、為工作達成的任務,一定做到底。
 那些被壓力弄病了的主管呢?完全相反。
 壓力來的時候,他們求神問卜,認定命運的擺佈,或者坐著怨天尤人。他們逃避壓力事件,認為自己完了,無助、絕望。即使答應了要做的,也鼓不起勇氣全然投入,內心總還有一種疏離感,事情自然做不成,做了的也不是最好的。

思考和人格都不同

 吳教授說,國外還有一項研究,觀察「比較能」和「比較不能」忍受壓力的兩類人,發現他們思考的型態也不一樣。
 比較不能忍受壓力的人,壓力減低了他的理智,他的思考變得簡單化,往往採用二分法,譬如「肯借錢給我的就是朋友,不肯借的就是敵人。」
 比較能忍受壓力的人,在壓力的威脅下仍然保持鎮靜,思考型態仍然保持複雜,先分析事件,再加以統整。譬如急需用錢時,他先考慮各種可能借錢的來源,再綜合檢討,找出對方最肯出借的條件,付諸行動。
 「人格」也是評估一個人是不是能順利應付壓力的指標。吳靜吉教授解釋:
 甲型人格的心野心勃勃,喜歡競爭,好勝心強,對自己期望很高,會用「不到黃河心不死」的奮鬥態度,努力把自己推往成功的道路。他們逢到壓力時很容易緊張、激動,失去控制力,但是發完脾氣又很懊惱。比較患得患失。
 乙型人格的人也嚮往成功,做一番事業的慾望也很高。但是他們不會把目標訂得太大,也不會擺出拼命三郎的架勢,硬逼自己成功;在功力中懂得分辨輕重緩急、安排時間,一步一步完成,就算失敗了也處之泰然。無欲則剛,壓力對這樣的人是不生傷害的。
 國外曾研究一群年齡在三十五歲至五十五歲的人,發現得心臟病的人許多是莽張飛式的甲型人格,沒有心臟病的人許多是善於沉著應變的乙型人格。

病態的緊張

 其實不只心臟病,蘇東平醫師說,臨床上往往發現高血壓、腦中風、頭痛、胃潰瘍……等很多疾病,都和生活壓力有牽連。
 適度的壓力是必須的。蘇東平醫師說「好比水庫要有水才能發電」,壓力是推動進步的力量。
 健康的身心狀態下,生活壓力和個人適應能力是平衡的,一旦壓力過大或適應力減弱,則可能出現病態的緊張。
 病態的緊張情緒表現在心理上,會坐立不安,整個人繃得緊緊的,容易發怒,莫明其妙的害怕,覺得山雨欲來,有什麼不幸將要發生。也可能從生理現象反映出來,譬如頭痛、脖子僵硬、肚子脹、瀉肚或便秘、沒有胃口、腰酸背痛、手腳冰冷、心悸、疲倦、肌肉痙攣。總之,身體的每一個系統都可能被干擾。
 如果要劃分緊張的程度,張典齊主任說,勉強可以按生理、心理狀況分為:
 最輕微的緊張是自己覺得緊張,但還沒有影響生活;嚴重一些的時候,人家看得出你緊張,你的內臟也多少受到波及,顯示腸胃不佳或頭痛之類症狀;更嚴重時,失眠;再惡化下去,就會覺得六神無主,沒有辦法做事了。

兩個實例

 張醫師舉了兩個真實的故事。
 •吳先生,四十六歲,一家有兩百個員工的成衣工廠的老闆。最近十個月來,工廠每月賠六、七十萬,他支撐不下,想把工廠歇業;但是擔心員工生活發生問題,又擔心復工時再找這樣一批人不容易。這期間仍然有訂單進來,價錢卻都在私潤以下,接的越多,賠的越多。吳先生陷於進退維谷中。
 他開始劇烈頭痛、脖子僵硬、吃不下也睡不著。醫師診斷他:焦慮性精神官能症。
 •李小姐,三十二歲,銀行職員。銀行職員接觸數字多,又出不得紕漏,本來就多少有些強迫性心理症的傾向,對所有帳都抱懷疑態度。不過正常反應核對一次也就放過了。李小姐卻對算過的帳總不放心,鈔票數了一遍又一遍,同事不耐煩,她越緊張,越要再三核對。
 她因為胃痛求醫,內科醫師將她轉到精神科,診斷是強迫性心理症。
 原來有一次銀行帳面不符,動員許多人力花了許多時間,才抓出來錯在她。從此呈現過度反應,到後來,不但算帳沒把握,連關瓦斯筒之類日常生活也要一遍又一遍的檢查。

緊張過度需治療

 吳先生和李小姐是兩個比較嚴重的例子。張典齊醫師不是故意藉此誇張「緊張」的可怕,他的目的在強調「緊張過度」時也和任何其他生理疾病一樣,越早醫治,效果越理想。在緊張剛從生理或情緒透露訊息的時候,就找醫師談談,把產生緊張的壓力化解掉,緊張就不致利上滾利,演變至心理症的地步。
 可惜許多人只當是身體有病,掛號看內科、神經科。更多人卻是由於仍然對「精神科」存著錯誤的觀念,以為看精神科是可恥的、見不得人的,諱疾忌醫;還有些人則是欠缺醫學的知識,不曉得緊張只是一個表象,背後潛伏的壓力才是病源;於是睡不著的時候、焦慮的時候,「買兩顆鎮靜劑吃!」
 據臺大醫院藥劑科主任陳瑞龍的觀察,濫用鎮靜劑已經在國內形成新的藥害。不但民眾濫買,藥店濫賣,連醫師也有濫開處方的。
 譬如Valium全世界都已形成濫用問題。在美國,醫師開此藥的處方箋一年達一億張,其中不需要的不知有多少。國內進口此藥的羅氏藥廠的負責人拒絕洩露每年進口的數量;但據了解,臺灣是Valium的大市場。
 按照規定,Valium必須醫師處方才能買,極少藥店遵守。國內藥廠目前也用類似成份製造其他品牌,據指出,國內藥廠很少不製造的。只此一端,已可想見鎮靜劑在臺灣氾濫到何種地步。

鎮靜劑濫用

 陳瑞龍主任說,鎮靜劑類藥品的作用不一,強弱不一,有的能催眠,有的能改變心態。作用時間的長短也不相同,從幾十分鐘到幾十小時的都有。這類藥品還可能使人過度思睡、頭暈、運動失調,甚至暈倒,也影響肝臟或腎臟功能。
 他說,換句話說,一個人擅自服鎮靜劑,沒有醫師監督,也許前天晚上吃的一顆,雖然得了一夜安睡,但第二天藥效還延續著,開車也許有危險,心態、思考也不在正常狀態下,所做的決策可能不是他的本意。
 鎮靜劑而且有習慣性,有人還懷疑它和癌症有關係。
 張典齊主任則認為,許多國人對鎮靜劑一向有成見,連精神科醫師判斷他應該服用時,他都會拒絕,所以鎮靜劑在臺灣還談不上濫用。
 他強調,一般人絕不可以自己服用鎮靜劑,因為各種鎮靜劑作用不同,有的鬆弛肌肉,有的使人想睡覺,有的又只使人情緒穩定但不想睡覺,用錯了反而糟糕。譬如有學生服了鎮靜劑參加聯考,原只希望「鎮靜」,不料錯服了幫助睡眠的鎮靜劑,進了考場卻睡起覺來!
 而且鎮靜劑有副作用。譬如他若開Valium,一定要向病人解釋清楚吃藥以後不要開車,不要……。在藥房買來吃,得不到這種指示,可能會出事。
 張主任發現,工商界人士也許個性或環境的緣故,往「酒色財氣」等方向發洩緊張的人比較多,藉鎮靜劑來控制情緒的較少。

心理症是「垃圾桶」?

 因為緊張的情緒會傳達身體每個系統,因此醫院不只精神科,其他科也有許多「緊張病」的病人。
 臺大醫院一份資料顯示,從門診到病房、急救室、急診處,從內、外科到精神、神經科、眼耳鼻喉、婦產、泌尿、放射線、復健部,甚至小兒科、嬰兒室,都使用鎮靜劑。
 以Lexotan, Mogadon, Valium三種鎮靜劑為例,陳主任為本刊統計今年六月份的用量,臺大醫院一共使用了將近十二萬七千粒。一般人猜測精神科用鎮靜劑最多,其實臺大醫院的統計,內科用量最高,幾乎一半;精神科其次,約占六分之一。
 張醫師相信各科醫師開鎮靜劑處方的病人中,並不全都有必要以鎮靜劑治療緊張情緒。他說,有些醫師對看不懂的或找不出病因的病,就告訴病人「你太緊張了,」往心理病一推。心理病於是成了許多無名病的「垃圾桶」。

生活壓力研究

 醫師們雖然也覺察:情緒緊張的病人愈來愈普遍,但是國內以緊張為主題的研究很少。臺大醫院精神科醫師李明濱曾分析性別不同、年齡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煩惱,青少年時煩學業,中年時煩婚姻、煩工作,老年後又煩退休。最近完成的另外一篇,是榮總蘇東平醫師主持的生活壓力的研究。
 研究中,在榮總住院體檢的一千零四十二個人,每人填一份問卷,問卷上列了四十四種「事件」,以「結婚」帶給一個人的壓力算五百分為標準,衝量其餘四十三件事的壓力程度,打分數,最高可以一千分,最低零分。再計算所有人的平均分數,以分數的十分之一將壓力大小排列次序。
 這四十四件事,是美國一項研究從生活中大大小小成千成百的事件挑選出來,被認為會帶給人壓力的生活事件。榮總的研究結果,同樣的事件,對許多美國人和許多中國人的壓力不一樣,主要原因可能是文化等背景不同。譬如「退休」是一般美國人第十大壓力,在中國人「退休」壓力不過第二十八位。再譬如美國人不十分介意「家庭成員相聚人數有重大改變」,壓力排名三十九位,已接近倒數;對中國人,卻壓力頗大,排名第十三位。
 分析榮總的研究(如表):大多數人的工作、婚姻、財務、家庭或法律事件,都有中度或重度的壓力(三十分以上),而個人方面的事件除個人重大傷病、傑出成就或好友死亡外,都屬輕度壓力。蘇東平醫師說,似乎國內社會的一般看法,比較在乎與社會、家庭和人際關係有關的生活事件,這些事的壓力比較多。

不要超過三百分

 填寫問卷的一千多人中,有三分之一是工商界人士,把這批工商界人士的意見單獨整理,可以得到另外一份「工商界人士生活壓力事件的分析」(如表)。將工商界人士和一般人的生活壓力事件互作比較,壓力的程度和排次,並沒有多少區別。
 蘇醫師解釋,這是必然的,否則統計一般人的生活壓力事件就沒有意思了。
 他建議大家利用這張壓力事件表,一方面警惕自己留心,不要讓一年的生活事件的壓力總和超過三百分,這通常是一個人承擔壓力能力的最高限度;一方面對可能在自己生活中出現的壓力事件預先訂出應變計畫,免得到時候手足無措。
 蘇醫師說,生活事件中有幾件特別對工商界有意義。譬如「事業上有重大改變」,有時是結束營業,也有時是新廠開工,都有沉重壓力。譬如「財務狀況重大改變」,不但周轉不靈是壓力,就算賺了大錢,還是會感覺壓力,未必只有興奮。
 張典齊主任則發覺,部份工商界人士的壓力和幾個客觀因素的變動密切得如影隨形。譬如銀根緊的時候,中小企業老闆病倒的格外多;譬如成衣業不景象,或石化業有危機的時候,屬於這兩業的病人立刻數字上升。
 還有一種「投機業」,最明顯的例子是股票。有一位病人,辭了公務員,專搞股票,張醫師每次看到他垂頭喪氣的走進門診,就知道他的股票又賠了,賺的話他絕不出現。

要有現實感

 張醫師對這些病人充滿同情。總是勸了又勸:
 「有野心是需要的,野心鼓勵人上進;但是不能太過,野心超過自己的能力,後果一定是失敗、挫折。」他說,譬如明明只有十萬塊錢能耐,卻不自量力要承攬五十萬生意,豈不是自找苦吃?
 「還要有現實感。」要客觀度量自己的能力,也要客觀衡量外在的環境。譬如醉心投機生意的人,都是夢想一步登天,押一注賺一大票;張典齊反問:為什麼不先「夢想」押注不中「賠」一大票?投機生意本來就有風險啊。
 還有一例。看到別人做某個生意賺錢,有些人就也下海,如法炮製,卻忽略臺灣市場就這麼有限,哪能人人都賺錢?這也是缺乏現實感。
 第三個建議是「適度安排生活」。不管多忙,必須騰出足夠的休閒時間,讓自己更新、休息,準備再創造、再出發。休閒活動可以是戶外運動,也可以是琴棋書畫,只要個人喜歡又對個人有恢復活力的功效,瑜伽打坐或洗三溫暖,也不妨。
 工商界人還要建立一種武裝:對自己能力不能解決的困難,譬如油電漲價、經濟不景氣等,不必白操心,破壞自己的情緒,平心靜氣接受事實算了。但是能解決的困難就不要拖、不要客氣,快刀斬亂麻,讓自己有精力再去對付新的事。
 張典齊強調平常要培養自信,自信不夠的人不要居高位,否則只是對自己的信心找來更多打擊。選擇工作要適合能力、性向,譬如性情內向的人,偏去做外務員,做不出好成績,還冤枉洩自己的氣。

兼顧家庭

 他又強調家庭生活。乍看之下,家庭和事業常常互相衝突。張典齊記得他有一位醫學院老師,忙得昏天黑地,兒子要跟爸爸講話,居然得到醫院掛爸爸的門診才見得到面。這位老師甚至教他:要創事業,就要娶個醜太太。
 工商界人往往因為全心照顧事業,家庭不和諧、婚姻出毛病,回頭收拾殘局或企圖補救,花費的心血更大。其實能有個快樂的家庭,沒有後顧之憂,又有力量在背後支持,更能在事業上創新。
 如果認為家庭會分去時間、精神,或者認為自己不適合成家,張典齊贊成他們乾脆不要結婚。又要結婚,又要抱怨,最要不得。
 吳靜吉教授也說,一般人的印象都批評工商界人士疏忽家庭。最近幾年關於「壓力」的研究在美國風行,美國的公司主管才覺悟如果員工的家庭生活處理得不好,會減低員工的工作效率,對組織也不利,因此開始關懷他們的家庭。
 譬如要調動一個員工的工作地點,美國的主管現在會先去了解他的太太、他的孩子是不是也要因此調動工作或轉校?他們是不是願意?再要求員工自己作決定。
 有的公司更積極。預料某件事或某項更動可能對涉及的員工產生壓力的話,主動安排心理專家作輔導,結果非常可喜,大多數人都可以很自然地放鬆了緊張的情緒。

 「我們會處理壓力」

 有趣的是,對於壓力、緊張的種種討論、分析、建議,許多工商界人士並不全然讚許。青商會中華民國總會會長王世榕即表示,他和他的工商界朋友都自信很能妥善處理事業的壓力,忙歸忙,並沒有緊張的病狀。
 譬如有位四十五歲的公司老闆,每週一至週五都是清晨出門,夜兩點回家;但是星期六下午絕不談公事,是私人娛樂時間,星期天是家庭時間,帶著全家大小散步、郊遊。
 他說,工作壓力不算回事,工商界許多人,尤其三十五歲至四十五歲的年齡層,深感痛苦的卻是法令結構不健全、政府中仍有特權作崇,而他們本身還不能參與公會團體意見的形成,無途表達胸中苦悶或熱情,這些才是他們的問題、他們的壓力。
 從另個角度看,許多企業領導人物,能對工作壓力坦然迎接的本事,也許正是他們事業成功的理由。但工商界為數更多的職員、中小主管,可能還需要磨鍊應對壓力的經驗。如果公司組織能仿效美國,主動關懷員工的情緒,他們一定可以加快成熟。
 「我們已經注意這個問題,但還在起步,」一位大企業主管回答。
 請關心臺灣經濟前途的精神科醫師、心理學家,也來共同幫忙吧。

廣告

相關熱門主題

訂閱天下電子報(每週五發送)

天下新聞室精選最具時效性、最重要的深度內容,每週五發送

訂閱天下電子報

精選當週熱文,週五寄送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請查看您的信箱,我們將寄送驗證信給您,確保未來信件會送到您的信箱

  • #天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