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掃墓會怎樣?

“清明节快乐”此言该不该

民俗专家:清明节也可以是欢乐的节日

不掃墓會怎樣?

广州东山湖公园,紫荆花娇艳吐芳,市民犹如穿行在一片粉色的花海中。广州日报记者 莫伟浓 摄

不掃墓會怎樣?

华南农业大学校园内盛开的紫荆花。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莫伟浓 摄

不掃墓會怎樣?

市民在广州烈士陵园踏青赏花,在盛放的玉堂春前拍照留念。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莫伟浓 摄

不掃墓會怎樣?

一家三口在二沙岛发展公园骑自行车休闲度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莫伟浓 摄

清明节亦叫寒食节,至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为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清明不仅是祭祖、慎终追远的日子,人们也相约郊游、踏青,共同欣赏春和景明。广州人清明祭扫的习俗从3月中旬延续到5月初,包子、甘蔗、发糕是广州传统的扫墓祭品,清明时节还要吃艾糍、插杨柳。昨日,广州市民政局举办“清明民俗论坛”,邀请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中山大学教授邓启耀,中大人类学专家周如南副教授谈清明习俗的渊源以及广州殡葬习俗的历史变迁。

清明节来源 悼念忠臣介子推

中山大学人类学专家周如南副教授介绍,清明节作为传统节日在我国源远流长。相传清明节的起源故事是这样的:春秋时期重耳流亡期间受尽屈辱,有次饿晕过去,跟随的忠臣介子推割下大腿肉烹熟给重耳吃。十几年后重耳回晋国,即为春秋五霸中的晋文公,但赏赐忠臣时唯独忘了介子推,后经人提醒,晋文公心中有愧,差人请介子推上朝受赏。介子推不肯,宁愿背着老母躲到山里。晋文公差人上山搜寻不获,有人出主意说放火烧山将介子推逼出来,孰料介子推抱着老母被烧死也不愿下山。晋文公大哭,并下令这一天禁火寒食,即为寒食节。寒食的后一天祭拜寄托哀思,流传下来就是清明节。

至今清明节已有2500多年历史,同时清明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冬至之后的第108天就是清明,在传统节日里只有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

祭祖、慎终追远是清明的主调,广州市殡葬服务中心副主任李志坚说,广州的清明祭扫持续时间很长,从3月中旬到5月初。广州人重亲情,对清明节非常重视,每年清明期间家族成员不辞劳苦、不远万里相聚在一起缅怀先人,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

清明节主题 祭扫和出游踏青结合

清明是个节日,但人们可以说“清明节快乐”吗?中山大学人类学专家周如南说,其实清明不只是祭拜先人的日子,也可以是欢乐的节日。从清明起气温转暖,万物生机勃勃,从唐朝起清明祭扫就和出游踏青相结合,宋元时期清明节两大主题:一是扫墓;二是踏青。发展到现在,每年清明小长假也是人们郊游踏青的好时候,城市年轻人更是利用难得的假期欢乐出游。

“四五清明” 为何今年清明是4月4日?

都说“四五清明”,为什么去年和今年的日历上都写的是4月4日清明节?相信不少人会有这种疑问。天文专家表示,清明按阳历算,一般在4月4日~6日之间变动,并不固定在某一天,但以4月5日最常见。

为什么清明的日期会“前后跑”呢?据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史志成介绍,地球绕太阳一圈的时间称为“回归年”或“太阳年”,太阳在星空背景下的视运行路线称为“黄道”。自清代开始,定以春分点为0度,太阳在黄道上每运行15度定为一个节气,二十四节气因而为24个特定的时刻,而非特定的24天。由于一年的长度是用太阳的运行定出,二十四节气也是用太阳的视位置定出,基本上,每一节气在每年中的日期变动不大。

然而,一个回归年实际长度为365.2422天,历法上的一年长度则为365天,因此每年会多出0.2422天,节气的特定时刻也会每年“顺延”0.2422天,累积4年后几近一天,为修正它,公历历法中有“闰年”制度,每4年会多出2月29日一天。

节气时刻的顺延,有时会使某节气的时刻越过午夜至隔日,闰年也会使节气时间发生改变。当然,不管如何变动,节气的日期差异只会在3天内。

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清明在4月4日的有14年,其余均在4月5日。值得注意的是,21世纪没有清明节落在4月6日的时候。

殡葬习俗变化

昔:放鞭炮烧房烧车烧外币

今:鲜花水果网络无烟祭拜

广州市殡葬服务中心副主任李志坚说,改革开放后广州的殡葬习俗有很大变化。以前人们很强调“厚葬”,一定要找块墓地入土为安。但现在火葬已经深入人心,广州持续17年保持火化率100%,墓葬只占10%左右,70%以上都是骨灰寄存。而且,广州从1998年首创骨灰撒海,1999年首创骨灰还林。去年,骨灰撒海有1863具,为历年最高。

广州人的祭拜习惯也在改变。“我20多年前就进入殡葬行业工作,以前扫墓时一大早就鞭炮声不停,放到下午4时多,还要烧很多纸钱,真是乌烟瘴气。但现在实行无烟祭拜,禁放鞭炮,纸钱也集中在一个区域烧,环保很多。”广州市殡葬管理处处长梅向阳说。人们祭拜时烧的东西也有变化,今年烧纸房子、车子、外币和“明星”的基本没有了。为了实现绿色殡葬,广州近年还在推网络祭拜。鲜花祭拜如今也很盛行,墓区随处可见人们留下的鲜花。人们扫墓时还会带上绿植和鲜花盆栽摆放,保证一年四季都有绿植和鲜花陪伴先人。(记者 卢文洁)

udn 生活 生活新聞

當心「愈掃愈衰」 專家稱這十種人不宜掃墓

清明節

掃墓不是所有人都能去,這十種人可能會「愈掃愈衰」。圖為掃墓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掃墓不是所有人都能去,這十種人可能會「愈掃愈衰」。圖為掃墓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清明連假下週即將來到,不少人計畫掃墓、祭拜祖先。命理塔羅牌專家小孟老師在臉書提醒大家,這十種人千萬別衝動去掃墓,當心祭拜祖先不成,反沖煞了祖先,或為自己帶來衰運、惡運纏身的後果。

小孟老師列出這十種人不宜掃墓,「當心卡到陰」:

1.準備結婚或剛結完婚:

有喜氣之人不宜掃墓,因為喜氣屬於陽,掃墓為陰,容易沖煞對情感易有傷害。

2.懷孕中人:

懷孕中的人不可以去掃墓,容易身體招惹不乾淨的氣場影響自己的胎兒,科學講法也擔心孕婦容易受風寒或跌倒。

3.喜歡穿紅衣的人:

掃墓不宜穿著太艷麗,若穿著太紅容易讓祖靈較刺眼無法得到祖靈加持。

4.0-3歲的小孩:

0-3歲的小孩氣場比較不足,容易引來周遭好兄弟的干擾,若你的小孩太可愛,容易被好兄弟喜歡回家容易感冒生病。

5.感冒中的人:

感冒中的人身體較為虛弱,若這時還前往掃墓容易吸收到不好的氣場,因此感冒時盡量避開掃墓。

6.正面臨家產分爭的人:

正在爭吵家產的人避免前往掃墓,以免祖先生氣,科學說法是當你心中有所怨氣,容易吸引到更強大的負面磁場,掃墓完之後容易罹患憂鬱症。

7.80歲過後的人:

80歲過後的人磁場比較輕,容易掃墓完身體不適或染上風寒。

8.愛噴香水的人:

愛噴香水的人掃墓容易吸到眾多磁場,因為好兄第與山靈喜歡聞香氣,因此掃完墓後你也容易帶一些不潔磁場回家。

9.早上誦經的人:

喜歡一大早就誦經的人要注意,當你誦完經後會有佛的磁場,當你有佛磁場又前往墓地,就會吸引一些負面磁場靠近。

10.愛罵髒話的人:

喜歡罵髒話的人不宜掃墓,當你口出惡言時,容易惹怒週遭的好兄弟。

清明節

防疫自煮生活進入「延長賽」!朝日鍋具讓媽媽下廚也要有「儀式感」

隨著新冠疫情已延燒2年多,目前仍看不見盡頭,許多民眾都習慣了在家自煮,安心防疫又能兼顧營養。然而,經常在家吃飯難免會感到一成不變,需要透過擺盤、佈置餐桌來增添用餐的儀式感與生活樂趣;而天天為家人張羅飯

2022-04-25 00:00

她看牙醫「被偷申報洗牙」 親揭原因後釣出苦主炸鍋:我去產檢變流產

健保署提供13歲以上民眾健保給付每半年可洗牙1次,孕婦、高風險病人等特殊患者則享有每3個月1次的健保洗牙。然而日前有民眾踢爆疑似遇到有診所為了收集更多健保點數換錢,而在病患的「全民健保行動快易通APP」健康存摺謊報洗牙紀錄,讓她氣得檢舉。

2022-10-02 12:14

網購包材擬限重量 禁用PVC

網購盛行,但大量廢棄包材造成環境負擔。為源頭減量,環保署昨預告網購包裝限用修法草案,預計明年七月起,將強制網路零售業出貨...

2022-09-30 00:57

李遠哲:路不對 2050淨零不可能

中研院院士李遠哲昨談到全球暖化問題,指「年輕人都被騙了」,目前全球提出來的二○五○年零排碳目標是錯誤的,「零排放是不可能...

2022-09-29 01:11

李遠哲透露小祕辛 當年得諾貝爾獎被媽媽唸「不老實」

中研院院士李遠哲日前將諾貝爾獎等獲獎獎牌都捐贈給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今天南下參與相關的特展開幕時,透露小秘辛,表示當年獲...

2022-09-28 13:21

太平洋上3個熱帶系統共舞 洛克颱風估24小時內生成

中央氣象局上午發布TD21熱帶性低氣壓生成,預估24小時內有機會發展成今年第18號颱風洛克,強度預估是輕度颱風且發展條件...

2022-09-28 10:39

0 則留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