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 心理 學 入門

首页犯罪心理学文章

犯罪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应用心理学原理,研究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心理及其结构形成、发展和变化的规律,为预防犯罪,揭露和惩治犯罪以及改造罪犯提供心理学的依据,为维护社会治安服务。 一方面,为家庭、学校和...

12月11日 犯罪心理学

阅读全文

什么是犯罪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的定义 犯罪心理学是研究影响和支配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心理及其结构形成、发展和变化规律以及犯罪对策的心理学依据的一门学科。理解这一定义,必须先明确以下基本概念和原理。 ...

12月11日 犯罪心理学

阅读全文

1978年1月23日,星期一,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沙加缅度市北部,发生了一起令人发指的谋杀案。24岁的货车司机大卫·瓦林的妻子,她已怀孕3个月,现年22岁,赤裸全身倒在卧室,气绝多时,下腹被人凶残地劈开,...

12月11日 犯罪心理学

阅读全文
犯罪 心理 學 入門
犯罪心理学

《犯罪心理学(最新修订)》本着博采众长、注重实用的原则,在广泛参阅国内外犯罪心理学研究的新成果的基础上,并结合编者十多年教学经验和深入司法实践研修之所得,理论与实践并重,继承与探索结合,既从犯罪心理机...

10月07日

阅读全文

犯罪心理学的含义历来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至今仍如此。 狭义的犯罪心理学是指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研究犯罪主体的心理和行为的一门学科;广义的是指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研究犯罪主体的心理和行为以及犯罪对策...

09月26日 犯罪心理学

阅读全文

內容簡介

國內的犯罪狀況反應著社會的變化,現今社會和之前已有很大的改變。在高度產業化、情報化、國際化的進展之下,以往號稱世界低犯罪的社會諸條件已經不復可見。

像一九九五年東京地下鐵沙林毒氣事件,還有和世界上罕見的最尖端科技的恐怖行動事件都一一發生了。

現在要確保眾人平穩的日常生活、重新拾回社會的安全與信賴等已經成為緊急的課題,這也是現代犯罪學的主題。

本書將威脅到日常平安的各種脫軌行動或組織的暴行等……舉出具體的事例,提供給讀者一般很難掌握的實際內容與法律關係,以及社會對應等廣泛的知識。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7546272
  • 叢書系列:實用心理叢書
  • 規格:平裝 / 192頁 / 16k菊 / 14.8 x 21 x 0.9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心理勵志> 心理學> 其他大眾心理學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犯罪 心理 學 入門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本文以“一份犯罪学人的初阶书单”为题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青苗法鸣” (ID:Qmfming),点此跳转链接

首先,做一点预防性的澄清:犯罪学是什么?不是什么?

和很多人想象的不一样,犯罪学不是推理、柯南,我们真的真的不会破案(流下不学无术的泪水.jpg),那是刑事侦查学。我们也不会侧写/心理画像,那更偏向于司法心理学(forensic psychology)。犯罪学更不是“如何”犯罪,那是犯罪学受的最讽刺的误解。犯罪学研究的是犯罪现象、犯罪原因和犯罪预防。

初阶书单,个人认为关键在精不在多,多反而可能让人产生畏惧心理。按照“first, know something of everything; then, know everything of something”的读书方法论,此处以推荐体系书为主,意在首先建立一个系统的认识。各人的兴趣各有不同,在茫茫林海发现自己钟爱的树之后,可以在一个领域更深入地探索

体例上,本书单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犯罪学本身,第二部分关注经验研究方法,第三部分是一点社会学、心理学的书目。其中标*的意味可以选取也可以不选取,数字后加abc的表示选取其中一本即可。需要说明的是,书目的顺序并不包含按推荐程度排列的意思,第三部分相对独立,第一、二部分是根据作者个人经验建议的大致的由浅入深顺序,也只是相对的,阅读哪些书目归根结底是看各人的需要,可以自行选取,如果对某一方面不感兴趣,也可以略过。因为定位在初阶,本书单未直接推荐英文著作,至多在说明里提及补充;又考虑易得性,也未推荐台版书。

感谢北京师范大学刑法学硕士研究生于跃师姐、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社会学硕士研究生王腾菲师姐对这份书单的审阅和建议。

一、犯罪学

(一)犯罪学理论

现象论、原因论、预防论三大版块中,犯罪原因论一般被认为是最核心的部分。犯罪原因的分析,不应只是“个人原因”“家庭原因”“社会原因”的简单罗列,更追求精确、有深度地揭示各变量间的因果机制——就此而言,美英犯罪学的解释理论有助于我们提升理论品味,首先有一个开阔的视野。

1. [美]乔治·B.沃尔德、托马斯·J.伯纳德、杰弗里·B.斯奈普斯:《理论犯罪学》(第五版)([2002] 2005)

Vold 1958年第一版,后不断修订,如今已更新至2019年第八版。中文版译自2002年第五版,虽不是最新,但仍不失为中文世界里极好的入门书。以犯罪社会学为主。

2. 吴宗宪:《西方犯罪学史》(第二版第三、四卷)(2010)

不同学科对待经典的态度是不一样的,哲学里我们也许时而需要回到柏拉图,回到霍布斯、洛克,但科学中,正如经济学入门不必读斯密、李嘉图、马尔萨斯的著作,一份犯罪学初阶书单也不必按照思想史的顺序推荐刑事古典学派的贝卡利亚等人——关注点尚不在犯罪原因,或草创之初的龙勃罗梭、加罗法洛、菲利。龙勃罗梭那段历史是重要的,但《犯罪人论》的第五版,也是1896-1897年的事了,这一百多年里可以有太多的进步。此处推荐第三、第四卷现代犯罪心理学和犯罪社会学的部分。如果对《西方犯罪学史》仍感到有压力,吴老师还有简化版的《西方犯罪学》,法律出版社2006年第二版。

(二)分支与各罪

以上谈到的各种理论,尽管可以区分适合解释什么犯罪、不适合解释什么犯罪,但终究不是对某类具体犯罪的解释,且偏重于社会学的路径,因此仍需其他书目加以补充。(受书单的初阶定位和作者的才疏学浅限制,以下内容不包括犯罪生物学、犯罪地理学与犯罪制图,和环境设计预防犯罪。)

3. [美]柯特·R.巴托尔、安妮·M.巴托尔:《犯罪心理学》(第十一版)([2016] 2017)

4. [美]亚历克斯·梯尔:《越轨社会学》(第十版)([2009] 2011)

虽未以犯罪社会学冠名,但许多犯罪行为本身也是越轨行为,可以放在一起研究。本书在简要介绍越轨的概念、实证主义和建构主义两种视角、各种解释理论之后很快进入对具体越轨行为的分析,讨论的犯罪包括杀人、强奸、家暴、白领犯罪、盗窃、抢劫和有组织犯罪等。

5. [美]斯蒂芬·E.巴坎:《犯罪学:社会学的理解》(第四版)([2009] 2011)

体例上,本书分为四编,第一编引入,第二编解释理论,第三编解释具体犯罪行为,第四编控制和预防。第二编解释理论和第四章被害人学,其他书目都有覆盖,不是推荐这本书意图传达的重点。阅读本书时可以将关注的重点放在第三编对具体犯罪行为的解释——包括暴力犯罪、财产犯罪、白领犯罪、有组织犯罪、政治犯罪、无被害人犯罪,并通过第三章初识犯罪的测量,了解官方统计报告、被害人调查和犯罪人自陈报告三种测量方法(在美国分别是UCR、NCVS和NYS)。此外,最后一章提出了犯罪的三级预防策略,第四编的三章都涉及刑事司法学,第二章媒体社会学的视角,这些部分也都很有意思。本书英文已更新至2017年第七版。

6. 吴宗宪:《犯罪心理学总论》(2018)

7. 吴宗宪:《犯罪心理学分论》(2018)

涵盖杀人、抢劫、恐怖主义犯罪、盗窃、诈骗、强奸等犯罪类型,并论述了心理异常、心理障碍、精神疾病与犯罪的关系。

* [英]安德鲁·卡曼:《犯罪被害人学导论》(第六版)([2006] 2010)

被害人学是犯罪学中相对独立的分支,从犯罪转向被害的视角,研究被害现象、被害原因、被害预防、刑事司法系统中的被害人和被害救济。本书英文已更新至2019年第十版,2015年第九版可在http://gen.lib.rus.ec下载。

* [英]麦克·马圭尔、罗德·摩根、罗伯特·赖纳主编:《牛津犯罪学指南》(第四版)([2007] 2012)

本书是中文世界篇幅最厚重的犯罪学书籍之一,阅读时可以根据目录选取自己感兴趣的章节不必通读全书。本书英文已更新至2017年第六版。

(三)插播研究方法

8a. [美]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第十三版)([2012] 2020)

犯罪学归根结底是一门经验科学,需了解如何开展经验研究。本书提供了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一个概览,从社会科学的范式,研究设计,概念化、操作化、测量,信度和效度,到定性、定量资料的各种收集和分析方法。英语世界里,Maxfield & Babbie还有专门的《刑事司法学与犯罪学研究方法》(Research Methods for Criminal Justice and Criminology),如有需要,可在http://gen.lib.rus.ec下载2014年第七版。

8b. 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第五版)(2018)

9. 曹立群、周素娴:《犯罪学理论与实证》(2007)

测量的主题,前面《犯罪学:社会学的理解》《社会研究方法》中都已有出现,本书与研究方法紧密结合,可以进一步领悟操作化和测量的重要性。以犯罪社会学为主。

(四)犯罪学理论

以下两本书,不适合在缺乏基础的情况下直接上手,但是在前述的《理论犯罪学》和《西方犯罪学史》之后,可以跟上最新的理论进展。

10. [美]Alex R. Piquero主编:《犯罪学理论手册》([2016] 2019)

Wiley犯罪学与刑事司法学手册系列的一种,英文出版于2015年,反映了最新的理论进展。是截至目前我所读过的最具理论深度的导论。

11. 曹立群、任昕主编:《犯罪学》(2008)

各章由在美的犯罪学华人学者所写,同样反映了犯罪学领域的新进展。

二、研究方法

当下中国犯罪学面临的,不只是犯罪学尚不成熟,同样还有研究方法的不成熟。这份书单因而力图既关注犯罪学本身,也关注研究方法。

(一)概论

8a. [美]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第十三版)([2012] 2020)

犯罪学归根结底是一门经验科学,需了解如何开展经验研究。本书提供了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一个概览,从社会科学的范式,研究设计,概念化、操作化、测量,信度和效度,到定性、定量资料的各种收集和分析方法。英语世界里,Maxfield & Babbie还有专门的《刑事司法学与犯罪学研究方法》(Research Methods for Criminal Justice and Criminology),如有需要,可在http://gen.lib.rus.ec下载2014年第七版。

8b. 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第五版)(2018)

(二)定量方法

12. [美]弗雷德里克·J.格拉维特、拉里·B.瓦尔诺:《行为科学统计精要》(第八版)(2016)

本是心理统计的书。假设检验的逻辑、正态分布、T检验和方差分析的部分都极好,回归分析、卡方检验部分相对单薄。

13. [美]乔舒亚·安格里斯特、约恩-斯特芬·皮施克:《精通计量:从原因到结果的探寻之旅》(2019)

本书是政策评估的计量经济学领域大名鼎鼎的MHE——《基本无害的计量经济学:实证研究者指南》的简易版,展示了如何通过回归、工具变量法、双重差分和断点回归得出反事实(counterfactual)的因果关系,由显著性检验向因果推断的范式转换。透过其中对明尼阿波利斯家庭暴力实验的政策评估,我们也可以看到国内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教义学之外,刑事政策学的另一种可能。

* 刘建宏:《犯罪功能论》([1993] 2011)

作者是澳门大学的教授、亚洲犯罪学学会会长,本书是作者1993年在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的博论,可以作为一个范例,从中(以及下文提到的桑普森和劳布的《犯罪之形成》)感受什么是规范的犯罪学定量研究。

* 谢宇:《社会学方法与定量研究》(第二版)(2012)

本书分为方法篇和研究篇两部分,前半部分是作者讲的定量研究的方法论和研究方法(各讲内容有些许重合),后半部分收录一些研究作为实例。阅读本书时可着重关注定量研究的方法论基础,变异性原理和社会分组原理,理解什么是我们的事业——解释组间差异

(三)定性方法

我们所谓的“实证研究”(empirical research),其实应译为经验研究,如今“实证”的译法可能已经形成路径依赖,但我们应意识到两者方法论上的区别:经验研究源于认识论经验主义(empiricism),与理性主义相对,不诉诸先天知识和演绎,强调关注经验事实;而实证主义(positivism)则是认为一个事物如果不能被证实便不该相信其存在(法律实证主义在相比于自然法的意义上是实证主义),这在研究中便是典型的假设检验、定量的逻辑。定量不是经验研究的全部,经验研究包括定量、定性两种传统,定量研究以实证主义、后实证主义为哲学基础,定性研究的哲学基础则是建构主义、人本主义和诠释学,两种传统各自有各自适于处理的问题

不是所有非定量的研究都称得上是定性研究,定性研究首先是一种经验研究方法,而无论法教义学的研究对象更靠近规范,而非经验事实。如果对社会科学中的定性研究传统尚不熟悉,不妨先通过一两个范例感受什么是定性研究,以及定性研究的意义。

14a. 龙迪:《性之耻,还是伤之痛:中国家外儿童性侵犯家庭经验探索性研究》(2007)

本书是作者在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工作系2005年的博论,也可以视作被害人学的一项研究,包含了太多的人文关怀和本土化意识。

14b. [美]威廉·富特·怀特:《街角社会》(第四版)([1993] 1994)

本书是社会学定性研究的经典,作者在一意大利裔贫民区用时三年参与式观察而成。电影爱好者阅读过程中或许可以想到《美国往事》和《教父》(笑)。附录一怀特真实地讲述了当年初出茅庐的自己如何一路摸索着开展这项研究,也非常有价值。

15. [美]凯瑟琳·马歇尔、格雷琴·B.罗斯曼:《设计质性研究:有效研究计划的全程指导》(第五版)([2010] 2015)

较巴比《社会研究方法》更细致地介绍了定性研究的范式:民族志、扎根理论、话语分析、生活史分析、案例研究等等。并以扎根理论的范式为例展示了如何开展研究。

16. 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2000)

(四)混合方法

17. [美]John W. Creswell:《混合方法研究导论》(2015)

定性、定量研究背后是不同的哲学基础,两者能否结合?如果可以,又是如何结合?正文132页的小书,让人初识混合方法,定量、定性如何结合在一起。Creswell & Clark还有《混合方法研究:设计与实施》(第二版)([2010] 2017),更加详细。

18a. 周雪光:《国家与生活机遇——中国城市中的再分配与分层 1949—1994》([2004] 2015)

结论并不意外,但方法非常规范,值得关注。如序言中所言,“严谨的统计分析和系统的经验证据呈现……这一学术取向通常要以隐去活生生的个人和生活为代价”,本书转而结合定性资料,追求在宏观的结构—过程中看到一个个活生生的、具体的人,“国家政策在不同历史时期怎样影响了个人机遇轨迹”。定量研究是重要的,但不是唯一重要的,避免定量研究的膨胀和僭妄,对定性研究多一份理解。

18b. 赵军:《边缘的权利——女性性工作者被害问题经验研究》(2011)

如标题传递的,浸透了人文关怀。本书上篇是最终形成的研究,下篇是作者调查时的原始记录。

18c. [美]罗伯特·J.桑普森、约翰·H.劳布:《犯罪之形成——人生道路及其转折点》([1993] 2006)

定性的部分集中在第九章。本书也是发展与生命历程犯罪学的经典,提出了非正式社会控制随年龄变化理论(age-graded theory of informal social control),主要以婚姻、依恋、一份稳定的工作等转折点解释人生命历程中犯罪行为的稳定性和变化。

此外,“万卷方法”“社会学教材教参方法系列”“格致方法·定量研究系列”等系列丛书,也都值得关注。

三、其他

可以感受到,犯罪学是一门非常综合的学科,社会学、心理学的路径在犯罪学研究中占到太过重要的位置,接受社会学、心理学范式的训练,也有助于犯罪学的学习、研究。

19. 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第二版)(2012)

诚如斯言,社会学内部是高度分化的,社会理论、分层和不平等研究、政治社会学、历史社会学、性社会学等等,都各自有各自专攻的问题,一个兴趣明确的人可以直接切入,不必首先经过社会学概论的步骤。如果只推一本书,此处推荐赵鼎新的《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推荐这本书,目的当然不是让大家关注社运理论(笑),而是从中看各种社会学理论是如何解释现象,又是如何相互竞争,在竞争中增进对现实的理解感受什么样的理论是好的、有解释力的理论

20. [美]罗杰·霍克:《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第七版)([2013] 2015/2018/2020)

1879年冯特将实验方法引入,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科学,初次接触心理学的人需首先明白什么是心理学,什么不是心理科学(psychological science),什么是伪心理学。《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如其许诺的,“填补了心理学导论性书籍和心理学研究类著作之间的沟壑”,不只是理论结论,更包括研究者是如何提出假设、实验设计,与研究方法紧密贴合。读巴托尔夫妇的《犯罪心理学》之前,可以先读这本。


未出现的书目,不意味不推荐,可能只是不适合在初阶书单中展开。

“人一生中有两个最重要的日子,一是出生的日子,二是明白为何而生。”

科学的经世致用意义,在于赢得对世界的控制——更具备关于犯罪原因、犯罪预防的知识,才能更高效地减少犯罪。希望每个人都能有尊严地活。

犯罪 心理 學 入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