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 弦上的咏叹调

1920年录制, 由Joel Belov(小提琴)和Robert Gayler(钢琴)共同演奏


播放此文件有问题?请参见媒体帮助。

G弦上的咏叹调》(德语:Air auf der G-Saite、英语:Air on the G String),又称《G弦之歌》,出自德国作曲家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D大调第3号管弦组曲(作品号BWV 1068)中的第二乐章Air,由德国小提琴家奥古斯特·威廉密August Wilhelmj)改编而成。

历史编辑

原管弦乐组曲是由巴赫为安哈尔特亲王利奥波德一世(Leopold I. von Anhalt-Dessau)在1717-1723年间写成。德国小提琴家奥古斯特·威廉密于19世纪晚期将此曲改编为小提琴和钢琴的作品,他把原曲的D大调变调到C大调并将旋律降低一个八度,可以只用小提琴的G弦演奏这段音乐。

后有谬论称这段旋律本来就是只用G弦演奏的。[1]

参考编辑

  1. ^ Grove's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 5th edition, 1954, Vol. IX, p. 298, Wilhelmj, August

United States Air Force Band演奏.



Alexander Jablokov (小提琴)
Takako Nishizaki (小提琴)
Capella Istropolitana
Oliver Dohnanyi (指挥)
共同演奏。NAXOS的款曲


播放这些文件有问题?请参见媒体帮助。

https://youtu.be/CLk8OILr72U Air On The G String, J. S. Bach - Anastasiya Petryshak, Violin Anastasiya Petryshak 2016年9月5日发布 Anastasiya Petryshak, violin ,Orchestra Cantelli Johann Sebastian Bach Air On The G String Milan, Basilica sant'Ambrogio - 18 December 2015 Follow Anastasiya Petryshak: ➜ Website: http://www.anastasiyapetryshak.com

https://youtu.be/CvglW3KNSsQ HAUSER - Air on the G String (J. S. Bach) HAUSER 2020年2月7日 https://www.instagram.com/hausercello HAUSER performing Air on the G String by Johann Sebastian Bach Debut album CLASSIC with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out now! https://HAUSER.lnk.to/Classic Filmed and edited by Medvid production Museum of Fine Arts, Budapest

https://youtu.be/_O2HYnSeTEc J.S Bach: Air - Stringspace Solo Violin StringspaceLive 2020年2月14日 J.S Bach: Air - Stringspace Solo Violin from Orchestral Suite No.3 in D Major BWV 1068 Our 9th album, "Strings at Sunrise" is now available on Spotify, Tidal, & iHeartRadio! https://open.spotify.com/album/56zfzj... Please listen, share and enjoy! More albums coming very soon... If you are a fan of Stringspace please SHARE our clips on Facebook, YouTube, Spotify, Twitter and as many different ways as you can! Thank You! Stringspace Booking Agency -- String quartets, string orchestras & jazz bands - weddings, events, recordings, concerts & TV/film. http://www.stringspace.com.au -- Find us at: http://www.stringspace.com.au http://instagram.com/stringspace Stringspace is also now available on Spotify, Tidal and iHeartRadio. Production: Stringspace | Bach Air is also known as "Air on the G String." Sorry, we don't distribute or sell our sheet music arrangements. We also don't permit our song audio to be used on other videos. Please contact us if you are interested in hiring Stringspace for an event in Australia OR for mp3 recordings: Stringspace is based in Australia

简介 Introduction

G弦上的咏叹调(Air on the G String),又被称为G弦之歌,出自德国作曲家巴赫的管弦乐组曲 Suite No. 3 in D major, BWV 1068 中的第二乐章 Air,由德国小提琴家威廉密改编而成。

历史

原管弦乐组曲是由巴赫为安哈尔特亲王利奥波德在1717-1723年间写成。德国小提琴家威廉密(August Wilhelmj)于19世纪晚期将此曲改编为小提琴和钢琴的作品,他把原曲的D 大调变调到C 大调并将旋律降低一个八度,可以只用小提琴的G弦演奏这段音乐。

后来有种假的说法是,这段旋律本来就是只用G弦演奏的。

赏析

《G弦上的咏叹调》,此曲为巴赫《第三号管弦乐组曲》的第二乐章主题,充满诗意的旋律美,使此曲成为脍炙人口的通俗名曲。

原曲创作于一七二七年至一七三六年之间,十九世纪德国的著名小提琴家威廉密(August Wilhelmj,1845—1908)将这段主题改编为钢琴伴奏的小提琴独奏曲,由于主奏小提琴必须在G弦(小提琴四根弦中最粗的一根弦)上演奏全部旋律,故此得名。巴赫的原曲没有表情与速度记号,编曲者则指定“甚慢,极有表情”。类似低音弦的拨奏伴奏下,小提琴奏出悠长而庄重的旋律。全曲后半段出现的新旋律产生了更丰富的变化,最后在静似祈祷般的气氛中结束。

记忆里有许多音乐。
通俗易懂的有如流行音乐和各种以人声演唱为主的乐曲,曲调或简单或华丽,永远叙说着尘世生活的快乐与悲伤,直抒胸臆,酣畅淋漓。更为内涵丰富的就应当算是纯器乐乐曲了。比如新世纪音乐,比如电影原声音乐等等。最为深刻和内涵深奥的,当属古典音乐了。因为它最丰富,因为它最典雅。而凡夫俗子有如我是轻易难以理解它的美丽和深刻的。
这不免让人泄气了。这是一座绚丽多彩的音乐圣殿。你可以赞叹它的精彩绝伦,举世无双,但你却无法真正走进其中,无法体味其中的美,无法与隐藏于音乐深处的精神相契合。于是你仅仅满足于赞叹。
然而还是有这样一些乐曲。它们同样来自这座圣殿。它们简单纯粹却又丰富沉醉,无须绞尽脑汁条分缕析,只要一听就可以直叩心扉,直达心底。我把它们看作这座神殿泄露出来的光芒,照在我们心里。比如《梁祝》,比如贝多芬的《月光》,比如柴可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再比如,巴赫的《G弦上的咏叹调》。
《G弦上的咏叹调》是少数我一听便能认出来的古典乐曲了,尽管我知道的古典乐曲也不多。
《G弦上的咏叹调 (Air On The G String)》是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第三号管弦乐组曲》(Orchestral Suites No's 1 and 3 #09] Ouverture No. 3 BWV 1068 in D major - Air)的第二乐章主题。原曲作于1727年至1736年之间,19世纪德国著名小提琴家威廉密(August Wilhelmj,1845-1908)将这段主题改编为钢琴伴奏的小提琴独奏曲,由于主奏小提琴必须在G弦(小提琴四根弦中最粗的一根弦)上演奏全部旋律,故此得名。
《G弦上的咏叹调》最最动人之处在于它的纯净的、诗意的、神圣般的旋律与曲调。从第一段落起初开始,旋律庄重悠长,起伏平缓,如行云流水,并几经反复。大、中、小提琴共同营造了一种悲天悯人的神曲一般的意境和氛围。到第二段落,原来的意境并没有被破坏,反而在情绪上有所发展,旋律起伏较大,高潮与平缓交替出现,像空气中不停流转的风,又像海上起伏的浪,但远比那美丽动人。在全曲的最后,旋律归于平缓静谧,仿佛在祈祷,在祝福。你置身于这样的乐曲中,仿佛一个罪孽深重却无法解脱的人。你跪在上帝面前祈求宽恕,而上帝则以悲悯的姿态迎接你,接受你的倾诉,你的忏悔,为你救赎,为你解脱。你又仿佛是一个历经磨难,受尽坎坷的人,身处水深火热之中。你愤恨不平,诅咒命运,心中充满黑暗。此时上帝再次来到你面前,为你抚平心灵的痛苦,精神的创伤,让你再次感受到光明,感受到美好… …总而言之,这是光明的音乐,是美的音乐。
由此,我似乎领会到在电影《七宗罪》和动漫《新世纪福音战士》中用《G弦上的咏叹调》作为配乐的特别用意,以及音乐响起时所带来的冲击和震撼。我想是巴赫将《G弦上的咏叹调》这个音乐世界缔造得太摄人心魄了,让人油然而生“此曲应只天上有”的赞叹。
就像电影《莫扎特传》里所说的,上帝将音乐告诉莫扎特,莫扎特就随手将这些神作写了下来。虽然是比喻的说法,但无不说明莫扎特的天才。我想如果有《巴赫传》,同样的比喻也不为过,至少在这首《G弦上的咏叹调》上是这样的。
它是上苍给尘世中的我们的珍贵的礼物,但首先是给天才巴赫的礼物,也是巴赫给予我们的礼物。没有它,音乐的圣殿将失去多少光辉的色彩,而艺术的世界又将减少多少动人心魄的美?
许多时候,对于来自艺术上的、生活中的美,语言总是显得苍白无力。如果你曾为一片风景驻足,为一幅画或一张照片而心有戚戚;如果曾看过一部电影,你为之欣喜,为之落泪,或者,被一首音乐所冲击、所震撼,我想那就是美的力量,美的强大了。这样的美令人愉悦,令人光明,让人面对人生的困苦又多了一份信心和勇气。那是一种照耀人生苦难的光明。
真正的美是无价的。虽然世事沧桑,岁月老去,它们却在时光的磨洗下历久弥新,愈发经典。在多年以后,重又谛听巴赫的《G弦上的咏叹调》,你也许能够再次找回第一次聆听时的心灵撞击的感觉,重又看到沧桑繁复而又丰富多彩、让人含泪又含笑的人生,重新感受到失落已久的美好与光明。那是永久的关于生活的感觉与记忆。
于是你感谢生活,感谢巴赫的《G弦上的咏叹调》。

2009-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