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把1億2000萬的財產分給三兄弟大哥和二哥分得的財產占全部財產的比率各是0.33和0.32小弟分得的財產有多少元

「在父母親早期20、30年前,我們有土地,當時自地自建,可是兄長姐姐們都沒什麼錢,又或者說不看好後來發展,後來我出了100多萬才補齊工程款,結果去年父親走後,這筆帳他也不認,那條路的店面共2間,另外還有一間房子收租,通通都早被移轉了,因為二哥霸占走了,即便母親10年前離世時有交代,4個子女未來均分,但沒有立下任何證明,講講而已,自然也沒有任何效力,父親失智,這更不用說,我們的信任被利用了而已。」

一位大班同學,在今天分享會的下課後,站在馬路旁等著先生來接,跟幾位老同學聊完,我也正要叫計程車回家,看著這位同學,過去關心多聊了幾句,這位女讀者剛過50歲,住在台北榮總附近,笑咪咪的跟我說:「畢大,你還不趕回去吃飯呀?」

「就剛跟幾位老同學聊天,有一位正要前往香港工作,未來要移居香港,可能有段時間不會再見面,多聊了幾句,您呢?」我也一如過往,沒有急事就跟讀者同學慢慢聊,如果讀者有問題,那也能馬上提供一些意見。

後來她說去年5月認識專欄時,恰巧是人生最低落的時候,我不禁好奇問:「怎麼了?您看起來好像還不錯,而且記得您兒子還送去美國念書,現在大二了嗎?」

這位女讀者說:「畢大您真的記性很好,我們現場同學帶著口罩,您還能記住每個人。」

「其實您名字我還真的已經記不起來了,久了難免也會忘記,這點請見諒,畢竟讀者太多人,可是如果稍微講一下,我大概都想得起來。而且有對話過一些家庭狀況的,那我應該就都會記得。」我老實跟這位讀者說,其實我忘記她姓名了。

她還是很燦爛笑著說:「能認得大家的臉,這已經很不容易了,您客氣了。我也有叫兒子有空閱讀專欄,他也很喜歡你寫的內容,剛好也能趁早學些理財事。」

原來這位女讀者前陣子的低潮倒不是股票賠錢,也不是孩子學習有問題,老公拼了命做3份工作,她則專心當家庭主婦,生養一個兒子而已,經濟狀況倒也還行,早年就跟老公想好,一定要重質,把唯一的孩子栽培好就好,如今拿著獎學金去海外念書,也省了一些學費。那到底是什麼事情讓她心情低落許久?原來是手足為了爭產,讓她心如刀割,心情低落。

母親10多年前走了,父親失智3年,後來去年也離世了,家中共有4個兄弟姊妹,她是排行最小,可是二哥將爸媽全部的財產霸占了,生活最好過的二哥竟為了錢,把其他手足的部分都弄走了,金額有1800多萬。

我聽了後有點驚訝:「你這個二哥怎麼這樣,那其他3個人1800萬被占走,妳不就損失600萬?這太傷了吧!」

「不是,畢大您誤解了,我意思是我們其他兄弟姊妹每人有1800萬被占走。」她補上了這句話的同時,我也愣在當場,這個二哥也太絕了。

「在父母親早期20、30年前,我們有土地,當時自地自建,可是兄長姐姐們都沒什麼錢,又或者說不看好後來發展,後來我出了100多萬才補齊工程款,結果去年父親走後,這筆帳他也不認,那條路的店面共2間,另外還有一間房子收租,通通都早被移轉了,因為二哥霸占走了,即便母親10年前離世時有交代,4個子女未來均分,但沒有立下任何證明,講講而已,自然也沒有任何效力,父親失智,這更不用說,我們的信任被利用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