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民 主義 統一 中國

三民 主義 統一 中國

大胆岛上的心战墙

三民主义
三民 主義 統一 中國

基本概念

哲学思想
知难行易 · 物心合一

民族主义
中国统一 · 大亚洲主义 · 帝国主义 · 中华民族

民权主义
五权分立 · 五权宪法 · 革命民权 · 主权在民 · 罢免 · 创制 · 复决

民生主义
国营事业 · 实业计画 · 耕者有其田 · 平均地权 · 涨价归公 · 土地改革

特征

国民革命
中华民国宪法
中国国民党
国民政府
黄埔军校
民报
国民大会
国民革命军

历史

伦敦蒙难记
兴中会
同盟会
辛亥革命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二次革命
六一六事变
国民革命军北伐
联俄容共

著作

建国方略
(孙文学说 · 实业计画 · 民权初步)
建国大纲
三民主义十六讲

人物

孙中山 · 宋教仁 · 黄兴 · 邹容
蒋中正 · 胡汉民 · 戴季陶 · 陈立夫
王宠惠 · 朱执信 · 汪兆铭 · 邵元冲
吴稚晖 · 于右任 · 廖仲恺 · 张知本 · 邹鲁 · 蒋经国

相关条目

民族主义
社会主义
中华民国
总理遗嘱
国父思想 (课程)
三民主义青年团
光复大陆设计委员会
反共产主义
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大同盟
三民主义统一中国
对三民主义观点与评价
对三民主义的批评

三民 主義 統一 中國
中华民国主题

三民主义统一中国为中华民国继蒋中正总统时期的反攻大陆与七分政治、三分军事的政策后,1981年(民国70年)蒋经国总统时期的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其彰显中华民国政府在动员戡乱时期由一开始的武力反攻,转向为政治反攻。[1]

目录

  • 1 起源
  • 2 反响
  • 3 参见
  • 4 注释

起源[编辑]

三民 主義 統一 中國

金门大胆岛上的“三民主义统一中国”标语,与厦门对岸的“一国两制统一中国”标语遥遥相望。1986年8月由金防部司令赵万富上将令烈屿师长龚力少将兴建,翌年即同因三七事件去职。另外还有一块标语设于二胆岛的哨所墙上。

1979年中国大陆在邓小平上台后,调整对台湾的政策。1981年9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了“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俗称“叶九条”),为“一国两制”初步概念。[2]

时任中华民国总统的蒋经国则提出“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对其回应。1981年3月29日至4月5日,蒋经国以中国国民党主席身份,召开十二全,提出“贯彻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案”。并且通过“贯彻复兴基地民生主义社会经济建设案”,希望通过实际的政治与经济建设,突显台湾的具体建设价值,以利实现“和平反攻”。[3]

李登辉时代,台湾通过《国家统一纲领》来取代这个政策,称为终极统一,但随后却在实际上放弃了相关政策,转向倾向于华独的两国论。

反响[编辑]

主条目: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大同盟

参见[编辑]

  • 三民主义
  • 反攻大陆
  • 中国统一

注释[编辑]

  1. ^ 楊日青:蔣經國與民主化. [2015-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0).
  2. ^ 鄧小平提出“一國兩制”. [2015-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18).
  3. ^ 陳守雲:解密蔣經國,pp.13-14. [2015-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16).

台湾海峡两岸关系

  • 三民 主義 統一 中國
     
    中华人民共和国
  • 中国大陆
    • 中国内地
    • 香港
    • 澳门
  • 三民 主義 統一 中國
     
    中华民国
  • 台湾地区
    • 台湾
    • 澎湖
    • 金门
    • 马祖

概述

  • 台湾问题
  • 台湾海峡现状
  • 台湾与福建关系
  • 台湾与香港关系
  • 台湾与澳门关系
  • 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关系

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

  • 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
  •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统一战线工作部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政党

  • 中国共产党
  • 民主党派
    •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 其他政党

中华民国

  • 光复大陆设计研究委员会
  • 国家统一委员会
  • 大陆委员会
  • 海峡交流基金会
  • 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政策委员会大陆事务部
  • 民主进步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国事务部

政党

  • 中国国民党
  • 民主进步党
  • 台湾民众党
  • 时代力量
  • 其他政党
    • 列表

术语

一个中国
中国统一

  • 一中两国
  • 一中两宪
  • 一中三宪
  • 一中共表
  • 一中各表
  • 一中同表
  • 一五新观点
  • 一国两制
  • 一国两区
  • 一国两府
  • 一国两制台湾方案
  • 一国良制
  • 一纲四目
  • 两岸一中
  • 两岸共同议会
  • 两岸和平协议
  • 三个可以谈
  • 三民主义统一中国
  • 九二共识
  • 中国台湾
  • 中国台北
  • 中华台北
  • 中华北京
  • 各表一中
  • 宪法一中
  • 大一中架构
  • 去台湾化
  • 反攻大陆
  • 杀朱拔毛
  • 汉贼不两立
  • 终极统一
  • 统派
    • 台湾亲中共派
  • 统战团
  • 叶九条
  • 邓六条
  • 江八点
  • 胡四点
  • 胡六点
  • 习五条
  • 解放台湾

两个中国
一中一台
台湾独立

  • 一个原则、三个坚持、五个反对
  • 一边一国
  • 两国一制
  • 四不一没有
  • 四个坚持
  • 四要一没有
  • 四阶段论
  • 九六共识
  • 中国分裂论
  • 中华民国第二共和
  • 中华民国在台湾
  • 中华民国是台湾
  • 中华民国(台湾)
  • 中华民国台湾
  • 中华民国军事占领台湾论
  • 去中国化
  • 台湾主体性
  • 台湾价值
  • 台湾共和国
  • 台湾共识
  • 台湾地位未定论
  • 台湾本土化
  • 台湾民族主义
  • 台湾正名
  • 天然独
  • 法理台独
  • 独派
  • 独台
  • 华独
  • 宪法各表
  • 特殊的国与国关系

其他

  • 协防台湾
    • 美国
    • 日本
  • 弃台论
  • 美属台湾群岛方案
  • 俄罗斯不友好国家名单

历史

台湾海峡两岸关系史

海峡两岸关系 · 台湾问题 · 台海现状

1949年前

  • 澎湖寨巡检司
  • 澎湖之战
  • 崇祯明荷海战
  • 郑荷之战
  • 丁未漂人事件
  • 康熙平定台湾
    • 澎湖海战
    • 渡台禁令
  • 大甲西社抗清事件
  • 福建台湾省
  • 马关条约
  • 厦门事件
  • 开罗宣言
  • 台湾光复

1949-1979

  • 中华民国政府迁台
  • 朝鲜战争战俘遣返问题
  • 台湾海峡危机
  • 金门战役
  • 舟山战役
    • 登步岛战役
    • 舟山撤退
  • 台海空战
    • 上海空战
    • 1958年空战
  • 第一次东山岛战役
  • 大担岛战役
  • 南日岛战役
  • 湄州岛战斗
  • 第二次东山岛战役
  • 陶普斯号事件
  • 中美共同防御条约
  • 台湾海峡危机
  • 第一次台湾海峡危机(九三炮战)
  • 一江山岛战役
  • 1·20福州大轰炸
  • 大陈岛撤退
    • 金刚计划
  • 台山列岛海战
  • 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
  • 洪进山事件
  • 7·21马祖空战
  • 闽江口海战
  • 第二次台湾海峡危机(金门炮战)
  • 九二海战
  • 1958年台海空战
    • 九二四空战
    • 双十马祖空战
  • 台海心战
  • 六一九炮战
  • 湄公河战役
  • 周鸿庆事件日语LT貿易#中華民国の対応と周鴻慶事件
  • 马晴山事件
  • 国光计划
    • 东引海战
    • 东山海战
    • 崇武以东海战
  • 吴文献事件
  • 台湾海峡中线
  • 关闭政策
    • 打通南北航线
    • 海军舰队首航台湾海峡
    • 台湾海峡复航
  • 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

1979-1996

  • 告台湾同胞书
  • 三不政策
  • 六二七事件
  • 中华航空334号班机劫机事件
  • 三七事件
  • 开放两岸探亲
  • 闽平渔事件
  • 金门协议
  • 闽狮渔事件
  • 九二香港会谈
  • 汪辜会谈
  • 千岛湖事件

1996-2008

  • 戒急用忍
  • 小三通
  • 第三次台湾海峡危机(台湾海峡飞弹危机)
  • 中国国民党和平之旅
  • 两岸定期航线

2008-2016

  • 活路外交
  • 两岸两会高层会谈
    • 野草莓运动
  • 两岸互赠保育类动物
  • 陆客赴台
  • 陆生赴台
  •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
  • 小三通
  • 大三通
  • 台澎金马个别关税领域
  • 服贸协议
    • 太阳花学运
  • 习连会
  • 陈云林访台争议与冲突
  • 张王会谈
  • 张志军访台争议与冲突
  • 货贸协议
  • M503航路事件
  • 习朱会
  • 习马会
  • 周子瑜国旗事件
  • 罗志祥国族事件

2016至今

  • 台湾诈骗犯遣返案
  • 雄三误射
  • 桃园火烧车案
  • 退将赴陆
  • 周泓旭案
  • 李明哲事件
  • 2019年东亚青年运动会
  • 习洪会
  • 解放军对台飞弹
  • 解放军机舰绕台
  • 反红媒游行
  • 中国大陆抵制金马奖
  • 陆客赴台自由行停签
  • 武汉返台包机事件
  • 李孟居事件
  • 2019年解放军军机越线
  • 2020年解放军台海演练
  • 黄郁婷队服事件
  • 2021年所罗门群岛骚乱
  • 2022年美国教堂台裔枪击案
  • 佩洛西访台
    • 反应与影响
    • 解放军环台军演

台湾海峡 · 台湾地区

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台湾问题与中国的统一》
  • 《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
  • 《反分裂国家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
  • 《“台独”顽固分子清单》
  • 《“台独”顽固分子关联机构》
  • 《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

中华民国

  • 《中华民国宪法》
  • 《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
  • 《国家统一纲领》
  • 《中华民国宪法增修条文》
  • 《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
  • 《香港澳门关系条例》
  • 《两岸协议监督条例》(草案)
  • 《反渗透法》
  • 《境外势力影响透明法》(草案)
  • 《反并吞中华民国法》(草案)

海峡两岸

  • 《金门协议》
  • 《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
  •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
  •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合作协议》
  • 《海峡两岸避免双重课税及加强税务合作协议》
  • “两岸协议监督条例”(草案)

美国

三民 主義 統一 中國
美国国会所认可通过之台湾相关重要文件
三民 主義 統一 中國

基于《美国宪法》之三权分立政府权限

  • 旧金山和约
  • 中美共同防御条约
  • 台湾关系法
  • 六项保证
  • 台湾安全加强法案
  • 台湾旅行法
  • 亚洲再保证倡议法
  • 台湾友邦国际保护及加强倡议法
  • 台湾保证法

三民 主義 統一 中國

其他

  • 《马关条约》
  • 《开罗宣言》
  • 《波茨坦公告》
  • 《降伏文书》
  • 《联合国安理会第87号决议》
  • 《联合国大会第505号决议》
  • 《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
  • 《中日和约》
  • 中美三个联合公报

其他

中华人民共和国

  • 台湾海峡通道
  • 金厦跨海大桥
  • 国道
    • 228
    • 319
  • 高速公路
    • 北京-台北
  • 高速铁路
    • 北京-台北
    • 昆明-台北
    • 北京-香港(合肥-台北)

  • 三民 主義 統一 中國
    分类
  • 三民 主義 統一 中國
    共享资源
  • 三民 主義 統一 中國
    文库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三民主義統一中國&oldid=72456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