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別來唸法律

現在台灣一年有將近五千個法律系畢業生,而在二○一○年以前,臺灣的律師考試錄取率約百分之六至百分之八,每年只有不到三百人可以考上律師。五千個學生為了擠這三百個名額,大二、大三就到補習班補習,放著學校的課不上。很多人畢業後三、四年,都不肯出去工作,每天徘徊在補習班和圖書館之間。

《千萬別來唸法律》這本書,主要是介紹台灣法學教育的荒腔走板,以及批判律師考試對其所造成的嚴重扭曲。書可大概分成兩大部分,前一部分主要是敘述律師考試對法律教育各方面的影響,其中包括共筆文化、補習熱潮、學習態度等等,並描述分析律師考試考甲說乙說與獨門暗器等各種不合理的設計。後半部分則是針對法律服務市場、法律學術等議題,加以分析與批判。

這本書洋溢著我滿腔的正義感和對法律人悲哀的擔憂。寫書的初衷,是想要透過這本書讓外人多了解一點法律系、多反省一下律師考試制度的合理性。經中時晚報記者楊欣怡幫我做了專題報導後,這本書被炒熱了起來。大多法律人都聽過這本書,但是看過的人卻不多。因而,很多誤解、批評、猜疑、打壓,都接踵而來。

當初會想寫這本書,是因為畢業那年去參加律師考試,考到第二天民事訴訟一科時,看到一題「獨門暗器」,看完題目我根本不知道它在問什麼,當下才真正親身體驗到國家考試是如何不公不義。因而決定把筆放下,交卷走出考場。回家後,忿忿不平的心情,慢慢燃燒擴大,最後燒出這本書的構想。後來有人告訴我出那題的老師居然曾經洩題,這更堅定了我出書的意志。一年後,歷經一波三折的出版過程,終於出了這本書。

出書後,很多人讚賞我寫這本書的勇氣,但更多人對我這樣的叛逆小子,只有不屑與瞧不起。瞧不起我的人,沒看這本書,卻會講出很多酸溜溜的話。甚至,還有許多實質上的打壓,都接踵而來。

但是,本書也引起一些正面回應。例如,據說本書出版之後,再也沒有出現過任何嚴重、明顯的獨門暗器考題。倘若這真是受我書的影響,也是功德一樁。另外,考試院某高官曾私下告訴我,我書上講的「那個老師」,考試院已經認為他行為的確不當,而不再讓其出題。知道以上兩個正面效應,難道還有人要說「你考上律師來寫這本書才有用」這種話嗎?

另外,在我個人生涯發展上,也得到不少人的正面支持鼓勵。中研院簡資修老師在我出書不久後就叫我去讀龔肇勝的自傳。龔肇勝曾經也是個叛逆學生,但是雖因叛逆得罪不少人,前途看似受阻。可也由於他的異類,受到不少師長的賞識、提拔、關照,最後其實也能夠走出一條路。簡老師這番安慰,我一直銘記於心。也確實,在我生命中出現不少師長一直給予我幫助。

很多師長在我出書之後都主動和我認識,給予我精神上或實質上的鼓勵與支持,讓我非常感激。例如,我們中央大學產經所前所長張明宗教授,就慨然地答應替我寫序。政大的陳惠馨老師和廖元豪學長,也是在我出書後主動與我聯繫認識,而願意大方將其對我這本書的一些想法,放到這本書上與大家分享。而我能一路念到博士班,更是經過太多老師、朋友的默默幫助,包括蘇永欽老師、林子儀老師等,在此無法一一感謝。甚至,我在博士班階段能到學校兼課、繼續在出版社翻譯、寫作,或多或少都跟我出書的經歷有關。

在此要特別感謝一位老師,就是已去逝的政大法治斌老師。透過幾位學長轉述,我得知法治斌老師在我書出版之後,買了五本,隨身帶到大陸交流時送給大陸學者。隔年,大陸北京大學開學典禮上,北大法學院院長特別提到了來自台灣的這本小書。我未曾在法老師門下求學,但老師卻這般提攜後輩,讓我非常感激。可惜後來沒有機會向他道謝。而後來法老師門下的幾位學長,也都給我很多溫情關懷。

學長轉述,法治斌老師生前曾經提議,律師考試不該由學者出題,而該像美國一樣,由實際執業律師出題。有一陣子,考試院似乎想將律師考試專由律師公會承辦,改由律師出題,這跟法老師身前的理念契合。我雖然懷疑這樣是否能確實達到改革的目標,不過透過這個方式讓法學教育回歸正軌,斷了出題老師借出題之便鞏固學術地盤的邪念,仍不失為一個良方。但最後這個想法卻不了了之。

幾年前,有人提出另一種改革方式,打算將來所有的大學法律系改成「法務系」,其畢業生不能夠報考律師,只能考書記官、司法四等、五等。而將來只有某些傳統大校,可以成立專業法律學院,讓專業法律學院的畢業生,才能報考律師。這個方案實在太過石破驚天,嚇壞了不少法律人,使得最近法律界對法學教育的討論,又重掀一股熱潮。也基於此,我決定在本書八章後,補寫一個第九章「法學教育的未來」。

本書出版多年後,政治大學董保城教授,被延攬擔任考選部次長,開始著手推動律師與司法官考試。在其主導的律師考試改革下,現在,律師考試錄取率提高到全額報考人數的百分之十一,每年考上人數大幅提高到一年將近一千人。看起來,法律系學生的命運,已經比起二○一○年以前好多了。本書所探討的一些問題雖然因制度改革而緩和,但仍然存在。因此,我仍樂觀地認為,本書還是能繼續發揮作用,引領人思索相關問題。至少,我希望透過這本書,能讓讀者盡早進行人生規劃。

事實上,許多來問我人生規劃的人,我都老實告訴他們:如果你最終目標是想要當律師,那我還是勸你乖乖去補習班補習。我一點也不厭惡法科補習班,我反而覺得法科補習班才是真正的教育良心事業,法律系那些不知反省的教授則不是。我不會勸人不要來念法律系,但是我會告訴他們,如果你們真的要來念,那就要有好的規劃,可以從大三就去補習班報到,這樣應屆畢業考上的機率才會比較高。諸如此類,對新生、舊生,我都希望他們能看清整個結構,然後調整自己的人生規劃。

我在博士班唸書期間,得到五南圖書出版公司編輯的賞識,出版了一些法律書籍,藉由版稅以支援我的學費及生活費,因此對五南圖書出版公司一直心存感激。此書最初於二○○二年出版,如今已過十年,市面上幾乎絕版。事隔十年,五南圖書的編輯問我是否願意重新出版,雖然因本書出版已經得罪太多人,且也造成生涯上的各種困頓阻力,但我現已身為學者,更應該有道德勇氣提出一些值得大家反省的問題。因此,考慮再三,決定同意由五南出版。並且在出版同時,新增第六章「我是冒牌律師」及第十一章「走上不歸路——該如何學習法律?」,一方面增加閱讀趣味,另一方面也在批判之餘,提供法律學習者一些學習建議。希望新寫的兩章,能讓這本書的調性溫暖些。

大陸出版品書況:因裝幀品質及貨運條件未臻完善,書況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封面老舊、出現磨痕、凹痕等均屬常態,故簡體字館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外,其餘所有商品將正常出貨。 

請注意,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調貨時間:若您購買海外庫存之商品,於您完成訂購後,商品原則上約45個工作天內抵台(若有將延遲另行告知)。為了縮短等待的時間,建議您將簡體書與其它商品分開訂購,以利一般商品快速出貨。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About this ebook

如果你想進入法律這個圈子,那你一定要看這本書! 如果希望子女將來從事律師、法官的職業,那家長一定要看這本書! 因為,法律這個領域,跟你所想的,絕對不一樣! 誰說法律系不好念?其實最好念的科系就是法律系! 考上律師就是「神」,沒考上就「什麼都不是」! 法律人扭曲的性格,全都是國家考試害的?? 本書主要介紹律師考試影響下的台灣法學教育,批判律師考試對其所造成的嚴重扭曲,包括共筆文化、補習熱潮、學習態度等,並描述律師考試考甲說乙說與獨門暗器等各種不合理設計。此外,本書也討論律師考試對國家人力的浪費,並進而影響法律學術的發展。字裡行間洋溢著作者滿腔的正義感和對法律人的擔憂。此書新版,作者以親身經歷,說明律師考試限制並無必要,最後以法律系老師的身分,給所有想學法律的人一些中肯的建議。

Ratings and reviews

About the author

楊智傑,台灣大學法律系畢業,取得台灣大學法學博士後,曾任真理大學法律系助理教授、副教授,現為雲林科技大學科技法律所專任教授。專長為智慧財產權、憲法。著有多本入門法律讀物,並翻譯多本英文法律專書。 著作 法律人的第一本書(五南) 中華民國憲法精義(五南) 資訊法(五南) 圖解法律(五南) 圖解民法(五南) 圖解憲法(五南) 智慧財產權法(新學林) 著作權法:判決與評論(新學林) 專利法(新學林) 別再剪貼論文:教你寫出八萬字法學論文(五南) 美國專利法與重要判決(五南) 美國著作權法:理論與重要判決(元照) 翻譯 法理論的基礎(韋伯) 憲法與政治理論(韋伯) 把憲法踹出法院(正典) 未定案的憲法(中國政法大學) 我們人民:憲法根基(聯經) 主編 聽美國憲法說故事(博雅書屋) 聽美國法律說故事(博雅書屋) 部落格 http://tw.myblog.yahoo.com/yangjames2000 教學網站 http://teacher.yuntech.edu.tw/yangjames/

Rate this book

Tell us what you think.

Reading information

Laptops and computers

You can listen to audiobooks purchased on Google Play using your computer's web browser.

eReaders and other devices

To read on e-ink devices like Kobo eReaders, you'll need to download a file and transfer it to your device. Follow the detailed Help Center instructions to transfer the files to supported eReaders.

More by 楊智傑

Similar eboo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