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濕分離過濾缺點

乾濕分離過濾缺點

过滤对各位饲养龙鱼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而其过滤方式又是多种多样的,有人会选择上部过滤、底部过滤、侧过滤,也有人会选择干湿分离。那何为干湿分离呢?干湿分离是为何而生的呢?

大家常见的过滤都是将白棉全部浸泡在水里,而物理过滤后的鱼便或者杂物也都是浸泡在水里,时间久了是会导致鱼缸硝化系统崩溃的。于是,将白棉和水分离,剩饵残渣不会长期浸泡在水里的干湿分离过滤形式就应运而生了。

干湿分离的原理是,主缸里的水出来后,首先经过一个类似滴流盒的装置,滴流盒内可以放置白棉或者其他物理过滤滤材,过滤掉杂质,然后出来后的水再流经生物过滤、化学过滤进行过滤,这样白棉基本上都处于一个半干半湿的状态。

大家根据干湿分离的原理,脑子中应该能想象出个大概样子,只要在原白棉的上方安置个干湿分离盒即可。但干湿分离并不是百分百完美的,干湿分离装置中的滤棉,基本上处于一个半干不湿的状态,这种潮湿的环境就给各种细菌霉菌的繁殖创造了有利的滋生繁殖条件。

所以在使用干湿分离时,建议在出水口套个丝袜,尽量不让残渣剩饵等有机物暴露在空气中,同时水流不时地冲刷它们,这样对水质的影响才能小点;其次,是干湿分离盒中的滤棉要勤换勤洗,不然很容易被细菌霉菌感染的。一般情况下是,每周至少要保证清洗滤棉2次,这样是麻烦点了,但是安全性也提高了。

懶人包

1.乾溼分離會讓水中溶氧增加,增加腐生菌與硝化細菌的健康。

2.因為乾溼分離濾材周遭的溶氧高、溼度也高,所以會容易發霉。需要頻繁更換濾材。

3.乾溼分離會減少汙染物影響水質的時間,因為腐生菌的活化會讓汙染物更快被分解。但也因此水質跌酸會變得很明顯。

4.水質跌酸反映的是水中汙染物太多,而不是乾溼分離不好,需要解決的是汙染物太多的問題,而非捨棄乾濕分離。

5.在可以頻繁更換濾材的前提下,乾溼分離比全浸水式還要好。

乾溼分離指的是將過濾器中的物理過濾抬離水面,讓物理過濾濾材暴露在空氣中,而不是浸泡在水中。這種作法有人說會讓物理過濾變強,而且不汙染水源。有人說反而會讓黴菌滋生、水質跌酸不建議使用。到底乾溼分離好還是不好?就是我們這篇文章的重點。

乾溼分離真的可以讓物理過濾變強嗎?

乾溼分離會讓物理過濾濾材暴露在空氣中,因此乾溼分離可以增加溶氧,使得水中的硝化細菌和腐生菌的生長狀況變好,增強過濾器裡的物理過濾與生物過濾效率。

物理過濾真的會讓黴菌滋生嗎?

乾溼分離的濾材確實比較容易滋生黴菌。因為乾濕分離的濾棉是處於一種半水半陸的狀況,不止含氧量高、溼度也高,所以會讓黴菌滋生。雖然陸生的黴菌不會感染魚隻,但黴菌所分泌的毒素會讓魚隻的肝腎負擔增加,造成內臟受損。所以因此使用乾濕分離的話,會建議要更加頻繁的更換或清洗物理性濾材,以防濾材發霉。

將汙染物抬離水面就可以防止汙染物汙染水源嗎?

有人說因為污染物不是浸泡在水中,所以他不會持續的汙染水源。這個觀念是錯的。雖然我們的濾材不是泡在水中,但是水流仍然不斷的經過,所以污染源還是浸泡在水中。並不會因為改成乾濕分離,汙染物就離水。但是因為腐生菌的生長狀況變好,所以污染物會用更少的時間就被分解,因此乾溼分離確實可以減少水被汙染物汙染的時間,但不是因為汙染物被抬離水面的關係。

乾溼分離會造成跌酸嗎?

水的跌酸是細菌太活躍所造成,而乾溼分離會造成細菌活躍,所以乾溼分離確實會造成跌酸現象。但這暗示的其實是缸內的汙染物太多,魚隻可能飼養的太密集。不能因為乾溼分離會跌酸就說乾溼分離不好。只要增加濾棉的更換次數、減少魚口或是擴增缸體,都是可以解決跌酸的方式。

總結來說,乾溼分離確實能夠大幅的提升過濾器的效能,不過因為微生物生長狀況極佳,也會有容易發霉的副作用。所以在可以三天左右就清洗濾棉的前提下,乾溼分離是非常好的配置。但如果會長期不在家中,使得濾棉無法定期清洗的話,就建議不要使用乾濕分離,將濾棉浸在水中反而可以防止發霉與快速跌酸的現象。

關注元野自然,了解更多自然

在選購一些較大水體的魚缸,尤其是底濾缸的時候,經常性的會聽到」乾濕分離「的概念,很多朋友只知道有這麼一個」乾濕分離「的東西存在,但是對什麼是」乾濕分離「,」怎麼去合理的搭建一個」乾濕分離「,卻不甚了解。

乾濕分離過濾缺點

什麼是乾濕分離

乾濕分離,就是想辦法通過改造,將魚缸循環過濾中的物理過濾部分中的過濾棉從水體中脫離出來。

在魚缸的整體水循環中,第一步便是以過濾棉爲主要濾材的物理過濾,水體中的肉眼可見不可見的顆粒雜質,絕大部分都會被過濾棉攔截,其中主要是觀賞魚等生物的排洩物以及殘餘的飼料。這些有機雜質積累在過濾棉上,會加重水體生態循環系統的負擔,其中過量未及時反應掉的又有可能造成水體的二次汙染,所以, 就有人嘗試著將過濾棉從水體中分離出來,避免有機雜質被水浸泡,」乾濕分離「的概念也就由此出現。

所以,乾濕分離本質上是針對過濾循環的一種改進,並不是一種單獨的過濾方式。

乾濕分離過濾缺點

乾濕分離的優缺點

乾濕分離,被提及的優勢通常有三點,分離有機雜質,延緩水體酸化以及增加水體含氧量。

  • 分離有機雜質

這也是乾濕分離概念被提出的緣由。通過擡高過濾棉,將過濾棉從水體中分離出來,這樣被截留下來的有機汙染物也就從水中被隔離出來了,這些被截留的有機雜質,基本上也就不會再參與到水體的生態循環中,從而降低了水體生態系統的負擔。

但是我們還需要注意到另外一個可能,那就是被從水體中分離出來的有機雜質,完全暴露在了空氣中,而且由於乾濕分離的本質決定,環境是潮溼陰暗的,在這樣的環境下,大量累積的有機雜質,很快便會黴變,乃至滋生各種有害細菌,這些細菌又隨著水流返回到魚缸水體中,反而會增加觀賞魚等生物的患病機率。

所以如何平衡這個問題,也是需要考慮到的,有時候我們看到一些分享圖上的魚缸下水口被套上了絲襪或者是過濾袋,除了防止水花四濺,最主要的作用還是減少被截留的有機雜質和空氣的接觸,這樣可以有效的減少黴變的現象的發生。

  • 延緩水體酸化

乾濕分離的機制,加速了水體中二氧化碳的逸散,二氧化碳又有酸化水體的作用,所以乾濕分離可以延緩水體的酸化。以上所述,其實是一個想當然的結果!

二氧化碳有酸化水體的效果不假,但是,觀賞魚缸中水體酸化的主要原因,還是生態循環系統反應產生的有機酸和無機酸,相比而言,二氧化碳的酸化作用其實可以忽略不計的,更不用說那一點點逸散出去的二氧化碳。

  • 增加水體含氧量

增氧的效果的確存在,但是乾濕分離不是爲增氧,想要增氧有著別的更便捷的方法,增氧對於乾濕分離來說,只是一個錦上添花的效果。

乾濕分離過濾缺點

乾濕分離的設計

網絡上關於乾濕分離的設計很多,市面上也有著各種成品的乾濕分離盒購買,實際使用,效果也是不錯,但是,每個人的魚缸,尤其是定製款的魚缸,其底缸尺寸都是不一樣的,一個能夠完美兼容魚缸的乾濕分離盒,還是定製爲佳。

一個合理的乾濕分離盒,在設計的時候需要考慮多個問題,比如過濾棉的充分利用,下水的靜音效果,水流的衝擊減緩等等。

傳統的乾濕分離盒,主缸的下水管通常是直接懟到過濾棉上的,或者是加裝雨淋管,如果有使用過的朋友應該都會有發現,通常只有水流衝擊的地方會積累雜質,而且水流的衝擊,時間長了後會導致部分有機雜質又重新穿過過濾棉被帶回水體中,造成又一次的汙染。

乾濕分離過濾缺點

上圖是我設想的一種乾濕分離盒,在主過濾倉前增加了一個下水倉,這樣水流過去後,過濾棉能夠得到充分的利用。

下水倉和主盒間有反水板,目的是爲了防止水流過小的時候,有機雜質在下水倉沉澱累積,這樣的話乾濕分離的主要意義就不存在了。

乾濕分離的日常維護

乾濕分離,是需要比較頻繁的維護的。

主要就是換洗過濾棉,除了保證過濾棉的透水性,避免乾濕分離盒中積水,乃至滿溢外,主要還是爲了及時的處理積累的有機雜質。

如果能夠每天都清洗,自然是最好的,如果實在是沒時間精力的話,起碼也要保證每星期兩到三次的維護量。

乾濕分離過濾缺點

關注元野自然,了解更多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