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 伤口难 愈合

伤口不愈合或伤口愈合慢是临床外科医生经常讨论的话题,是指由于感染、异物残留或者其它各类因素导致伤口愈合过程受阻,创面缺乏达到愈合的必要条件,停滞于出血期、炎症期或增生期,超过四周未能愈合的伤口,其原因十分复杂。根据治疗各类慢性长期不愈合患者的经验以及参考大量的国内国外的文献资料,分析与总结了伤口不愈合的十五大原因,以供同仁参考。

导致伤口不愈合的多种原因

一、营养不良或者缺乏某种营养素可能导致伤口不愈合。

营养状况营养状况的好坏,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伤口的愈合。例如蛋白质缺乏可减慢新生血管形成、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同时影响细胞吞噬功能,降低免疫力,组织修复比较缓慢,伤口不易愈合。尤其是含硫氨基酸缺乏时,常导致组织细胞再生不良或者缓慢,肉芽组织形成受阻。维生素C是中性粒细胞产生过氧化物杀灭细菌所必需的,亦有利于巨噬细胞吞噬和游走,可促进细胞问质及胶原纤维和黏多糖,提高伤口强度,且人体内维生素C储存较少容易造成缺乏从而降低机体抗休克、抗感染能力,影响糖和蛋白质的代谢,还可造成毛细血管脆性增加,发生出血倾向。B族维生素促进新陈代谢,促进胶原肽链交联,增强创面强度。维生素A通过溶酶体膜作用提高炎症反应,可促进创面单核一吞噬细胞及淋巴细胞等炎症细胞聚集,并调节胶原酶活性,有助于胶原合成、上皮再生及血管形成。微量元素锌是人体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特别是作为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辅酶成分,与细胞分裂和蛋白质合成都有密切关系。锌不足时创伤后机体成纤维细胞增生数减少,胶原合成量降低,蛋白质代谢不良。此外,其它的微量元素如铜、铁、锰、碘等微量元素也参与了机体蛋白合成过程。

导致伤口不愈合的多种原因

二、某些全身性疾病会导致伤口不愈合。

糖尿病患者表皮中负责免疫应答的朗格汉斯细胞功能受损,容易形成伤口;其他吞噬细胞功能障碍,致使患者罹患感染性疾病或伤口感染率增加;同时,由于糖尿病患者也易于并发周同神经病和血管性疾病,导致血液供应障碍;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使巨噬细胞功能受损,创面炎症反应弱,直接导致了成纤维细胞生长和胶原蛋白合成减少。因此,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伤口,而且伤口难以愈合。尿毒症患者伤口不易愈合,其主要机制可能在于全身性营养不良、伤口低血容量和伤口氧供量不足。高脂血症使伤口中成纤维细胞合成胶原功能有所降低。其原因可能是:①成纤维细胞胞质中的脂滴占据一定空间,且不能直接利用,影响了内质网正常功能;②吞噬细胞吞噬了脂质转变成泡沫细胞,其分泌促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功能减退,间接影响了胶原合成。其他的贫血、恶性肿瘤、类风湿性关节炎、自身免疫性疾病、肝衰竭以及肾功能不全等都是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贫血是因为血液携氧能力下降,导致周围组织缺氧而影响伤口的愈合。恶性肿瘤伤口难以愈合的原因有:肿瘤组织的快速生长、坏死组织易于感染、营养平衡破坏(负氮平衡)以及治疗时药物(化疗及放疗)的影响。

导致伤口不愈合的多种原因

三、细菌性负荷与创面感染是伤口不愈合的重要原因。

伤口感染是伤口愈合过程最严重的干扰因素,主要表现在毁坏残存的上皮组织而延迟愈合时间,当发生脓毒症时上皮生长可停止。所谓 “脓毒症”是指由侵入伤口的不同微生物增殖并产生有害的毒性物质,严重者可引起全身中毒反应而危及生命。炎症反应是伤口愈合的基础,但过度的炎症反应却会引致局部组织细胞的坏死,而坏死的组织是阻碍伤口愈合的因素,而且如果不及时控制可能还会导致全身性感染,这样更加重伤口愈合的难度,甚至有生命危险,如糖尿病足溃疡、压疮等慢性创面,其创面易于为细菌菌落定居、繁殖,有时尚可为真菌或其他微生物,这可能由于创面长期暴露在外、易于污染之故,另外其他因素如较差的血供、缺氧也有利于细菌的定居。有证据表明,无论感染的微生物为何种类型,只要组织中微生物的数目到达或超过10^5/g,即可使创面的愈合受损。伤口感染导致的异常,主要是胶原代谢紊乱,感染区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菌后,释放的蛋白酶和氧自由基可破坏组织,使胶原溶解超过沉积,引起伤口延迟愈合。感染存在时,细菌和炎症细胞增加了氧和其他养料消耗,成纤维细胞代谢受损,而且感染后渗出物很多,加大了伤口局部张力,致使伤口裂开。

四、局部血流量下降和组织缺氧会导致伤口不愈合。

良好的血供能为伤口愈合提供氧及养料,并带来炎性因子与炎症细胞,带走代谢性产物,是创面成功愈合的基础。创面组织缺血缺氧导致组织细胞再生时所需的营养供给不足,从而阻碍伤口愈合进程,是慢性创面形成初期的主要原因之一。创面血供受创面解剖位置、切口部位、继发于压迫的缺血和本身疾病,特别是动脉粥样硬化以及缝线张力的影响。研究表明,糖尿病慢性创面受损的愈合能力与皮肤表面较低的氧张力相关。然而,低氧张力可以刺激成纤维细胞增生和克隆增殖,还可以使部分生长因子的转录合成增加。可能的解释是,创面形成后短期的低氧张力可以作为一个潜在的刺激性因子,而创面长期的缺氧则使创面愈合过程受损,以及瘢痕、纤维化形成。

导致伤口不愈合的多种原因

五、伤口内直接使用抗生素可能导致伤口不愈合。

为了对抗感染,伤口内使用抗生素的现象在临床屡见不鲜。实际上,抗生素局部应用易产生耐药菌株,而且抗生素在伤口表面浓度最高,在伤口深部浓度渐低,达不到抗菌效果,反而易产生耐药性。抗生素局部应用的另一严重问题是引起接触过敏反应,特别是长期广泛用于慢性伤口时更加明显。有些抗生素的应用会有损于伤口细胞增殖和上皮形成,杀死有益于愈合的巨噬细胞(在伤口愈合过程中相当于总司令的作用),所以,一般都是不提倡局部应用抗生素,特别是注射用抗生素更应禁止局部应用。

六、滥用消毒剂消毒未感染的伤口会导致不愈合。

感染与坏死是伤口愈合的最大敌人,然而,对于未感染的伤口,如果不恰当的过分消毒,会导致消毒剂杀死了有益于愈合的细胞,使组织处于无生机的状态。例如碘酊和其它消毒剂能破坏对伤口愈合至关重要的成纤维细胞,但迄今为止临床上用碘剂、防腐剂优锁尔、(复方含氯石灰溶液)及洗必泰溶液处理伤口仍然常见。而早在1992年有人提出优锁尔可明显影响正在愈合的伤口血流而应禁止在伤口内使用,洗必泰溶液也倾向于淘汰,也有人提出禁止在溃疡创面上用清洁剂和消毒剂如碘酊、碘伏、次氯酸钠液、过氧化氢等,因为这些物质对创面均有细胞毒性作用。

七、伤口的温度和湿度不当也可能导致伤口不愈合。

传统的观点认为保持伤口干燥可能预防伤口感染,促进创面愈合。然而,1962年Winter博士在动物实验中证实了伤口在湿性环境下愈合速度要比十性环境快l倍,l972年,Roveeti提出“湿性创面愈合”理论。从而产生一种全新的愈合理论以及新的伤口护理敷料——湿性愈合理论和闭合性敷料。同样,有研究证实保持伤口局部温度接近或者恒定在正常的37。C时,细胞的有丝分裂速度增加108%,且酶的活性处于最佳状态。传统伤口护理是频繁更换敷料和用冷溶液冲洗伤口,这样常常造成伤口局部温度比正常体温低2~5摄氏度,从而阻碍伤口的愈合过程。但是伤口湿润环境愈合理论仍然未被我国临床医护人员普遍接受,甚至认识上还存在误区,即封闭伤口使其湿润会致伤口化脓而加重感染。在这种认识的指导下,当前临床不少医护人员仍然采用暴露伤口,用灯烘烤使其干燥的方法,其结果是不但延长了伤口愈合的时间,而且增加了每次更换敷料时揭敷料造成的损伤和疼痛。

八、患者心理状态也可能是伤口不愈合的一种原因。

长期压抑、紧张、焦虑等社会因素,通过对神经内分泌系统致机体免疫功能受损,从而间接地影响伤口的愈合。相反,积极的心态会有利于伤口的愈合。已有研究表明,强烈的心理反应和负性心理可导致儿茶酚胺释放,微血管收缩,伤口局部血氧供应减少;同时,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激素水平升高,可刺激糖原异生,对抗胰岛素作用,从而使血糖升高,并破坏白细胞功能而影响伤口愈合。

九、肥胖会减慢伤口愈合速度。

肥胖患者广泛的皮下脂肪术后容易形成死腔和血肿妨碍血氧向伤口释放,为感染提供了病灶;脂肪组织的血液供应相对较少,伤口血供不足,易发生液化坏死;太多的脂肪组织会导致伤口的张力增加(一期缝合伤口),这样会阻碍伤口局部的血液循环,影响伤口的愈合。

十、某些药物会引起伤口不易愈合。

外源性肾上腺皮质激素妨碍伤口愈合,主要是激素能稳定细胞溶酶体膜,阻止蛋白水解及其他促炎症反应物质释放,抑制了伤口早期的炎症反应。这种作用以损伤后3天内给药尤为显著。大剂量类固醇还会阻止成纤维细胞的分裂与增殖,影响伤口的愈合。非特异性消炎药物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消炎痛)等,因能阻断前列腺素的合成而抑制伤口愈合过程的炎症反应而使其伤口愈合缓慢。细胞毒性药物能抑制骨髓中细胞的分裂增殖,使炎性细胞和血小板数量降低,相关生长因子不足.从而对伤口愈合产生严重的影响。免疫抑制剂一方面降低白细胞的活性,使伤口的清创过程受阻,另一方面,免疫抑制剂会增加感染的机会,从而干扰伤口愈合的过程。青霉素因能在体内转化成青霉胺,而青霉胺会阻碍胶原蛋白的交链而使新形成的胶原纤维强度下降,影响伤口的愈合。

十一、放射治疗或化疗会引起伤口不易愈合。

离子射线不仅对恶性肿瘤细胞具有杀伤力,同样对正常组织细胞也具有强大的破坏性,同时,放疗所带来的副作用如恶心、呕吐以及消化道功能障碍(腹泻)会引起营养吸收障碍,从而影响伤口的愈合过程。

十二、吸烟阻碍伤口的愈合。

吸烟者其血液循环中一氧化碳含量增加,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降低了氧的释放,使伤口组织氧供给减少。此外,尼古丁会使周围血管收缩,血流减慢;增加血小板黏附,形成血栓,致微循环障碍;抑制红细胞、纤维原细胞、巨噬细胞的生成,影响伤口愈合。

十三、衰老会导致伤口愈合延迟。

不同年龄组织细胞的再生能力不同,一般组织再生能力随年龄的增加而减退。另外,老年人由于血管容易出现硬化使局部血液供应减少,而且成纤维细胞的分裂增殖周期也明显延长,细胞活性广泛降低,致使伤口愈合延迟,愈合质量下降,甚至导致不愈合的发生。

十四、伤口条件与伤口愈合速度关系十分紧密。

伤口条件包括致伤原因、创面损伤程度、受损范围、创缘情况、伤口基底情况、分泌物、坏死组织情况、伤口的位置、伤口持续存在的时间等,均与伤口愈合之间有密切的相关关系。本身不同伤口条件愈合速度就会不同。如果伤口条件本身处于难愈合的状态,就需要在护理上更加加强,否则就可能导致伤口不愈合。例如创缘光滑规则的伤口容易愈合,不规则或凹凸不平的创缘则不容易愈合。伤口基底不洁净,有坏死组织或痂壳或腐烂组织附着时,毛细血管无法再生和增生,也就无法生成肉芽组织,因此伤口容易不愈合。伤口基底如果有异物或污物,例如手术后缝合线不吸收,也会阻碍肉芽组织的形成而使伤口不愈合。

十五、伤口处置护理方法不当会导致伤口不愈合。

急性伤口的愈合是生理性再生,而慢性伤口的愈合是病理性再生,本身处理方法就是有区别的,临床上,许多外科医生或护士,没有认真区分急性伤口与慢性伤口,全部采用急性伤口的清创技术和伤口处置方法,这也是导致许多伤口不能正常按期愈合的一个常见原因。所以,了解伤口愈合的病理生理、熟悉各种因素对愈合过程的影响,对不同类型伤口选择最合理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同时,良好的个人卫生以及生活环境,以避免交叉感染的可能,也非常重要。在实践工作中,我们运用“创面床准备”理论,配合伤迪药膏,在充分评估创面及全身情况下,对创面作合适的处理和用药,在各类急慢性创面的治疗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案例:刘大爷家住乡下,清闲的时候喜欢摆弄着锤子、锯子,用一些木料来打几个桌子、椅子,练练自己那还未退步的木工手艺。然而有一次,小臂一不小心蹭了一下锯子,拉出了一道几厘米长的血口子。家里老伴急忙带着刘大爷去了县医院,又是包扎,又是打破伤风,前前后后忙活了一整天。以至于刘大爷回家的路上一直在埋怨老伴,说自己做木工几十年来,被划伤、割伤,没有百次也有几十次,以前都是随便拿碘伏冲一下,就等着伤口自己愈合,说着还提起袖子给老伴看以前那些伤口留下的疤痕,拿出事实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老伴听完刘大爷的话,也是被气笑了,挖苦道,真当自己还是几十年前小伙子的身子骨啊,就你现在这三高的身子骨,这伤口指不定养一个月都恢复不了。

就像是戏台上的老将军前一幕还在演绎着过去的戎马岁月,下一幕却发现自己如今两鬓斑白,已至暮年,唏嘘不已。伤口愈合同样如此。很多上了年纪的糖友,有时候不小心磕磕碰碰,出现了伤口,发现总是要过好长一段日子才能恢复,这其中就有部分是受到年龄因素的影响。随着年龄增长,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的细胞周期明显延长,致使愈合延迟。当然,伤口难以愈合不能完全归咎于年龄,也可能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就比如以下这几个因素。

全身性疾病

慢性疾病比如糖尿病,由于病人高血糖抑制了中性粒细胞功能,创面炎症反应弱,这直接导致了纤维母细胞生长和胶原合成减少。此类患者创面皮肤真皮乳头层的透明质酸也较正常减少,而胶原酶含量却显著增加,可能影响着愈合组织张力强度和胶原的聚集。而除了糖尿病,尿毒症、高脂血症等疾病同样会影响胶原功能,导致伤口愈合缓慢。

营养不良

严重的蛋白质缺乏,尤其是含硫氨基酸(如甲硫氨酸、胱氨酸)缺乏时,肉芽组织及胶原形成不良,伤口愈合延缓。维生素中,维生素C有助于促进胶原合成和交联,提高伤口强度,维生素C缺乏时前胶原分子难以形成,从而影响了胶原纤维的形成。在微量元素中锌对创伤愈合有一定作用,补锌有助于食欲增加,营养状况改善,锌亦参加了一些于消化吸收有关酶的合成与激活,故补锌还能增加机体对摄入营养素的生物利用率。

吸烟

吸烟这个因素似乎在哪个疾病中都能看到它,在伤口愈合方面,吸烟者其血液循环中一氧化碳含量增加,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降低了氧的释放。此外,尼古丁会使周围血管收缩,长期吸烟者可能出现周围血管疾病,从而影响伤口愈合。

伤口感染

伤口感染会导致胶原代谢紊乱,感染区中性白细胞吞噬细菌后,释放的蛋白酶和氧自由基可破坏组织,使胶原溶解超过沉积,引起伤口延迟愈合。感染存在时,细菌和炎症细胞增加了氧和其他养料消耗,纤维母细胞代谢受损,而且感染后渗出物增多,加大了伤口局部张力,同样延迟了伤口愈合。糖尿病患者因为血糖水平比较高,开放性伤口中会滋生较多的细菌,如果伤口一直处于感染的状态,伤口自然也会恢复得比较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伤口不愈合什么病?

造成慢性伤口的原因有:血管病变、创伤性手术、异物、压迫性损伤、结核杆菌感染、肿瘤、药物等。 如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静脉曲张等,都可能导致伤口难以愈合,形成慢性溃疡等。

为什么伤口难愈合?

手术后伤口不能愈合愈合较慢的原因 1、全身因素:由于全身营养不良、贫血、维生素缺乏等,造成伤口愈合缓慢。 2、身体其他伴发情况:如患有肺结核、慢性肠炎等情况,导致伤口愈合缓慢。 3、局部伤口处理不当:术后引流不畅、术后假愈合、术后伤口异物刺激、术中切除组织过多、术后换药不当、术后坐浴欠当,都可造成伤口愈合缓慢。

为什么伤口会越来越大?

创面深部细菌难以清除 创面长时间不愈合,就会越来越厚实,也就是肉芽组织越来越多,凸起高出周围皮肤。 这种生理机制本身是为了填充伤口,但同时也造成细菌在里面囤积。 举个例子说:桌子上的脏东西很容易用抹布清除,地毯里的灰尘就很难弄出来,这是因为地毯是三维结构,有些灰尘在地毯深部,很难清理出来。

伤口不愈合吃什么?

含维生素E的食品有谷类、绿叶蔬菜、蛋黄、坚果类、肉及乳制品。 葡萄糖:糖是人体主要的供能者,供给充足的能量是伤口愈合不可缺少的。 在伤口愈合期可多含糖丰富的水果,既增加糖分,又能摄取足量的维生素。 蛋白质:蛋白质能促进伤口愈合,减少感染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