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 膠 菊

‧中文名稱:

銀膠菊                                 更多銀膠菊 ‧英文名稱: Common Parthenium,Parthenium Weed

‧學名:

Parthenium hysterophorus Linn. ‧科名: 菊科(Asteraceae)銀膠菊屬(Parthenium) ‧別名: 銀膠菊(中國高等植物圖鑑),假芹(廣西)、野益母艾(雲南)、解熱銀膠菊、後生銀膠菊、滿天星 ‧原產地: 美國南部、墨西哥、宏都拉斯、西印度群島及南美洲。 ‧分佈: 常見於西部濱海及低海拔的荒廢地,台中的大安、清水、沙鹿、梧棲、龍井、大肚、大雅;彰化的福興、芳苑、鹿港、大城等地都可以看得見銀膠菊,且南投、花蓮也有零星分佈。金門幾乎滿山遍野長滿銀膠菊。 ‧用途: 1.銀膠菊植株的汁液可發電:印度南部城市哥印拜陀的兩個高中生發現銀膠菊植株的汁液盛在銅質容器內,並插上金屬鋅棒就能發電。2.銀膠菊可提煉一種低黏度膠料稱為銀菊橡膠,為天然橡膠的另一重要來源。3.藥用:全草治瘡傷腫毒、婦科病。 ‧莖: 莖高 30~150 公分,偶可高達 2 公尺,上部多分枝,具主根。

‧葉:

葉互生,形態及大小變化大,一回羽狀全裂至二回羽裂,正面綠色,背面銀灰色。

‧花:

輻射狀頭花,直徑 0.3~0.5 公分,圓錐狀或繖房狀排列。總苞兩層。總花托具托片。頭花舌狀花 5,雌性可稔,花冠小,2 或 3 裂,白色;心花多數,兩性、不稔,花冠白色。每朵雌性舌狀花的瘦果會與 1 片總苞片、2 相鄰不稔的心花,及 2 ~4 枚托片癒合形成瘦果複合體(achene complex)。無冠毛或為 2~3 根芒刺狀冠毛。花期 6~8 月。 ‧果實: 瘦果黑色,倒卵形,長 0.1~0.15 公分,頂端具乳突,冠毛呈 2 個短鱗片。果期 7~10 月。

‧特性: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或灌木,莖高 30~150 公分,偶可高達 2 公尺,上部多分枝,具主根。葉互生,形態及大小變化大,一回羽狀全裂至二回羽裂,正面綠色,背面銀灰色。輻射狀頭花,直徑 0.3~0.5 公分,圓錐狀或繖房狀排列。總苞兩層。總花托具托片。頭花舌狀花 5,雌性可稔,花冠小,2 或 3 裂,白色;心花多數,兩性、不稔,花冠白色。每朵雌性舌狀花的瘦果會與 1 片總苞片、2 相鄰不稔的心花,及 2 ~4 枚托片癒合形成瘦果複合體(achene complex)。無冠毛或為 2~3 根芒刺狀冠毛。瘦果黑色。銀膠菊被列為對台灣危害力最高的前二十種外來入侵植物之一。它除對生態造成破壞外,還會威脅人體健康,尤其植物外表細微的纖毛具有毒性,且釋出的花粉容易造成人體過敏,引起過敏性鼻炎等症狀。外表有毒,碰觸就有危險,在澳洲、印度等國曾發生放養的牛、羊,因此中毒致命的例子。 ‧更多: 銀膠菊全株有毒,有「國際毒草」之稱,釋出的花粉會引起人體過敏、皮膚炎、鼻炎等,吸入過多可能會造成肝臟和遺傳病變,辨識銀膠菊與滿天星可從花梗粗且具有柔毛,而銀膠菊的幼株與艾草相似。因為對人體有害,故剷除銀膠菊時,應口戴口罩、手戴手套。必要時,應以火焚被剷除的銀膠菊,除過後的人員,也應洗手,避免病變。可以用於提取乳膠以及生產天然橡膠製品的灰白銀膠菊(學名:Parthenium argentatum)為銀膠菊屬的另外一種作物,不存在接觸過敏毒性。 ‧更多資料:

https://plant.tesri.gov.tw/plant106/WebPlantDetail.aspx?tno=539127010 銀膠菊
邱年永等著 原色臺灣藥用植物圖鑑(3) 227銀膠菊p251 台北南天書局
http://www.rhythmsmonthly.com/?p=6084 銀膠菊
中國植物誌 第 75 卷 334 頁 PDF 銀膠菊
https://baike.baidu.com/item/銀膠菊  銀膠菊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arthenium_hysterophorus
http://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339593/

http://www.cabi.org/isc/datasheet/45573

http://keys.lucidcentral.org/keys/v3

‧拍攝地點: 后里鄉月眉公墓北側(960501);台中市大甲公墓內(1010411)

被國際視為「毒草」的外來入侵種銀膠菊,在台持續擴張地盤不減反增,上月台中市區、太平的坪林森林公園、濱海地區都陸續有接獲通報,敲響物種保護警訊。研究它超過20年的特生中心主任黃士元說,銀膠菊能引發人體過敏反應、大量侵占農耕空間,國外亦有牲畜誤食銀膠菊中毒案例,不能掉以輕心。

但由於銀膠菊平時像艾草,開花時又如滿天星,不時有民眾誤認將它帶回家栽培,成為防治死角。不過現在特生中心和林務局已開發出app和資料庫,盼民眾出遊時仔細分辨,別隨便將野花帶回家。

林務局呼籲,銀膠菊防治方式以人力或簡單器具拔除為主,農地可用農耕機具翻除,拔除後植株可置於黑色塑膠袋中悶腐或乾燥後焚燬,因銀膠菊之腺毛、短柔毛及花粉易造成人體過敏性反應,林務局提醒民眾,在執行防治工作時應著長袖衣物、戴手套和口罩,接觸後儘速洗手。

銀 膠 菊
經常被誤認為滿天星的銀膠菊(攝影/汪文豪)

銀膠菊太像艾草、滿天星,觀葉仔細分辨

銀膠菊原產自中南美洲,屬一年生菊科草本植物,植株高30到150公分,國內主要分布地在低海拔、濱海處,種子在攝氏8到30度C都可發芽,適應力強又生長快速,已是目前台灣西部、金門的危害入侵物種。

長年了解銀膠菊的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試驗站主任黃士元說,20多年前發現時,以高雄、屏東、金門地區為主,推測可能隨雜糧進口而將種子夾帶入境、落地生根。近年危害較嚴重的地區為台中沙鹿、龍井、大肚、梧棲和彰化芳苑、二林、鹿港等濱海處,分布地最北應為苗栗縣。但野外究竟分布面積有多少,黃士元坦言相當不易計算。

因為銀膠菊未開花時像艾草,開花時又像滿天星,甚至有民眾因此將它帶回家栽種;若非「識貨」的民眾通報,也容易被當作一般雜草忽視,成為防治死角。像這次台中太平區坪林森林公園也是因民眾舉報,才讓台中市政府打算進行市內盤點、整治,因此「民眾的協助對銀膠菊防治工作很重要。」

銀 膠 菊

銀 膠 菊
資料來源/林務局

致過敏、有毒性,人工拔除最理想

至於防治方式,目前以人工拔除最為理想。黃士元說,如果銀膠菊在荒地、農地的分布面積太大,可以使用嘉磷賽、巴拉刈、固殺草等藥物處理,但基於環境保護立場並不推薦,但可以火燒防治。

另外,在土地使用允許下,可以耕耘機連續翻土2、3年來抑制土壤中的種子生長。黃士元說,銀膠菊雖是一年生草本植物,但每株的生長時間不一,幾乎常年都可看見它開花,導致防治上必須維持「一看到就要馬上清除」的原則。

因此如果土壤只翻土1、2次,留在土壤中的種子仍有發芽機會,「要不是趕緊人工拔除,不然就是繼續用機器再接著翻。」不過據目前國內外資訊了解,銀膠菊對農作除侵占生長空間外,還未有其他影響;但有國外案例指出,牛隻牲畜曾因誤食銀膠菊中毒的案例,而目前國內還無相關案例傳出。

黃士元指出,銀膠菊帶有毒性,接觸人體肌膚會引發過敏反應,因此摘除時必須穿著長袖衣物、手套,而吸入花粉也可能導致鼻炎。只是在動物實驗上,長期餵食牛、羊銀膠菊後會引發肝腎病變,但對人體造成危害的暴露劑量則無直接數據和研究,「只要避免接觸,觸碰後也要盡快洗手,不用太過擔心。」

不過他提醒,銀膠菊種子有可能經由民眾乘車的輪胎進行散播,因此民眾若出遊,可注意胎痕間是否卡有銀膠菊或土壤。而特生中心也於2月推出「台灣野生植物」app,讓民眾可以在出遊期間順便認識野生植物,而林務局亦有「全球入侵種資料庫」可供查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