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手術後遺症

大腸直腸手術後請確實執行深呼吸及咳嗽,它對避免肺炎及肺功能恢復非常重要。

深呼吸法:

雙手放在小腹上,由鼻子緩慢吸氣,使胸部突起,肺充分充氣,憋氣兩秒鐘,再以口緩慢吐氣,盡量把氣吐出,每小時做五次以上。

咳嗽方法:以手扶住傷口,深呼吸三次後,吸氣,閉氣,再利用腹壓用力將痰咳出,並可利用蒸氣吸入或背部扣擊等方法,使痰容易咳出。

手術後您身上可能會放置引流管

  • 請注意引流管的固定,並避免拉扯及扭曲管子,影響引流功能。
  • 切勿自行拔除引流管。下床活動時,可利用別針將管子固定在衣服上,預防脫落。
  • 醫師會依病情為您拔除導尿管,拔除後可能短期會有頻尿現象,通常會逐漸恢復正常。若導尿管拔除後五小時仍解不出小便,請通知醫護人員。

若您有接受腸造口手術、醫師跟造口師會依病情為您更換造口袋,以及衛教出院後更換造口袋的方法,請一起學習。

  • 如果腸造口顏色變暗紅或黑色,持續出血,或造口旁皮膚紅腫熱痛,請告知醫護人員。
  • 手術後護理人員會依您的需要給予止痛劑以減輕疼痛,如果您有需要請通知護理人員。避免提重物。使用束腹帶通常有幫忙。

手術後請依醫師或護理人員指示進食,切勿自行進食。

  • 如經指示可喝水或吃東西時,請先由少量開始,並隨時注意有無腹脹情形,若有異常,請先暫時禁食,並告知醫護人員。
  • 大腸或直腸切除的病患,因腸道需適應,排便次數會增加,通常會逐漸改善,若排便次數頻繁,請告知醫護人員。
  • 排便次數頻繁容易導致痔瘡或褥瘡,請保持肛門清潔。
  • 腸道適應後,請記得多補充高蛋白食物。
  • 術後一個月內避免攝取粗纖維食物、油膩食物、活血食物(例如:人蔘.靈芝)、不確定成份的中藥材或補品、刺激性成份食物。
  • 若出院後出現腹瀉時
  • 注意水份及電解質補充。
  • 避免攝取油膩、刺激性食物、冰冷食物、易產氣食物。
  • 纖維含量低的食物,如優格、白飯、麵條、葡萄汁、麥粉、瘦肉、蘋果泥皆有緩瀉效果,腹瀉時反而應該減少。
  • 避免含乳糖之食物。
  • 若腹瀉問題持續或更嚴重,糞便有不正常顏色、氣味,則應即刻回診。

若出院後出現便秘時

  • 造成的原因可能由於食物水份含量太少、太多高渣食物、錯誤的灌腸方法、精神緊張或以往有便秘病史,都可能引起便秘。
  • 多進食流體食物(尤其果汁)。
  • 每日應有適度運動,如散步運動。
  • 其他改善便秘的食物如果寡糖、梅子汁、黑棗汁、含益生菌食物或補充劑。

手術後當傷口癒合良好拆完線後,洗澡後請保持傷口乾燥。手術返家後日常生活可逐漸恢復,請自行斟酌,量力為之。初期宜避免提重物或太劇烈消耗體力的運動。

大腸直腸外科 尤昭傑醫師

對於外食頻率高的上班族來說,「大腸直腸癌」可以說是風險相當高的癌症。近日,立法委員余天的女兒余苑綺也在積極對抗復發的大腸癌。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丁文謙表示,大腸癌有許多治療方式選擇,包括傳統手術、化學治療、放射治療,以及其他新穎的療法。現今手術越來越傾向微創、無創,不過最傳統的開腹手術目前仍然有在執行,「因為有些病人發現大腸癌的時候腫瘤已經太大,甚至已經侵犯到了其他的器官,手術比較複雜,這時候就會採用最傳統的開腹手術。」

大腸手術後遺症

大腸是人體消化系統的終點,我們吃下的食物在身體消化吸收後,剩餘的殘渣、水分就需要透過大腸再處理然後排出。在由亞太腫瘤暨慢性病營養學會副理事長李松欽主編的《癌症患者吃什麼:十大癌症營養處方》一書中,前台北市立萬芳醫院臨床營養師歐子瑄表示,如果是在大腸部位進行手術,就需要特別注意,以減少大腸工作量、但又不能讓身體缺乏營養的方式飲食。

手術治療前飲食原則:

歐子瑄指出,這段時間要盡量減少腸道的負擔,同時也要補足身體所需的營養,以更健康的身體來進行手術。這段階段建議可以先跟營養師討論術後的飲食計畫,即時準備適當的飲食內容。

手術治療後飲食原則:

歐子瑄表示,手術後1~2天,當醫生指示可以開始進食時,要先從少量水分開始,接著進行「清流質飲食」。所謂的清流質飲食,指的是完全無渣的清澈飲食,像是米湯、無油清湯、運動飲料或是過濾過的果汁、蜂蜜水。

歐子瑄建議,可以每3~4個小時攝取30~50c.c.的液體,視患者的適應情況再做調整。「大腸癌手術後要盡量避開會產氣、刺激腸胃蠕動的食物,像是各式奶類、豆類、地瓜、芋頭或是馬鈴薯、柚子等。」歐子瑄提醒。

手術後恢復期飲食原則:

當患者對清流質飲食適應狀況良好時,可以開始改為溫和飲食,可以「少量多餐」為原則,平日一餐的量,現在要改成2~3次進食。歐子瑄提醒,這個階段還是要吃質地柔軟、低腸胃刺激、不會產氣的食物,盡量減少糞便量,才能讓腸道充分休養。

大腸手術後遺症

出院後飲食原則:

歐子瑄提醒,即使出院後,還是要遵循溫和飲食原則,觀察患者適應狀況,慢慢加入質地軟、有少許纖維的飲食。「建議跟營養師共同討論你的飲食內容以及飲食時間表,維持理想的體重。主要要遵循軟質食物、均衡飲食的原則。」歐子瑄表示。

歐子瑄指出,患者要特別注重高蛋白飲食,如果患者本來吃全素,建議暫時改成蛋奶素,或是可以把豆漿作為餐間點心或是取代水分。「水分補充方面,因為結腸原本就是水分吸收的主要腸段,因此術後特別要注意水分的補充,最好要將攝取跟排出量一起做紀錄。」歐子瑄提醒。

延伸閱讀:

14種可以緩解便秘的食物,裡面並沒有香蕉!

將瘜肉當良性腫瘤 結果竟然是早期大腸癌!

文/林以璿 圖/何宜庭

2020年1月16日 星期四

大腸直腸癌 不可輕忽的營養補充

大腸癌,女人,內科,老年人,抗癌營養 專家這樣說,男人,照護線上編輯部,癌症專區

大腸手術後遺症


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很高,相關治療已經發展得相當成熟,醫師會根據各別患者的狀況擬定治療計畫,包括手術治療、化學治療、標靶治療等。

手術治療主要是依照腫瘤位置來決定手術方式。台中榮總重症醫學部重症加護外科蔣鋒帆主任表示,手術是腫瘤範圍還在局部時的最佳治療方式,提供癌友治癒的機會,經歷手術、麻醉、恢復等過程,對身體產生相當大的壓力,癌友當然需要一定的體力。

大腸癌手術是切除一段腸道與鄰近的血管淋巴等構造,然後將斷端接起來。常見的併發症包括出血、吻合處癒合不良、傷口、肺部感染或敗血症等,而這些都跟患者營養體力狀態有直接相關聯。

大腸手術後遺症


所以在醫師努力下,健康的身體更是讓手術成功並且減少併發症比率的最好方法。改善健康的方式,最主要就是營養跟運動,術前就要開始,如果想等到術後才補充營養,一定來不及。因為開完刀後造成異化生理反應,加上那段時間可能食慾不好、吃不下東西,或因醫療需要禁食,因此在開刀前先把身體養好、營養顧好,並且有計畫的運動是非常重要的。陪伴是幫助患者的好方式,親人陪伴一起運動,相當有幫助。

營養的部分,能夠均衡飲食最好。如果身體狀況不佳,或接受如手術、放療、化療等治療前後,則可以短期使用一些營養補充品來加強。接受大手術後,一般要三個月體力才會完全恢復。很多人開完刀後體重還持續減輕,那是因為身體還處於耗能狀態,兩個月以後會慢慢恢復正常,體重回升。
蔣鋒帆醫師回憶道,曾經遇過有病患說醫師動手術把高血壓治好了,其實真正的原因是因為身體太虛弱,反而讓血壓偏低,大概3-5個月後血壓又會回復原來的狀況。


充足營養,有助減輕副作用

蔣鋒帆醫師指出,一般化學治療大概在術後4-6個禮拜開始執行,現在的化學治療,除了藥物效果進步之外,副作用也比較少。搭配不同的止吐藥與調節劑,能緩解患者的不適。也有部分藥物的副作用是手腳發麻,大概打8-9次後藥物劑量累積,會開始出現。

大腸手術後遺症


在做化療前把身體調好的患者,副作用會比較少,耐受力會比較好,從國外報告和目前替患者治療,都有這樣的經驗。


化療期間的飲食需要注意哪些?

蔣鋒帆醫師表示,大腸直腸癌的化療目前大多是每兩周一次,如果前三四天因為藥物副作用造成胃口不好,就不用勉強吃,可以趁著之後的十天好好加強。還有一定要規律運動以加速恢復身體各部分的功能,畢竟維持健康是自己的責任,讓身體在良好的狀況下接受治療,醫師也會盡量用藥物幫忙調整。

在營養支持上,營養均衡是王道,我們不要期待靠單一食品就能發揮效果。另外醫師也提醒避免攝取太多食品添加物影響身體機能。


補充營養,掌握大原則

人體的消化吸收主要由小腸進行,切除部分大腸通常不影響養分吸收的功能。但患者在手術前後或者是化療期間,身體真的比較虛弱,部分患者還會遇到消化不良的狀況,或食量受限等問題。蔣鋒帆醫師解釋道,在均衡飲食之外,還可以藉由一些醫學科技的營養補充品來幫助患者做營養支持。


蔣鋒帆醫師強調,均衡飲食再加上適當營養補充品的介入,一定有助改善生活品質並加速健康恢復。大腸直腸癌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營養補充除了最常見的高蛋白質、精胺酸、核甘酸、多醣體類型補充品之外,海中多醣體-褐藻醣膠近年也常被討論,台灣亦有多項醫學臨床研究小分子褐藻醣膠,可作為營養輔助的選擇之一,有助於調節生理機能。


大腸直腸癌會復發嗎?

蔣鋒帆醫師提醒道,大腸直腸癌復發的機率與期別有關。若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復發率比較低。在罹病後務必配合醫師的治療,加上適當營養介入與體能提升,必能戰勝癌症。

大腸手術後遺症


患者要維持健康的生活型態,規律運動、均衡飲食、避免便秘,把身體狀況調整好,最好能戒菸、戒酒、戒檳榔。治療告一段落後,患者務必定期回診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