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意思

主題文章 1

耶和華是我的牧者

 
廣東話

國語

有一天,一個名叫大衛的年輕人正在看守羊群。他突然有個想法,覺得上帝就像一位牧人。他想到羊群既無助又缺乏防禦能力,時刻都需要有人照料。他又想到羊群會傻傻地偏離安全的道路,一直都需要有人指引。他也想到羊群花了許多時間,並且萬般忍耐,才終於信任他,跟隨他。他回想起自己帶領羊群脫離危險時,牠們緊緊依偎在他腳邊的情景。他仔細思考這件事:身為牧人,他必須為羊群著想,為牠們搏鬥,保護牠們,為牠們尋找青草地和可安歇的水邊。他回想起為羊群包紮傷口的情景,也驚訝地發現自己必須再三拯救牠們,否則牠們就會受傷。然而,沒有一隻羊意識到自己被照料得如此周到。他心想:是啊,上帝真像一位好牧人。

古時的牧人知道自己所看管的每一隻羊的名字。他們熟知羊群的一切──牠們的特性、外形特徵和偏好。那時的牧人不會驅趕羊群,而是引領牠們。早晨,牧人用獨特的嗓音來呼喚羊群,每一隻羊都會起來,跟隨主人到牧場去。即使有兩個牧人同時呼喚自己的羊,而這兩群羊是待在一起的,牠們也絕不會跟錯牧人。為了讓羊群安然吃喝,牧人會在荒野尋找青草地和安全的水源;與此同時,羊群整天都跟隨著自己的牧人。

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意思

每年都有一些時候,牧人必須把羊群帶到更偏遠的曠野。這些荒無人煙的不毛之地,是獵食動物出沒的地方。但是,羊群總能得到很好的保護。牧人腰裡都掛著「竿」(沉重的棍棒),手裡都拿著牧羊「杖」。牧羊杖的一端有個彎鉤,可以用來把羊從危險之地救出來,或者阻止羊到處亂跑。竿則是用來驅趕野獸的武器。大衛說:「有時獅子來了,有時熊來了,從群中抓走一隻羔羊。我就追趕牠,擊打牠,把羔羊從牠口中救出來。」(撒母耳記上17章34-35節,和合本修訂版)

牧人整天都與羊群在一起,細心照料牠們,保護牠們不受任何傷害。若有一隻羊迷了路,牧人就去尋找,直到找著為止。然後,他會把羊扛在肩上,帶回家裡。到了傍晚,牧人會把羊群帶到安全的羊圈裡,自己則睡在門口保護牠們。

一個好牧人,從來不會撇下自己的羊。若沒有牧人,羊群就會迷路。只要有牧人同在,羊群的生命就有保障。大衛寫詩篇23篇時,大概也想到這樣一位好牧人吧。

耶和華是我的牧者,
我必不至缺乏。
祂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
領我在可安歇的水邊。
祂使我的靈魂甦醒,
為自己的名引導我走義路。
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
也不怕遭害,
因為祢與我同在;
祢的杖,祢的竿,都安慰我。
在我敵人面前,
祢為我擺設筵席。
祢用油膏了我的頭,
使我的福杯滿溢。
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愛隨著我,
我且要住在耶和華的殿中,
直到永遠!

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意思

這位牧人會呼喚我們,無論我們的回音多麼微小,祂都留心聽。祂聽得見最微弱的哭泣聲。即使我們沒有回應,祂也不會放棄或者走開。我們向祂求助,祂就馬上迎接我們。祂始終都在我們身邊。「凡求告耶和華的……耶和華便與他們相近」(詩篇145篇18節)。上帝最想做的事情就是愛我們。愛是上帝的本性;因為「上帝就是愛」(約翰一書4章8節),祂無法不愛我們。

你有無法言喻的哀傷嗎?有難以描述的傷痛嗎?心裡有說不出的痛苦嗎?請來到創造你心靈的主面前吧。耶穌說:「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我心裡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裡就必得享安息。因為我的軛是容易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馬太福音11章28-30節)

我們若靠自己,就只會坐立不安,總覺得還有些事物值得我們去瞭解和喜愛。然而,上帝不會讓我們獨自面對。正如詩篇23篇2節所說,祂使我們躺臥在青草地上,領我們到可安歇的水邊。這裡的動詞表明,牧人正溫和地勸說自己的羊群──堅持不懈地耐心鼓勵牠們前往可以充飢解渴的地方。

在大衛的時代,牧人會把乾渴的羊群領到「青草地」,這是沙漠裡的綠洲。若沒有牧人的引導,羊群就會走進曠野,倒斃在那裡。經驗豐富的牧人都很熟悉地形,會督促羊群到熟悉的草地和溪水旁,羊群在那裡可以吃草,還能躺臥休息。

這個畫面的重點,並不是羊群在吃草和飲水,而是牠們正躺臥休息。「領」這個動詞表明,牧人與羊群的步履緩慢而悠閒。這是一個恬靜而安寧,令人滿足而放鬆的情景。一般情況下,牧人清晨會在崎嶇不平的牧場裡放羊,上午則把羊群帶到較好的草地上,中午就到陰涼的綠洲上休息。

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意思

羊群躺臥在「可安歇的水邊」這個畫面,強調的是安息的概念──那是我們的慾望都得到滿足的狀態。早期基督教神學家及哲學家奧古斯丁(Augustine)曾如此呼求:「我如何能在祢裡面安息呢?……如此一來,我就不會坐立不安,還能抓住祢的手──祢是我生命中的至寶。」這一切都從上帝開始。「祂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領我在可安歇的水邊」(詩篇23篇2節)。好牧人「按著名叫自己的羊,把羊領出來。既放出自己的羊來,就在前頭走,羊也跟著祂,因為認得祂的聲音」(約翰福音10章3-4節)。

上帝踏出了第一步。祂主動呼喚我們,領我們到可安歇的地方。不是因為我們尋找上帝,而是因為上帝尋找我們。我們內心深處有一片為上帝存留的地方。我們受造是為了上帝,若沒有祂的愛,我們就會感到孤獨和空虛,因而痛苦不已。祂從宇宙的深處向我們的內心呼喚。大衛如此描述這一情景:「祢說:『你們當尋求我的面。』那時我心向祢說:『耶和華啊,祢的面我正要尋求』」(詩篇27篇8節)。上帝向大衛內心深處所說的話,表明了祂心中的願望:「你們要尋求我的面。」而大衛回應說:「耶和華啊,我要尋求祢的面。」

的確如此,上帝呼喚我們──祂尋找我們,好讓我們尋求祂──我們的心也渴慕祂。上帝要領我們到「青草地」和「可安歇的水邊」,這些指的是什麼?這地方在哪裡呢?這些比喻背後的真實意義是什麼呢?上帝自己就是我們真正的青草地(參耶利米書50章7節,英文新國際版),是我們可安歇的水邊。祂是我們真正的糧食,是我們的活水。我們若不吃這糧食、喝這活水,就必定會又飢又渴。

人的心靈感到飢餓,惟有上帝能使之飽足。人的心靈感到乾渴,惟有上帝能為之解渴。耶穌說:「不要為那必壞的食物勞力,要為那存到永生的食物勞力,就是人子要賜給你們的……我就是生命的糧,到我這裡來的,必定不餓;信我的,永遠不渴。」(約翰福音6章27、35節)

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意思

可是,我們如何才能以上帝為「糧食」和「活水」呢?這些象徵性的比喻,意味著什麼?我們要那樣做,就要先與上帝「見面」──這也是建立任何關係的第一步。大衛說:「上帝啊,我的心切慕祢,如鹿切慕溪水。我的心渴想上帝,就是永生上帝;我幾時得朝見上帝呢?」(詩篇42篇1-2節)

上帝有真實的位格。祂不是人所杜撰的事物,不是一個概念,不是一個理論,也不是我們自己的投影。無可否認,祂是真實存在的──比我們所能想像的更加真實。正如大衛所說──他用了一個常見的字眼──我們可以「見」到上帝。陶恕(A. W. Tozer)寫道:

上帝是有位格的,我們能與祂建立關係,就像與任何人建立關係一樣。上帝是有位格的,在祂內心深處,祂像任何人一樣,有思想、有意志、有喜好、有感受、有愛、有願望,也會感到痛苦。上帝是有位格的,我們若願意敞開心門與祂建立奇妙的親密關係,就會與祂越來越親近,更加認識祂。

事實就是如此,但問題是:我們願意為了見祂而做好準備嗎?即使我們只是略微靠近祂,祂也會回應我們;然而,我們與祂之間的距離,取決於我們有多麼渴望與祂親近。摩西曾應許說:「你們……尋求耶和華──你的上帝……就必尋見」;但他還加上這個前提──「你若盡心盡性尋求祂」(申命記4章29節,和合本修訂版)。

我們尋求上帝,無須很費力或花很多時間。祂離我們不遠,就在我們的心裡(羅馬書10章8-9節),但祂不會闖進來。祂呼喚我們,等待我們回應。我們與祂的關係會不會發展下去,取決於我們自己是否渴望與祂交往──認識祂。

奧古斯丁說,我們「在人群中很難看見」上帝,「要在隱祕的地方,才能看見」。

耶穌說:「要進入內室,關上門,向那在隱祕中的父禱告」(馬太福音6章6節,和合本修訂版)。在那裡,上帝會與你見面。

耶和華是我的牧者

詩篇二十三篇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篇詩篇。有人說,如果每天都讀詩篇二十三篇,就好像每天吃一個蘋果,百病皆除。詩篇二十三篇對我們來說確是很重要的,它能夠使我們在屬靈上百病皆除。

耶和華是我的牧人,我必不會缺乏。
祂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領我到安靜的水邊。(詩二三:1-2)

從小我就很熟悉詩篇二十三篇,常常默想“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這位牧者怎樣讓我不缺乏?“祂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領我到可安歇的水邊”。我的腦海就憧憬和想像,想起小時候祖母常常帶着我和弟弟到公園去,那裏有一片草場,我和弟弟就在那裏很開心的跑和玩,也好像小羊一樣躺臥在青草地上。但是,當我去到以色列的時候,就發現原來我一直所想像的並不對。在以色列,我看到牧人在曠野牧放羊群,在那裏根本看不到一片青草地,只有寸草不生的曠野石頭地。沒有草地,更不用說躺臥在青草地上了。躺在石頭地上,太陽曬下來,很熱很燙!而且也看不見溪水。到底這些牧人怎樣給羊草吃?牧人走在前面,羊在後面跟着牧人去尋找草吃。沒有一大片草原,找到的都是一小片草地,然後再不遠處,有另一片小草地,再遠一點,又另一片。而且這些小草地的草,並不青翠,許多時都是枯黃的。一小片的草,很快就被羊群吃光了,然後牧人又再去尋找草地,羊也跟着他。
大衛曾經作牧人,當他寫這篇詩的時候,他深深知道羊能夠躺臥在青草地上,是何等的恩典。活在曠野中,能躺臥在青草地上,不但有草,還有溪水,不是正常的,是神所賜的特別恩典!今天,耶和華是我們的牧者,是何等的恩典;我們所擁有的,都是神在我們身上的恩典,都不是理所當然的,因此我們要帶着感恩的心,來到祂的面前。

祂使我的靈魂甦醒;為了自己的名,祂引導我走義路。(詩二三:3)

神不但在物質上供應我們,在靈性上也帶領我們。羊是很容易迷路的,聖經常把人的迷失比作羊的迷失一樣。羊怎樣迷路?當牠吃完眼前的一小片草,看到不遠處有一片,就走過去吃,吃完,又再走遠,結果越走越遠。當羊走迷的時候,牧人就想辦法把牠叫回來。在曠野中,石頭很多,牧羊人就在地上拿起一塊小石頭,丟向那些越吃越遠的羊的跟前,羊就醒過來,走回牧人身邊。我們也是一樣,有些人追求物質,房子一間兩間三間都不夠,越走越遠,把神忘記了,神就把石頭丟來,讓我們醒悟而回到祂的身邊。但有時候我們還是沒有回轉,只往更遠的草地去。牧人看到這隻羊不回來,而且繼續越吃越遠,擔心牠會被野獸吃掉,所以又再丟石頭,這次是丟在羊的身上。當神丟石頭提醒我們的時候,我們要醒悟,不然當神要用石頭打在我們身上的時候,就會很痛。我們每一個人總會有軟弱,有遠離神的時候,但神會把石頭丟在我們身上,好叫我們回到祂的身邊。神愛我們,祂在適當的時候,就管教我們,叫我們回到祂的面前,叫我們走義路,走在主的道路中。

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山谷,也不怕遭受傷害,因為你與我同在;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詩二三:4)

神也在我們的靈程上引我們走義路。有時在我們的生命裏,會遇到一些苦難,好像經過死蔭的幽谷一樣。我們需要有人與我們同在,扶持我們,分擔我們的苦楚,加增我們的力量。詩人說:“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為你與我同在。”看看詩篇,經常有我和你,那是很真實的“你”與“我”同在,是很實在的個人關係。人在困境中往往能體驗神的慈愛在他身上,體驗到神是信實的主,神並沒有離棄,而是隨時在身邊扶持。許多人在痛苦裏經歷到主與他特別靠近,而這個經驗成為了他一生的幫助和提醒。當我們生活得很有辦法,挺成功的時候,會覺得自己蠻不錯;但當我們落入痛苦中,已沒有辦法了,只感到自己孤單在跑,感到自己真正需要主的時候,就會經歷到主的杖和主的竿,都安慰我們。這個經驗非常寶貴。當我年青的時候,曾有半年的時間,那是我剛從馬來西亞移居新加坡的日子,當時自己孤獨一人生活,沒有朋友的問候,沒有牧者的關懷,但我那時覺得神特別靠近我,神與我同在!我每天讀神的話語,用詩歌來讚美祂。當我數算主的恩典的時候,我看見神的恩典夠我用,祂的恩典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

在我敵人面前,你為我擺設筵席;你用油膏了我的頭,使我的杯滿溢。(詩二三:5)

神的恩典叫我們的杯滿溢。無論在任何境況裏,或順或逆,或在經過死蔭幽谷的時候,我們都要數算主的恩典。每早起來,我常很喜歡在主的面前,數算主的恩典,跟祂算舊帳,數算祂在我一生不同的階段中,如何恩領了我,使我的福杯滿溢。我今日成了何等人,都是神的恩典。當我們每天都這樣數算主恩的時候,每一天都會是充滿喜樂的。我們有了主,還有甚麼不滿足呢?神的恩典常常超過我們所求所想。詩人大衛就真的感受到主的無限恩典。他從前是個小牧童,後來竟成為一國之君,而當他軟弱犯罪的時候,也得蒙神的赦免,把他扶持起來。大衛體驗到神很愛他,神愛他不是因為他的外表,不是因為他是個完全的人,事實上大衛犯過很嚴重的罪,但神還是愛他。大衛體驗到神的恩典是多麼的大,他立定心志:

我一生的日子,必有恩惠慈愛緊隨着我;我也要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直到永遠。(詩二三:6)

大衛相信神永遠與他同在,相信神的恩惠和慈愛跟着他,他有這樣的信心,有這樣的立志,在神面前感謝主恩。
我曾在英國生活,看見羊群是在羊圈裏牧養的,而且羊群低頭所見盡是青草,吃完就睡,睡完又吃,太幸福了。但是,有時候羊也會走到圈外,於是有牧羊狗把牠趕回來,把牠趕在歸回羊圈的正路上。我們的一生也被兩樣東西趕着,那就是恩惠和慈愛;若沒有神的恩惠和慈愛,我們一生怎能行在神的旨意和道路中呢?人的一生不在乎擁有多少名利財富,而在乎神的恩惠和慈愛隨着我們;對比耶穌基督,對比神的恩惠和慈愛,世上的一切就好像保羅所說一樣,如同廢物(腓三:8)。我們今日是靠着自己的本事而活,還是讓神的恩典和慈愛隨着我們呢?詩人卻決定一生一世住在主的殿中:“我也要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直到永遠。”(詩二三:6)。我們每主日到主的殿來敬拜祂,事奉祂,不是靠着自己,而是以一個感恩的心來求祂憐憫。我們要歸回神的面前,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直到永遠。

主是我們的好牧人,好牧人為羊捨命。主的恩典數算不盡,祂的恩惠和慈愛隨着我們。願我們再次把自己獻上,按着主的旨意而活,一生跟隨祂,事奉祂,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直到永遠。

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意思

金燈臺活頁刊第一六三期 2013.1
作者黃朱倫牧師為本刊義務總編輯。本文的經文錄自聖經新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