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認知訓練遊戲

香港仔坊會南區長者綜合服務處拍攝的17分鐘影片,教如何將家中常用物件例如卡牌等材料,變成健腦遊戲,照顧者可參考再發揮創意。影片點出設計遊戲時不少注意事項,以及如何按患者程度調節遊戲難度,不同情況的患者都適用。

智有腦 大腦健身室

香港耆康老人福利會的網上遊戲,有配對、計算、記事物等,訓練記憶力、協調、集中力、心算及判斷能力。照顧者可針對患者需要選擇項目,所有遊戲由淺入深,報告並有列明每次遊戲結果,方便監察進度。 亦可下載手機APP遊玩。

(IOS版下載、Android版下載)

DIY失智遊戲包

台灣愛長照網站利用家中常見的物件製作遊戲包,包括懷舊、認知、藝術、五感體驗等活動。文中更有小貼士,讓照顧者可按患者需要調節遊戲包,介紹詳盡而變化多。

愛長照文章

六藝智趣

香港認知障礙症協會設計的App,有六種不同遊戲,以辨認、算術、手部協調等進行認知訓練,分三種難度。程式同時備有自我檢測問卷。遊戲情景生活化,如飲茶、生果檔、打麻將、數鈔票錢幣等,適合需要日常生活訓練的患者。

耆康會於前年10月研發了「智有腦」健腦遊戲應用程式,訓練長者的認知能力,並於去年5至9月與理工大學康復治療科學系合作進行研究,探討「智有腦」健腦遊戲應用程式對改善長者認知能力的效果。研究結果顯示無論是有或沒有認知缺損風險的長者,玩過健腦遊戲後認知能力均有提升,而且成效持續,3個月後仍能保持完成時的認知水平。

  • {{hket:inline-image name="de67c74d-5c19-4305-a7f4-bb0329645fc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7e2d4d11-9596-487d-9ef5-1092d1b96d25.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b5c9e0b9-62be-4de8-83f7-15546d76ed5d.jpg"}}{{/hket:inline-image}}

應用程式25小遊戲 可鍛練5項認知能力

有健腦需要的人士可透過手機或平板電腦免費下載「智有腦」應用程式。該個應用程式有25個小遊戲,可分別鍛練5項認知能力:記憶力、手眼協調、集中力、心算力和判斷力。程式又設有認知能力評估,讓玩家可在玩遊戲的前和後進行評估,了解自己5項能力的強弱程度,以加強訓練自己的弱項。

為鼓勵長者多玩健腦遊戲,當玩家玩遊戲過關後可獲得經驗值升級角色頭銜,及賺取遊戲金幣換取實體禮物如超市現金券等。耆康老人福利會行政總監甘淑嫻指,經過5個月的訓練,長者的認知能力有所提升,做到「一日一個game,認知障礙唔使驚」。

理大對參與研究的145名65至85歲長者,透過進行香港版蒙特爾認知評估5分鐘版,將他們分為沒有認知缺損風險和輕度認知缺損風險兩個組別。參加研究的長者會每星期5天、每天30分鐘,連續兩星期玩同一範疇的遊戲。

理工大學康復治療科學系教授方乃權指,研究結果顯示,沒有認知缺損風險的長者在接受遊戲訓練前,平均的評估分數為23.03分(30分為滿分),接受訓練後增至25.11分;輕度認知缺損風險的長者在接受訓練前,平均的評估分數為15.74分,接受訓練後大幅增至21.51分。

玩健腦遊戲如「腦部做物理治療」

71歲的屈先生於前年意外跌倒,令右腦積聚瘀血,導致左手及左腳行動乏力,需要接受手術以釋出腦部瘀血。屈先生在手術後留家休養,他每天都玩至少30分鐘「智有腦」健腦遊戲,他形容就如「腦部做物理治療」一樣。經過兩個多月的休養後,醫學報告指其腦部大致已回復以前的水平。

 「醫社合作」支援認知障礙患者 , 定期認知訓練 , 防病情大倒退 , 詳情即睇【下一頁】 

撰文:練怡蘭

責任編輯:陳浩義

認知障礙|每日玩30分鐘健腦遊戲 研究指可提升長者認知能力 - 晴報 - 時事 - 要聞 - D220111

認知障礙|每日玩30分鐘健腦遊戲 研究指可提升長者認知能力 - 晴報 - 時事 - 要聞

耆康會於前年10月研發了「智有腦」健腦遊戲應用程式,訓練長者的認知能力,並於去年5至9月與理工大學康復治療科學系合作進行研究,探討「智有腦」健腦遊戲應用程式對改善長者認知能力的效果。研究結果顯示無論是

https%3A%2F%2Fskypost.ulifestyle.com.hk%2Farticle%2F3152955%2F%E8%AA%8D%E7%9F%A5%E9%9A%9C%E7%A4%99%EF%BD%9C%E6%AF%8F%E6%97%A5%E7%8E%A930%E5%88%86%E9%90%98%E5%81%A5%E8%85%A6%E9%81%8A%E6%88%B2%20%E7%A0%94%E7%A9%B6%E6%8C%87%E5%8F%AF%E6%8F%90%E5%8D%87%E9%95%B7%E8%80%85%E8%AA%8D%E7%9F%A5%E8%83%BD%E5%8A%9B

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3152955/%E8%AA%8D%E7%9F%A5%E9%9A%9C%E7%A4%99%EF%BD%9C%E6%AF%8F%E6%97%A5%E7%8E%A930%E5%88%86%E9%90%98%E5%81%A5%E8%85%A6%E9%81%8A%E6%88%B2%20%E7%A0%94%E7%A9%B6%E6%8C%87%E5%8F%AF%E6%8F%90%E5%8D%87%E9%95%B7%E8%80%85%E8%AA%8D%E7%9F%A5%E8%83%BD%E5%8A%9B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150000/3152955/20220112OG-W002_1024.jpg

喝母乳的寶寶,真的會更聰明嗎?母乳不僅能夠提供小寶寶所需的營養以及免疫力,而透過母親的生理機制,更能將各種符合自己孩子需求的成分,客製成孩子專屬的母乳。需要發育大腦,就多給些相關的成分,如果要長肌肉也沒問題,媽媽隨時隨地都準備為孩子產製最適合的母乳,這可是任何產業都難以複製的機能。因此母乳被說是對寶寶是最好的禮物,想當然各種與母乳哺育相關的研究主題,便是眾多學者探討了解的目標。

其中,研究智力發展應該是最吸引人的主題之一,不過目前為止也是有研究指出,母乳哺育的孩子,他們的平均智商與沒有母乳哺育的孩子相差無幾,這不知潑了多少人一身的冷水,掃了無數爸媽的興致。但以前的證據說智商沒差異,不代表新的研究一樣沒差異,科學這件事就是會不斷變化,產出新的結論,全世界仍有不少研究都提出母乳可能使寶寶更聰明。

這次要介紹的羅徹斯特大學醫學中心(URMC)神經科學研究所(Del Monte Institute for Neuroscience)的成果就是其中之一,他們這次提出的新證據是與認知能力有關,而且他們的結論應該會讓人眼睛一亮,因為他們發現,母乳哺育的時間長短與 9-10 歲兒童的部分認知發展有關連,而且只要孩子有吃母乳一段時間就可以看出差異[1]。

人類積極探索智力,母乳與智力的關係更是熱門主題之一。圖/Pixabay

改變研究方向,找出母乳與智力之間的正向證據

隨著各種研究產出,我們得以知道智力受到很多變項影響,尤其是與父母親直接相關的因素,例如父母的社經地位、智力程度、學經歷等都可能使孩子擁有較高的智力。換句話說,也就是研究者比較了相同教育程度或是經濟程度的母親後,結論是不管有沒有哺餵母乳,他們孩子的智商分數可能相近。

既然知道多種因素可以影響智力,便要在研究方法的設計下足功夫,因為要盡可能控制所有影響,讓母乳哺育的小孩,以及沒有母乳哺育的小孩都能在同一個基準線上比較,才能看出客觀上的差異,或可說是未能控制好混雜因素[2]。

不過就如開頭所說,研究目標、方法不同,看到的成果就不一樣,羅徹斯特大學醫學中心這篇藉由分析青少年大腦認知發展研究計畫[3](The Adolescent Brain Cognitive Development Study;ABCD Study)數據的報告,就看到了母乳與認知的正向關係,改而分析更細項的各種認知能力[4],其涉及了執行與感知、學習、記憶、理解、意識、推理、判斷、直覺和語言相關的等各種任務技能。

認知能力分好多,研究分析哪些?

這個認知研究採用 ABCD 研究數據來探討,但為了減少測量誤差的影響(例如孩童曾經暴露會接觸酒精的環境、未參加訪視的兒童等因素),研究者最終保留了 9,116 名兒童的數據,並以此分析母乳哺育時間與神經認知能力之間的關係。那列入分析的認知能力向度有哪些?

向度一共有三項,而且跟每個人都有關,分別是一般能力(general ability)、執行能力(executive function)以及記憶力(memory),而這三項能力各自有其解釋在,如一般能力,美國心理學會對此提出的解釋定義是,一種可以被衡量的能力,且被認為是基礎能力,用來處理所有與智力相關的任務。

再來是執行能力,這個能力則可用來管理和控制工作記憶、注意力,也跟抽象思考等種種認知過程有關,像是設定目標、想像並預見;最後一個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記憶力,是透過大腦系統所儲存的訊息,是能回憶特定訊息或曾經有過的經歷。

不過這些能力的發展程度真的能評量嗎?放心,各項認知能力背後有眾多的研究依據,也發展出各種不同的測量方式來評定。像是「魏氏兒童智力量表的矩陣推理測驗」就在這個研究被用來測量知覺推理和組織、空間訊息處理等相關的能力;而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 NIH Toolbox®-Cognition battery,也在這個研究裡被整合運用評估兒童的神經和行為功能。最後通過次數以極多的神經認知測驗,也才讓研究結果得出有吃母乳的小朋友,是能改善某個認知能力。

針對各種能力、認知所開發的測驗,不斷的被開發出來並應用。圖/Pexels

母乳真的有助於認知能力!是哪一項呢?

研究要分析的有一般能力、執行能力以及記憶力,那究竟哪像能力獲得提升呢?鏘鏘,從數據提供的結論是一般能力(general ability)與母乳哺育的時間長短有顯著關聯[1]。但你可能會說「怎麼才提升一種能力?」,這時候我們要關注的是,在心理學上的一般能力也包含多種能力,一般能力只是所有分向能力的統整稱呼。

研究中把這九千多位 9-10 歲的孩子,依照他們吃母乳的時間長短分成四組,第一組是 0 個月的控制組,接著是三組母乳哺育的實驗組,分別是 1-6 個月、7-12 個月以及吃母乳超過 12 個月的寶寶,可以看到在母乳哺育期最短的 1-6 個組別寶寶,他們在一般能力的測驗結果,比起沒吃母乳的寶寶有所提升,而且隨著母乳哺育的時間變長,孩子們在一般能力的發展程度也越來越高。

用另外一個角度來看研究結果就是,今天有某一個家庭選擇餵養母乳,即便哺育期間落在有點長又不算太長的 2 個月或是半年內,對寶寶的神經認知發展來說也是有幫助的,這也符合研究人員的設定目標,因為這有望幫助改善人們的動機,讓更多人想要母乳哺育,不只告訴每個家庭們可以量力而行,也藉此呼籲政府、社會企業能夠更設身處地為媽媽們著想。

母乳哺育與一般能力認知的關聯性較高,且隨著期間變長而增加。資料/參考資料1

研究成果重要,但更該考慮「人」

各種母乳相關的科學證據報告,讓母乳對孩子的好處不言而喻,這次介紹的研究也是,也的確可以藉由這些證據協助家庭做出決定,讓他們決定是否要餵養母乳,但這篇研究成果的重點,是希望能夠「鼓勵」家庭選擇用母乳哺育寶寶,而不是「非得要」。

不可否認的是,母乳哺育對媽媽們是一個壓力來源,常常聽到「給寶寶最好的」,反而讓各種美好變成壓力,像是聽到哪位媽媽不給寶寶吃母乳,各種批評襲來,不餵母乳變成一種罪過。而如果選擇母乳哺育,又可能因為家人不支持而宣告放棄。


研究也實實在在告訴我們,餵養母乳的意願及時間長短,可是牽涉眾多因素,其中個體因素如教育程度、年齡會改變想法,還有環境和社會文化影素也會影響,例如就業問題、丈夫支持程度、家人態度也都大大的參雜其中[6]。

因此每個家庭間的討論、媽媽的個人意願都很重要,有了共識後再來下決定,而當你們決定好要給寶寶母乳,又就差那決定性的臨門一腳時,不妨想想這篇研究提出的結論,「只要曾經給寶寶喝母乳,便有機會提升他特定的認知能力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