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團體治療遊戲

真的,這應該是我帶過持續時間最短的DvT團體,截至目前為止。居然只有四次!!!雖然也是陰錯陽差才有的機會。是一個精神疾患團體,有傳說中很難搞的人格違常的那種團體,去之前耳聞過多次學員的豐功偉業,真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但實際進場以後,就順著流走~每次病房治療師問我當天要幹嘛,我就說:看著辦。想想自己也是滿帥的XDDDD

DvT團體帶領方針第一條:

展現療癒的特質!

這我好像很會XDDDDDD

總之,第一次由病房治療師介紹完我以後,就把學員們帶到地板教室,對!!!這裡居然有地板教室,而且是足夠大概15個人玩的空間,我真心覺得感人!!!不過,就發現自己功力的不足,因為擔心直接帶DvT學員們沒辦法那麼快進入狀況,於是還是先用了戲劇遊戲暖身,再帶入一些DvT,第一週的團體結束在我在地上當球亂滾,被成員說老師這樣太辛苦了。在過程中,可以感受到成員肢體的僵硬,還有長久以來的失去話語,而且也可以感受到成員的焦慮、期待、好奇、看好戲等等。

老實說~我到現在都還不很確定這樣是好還是不好,尤其是像這個團體大概有15個人。最早開始的實習團體也有一個在精神科,我也用了戲劇遊戲開始,那時候督導就曾經給過建議,可是隨著實習時數增加更有自信以後,我卻還是選擇用戲劇遊戲開始,大概是因為這個過程中除了線上督導以外,也會碰到亞當還有漢傑,而後兩者是更實際的練習,且給予我許多鼓勵及容許,於是我可以比較放輕鬆地去看待這些轉變,要相信當時對團體成員最好的方法,也要記得DvT對我來說也許很好,但也不真的只能使用這個套路。

而第二週不知道為什麼就想來個猛藥,我請成員一個一個到中間的墊子,背對其他成員與我眼神對視2分鐘,有點像是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2010年在美國MoMA做的行為藝術。現在想想,大概是因為第一週感受到的那些狀態,讓我對這些人產生好奇,而話語會說法,但身體與眼神不會,這次團體有幾個人拒絕參與,但我接受這些拒絕,而上來的人也有一些有趣的反應,有人眼神完全放空、有人眼神熱切、有人興意盎然地、也有人眼神沒有光彩,有人頭一直低低,即使我躺在地上試圖尋找他的眼神。原本有人抱怨2分鐘太久,到最後有人覺得2分鐘太短。但~事後回想,這一步我似乎走得太急,但又好像剛好,雖然只有四次團體,可是我好奇我們可以走到哪裡。

但因為這樣,第三週的動力變得有點有趣,有人更積極地表現放棄,有人更積極地想要參與,在進行DvT時我發現他們更多時間把目光放在我身上,也因為這樣我很難找到leakage,因為他們就是如此認真地要照著老師做,我想也許下次要及時改成:那我們跟著OO做,而不是讓他們一直把焦點放在我身上。動力一直上不來,帶到後來我想起亞當那個可怕的青少年團體練習,於是我放棄在中間圍圈,跟著大家一起回到牆邊,藉由簡單的肢體、口語,帶著大家做一些簡單的想像與角色扮演,有了牆壁以後,大家好像就比較不焦慮了。但另一個原因,我覺得還是被觀看,因為每次我都不會強迫所有人都一定要一起圍圈,如此一來,在中間的人看起來就會很像在表演。這次團體最後,也有成員說:我們不是演藝人員,我們不會演戲。也許之後心臟大顆一點,我就可以直接讓大家靠著牆開始團體了(笑)

在第四週和第三週中間空了一週,第四週一進空間,我就感受到一種不太一樣的氛圍,這天有幾個成員明顯話變多,對於團體也變得積極,但也有一兩個成員顯得更為沈默。我告訴大家通常最後一次團體我都會說個故事給大家聽,再邀請大家一起演出,然後我開始說石頭湯的故事,真心喜歡成員們眼睛閃閃發亮地期待故事發展的眼神。在說完以後,我就著場地裡有的道具搭了一個簡單的營火、架上一個想像中的大鍋子,開始燒柴,然後跟成員索討食材。那邊借一點洋蔥,這邊借一點馬鈴薯,有個永遠都在旁邊閉目養神的大哥給了我兩顆雞蛋,之前說自己不是演藝人員不會演戲的大姐給了我一根羊骨頭,當然也有狠心拒絕我的人,但還是好心施捨了我一些鹽巴,然後我們一起完成那鍋石頭湯,團體完結。

我真心喜歡和精神疾患者一起工作,不管是哪種類型的工作,雖然有時候自己氣得半死,可是關係的建立不會騙人,陪伴不會騙人,信任不會騙人,雖然我總是沒有辦法斬釘截鐵地說我在做的事具有療效,但~我希望我能一步一步進步,直到我可以真的用個人與個人之間,而不是治療師與個案的關係去看待這一切,那麼沒有療效又怎樣呢?畢竟我只是在與不同的人格特質相處。

200802251513轉貼-遊戲在團體心理治療中的運用

羅東博愛醫院精神科 陳建州醫師

2002/5/7

.

去年六月開始,因本院門診大樓陸續進行裝修改建工作,已進行快一年的團療,面臨了場地和噪音兩大困擾。不僅場地時常更換,有時還面臨無場地可用,而不得不在較為窄小的門診診間進行團療的窘境。九月開始,雖然有嶄新又溫馨的場地,但仍不時要忍受突然而來的電鑽和鐵槌擊打的噪音。因為這些緣故,所以有長達三個月的時間,我們的醫療團隊並未主動轉介新病友來團療,以致於隨著病友漸漸的離開,團體逐漸呈現青黃不接的情形。到九一一恐怖事件之後,團療面臨病友只剩五人不到的窘境。
.
團體人數的持續減少,造成成員之間的互動也減少許多。當團體成員少於六個人時,互動明顯不足,因而減少了團體治療的效果。病友也擔心人數過少會不會面臨團療停辦的厄運。
.
但是,危機往往就是轉機。一方面藉由噪音的幫助,反而開發出一套簡單、確實、有效、可讓病友平心靜氣、又可降低噪音干擾情緒的放鬆練習方法。另一方面,我開始積極的思考一個問題:如果團療人數降到只剩兩三個,如何能夠在團療裡給他們最大的幫助?怎樣可以在人數少的情形下發揮最大的團療效果?
.
苦思數天後,想起以前曾經玩過的『合家歡遊戲盤』。這是一套老少咸宜的心理遊戲,玩法類似大富翁,但沒有輸贏,只有對生命和生活的分享。恰好這套遊戲符合最新的治療心理疾病的學說,所以拿來試用,反應很好。不僅可讓團體快速的進入治療性的情境中、減低新病友對團療的陌生和恐懼感,而且能較容易的建立團體凝聚力。到現在已經進行了兩個月,團療的病友回增到十多人,這套遊戲仍然在團療中運用自如。無論人少或人多,遊戲一樣好用。
.
遊戲並非團療的主角,但透過遊戲卻可以達到強大的治療效果,這是怎麼回事呢?簡單的解釋,現代對精神疾病的理論中,有一派是這麼說的:
.
1)巨大的壓力事件,會導致大腦細胞的損傷(所以生氣是真的有可能『氣死腦細胞』的。這種損傷,可能是腦細胞死亡,或者是細胞和細胞之間的聯結減少。舉例來說,我們的大腦好比公司裡的電腦網路,連結許許多多的電腦,當一次地震(外來壓力)造成網路受損時,整體的電腦網路功能就打了折扣。所以,許多病友常會覺得腦力衰退很多,就和這種情況相關。
.
2)大腦細胞受損後,容易導致思考的固定化。本來對於任何一件事物,我們的腦細胞由於互相聯結的關係,會產生許多不同的想法。但大腦細胞損傷後,造成聯結減少,對事物的看法就容易單一化。再以前面提及的電腦網路為例,如果連線的電腦較多是賠錢的部門(負面思想),那自然也容易產生「公司賠錢」的錯誤判斷。更極端一點,如果連線的部門全是支出部門,那可能造成「公司負債累累」的大災難印象。
.
3)因為大腦細胞受損,所以即使沒有外在壓力,也會產生憂鬱或焦慮的症狀,所以導致了症狀的反覆發作。這也是為什麼許多病友的病情起起伏伏的原因之一。再以前面提及的電腦網路為例,壞掉的地方雖然可以修好,但如果修得不夠牢固,不久後還是會再度壞掉(病情復發)。
.
4)所以,如果能重建腦細胞之間互相的連結,而且讓連結越多,對疾病的痊癒越有幫助。再以前面提及的電腦網路為例,地震後的修復,不光是原來線路的修復,而且多連結一些備用的電腦,不僅可以在下次地震來臨時可以減低損害的程度,並且可以讓整個系統早點恢復正常。這或許也是為什麼有些長期參加團療的病友,可以在遭逢重大的挫折的半天內迅速恢復正常的原因吧!
.
觀察兩個月的遊戲治療,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一開始,轉到「欣賞某某」的轉盤時,許多人的反應常常不由自主的會變成「某某人對我的傷害」;「經驗分享」也往往變成「『痛苦的經驗』的分享」。好像快樂的回憶總是不容易留下,痛苦的事情卻很容易浮現腦中。但隨著對遊戲規則的熟悉以及病情的進展,這種情形減少許多。而且遊戲中許多問題是大家從未思考過的,例如:「我最想要的生日禮物是….」「我的夢想是….」,當第一次此類問題浮現時,常令病友答不出來,往往需要治療者言語的引導。但隨著題目反覆的出現,病友們也越來越能即時反應出自己的想法。這若用上述理論來說明,可解釋為:頭腦內的網路線正在重建中。
.
還有,在一開始時,抽到「動作題」時,常令有社交畏懼傾向的病友們害怕而不知如何應對,例如:「唱出我最喜歡的歌曲的第一句」、「看著旁邊人的眼睛五秒鐘」等,就曾令人遲疑許久而不敢動作,但隨著遊戲的進行,當抽到「動作題」時,反而讓病友們既興奮又期待,做完了大家給予掌聲鼓勵,因此快速重建了病友的人際關係經驗,減少面對人群時的緊張焦慮。
.
另外,團療人數減少到一定數目以下時,往往帶給治療者壓力和挫折感。擔心團療人數不夠造成互動性不足,大概是許多年青的醫師,即使知道並見識、學習過這種效果宏大的治療模式,仍不敢輕易開辦團療的主要原因之一。這次我們在開放性的門診精神官能症團療中成功的運用遊戲的技巧,發現即使病友只有兩三個人,一樣可以有不錯的互動和治療效果。而且隨著人數的增減,遊戲的技巧仍然可以彈性、不拘泥的自由運用。
.
或許有人會質疑,遊戲會不會干擾團療的進行?玩久了會不會枯燥乏味?如果遊戲是主要活動的內容,或許有這個可能性。但是,在團療裡,遊戲只是其中一套工具,這套工具是用來幫助所有的人更加的了解自己和別人,促進互動。治療者隨時可以就某個話題深入探討下去,病友間也可就有感觸的問題而互相討教。所以,病友個別的需求也能得到滿足。
.
現在每次團療在快樂中開始,也在快樂中結束。希望這種方法,能持續幫助更多的病友重新拾獲快樂又豐富的人生。

.

出處:www.mental.idv.tw/paper/article/articledisplay.asp?acode=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