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台灣升息

2022台灣升息

央行22日宣布升息半碼,總裁楊金龍坦言,會中有2名理事意見不同。(圖片來源/信傳媒編輯部)

跟隨全球主要央行的腳步,台灣央行在9月22日的理監事會議後也宣布升息半碼,這是繼今(2022)年3月、6月升息後的第3次升息,此次升息雖符合市場預期,不過,對於房貸族來說負擔也跟著加重。

根據房地產業者試算,以1千萬元的房貸金額,攤還30年計算,1千萬元的房貸族,今年累計每月可能要多支出2400餘元,長期來看,總體利息還要再多付87萬元。

(更多新聞/最新》央行拍板升息半碼、存準率升1碼 預估明年通膨率可望降至2%以下 )

央行升息半碼,累計今年房貸族每月多繳2400元

根據央行最新數據資料,截至今年8月,五大銀行(台灣銀行、合作金庫銀行、台灣土地銀行、華南商業銀行及第一商業銀行)新承做購屋貸款利率為1.729%,此次重貼現率提升,預估接下來新承做購屋貸款利率可能會來到1.867%。

樂屋網試算,1千萬元的房貸金額,攤還30年,若以今年2月新承做購屋貸款利率1.367%計算,採本息平均攤還,每月房貸約33878元,總利息為219萬元,但如果利率上升到1.867%,每月房貸為36301元,總利息成長到306萬元,合計今年以來,每月房貸需多支出2423元,總利息更是增加87萬元。

信義房屋也試算,千萬的房貸金額,經過今年累計升息2碼過後,20年與30年期的房貸,每個月分別多繳2313元與2419元。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指出,這波升息對於房市有相當影響力,近期所做的問卷調查中,有將近4成的受訪者會因為這波升息走勢,而減少購屋預算,而美國經歷這波暴力升息後,房價已經出現連續2個月下跌走勢,預料國內的利率若持續走升,對於未來房市影響會越來越明顯。

(更多新聞/央行升息半碼》房貸族壓力加重 貸款千萬每年負擔增2.4萬 影響購屋意願)

美國3碼為何台灣僅升息半碼?跟通膨降溫有關

不過,由於美國聯準會在今年已升息12碼,且更暗示11月將繼續大幅升息相較起來,台灣累計則僅調升2碼,使得台美利差持續擴大,引發市場輿論質疑台灣央行的升息幅度並不夠。

央行總裁楊金龍則在會後記者會上坦言,這次央行調升利率半碼,在理監事開會中並非一致通過,有2位理事認為應該大幅升息1碼,主要是因為認為通膨以及房租價格仍高,但其餘理事皆主張升息半碼應是適當;至於存款準備率調升1碼則獲得大家同意。

楊金龍解釋為什麼央行拍板9月僅升息半碼的理由,主要考量是今年下半年國內通膨率已有緩步回降,雖然全年預估通膨率仍高至2.95%;但明年預估將回降到1.88%,降至2%以下,加上全球經濟將迎來逆風,因此,此次決議升息半碼,搭配存準率升1碼。

楊金龍進一步指出,受全球終端需求降溫,近幾個月台灣出口成長減緩,民間投資也趨於保守,加上原油等原物料價格因需求下降而回跌;除此之外,行政院也機動調降部分商品關稅、貨物稅以及下半年電價凍漲,皆有助於國內通膨壓力舒緩。

且楊金龍也表示,美國升息之所以「蹦蹦蹦一直升上去」有它的道理,因為通膨率實在太高,歐元區、英國等國也是如此,但日本、中國大陸與台灣通膨率差不多,但兩國(指日、中)仍持續維持寬鬆,「我們是很謹慎的,台灣的通膨率主要還是來自外來的輸入性通膨,因此行政院調降關稅、貨物稅等措施,對於物價抑制較有效果,台灣用利率對付通膨率並不是最佳選擇,跟美國的情況是完全不一樣。」

(更多新聞/美元若進一步升值 將是壓垮新興市場的最後一根稻草)

貨幣政策年底前不會轉向,但不排除「停止緊縮」

至於未來是否持續採取緊縮,楊金龍認為,假設國內通膨率可以得到央行可接受的範圍,確實央行也必須顧及到國內的經濟成長率表現,但「緊縮方向到今年年底應不至於轉向。」

不過,楊金龍也鬆口,假設央行能夠預測且確定明、後年的CPI(消費者物價指數)比原本預期還要下降,屆時可能就沒有必要持續緊縮下去,而是將選擇在適當的時間點「停止緊縮」;他指出,年底前的未來3個月仍有時間觀察,到底下一次的理監事會議將採取什麼樣的行動,究竟是「繼續緊縮」、「放緩緊縮」或是「停止緊縮」將再進一步評估。

楊金龍:外資撤離跟台美利差擴大沒關係

另外,楊金龍也針對外資是因為台美利差擴大而匯出資金的說法提出反駁。

他觀察,主要是外資基於全球資產重新配置及基金面臨贖回的資金需求等考量,加上台股與美國那斯達克指數連動緊密,台股會隨美股震盪下跌,因此,外資賣超台股,是基於實現台股的帳面利益。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APEC數位健康照護研討會》韓國:遠距醫療普及仍有困難 原因是...
金融詐騙》慶云幫另起爐灶吸金 宣稱投資菲律賓賭場 前處長這次被重判12年
央行升息半碼》房貸族壓力加重 貸款千萬每年負擔增2.4萬 影響購屋意願

相關新聞影音

美國聯準會於台北時間22日凌晨公布貨幣決策會議,決議升息3碼,累計今年已經升息12碼,市場預計台灣央行也將再升半碼應對,第4季再半碼。若全年若升2.5碼,月繳金額不變等於多繳1.6年。面對房貸利率升升不息? 專家教房貸族無痛還款靠2招。一是申請拉長還款期數,以時間換取資金空間;二是將「還利不還本」的寬限期,從原本的3年延長到最多7年,以時間來平復升息衝擊

升息抑制通膨,也增加購屋族房貸壓力。圖/台灣房屋提供

由於年底還將有一次理監事會議牽動利率變化,台灣房屋試算,假如全年升息幅度達2.5碼,申辦20年期、額度500萬元的房貸,每月還款支出將比升息前多出約1500元,貸款千萬的購屋族,則共增至少3000元,壓力升級。

2022台灣升息

房貸500萬元升息還款試算。圖/台灣房屋提供

貸款千萬元房貸還款試算。圖/台灣房屋提供

若希望購屋預算及每月繳款金額均維持不變,則需以「持久戰」來應對升息,還款年期將從20年至少拉長到21.6年,就可達到月繳款壓力不變,透過拉長房貸年期,以時間來平復升息衝擊。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目前全球都在升息,因此台灣升息屬於「策略性」調控手段,以「三個穩定」為目標,一方面「穩定物價」,二方面「穩定經濟」,在台灣出口旺盛之際,降低外資熱錢急抽銀根,第三則是「穩定房市」,避免資金炒熱房市。

不過對於貸款繳息的民眾而言,仍須面臨荷包失血的陣痛期,預算較緊的購屋族,若想維持月繳金額,可以考慮向銀行協商,申請拉長還款期數,以時間換取資金空間,也可達到無痛減壓的目的,不過修改合約通常須給付手續費,所以民眾申請展延年期之前,應審視相關費用評估是否划算。

第一建經研究中心副理張菱育指出,目前各家行庫對貸款展期的規範各有不同,但多半以30年為上限,且通常需重新提供財力證明,由銀行評估是否符合延展條件,並須給付手續費;此外,行庫的房貸年期與申貸者的年齡連動,因此年紀偏高的消費者,申請展延年期的機會也較低。倘若不符合延長年期的條件,民眾還可以選擇「延長寬限期」,將「還利不還本」的寬限期,從原本的3年延長到最多7年,以此來緩和升息的負擔。

(審核:呂俊儀)

延伸閱讀

說好的利空出盡呢?鮑爾又放鷹 亞股今早隨美股向下沉淪

新台幣貶破31.5元! 早盤重挫1角改寫逾3年新低

【Hot台股】生技撐、OTC翻紅「誰在恐懼」?專家:恐再有黑天鵝出現

  • Yahoo財經特派記者 葉憶如:22年財經主流媒體資歷,從2000年Web1.0泡沫化到Meta元宇宙Web3.0,見證台灣大小企業集團興衰史,歷經國際5次金融危機。認為金融即生活,無所不在,再難的理財知識要淺白的說。無論老小都該理財,你不理財,財不理你。

  • Yahoo股市App下載:即時看盤、到價通知、最新盤勢與財經新聞一把

通膨與升息可以說是2022年的全球總體經濟主旋律,我國央行今年已經升息兩次、總共調升一碼半。如今美國聯準會9月很可能再升息三碼,使台美利差愈來愈大,台灣會如何反應?

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健全推估,若中央銀行考量要貼近美國動向,下半年可能再升息一碼以上;但若考量下半年國內經濟能不佳,加上年底選舉將近,央行可能只再升息半碼。

台新金控首席經濟學家李鎮宇則表示,台美經濟連動密切,估計聯準會升息至少會到2023上半年,因此台股很可能再盤整一年,或至少盤整到明年上半年,但這段期間也不至於大跌。

台美利差拉開 「台幣貶值壓力、資金流出壓力都將非常大」

王健全在10日播出的《老謝看世界》節目中表示,我國中央銀行在調整基準利率時,需要觀察國內通膨變化、美國升息循環,以及台灣的經濟成長狀況。

1. 從國內通膨來說,台灣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從上個月公布的3.36%,降至2.66%,確實有減緩跡象,但仍遠高於十年來平均值的1%以上。

2. 就美國利率來說,若聯準會如同外界預期,今年底基準利率將升至3~3.25%,台灣最高仍不到2%,這樣新台幣的貶值壓力及資金流出台灣的壓力都將非常大。

2022台灣升息

3. 再看看台灣的經濟成長,今年第二季成長率是3.08%,低於市場預期的3.31%,加上近期出現一些不尋常跡象,例如國內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估計未來六個月的電子及光學產業PMI與電力機械設備PMI都低於30%,遠遠低於50%的榮枯線,意味這幾個領域的展望極度悲觀,「所以央行有必要升息」。

但他也說,若央行考慮「跟國際接軌,會升息一碼以上;如果是考慮下半年國內經濟,加上選舉,可能保守一點升半碼」

央行要顧經濟+顧匯率 如何拿捏「考慮央行智慧」

李鎮宇在節目中也指出,國內的景氣對策信號及經濟領先指標都很快下降,預期國內出口年底可能接近零成長,因為基期偏高。

根據過去經驗,如果出口接近零成長,新台幣貶值壓力將會非常大。

「央行要去考慮很多問題,像(新台幣)貶值是不是好事?對出口當然好,但對進口是壞事,因為有輸入性通膨,台灣今年又調高基本工資及電價。」

「基本工資調在前面,物價一定跟在後面跑。雖然最近CPI下來很好,後面是不是會繼續下來,還要再看看。」

在台美基準利率差異上,李鎮宇表示,若9月美國聯準會升息三碼,今年累計將升息五次、總共12碼。

「台灣現在升1.5碼,12碼比1.5碼,差了快十倍,差距非常大。所以要怎麼拿捏,會考慮央行的智慧。」

2022台灣升息

1994年聯準會連升12碼 柯林頓祭財政政策撐經濟

李鎮宇還分析了美國經濟走向、聯準會升息步調,以及與台股走勢的可能關聯。

他表示,美國經濟不至於進入衰退,而比較是軟著陸,而且像是1994年加上2011年的歷史重演。

1994年聯準會升息12碼,當時美國總統柯林頓提出了高速網路建置法案,支撐了美國經濟;今年美國總統拜登推出了晶片法案及抗通膨法案,合計規模約1.5兆美元,「所以財政政策撐在下面,景氣會慢慢下來,但不會到經濟衰退」。

台股至少盤整至2023上半年 「跟美國升息步調差不多」

他也說:「但我覺得,(台股)至少要盤(整)到大概明年上半年,這會跟(美國)升息步調差不多。(聯準會)升息到明年上半年,應該也差不多停了。」

其次,2011年大家在講歐洲經濟二次衰退,2012年就是歐債問題,如今市場情況就跟2012年有點像。

「這一段時間如果撐過去,台灣後面的底氣上來,還是沒有問題的。」

2022台灣升息幾碼?

2022年3月17日:升息(利率調至0.25%~0.5%)。 2022年5月4日:升息(利率調至0.75%~1%)。 2022年6月16日:升息(利率調至1.5%~1.75%)。

台灣會在升息嗎?

蔡惠美強調,央行是否升息,需由央行理事的所有理事們共同決議,主要考量因素為國際經濟金融情勢、主要國家貨幣政策走向,以及國內經濟金融情勢,所以不有「美國升息台灣就有一定要跟進的壓力」,央行所有理事綜合考量所有因素,並在充分討論後,決定我國的升息次數與幅度。

台灣為什麼升息?

全球中央銀行掀起升息競賽的同時,我國央行升息幅度相較緩和,總經學者分析,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台灣通膨雖居高不下,但與美國相比幅度相對有限,第二,台灣貨幣政策架構是「數量型」而非美國的「價格型」,第三,面對輸入型通膨,新台幣匯率維持在「2」字頭、較主要亞幣相對強勢,成減緩通膨的利器。

升息3碼是多少?

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展開為期兩天的會議,預期將升息三碼(0.75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