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 陵 大橋

坐标:24°40′54″N 121°22′46″E / 24.68167°N 121.37944°E

巴陵大橋,臺灣一座公路橋樑,位於臺7線(北橫公路)47公里處,跨越大漢溪上游[1],其政區轄屬桃園市復興區,為巴陵地區之新地標。「巴陵」是泰雅語,為「巨大神木」之意。[2]

巴陵大橋
巴 陵 大橋

巴陵大橋

坐标24°40′54″N 121°22′46″E / 24.68167°N 121.37944°E
承載
巴 陵 大橋
台7線(北橫公路)
跨越大漢溪
地點桃園市復興區巴陵
台7線47k+960至49k+170
官方名稱巴陵大橋
其他名稱巴陵二橋
维护单位交通部公路總局
设计参数
桥型中路式繫索鋼拱橋
全长220米(722英尺)
宽度11.5米(38英尺)
高度37米(121英尺)
最大跨度185米(607英尺)
桥下净空35米(115英尺)
历史
开通日2005年7月30日
地圖
巴 陵 大橋
參考資料:公路總局第一區養護工程處-公路景觀-巴陵橋景觀

目录

  • 1 沿革
  • 2 設計
  • 3 參見
  • 4 參考資料

沿革编辑

已停用的舊巴陵橋,現為人行步道

北橫公路的前身為日治時期的角板山三星警備道,1914年10月在巴陵建有「巴壟鐵線橋」(日文:バロン橋)。民國50年代興建北橫時,拆除鐵線橋改建為「巴陵橋」,現今於北橫公路舊線巴陵一號隧道口左側保存了一支近10公尺高的「巴壟紀念柱」[3]。

由於北橫公路(臺7線)通往角板山、拉拉山、棲蘭、明池,是臺灣北部重要觀光遊憩區,每逢假日交通量激增[1],原巴陵吊橋寬度僅4.5公尺,其前後銜接彎窄隧道,路幅不足容易造成塞車,每逢假日及水蜜桃盛產期間形成交通瓶頸[1],因此交通部公路總局在2001年計畫於巴陵吊橋下游興建巴陵大橋,跨越大漢溪,藉以解決交通壅塞問題[1],設計及施工階段暫稱為「巴陵二橋」[2],施工接近完工階段正式命名為「巴陵大橋」[2]。新巴陵大橋於2005年(民國94年)7月30日舉行通車典禮[4],完工後成為巴陵地區之新地標。

設計编辑

巴陵大橋為中路式繫索鋼拱橋,橋身為桃紅色,代表復興區拉拉山名產「水蜜桃原鄉」之寓意,全長220公尺,主跨185公尺,拱高約37公尺[1][2],橋樑全寬11.5公尺、淨寬10.5公尺、車道寬7.5公尺,人行道每側寬1.5公尺,大漢溪河床面距離橋面約35公尺、距拱頂約52公尺[1]。

參見编辑

  • 巴陵橋及巴陵一、二號隧道
  • 羅浮橋
  • 復興橋

參考資料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公路景觀 > 巴陵橋 景觀. 交通部公路總局第一區養護工程處. [2014-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23) (中文(臺灣)).
  2. ^ 2.0 2.1 2.2 2.3 官明郎. 過河說橋—漫談橋梁之命名. 技師報. 2005-01-01 [2014-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中文(臺灣)).
  3. ^ 角板山三星越嶺道-巴壟鐵線橋紀念柱. 桃園縣政府文化局. [2014-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12) (中文(臺灣)).
  4. ^ 台7線 北橫之美. [2014-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6) (中文(臺灣)).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巴陵大橋

巴 陵 大橋
 

這天我們要去拉拉山恩愛農場的路上,被迂迴又蜿蜒的山路弄得身體吃不消(笑),所以決定過一陣子就下車休息,中途經過了巴陵大橋,視線往右一撇,鮮豔的紅色吊橋橫跨在翠綠山谷之中,底下藍綠色的河流與天空的顏色互相呼應,彷彿是為拉拉山行前開啟了序幕,讓我聯想到之前去過的羅浮橋和復興橋,差別只在於漆上了醒目的朱紅色彩,於是我們立即停下車到這座橋走走,放鬆一下舟車勞頓的疲憊。

巴 陵 大橋
 

巴陵橋原本也是鮮豔的紅色,自從羅浮橋完工後,就為它改漆上甜美柔和的粉紫色,在開車經過巴陵大橋時,兩旁的山谷在巴陵橋的優美弧線之中順勢地蔓延開,壯闊的風景任何一刻都讓人捨不得移開視線。

巴 陵 大橋
  

巴 陵 大橋
  

巴 陵 大橋
  

名列於北橫三大名橋的巴陵大橋,是巴陵地區必訪的重要地標,也是許多人到拉拉山前的休息站,穿過微涼的隧道之後,映入眼簾的就是這座高聳的紅色吊橋,上面寫著「巴陵橋」,其實這是舊巴陵橋,也是一座單向吊橋,現在已經規劃成行人步道,車子是無法通行的。

巴 陵 大橋
 

巴 陵 大橋
  

巴 陵 大橋
  

巴 陵 大橋
  

朱紅色的吊橋彷彿正熱情的迎接每個旅人,在一片鬱鬱蔥蔥的山林裡顯得特別亮眼,也讓人踏著輕盈的步伐,吹著陣陣微風,享受山裡獨有的清新氣息,「好久沒有到深山裡了。」這句話不斷地浮現在我腦海裡,是阿!有多久我們不曾踏出既有的生活圈,徜徉在大自然懷抱裡(笑)。

巴 陵 大橋
  

巴 陵 大橋
  

巴陵橋兩旁都貼心的設置了座椅,還有櫻花樹的造景點綴橋面的風景,感覺特別融入在這個櫻花的季節裡,也多了一份優雅和閑靜,當天來往的旅人並不多,讓我只想好好的獨佔這份難得的清淨,雖然當天風大到把頭髮吹的凌亂不堪,心卻一點也不亂(笑)。

巴 陵 大橋
 

巴陵一號和二號隧道多了點神秘的氣息,也是人工挖掘的隧道,似乎能感受到那股淡淡的歲月滄桑感,裡頭展示了泰雅族的繪畫創作、傳統服飾及農特產品,讓前來的旅人能更加了解這裡的原住民文化。

巴 陵 大橋
 

巴 陵 大橋
 

最後我爬上一旁的階梯從高處眺望巴陵大橋的風景,像是一條粉色和一條紅色綢帶同時並列在山谷之中,這兩座橋彷彿見證了世代的交替,在山谷中烙印下歲月的痕跡,並讓前來到訪的人有駐足的理由了。

歡迎追蹤旅圖中並分享,你們的支持是我寫作動力的來源! 

巴 陵 大橋
 

巴 陵 大橋
 

巴 陵 大橋
 

_

Info.

地址: 桃園市復興區經台7線公路往宜蘭方向,約48.5公里處

_

《延伸閱讀》

《桃園復興》羅浮橋·復興橋 橫跨山谷之間的甜美粉色吊橋

 

巴 陵 大橋
  

巴 陵 大橋
    

我的第一本著作  我們的私房漫旅:100個旅拍玩家嚴選的絕美IG打卡秘境

博客來誠品金石堂尖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