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沾鍋塗層致癌

防疫期間在家煮的頻率大幅增加,烹飪完最麻煩的就是洗鍋子了!對於不愛刷鍋子的人來說,「不沾鍋」的出現真是一大福音。不過,近年來在網路上卻有不沾鍋會致癌的傳聞,讓民眾對不沾鍋的食安風險感到疑慮,食藥署特別邀請海洋大學陳泰源副教授為民眾解惑,提醒大家使用不沾鍋的3項原則。

不沾鍋塗層致癌

不沾鍋怎麼用才能避免致癌風險?食藥署邀專家解惑。(圖片來源/Unsplash)

食藥署表示,不沾鍋塗層材質使用的「鐵氟龍」(Teflon),在正確的使用下,通常是一種相當安定的物質。除了在鍋子溫度超過熱、超過攝氏360度時,發出煙霧被吸入恐對人體有風險外,在一般料理的使用過程中,鐵氟龍做為炊具塗層對人體造成的危險極低,因此,安全使用的重點就是應避免使鍋子高溫空燒。

食藥署指出,過去「鐵氟龍」塗層被認為具致癌風險,是由於製造鐵氟龍時需要「表面活化劑」,以往業界慣用的表面活化劑「全氟辛酸(Perfluorooctanoic acid, PFOA)」,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定位為2B級致癌物,因此鐵氟龍才會被認為具有毒性。

然而,現今PFOA已成為我國列管的毒性化學物質,因此製造「鐵氟龍」之業者也已經在2015年起宣布停止使用PFOA。因此,食藥署提醒,選購不沾鍋時,應盡量挑選良好商譽品牌所出產之產品,品質及安全性更有保障,無需過度恐慌。

至於使用不沾鍋應注意哪些原則?食藥署特別邀請海洋大學陳泰源副教授列出下列3點提醒大家:

一、避免高溫空燒:過度高溫可能會破壞不沾鍋塗層,應避免使不沾鍋高溫空燒。

二、避免刮傷鍋面:不建議使用金屬類鍋鏟,也應儘量避免用鋼刷清潔,較易刮傷不沾鍋,並儘量不要烹煮有硬殼、硬骨的食材,可降低不沾鍋塗層被破壞的風險。

三、鍋面損傷應汰換:若使用時已開始有沾黏的狀況,或是塗層已有明顯刮傷或凹損,即可汰換不沾鍋,減少使用風險。

更多太報報導

  • 熱呼呼的燒仙草會致癌?食藥署出面闢謠、揭秘「嫩精」成分

  • 遭中拒收海上漂流、立陶宛蘭姆酒抵基隆港!台酒:每瓶千元有找、拚月底上市

為了追求健康,近年來人們自煮風氣逐漸盛行,號稱「懶人鍋具」的不沾鍋,也因為方便清洗、重量輕等魅力成為煮婦首選。但是你知道如何挑選不沾鍋嗎?不沾鍋塗層上的「鐵氟龍」(teflon)真的安全嗎?要如何「正確」使用不沾鍋才不會不小心吃下毒呢?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不沾鍋塗層材質「聚四氟乙烯(polytetrafluoroethylene, PTFE)」,又稱「鐵氟龍」(teflon)。

食藥署說明,「鐵氟龍」,是一種耐熱、耐冷、耐腐蝕的聚合物,具有抗水、抗油脂、避免沾黏的功能。早期由於製造時需使用「表面活化劑」,而業界慣用的「表面活化劑」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定位為2B級致癌物的全氟辛酸(Perfluorooctanoic acid, PFOA),在過去被視為具有致癌風險,但已於2015年起被我國禁用。

另外,根據研究,PTFE材質需在360℃才會降解,在正常烹煮狀況,更甚至是高溫烘焙(約250℃)的條件下,不會有太大的安全性疑慮,煮婦大可不必過於擔心。

使用不沾鍋4原則!照做就能吃得安心

1, 避免高溫空燒

食藥署提醒,不沾鍋若高溫空燒,使得溫度急速升高,易破壞塗層產生有害物質。

2. 避免破壞鍋面

使用不沾鍋應盡量避免傷害鍋面,減少使用鋼刷進行清潔,也不建議使用金屬類鍋鏟。在烹煮物方面也盡量避免使用其烹煮硬殼、硬骨食材,從而降低破壞塗層風險。

3. 定期汰舊換新

食藥署表示,若發現不沾過表面已有沾黏狀況或明顯刮痕損傷,即可進行汰換,減少吃進有害物質風險。

4.嚴格挑選、仔細閱讀使用說明

食藥署表示,挑選不沾鍋時,應挑選良好商譽品牌及符合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等相關規定之產品,同時仔細閱讀使用說明,依自身習慣及料理需求進行選擇。

資料來源:《食藥署》

責任編輯/林俐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不沾鍋塗層致癌

▲用不沾鍋炒菜有風險,一小道刮痕就可能釋放出230萬個塑膠微粒。(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stocksnap)

記者張寧倢/編譯

澳洲科學家近日發現,廚具中常見的不沾鍋可能隱藏健康危機。發表於《整體環境科學》(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的研究顯示,不沾鍋上的1道小刮痕可能釋放出多達9100個塑膠顆粒,而體積更小的塑膠微粒或奈米塑膠更可能達到230萬個。而不沾鍋塗層中的化學物質可能與免疫系統抑制、癌症風險有關。

根據澳洲科學網站「ScienceAlert」報導,澳洲福林德斯大學(Flinders University)研究人員利用拉曼成像技術,以光子散射水準測量鐵氟龍塗層不沾鍋上的微粒,結果發現只要出現1道5公分的刮痕就可能釋出9100個塑膠顆粒,破損的鐵氟龍塗層則在模擬烹煮的30秒過程中,釋放出多達230萬個直徑小於5毫米的微塑膠(microplastics,通稱塑膠微粒)和奈米塑膠(nanoplastics)。

更令人擔憂的是,俗稱鐵氟龍的塗層材料為聚四氟乙烯(PTFE),是屬於「全氟/多氟烷基物質」(PFAS)的一種,因為性質穩定且難以自然分解,所以又被稱作「永久化學物質」。過去有研究認為,PFAS與免疫系統抑制、癌症、內分泌、生殖發育等健康問題有關,接觸過PFAS毒素者患病風險可能增加4.5倍。美國CDC表示,從盥洗用品到烹飪廚具,PFAS幾乎無所不在。

參與研究的澳洲福林德斯大學機械材料工程師Youhong Tang表示,這項研究揭示一個強烈警告,「我們必須謹慎選擇和使用烹飪用具,以避免食物遭到汙染。」

►20分鐘聽懂《Wow世界熱鬧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