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線電競耳機推薦2022

玩遊戲可以讓玩家快速地陶醉遊戲中,忘掉好生活上的煩惱,適當的遊戲時間,有益身心。但是,如何讓我們快速地進入遊戲情境呢? 一款好的電競耳機絕對是少不了的。然而,遊戲電競耳機種類繁多,價格高低落差大,如何選到合適的電競耳機?是本文想要帶給大家的。

如果你正要購買電競耳機,可以參考本文的介紹,我們針對電競玩家的需求,列出一款好的電競耳機需要了解的幾個面向,除了滿足玩家的需求以外,也希望玩家可以透過好的電競耳機,讓遊戲表現更加優異,娛樂時光更加享受。

目前電競耳機市場已經有相當不錯的幾個品牌,例如:HyperX、羅技、華碩、Sennheiser、JLab、Astro、Razer、MSI微星。我們會針對一些大品牌的產品規格及玩家需求,進行整理與分析,希望可以讓多數的玩家,依照遊戲的類型,快速地找到合適的電競耳機。

 

電競耳機選擇參考指標

(一)音質

一般耳機的音質以解析力、音場定位、三頻解析等要件,作為主要考量的重點。有一個簡單的方式評測耳機的好壞,以下面這首”四季”交響樂為例,如果整場的樂器演奏,你都可以聽出,各種樂器類型、定位,樂曲快、慢之間變化,低、中、高三頻段都能清晰的呈現,那麼這個耳機就已經算是有不錯的水準了。

 

以電競耳機來說,許多遊戲注重在團隊溝通與協調,所以電玩耳機的音場會比較偏向中音頻段較多,讓隊員之間的講話人聲更加清晰。有一些射擊遊戲像是:PUBG 、CS,需要聽到像是腳步聲、槍聲、車流聲等,這部分耳機,音場就會偏向低音、中音的部分。但是,中音頻段的清晰度,仍然是最重要的,好的中音讓人聲表現更好,隊員之間的溝通更順暢。

影片: PUBG 經典 36 殺影片

目前有市面上也有電競耳機,可以針對音質頻段進行調整,例如:JLab Play 耳罩電競耳機,可以對耳機音場,進行中音頻段的加強,不需要另裝APP也可以操作。

延伸閱讀

  • 7首最適合測試音質的歌曲 購買新耳機時不再猶豫

(二)音場定位

一般耳機測試音場定位會使用樂團演唱會情境來測試,一首歌撥下來的時候,主唱、吉他手、鼓手、貝斯手這些人的相對位置,可以清楚地呈現。一款好的耳機,其音場不只是左右,前後位置的距離也可精準呈現。雖然耳機只有雙聲道的配置,但是利用聲音傳遞的速度差異、耳機內的單體,還是可以定位出前後的效果,以下就一個可以用來測試耳機音場前後定位的音效影片。

 

以電競耳機來說,使用音場定位技術門檻要更高,因為許多遊戲都是使用槍枝,子彈發射、彈著聲音,來判斷敵人的方位,這些聲音僅是幾毫秒的差異,所以在聽聲辨位上,許多耳機會標榜多聲道的耳機,例如:5.1、虛擬7.1聲道、7.1聲道,這樣的設計讓耳機定位表現會更好。

一些入門玩家在聽聲辨位的使用上,並沒有深入瞭解,這其實是會影響遊戲表現,一個要連殺 20 kills 的人,相信在聽聲辨位上一定有做過練習,下面這個影片就是讓我們了解,如何在槍林彈雨聲中,聽聲辨位,也可以利用這影片,測試看耳機有沒有這樣的效果。

 

(三)麥克風

一般性的耳機,除了專業通話的耳機外,其實在麥克風的部分,大多屬於附加功能,可以通話即可。如果需要專業麥克風,可以參考廣播電台、直播主在使用的麥克風,像是 Blue Yeti、JLab Talk Go 系列專業電容式麥克風。

就電競耳機來說,玩遊戲時需要長時間的溝通,所以其麥克風的重要性,會比一般聽音樂的耳機來的重要,建議幾個選購重點如下。

  1. 麥可風長度要夠,可以貼近嘴巴
  2. 可以調整麥克風長度或角度
  3. 降噪麥克風(有的需要有軟體協助)
  4. 有靜音按鈕的麥克風

如果你還是不知道怎麼選擇麥克風,可以參考下面這兩個影片,這兩個影片羅列的市面上近30款熱門的電競耳機。可以看看要購買的耳機,其麥克風測試有沒有在影片裡面,即可聽出該耳機的麥克風的音效。

延伸閱讀

  • 什麼是CVC通話降噪技術?跟ANC有何不同?

(四)有線/無線

有線耳機跟無線耳機功能上最大的差異就是便利性,在音質、麥克風收音表現上,有線耳機的表現都是比較好的,但是人都是有惰性的,能夠有便利性,就會朝這方向來前進,這也就也就是為什麼 AirPods  耳機會熱賣的緣故。

就人類的感知神經來看,超過低於20ms 就無法辨別,目前真無線藍牙耳機延遲大約是 100 – 200 ms,這都還是在可以感知出來延遲。但是有線耳機延遲,約都低於 60 ms 的時間差,所以如果是射擊遊戲,在延遲的表現上,建議選擇有線電競耳機,才能夠有較好的表現。

市面上已經有出現延遲落在 60 ms左右的電競耳機了,例如: JLab Play 系列耳機,採用高通晶片,將延遲做到最低,相信未來,無線藍牙電競耳機的延遲,會越來越低,逼近有線的低延遲秒數。

 

(五)舒適度

通常我們再打電玩的時候,一但進入戰鬥創況後,都會全神貫注,進入此 Flow 之後,一般來說,只要設備的舒適度不要太差,都會忘記設備的存在,完全地進入戰鬥狀況。但其實,在遊戲的過程中,疲勞會累積,這些疲勞累積到最後,當遊戲結束,疲勞感受就會影響到下一場遊戲的表現。

像是下面這場英雄聯盟LOL,一打就是7個小時,如果你的設備不舒服,相信在一半的時候,就GG了。所以如果想要成績進步,耳機的舒適度要列入考量。

耳罩耳機的幾個舒適度重點:

1.耳機重量

目前耳罩式電競耳機的重量大約為 220 – 400 公克,平均大約落在 290公克左右,這個重量是我們覺得可以接受的重量,如果超過,往上增加到 300 公克以上的耳機,建議要了解一下頭戴的寬度,如果頸部的肌肉不是那麼發達的話,我們會建議先到試聽門市試戴看看。如果可以,實際玩一場遊戲,看看頭部或頸部會不會有疲倦感。

2.頭帶寬度

根據一項加拿大研究調查,東亞裔男性成年人的平均頭圍為57.9公分,女性為55.4公分,而白人男性的平均頭圍57.8公分,女性為55.2公分。白人的頭圍跟東方人差異不大,以男性來說,約差0.1公分。但是如果以女性跟男性來比較的話,其差異為2.5公分。

但是如果以臉的寬度來看,東方人的臉型寬度明顯較大,根據一項調查顯示,中國大陸內地16-17歲的青少年,頭部寬度為16.9公分,而義大利17歲青少年頭寬的中位數為14.5公分,這個差異為2.4公分。

有線電競耳機推薦2022
有線電競耳機推薦2022

 

綜上所述,西方人用的耳罩式耳機,頭戴的寬度要比東方人來小,而女生使用的耳機頭戴寬度也比男性小。因此,在選購耳罩耳機時,耳機頭帶的內徑大約落在 13 – 15 cm 左右,加上頭戴的彈力及伸縮,才能夠有好的配戴舒適感。

3.耳罩大小

耳機的配戴方式分為,In Ear、 On Ear、 Over Ear 三種,其舒適度為 Over Ear > On Ear > In Ear,一般來說電競耳機以 On Ear 與 Over Ear 兩種較多,如果是一場打下來都要1小時左右的遊戲,建議直接選購 Over Ear 的耳機較佳,如果是1小時以下的對戰,可以在遊戲與遊戲間脫下耳機讓耳機舒緩休息,相對舒適度影響程度較小,此時就可以選擇 On Ear 類型即可。

延伸閱讀
  • 入耳式、貼耳式與覆耳式 如何為選擇最合適的耳機

有線電競耳機推薦2022
有線電競耳機推薦2022

(六)造型

電競耳機的種類及款式越來越多,廠商除了強化基本功能外,在造型上也會進行設計。如果你是戰隊的一員,那麼建議選購一支酷炫的電競耳機,戴上耳機後,戰鬥氣勢立即提升。例如下面這款耳機,在造型上,有很不錯的現代科技感,另外加上LED燈的加持,整個氣勢相當驚人。所以如果你的預算還算充裕,可以選擇有LED燈閃亮造型的電競耳機。

有線電競耳機推薦2022
有線電競耳機推薦2022

 

2022 無線電競耳機推薦

第六名 Razer Nari Ultimate

有線電競耳機推薦2022
有線電競耳機推薦2022

產品特色

  • 一體成型鋁質框架
  • 360 虛擬全向音效
  • 有線/無線雙支援
  • 音質優異
  • HyperSense 震動功能

Razer 雷蛇是新加坡創立的遊戲周邊裝置公司,許多電競的周邊,像是高階的電競滑鼠或是鍵盤,Razer 都有不錯的產品,同時 Razer 也是第一批贊助企業玩家的公司之一,這也讓Razer的名氣大增。

這款 Nari Ultimate 有一個很酷的功能, HyperSense 震動功能,其震動的功能具有方位性,讓我們更清楚地了解聲音的位置,但是這個功能,如果開得太大,震動會很強,可能會影響聽感。同時,內建藍芽接受器,可從耳機取出插入電腦使用,頭戴的部分,採用鋁製金屬圈,剛性比較強,整體來說,這款電競耳機是不錯值得推薦的。

 

 

 

第五名 Sennheiser GSP 600

有線電競耳機推薦2022
有線電競耳機推薦2022

產品特色

  • 封閉式耳罩設計
  • 人體工學可調節耳罩壓力
  • 錄音室等級降噪麥克風
  • 音質優異
  • 選轉式音量調節

Sennheiser 是來自德國的老牌耳機品牌,其深耕於耳機工藝很長一段時間,在市面上,一般音樂性耳機裡,有著執牛耳的地位,其聲學上著墨,比科技型耳機來的優異。

這款 GSP 600 有著 Sennheiser 好音質,也有著電競耳機的技術特色,例如:可調式頭帶、優異的麥克風、可旋轉式音量控制,上述這些特色,都是我們在一般耳機裡面較少看到,可見 Sennheiser 進入電競耳機市場的突破創新,整體來說,在優異的音質下,加讓多項的科技功能,讓這款耳機入選我們的推薦。

 

第四名 Logitech G533

有線電競耳機推薦2022
有線電競耳機推薦2022

產品特色

  • 7.1 聲道
  • 支援DTS環繞音場
  • 無線 2.4G Hz 減少延遲
  • 內附無線接受器
  • 布套耳罩透氣舒適

Logitech 是來自瑞士的品牌,大家對它而熟能詳的就是鍵盤滑鼠,如果你有桌上型電腦,很有可能就是用它們家的鍵盤滑鼠。近年來,羅技大幅增加產品線範圍,進入許多電腦週邊的領域,像是耳機、喇叭、監視器、電玩搖桿…等,其都有不錯的發展。

這款 Logitech G533 功能性很強大,許多電玩需要的功能與細節,都有設計在這款耳機中,像是7.1聲道的定位,聲音定位相當不錯,耳機的麥克風,拉開時麥克風自動打開,收納時自動靜音。內附 2.4G Hz 接受器,讓延遲降低到了最低,整體而言,這款耳機在玩電玩的時候,相當好用、流暢。

 

第三名 PURO Gamer

有線電競耳機推薦2022
有線電競耳機推薦2022

產品特色

  • 全球首款安全音量耳機
  • 可插拔式麥克風
  • 3.5mm及USB雙插頭
  • 立體聲音效聽聲辨位
  • 支援 PC, Max, PS, Switch

Puro 是一家美國公司,創辦人因女兒 Kiki 長期使用耳機,罹患噪音性聽力損失 (NIHL),致力研發解決聽力問題耳機,這款 Puro Gamer 電競耳機即是採用 PURO 的獨家最大音量限制技術,首款全球第一款保護聽力的電競耳機。

Puro Gamer 最大音量限制為 85 dB,這個音量限制可以有效地保護好聽力,經過測試,這樣的音量並在聽力正常的玩家使用下,並不會影響遊戲體感及表現。使用50mm的驅動單體,在電競音效上,聽覺刺激感受還不錯,加上立體聲音效,可以精準聽聲辨位,搭配可插拔式麥克風,不玩遊戲時,也可以當一般耳機使用,無論你是還在發育的青少年或成年人,長時間使用電競耳機,多少都會造成聽力疲乏甚至聽力健康的影響,為了保護您的聽力,這款音效不錯,也有不錯的電競遊戲體驗,相當值得推薦給您。

第二名 HyperX Cloud Flight

有線電競耳機推薦2022
有線電競耳機推薦2022

產品特色

  • 30小時長效電力
  • 快速靜音按鍵
  • 剛蕊頭帶
  • 有線/無線任意切換
  • 可拆式麥克風
  • 耳罩可90度旋轉
  • 支援 PC、PS4™ 和 PS4™ Pro

HyperX 是 Kingston 旗下的電競品牌,Kingston 除了本身的記憶體外,也有不少新的產品線,如記憶體模組、固態硬碟、USB 隨身碟、耳機和滑鼠墊等。HyperX 是很早期就投入電競市場的品牌,由於功能性強,造型酷炫,在電競市場有很大的市佔率。

這款 HyperX Cloud Flight 有著優異的電力,無線使用可達30小時電力,耳罩的部分,整個包覆住耳朵,柔軟度極佳,久戴舒適,音效的部分,因為 Over Ear 的設計,隔音效果不錯,玩遊戲時,很沉浸在遊戲中,音樂音量、麥克風音量都是旋鈕設計,控制起來很直觀,整體使用體驗很好,因此我們推薦這款電競耳機。

 

第一名 JLab Play Gaming Pro

有線電競耳機推薦2022
有線電競耳機推薦2022

產品特色

  • 可伸縮式麥克風
  • 快速靜音按鍵
  • CP值高
  • 支援 PS4、Xbox、Switch 手遊
  • 有線/無線任意切換
  • 高通晶片低於60 ms低延遲
  • 多點連線

JLab 是來美國的品牌,近年來在美國藍牙耳機市場成長快速,根據美國零售市場研究機關 NPL 報告,2019年美國 100美元以下藍牙耳機銷售第一名,就是 JLab;100美元以上,就是AirPods 。

這款 JLab Play Pro耳機採用頂級的高通藍牙晶片,經測試延遲約為60ms,接近於人類感知的20 ms,所以在無線的使用上,可以安心的使用,幾乎感覺不到延遲,另外,其麥克風的收納,相當簡易,收納完畢後,就跟一般耳機一樣,可攜帶隨處使用,音質的部分,有遊戲、一般音樂兩種音場,讓你隨意切換使用;而且還新增多點連線功能,手機筆電快速切換。最後,不得不提到它的CP值,以這樣的設計、質感,售價僅2千左右價位,是款值得推薦的電競耳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