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美援影響美國流行文化大量傳入臺灣而臺灣人接受美國流行文化的主要管道是透過駐臺美軍廣播電臺今icrt前身請問:此電臺是於何時出現於臺灣

1925 年,日治臺灣在「始政 30 週年紀念」首次聽到廣播;1931 年臺北放送局的開張,宣告廣播正式走入臺灣人的生活。然而,當時的廣播聽戶採付費登記制,以日人居多,聽眾較為普及的廣播時代,還是要至戰後算起。在戰後的臺灣,收音機仍屬昂貴物品,相當於基層公務員兩個月的薪水,並非一般家庭負擔得起。不過,大眾還是能在許多公家機關、學校單位收聽廣播。

在電視機普及之前,廣播幾乎是大眾的主要娛樂。然而,戰後 20 年左右是臺灣歷史上的「反共時代」、「心戰時期」,在那個「一年準備,二年反攻,三年掃蕩,五年成功」的戒嚴時期,國民黨政府建立了一套檢閱制度,所有公共播放、出版之內容都需經過相關單位審查後才放行。

因此,縱然 1950 年代的臺灣,有著中廣、警廣、世新、復興、幼獅、正聲、軍中廣播電臺等看似多樣的選擇,但這些電臺播放的內容,始終受到國民黨政府的管束。在那個處處受限的年代,能跳脫戒嚴束縛、自由發出聲音的,唯有駐臺美軍電臺。



美軍駐防臺灣

在冷戰影響下,臺灣成為國民黨政府反共基地後不久,隨即進入美援時代,成為美國在亞洲數個基地之一,並在韓戰爆發後,提供美國駐軍與補給、休憩等功能。隨著駐臺美軍人數的增加,國防部為服務在臺美軍,於 1955 年在軍中廣播電臺成立「中美軍人之聲」,1957 年美軍廣播網接手獨立製作,成立美軍廣播電臺 Armed Forces Radio Taiwan(AFRT),後改名 American Forces Network Taiwan(AFNT)。

在這個機緣下,美國成為戰後臺灣認識世界的重要窗口,也因為美援,臺灣有了許多前所未有的物質基礎與文化養分,從民航機、鐵牛車、歐羅肥到麵粉與甜甜圈,如同那句 60 年代開始傳頌的口號「來來來,來臺大,去去去,去美國!」在在說明了美國是臺灣對外在世界的嚮往。

1970 年 7 月 4 日,美國國慶日那天,美國告示板雜誌推出熱門單曲排行榜。每個週五下午 2點,整整無廣告的 3 小時,美軍電臺播出「American Top 40」,由知名 DJ 凱西・凱瑟(Casey Kasem)主持。這節目根據當週告示榜雜誌,擷取前 30 名流行音樂,逐一播放。當時尚未有網路電纜傳輸音訊,因此美軍電臺需要每週將節目製成黑膠唱盤,再經由美國空軍運輸系統,運送到全球各個美軍電臺,包括臺灣。



抒發的窗口

美軍電臺開播之際,當時臺灣正是執行反共國策的第一個十年階段,1958 年修訂頒布的出版法,對出版物採取了檢閱制度,其中,除了強調民族意識的愛國歌曲外,其餘類型的音樂皆被政府視為「靡靡之音」。

因此,當在外交豁免權範圍內的美軍電臺開始放送輕快愉悅的民謠搖滾時,臺灣青年彷彿張開另一隻耳朵,聽著金絲頓三重唱用老歌新編〈Tom Dooley〉反映三角畸戀、弗蘭基・阿瓦隆(Frankie Avalon)用〈維納斯〉(Venus)說著他對夢中情人的渴望。


這些美國流行樂,給了被政治環境壓抑慾望的臺灣青年一個抒發的窗口。再後來,有貓王帶來新的鄉村藍調、有披頭四開始不時稱霸告示榜,還有唐・麥克林(Don Mc Lean)的〈美國派〉(The American Pie),唱著至今無法完全解碼的民謠史詩。


這些戒嚴中的「美」聲,有著不同於反共愛國歌曲的姿態,它們集結了性感、黑暗、反思、憤世嫉俗卻又關注現實的元素,它們是被充分包容的任性突圍份子。中華民國政府的電臺從來不放這樣的歌曲,但只要把收音機轉到 FM100.1 或 100.9,你就能在那段空中時間,透過耳朵,帶來的心靈的自由與奔逃出體制的感受。


與美斷交後的轉型

美軍電臺在 1979 年中華民國政府與美國斷交後,也跟著宣告結束。美軍電臺的結束引起在臺外僑的關注,當時臺北美僑商會會長羅勃・派克(Robert P. Parker)協助成立專業轉移團體,好讓電臺能繼續運作。時任總統的蔣經國及行政院院長孫運璿,也都指示行政院新聞局提供協助。

最後,美軍電臺轉型成 ICRT,於 1979 年 4 月 16 日午夜正式開播,承接了原駐臺美軍廣播電臺的設備與業務。在電臺交接的那晚,美國大使館、中山北路美軍協防司令部、信義路美軍顧問團都已降下最後一次旗。

美國海軍廣電處第四十一支隊隊長喬治・史林正式宣布美軍電臺從此停播。史林用生硬的國語說:「向中華民國各位聽眾,祝您健康、快樂、萬事如意!」然後分別播放了中華民國與美國國歌。

待午夜 12 點整之後,羅勃・派克宣布:「ICRT is on the air」,緊接著開臺第一首歌曲烏龜合唱團的〈Happy Together〉流洩而出,揭開了 ICRT 的時代序幕。

 

受到美援影響美國流行文化大量傳入臺灣而臺灣人接受美國流行文化的主要管道是透過駐臺美軍廣播電臺今icrt前身請問:此電臺是於何時出現於臺灣

受到美援影響美國流行文化大量傳入臺灣而臺灣人接受美國流行文化的主要管道是透過駐臺美軍廣播電臺今icrt前身請問:此電臺是於何時出現於臺灣

美國援助,即美援,在廣義說法是指美國政府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開始,對中華民國政府正式提供的貸款和軍事物資等援助。

而狹義說法是指時任中華民國總統兼中國國民黨總裁蔣中正領導的中華民國政府遷移臺灣後,在美国国会通過「共同安全法」(Mutual Security Acts)從1951年10月10日開始到1965年6月30日為止,臺灣島成為美国在亞太地區防堵共產勢力擴張的第一島鏈一環,同西歐、日本、韓國等形成國際中的反共陣營,而在經濟上繼續獲得美國的援助[1]。

歷史[编辑]

受到美援影響美國流行文化大量傳入臺灣而臺灣人接受美國流行文化的主要管道是透過駐臺美軍廣播電臺今icrt前身請問:此電臺是於何時出現於臺灣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國民革命軍與日軍作戰時,美國將中美關係定位為「中美兩國並肩對日作戰」[2],透過《租借法案》開始對中華民國進行援助[3]。

1937年-1949年美國對中華民國援助總金額為35.23億美元,其中,15.15億美元為中日戰爭相持階段的援助,佔比為40%;20.07億美元為國共內戰時期的援助,佔比為60%[2]。開始時在對日作戰時所得的美援物資,在同盟國當中屬於最少的:1941年先獲得援助金有2,600萬美元,僅達年度美國對外租借總額的1.7%;1942年的援助比例為1.5%;1943年與1944年都保持在0.4%;到1945年大戰結束前,才提升到11.07億美元,比例為8%[3]。 1948年7月3日,中華民國外交部部長王世杰與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在南京市簽定《中華民國政府與美利堅合眾國政府關於經濟援助之協定》(簡稱《中美經濟援助協定》);同年,行政院設立行政院美援運用委員會,美國則在上海市成立經濟合作總署中國分署(Economic Co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Mission to China)。

1948年12月30日,行政院美援運用委員會台灣辦事處成立。

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遷台,行政院美援運用委員會隨之遷往台灣,並且由陳誠擔任主任委員;同年美國停止援助[4],直到韓戰爆發才在1951年繼續。美援計畫由中華民國與美國聘請美國「懷特工程顧問公司」(J. G. White Engineering Co.)擔任審查,懷特公司並派出經理狄寶賽(V.S. De Beausset)於1949年來臺擔任負責人[5][6]。 從1951年到1965年,中華民國大約每年自華府得到大約1億美元的貸款;1951年,因中國共產黨勢力擴張引發韓戰,在這背景下,第一批的美援物資運往台灣。1954年,中華民國與美國簽定《中美共同防禦條約》[6],並且成立了美軍協防台灣司令部(USTDC)以及駐台美軍顧問團(MAAG),駐台美軍開始協防台灣。美援的內容除包括民生物資與軍事戰略物資之外,也包括基礎建設所需的物資,例如建築道路、橋樑、堤壩、電廠及天然資源的開發等[6],德基水庫便是美援貸款之下的產品。另外,美方除實質上的物資援助中華民國之外,各種技術合作與開發亦廣泛的進行;同時,華府亦鼓勵台灣的大學與美國境內的大學進行學術合作與人才交流,更以實際資金來協助中華民國的大學興建校舍。另外,戰後美國對中華民國傾注的大量貸款,解決了當時中華民國外匯資金不足的發展問題。 1957年,美援由原本的贈與性質改為贈與及貸款並行;贈與性質的援助款由主持援外事項的國際合作總署主管,而生產性的經濟開發計畫則由美國設立的開發貸款基金貸款[6]。1959年,美國對中華民國的金援逐漸減少。1962年後,美國認為臺灣的經濟開發程度已高、不再適用防衛資助,美援方式大部分改為貸款;以貸款後的第11年起,分30年無息償還[6]。

1965年7月,華府停止對中華民國的援助貸款。中華民國自從1951年到1965年總計15年間接受美國的經濟支援達14.8億美元[7],還有冷戰時期美国对中華民國的軍事援助約42.2億美元(大多是二戰裁減下的船艦及新開發待驗證的噴射機)。

2004年1月,中華民國政府積欠美方的貸款已全部清償完畢[8]。

由第二次中日戰爭開始對中華民國的支援[编辑]

1937年7月中日戰爭爆發,僅僅一個星期後美國就向中華民國提供了5,000萬美元的貸款,當時中方是以每盎司0.45美元的價格把存於美國準備為貸款擔保的6,200萬盎司白銀出售給美國,再用這筆資金購入黃金,將黃金存入美國聯邦儲備銀行來作為擔保。而6,200萬盎司白銀在當時最多不過價值2,800萬美元,所以美國所出貸款明顯高於擔保價而帶有援助性質。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面的四年多時間,美國還有繼續大量收購中華民國持有的白銀,僅在1937年到1938年間就收購了3.12億盎司,總價值1.572億美元。同時美國還放棄了在《中美白銀協定》中要求中方必須保持貨幣準備金的25%是白銀的規定,以放寬對中華民國出售白銀的限制。另美國甚至把舊金山造幣廠已為中方所鑄造好的300萬盎司銀元也一併收購。時報章評論此舉是「既能幫助中國,又不刺激日本,還能避免國會與最高法院麻煩的少數好辦法之一」[9]。

除此之外,美國還分別有過多次「貸款」援助:包括1937年的黃金抵押貸款,再到1938年的桐油借款,1940年的華錫借款、鎢砂借款,最後的則是1941年的金屬借款和平准基金貸款,而借款的條件是隨時間而越來越優惠。累計上述貸款本金總共2.4億美元,中華民國是僅還款半數,剩餘資金相當於變相贈款。而美國在正式參戰後的1942年還向中方提供了5億美元貸款,用以穩定國民政府的戰時財政[9]。

到1941年4月中旬左右蘇日中立條約簽署後蘇聯正式結束援助中華民國對抗日本入侵,美國羅斯福總統即在5月初宣告中華民國被納入《租借法案》(Lend-Lease Act)的適用範圍之內,從而取代蘇聯、成為中華民國對日作戰的主要援助國,從美國手中獲得包括技工、卡車、燃料以及道路修築設備等重要的人員與物資支援,也開啟之後更長而廣泛的合作關係[10]。。

物資和交通支援[编辑]

在台灣的投入[编辑]

1951-1964年,美國共援助台灣15億美元,佔台灣資本形成40%左右[11]:608。1953年,由於社會安定、美國援助、黃金儲備及關稅增加,預算赤字只佔生產總值6%,1952-1958年通脹率只有6%到7%,薪酬大幅增長[11]:610。

項目[编辑]

受到美援影響美國流行文化大量傳入臺灣而臺灣人接受美國流行文化的主要管道是透過駐臺美軍廣播電臺今icrt前身請問:此電臺是於何時出現於臺灣

美援的項目非常龐雜,包括軍事、電力、交通、肥料、水泥、製糖、造紙等,政府機關及公營事業皆是受援單位,其中交通運輸被列為優先發展的項目──包括鐵道、公路、港口、民航的修築與改善,以及電訊的擴等等[6]。此外美援亦提供民營工業的小型貸款,教育計畫及師資訓練、人員進修計畫等[6]。在美援時期,基礎建設工程中平均有74%的總投資額來自於美援,為美援投資項目中所佔比例最高者[6]。

基礎建設[编辑]

臺灣電力公司是美援重點資助的機關,位於大甲溪的天輪發電廠是台電第一座獲得美援的大手筆資助之工程,獲得美援支援工程費用、運輸設備及鋼管,於1952年9月21日竣工;第二座美援發電廠是位於台灣東部立霧溪畔的立霧發電廠,獲得美國經濟合作總署撥款資助,於1951年修復原來的發電廠,1954年6月21日第二部機組完工。

其他美援的建設項目包括:霧社水庫、龍澗發電廠、南部火力發電廠、西螺大橋、中橫公路、麥帥公路、石門水庫、民生社區、中興新村、光復新村等[6]。美援更以實際資金來協助臺灣的大學興建校舍,包括國立臺北科技大學第一教學大樓、東海大學、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館[12]、臺灣師範大學樂群堂、臺灣大學圖書館、國立臺灣大學農業陳列館等[13]。

農業和糧食[编辑]

因為美國的小麥產量很大,美援麵粉自1948年援華法案簽署後即對台灣開始出口。1950年代韓戰爆發,為防止共產主義滲透,美國對臺灣援助了大量麵粉[14]。台灣各地教會透過天主教與基督教兩福利會收到了來自美國的大量救濟物資,使得天主教、基督教在當時被戲稱為麵粉教。[15]。自1951年起,美國透過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給台灣帶來了先進農業技術,促進了家畜和農作物的品種改良,奠定了台灣經濟發展的基礎。1953年以後,政府決定不再直接進口麵粉轉而是進口小麥,以扶持農產品加工業。由於國際米價攀升,政府隨之推行「以麵代米」運動,鼓勵農民以少量白米換取更多量的麵粉,經濟提振也收效顯著[16]。政府同時主導成立了台灣區面麥食品推廣執行委員會,對臺灣以稻米為主的飲食習慣帶來了根本性變化。委員會給予營養學家管道,以便於傳播北方人高大的原因即是常吃麵食,小麥相比稻米的營養更高;同時委員會安排師傅巡迴講授展示各類麵食製作方法與技巧,中國北方的麵餅、饅頭和包子等,以及西餐的麵包、餅乾等就是那時起在臺灣流行開來[17][18]。貧苦百姓還會將麵粉袋改作爲内衣内褲,因上面的「中美合作」握手標識,還戲稱為「中美牌」内褲,成爲了台灣的時代縮影[19]。

效果[编辑]

1950年代的台灣相當貧窮,美援對台灣社會經濟的發展發揮了舉足輕重的影響[7]。美援直接增加當時的物資供給,平抑物價上漲的潛在壓力,促進了臺灣的整體經濟成長,控制了臺灣二戰後的通貨膨脹,減緩了外匯短缺的困境,並且促進中華民國政府的穩定與再一次的資本形成[7];另外,依照當時中華民國政府的財力,很難迅速重建或擴張有關電力、通訊、道路、港口、水利灌溉等經濟發展的基礎建設,而美援在整個50年代電力固定資本形成毛額中佔了一半,在交通運輸固定資本形成毛額中也佔了4成,對基礎工程建設貢獻很大[7]。

總體而言,由於美援的支持,得以推動以民營中小企業為主的進口替代工業,促進產業轉型,隨著美援使台灣對美國的依賴加重。同時對美國而言也像是投資手段,利用美援培養台灣作為美國的支持者,且台灣在日後經濟起飛富裕,美國便停止國防武器上的援助,改以軍購形式提供。

運用爭議及流言[编辑]

受到美援影響美國流行文化大量傳入臺灣而臺灣人接受美國流行文化的主要管道是透過駐臺美軍廣播電臺今icrt前身請問:此電臺是於何時出現於臺灣

此章節偏重在某些見解、事件或爭議上
請協助建立更平衡的陳述以符合比例原則。在移除本提示前請先討論並解決相關問題。

以美國金援成立的「美援運用委員會」成員秘書長王蓬等因不公平運用資金及私下牟利遭監察院懲戒,[20][21][22][23]《自由中國》亦於1957年的社論〈美援運用問題〉針對政府運用美援之效果不彰提出建議[24][25][26]。

有未經證實的傳言說,國民黨政府擅自挪用美援資金,導致美援的資金運作遭到嚴重虧空,且中國國民黨大老孔祥熙、宋子文家族的洗錢行為遭美國國會和聯邦調查局發現,甚至據說美國政府對此十分不滿。然而,以上為杜撰的可能性極高:

  1. 國共內戰期間,毛澤東秘書陳伯達曾在《中國四大家族》一書中影射蔣宋孔陳為首的國民黨貪腐集團貪汙外國援助。此一部分已被中國大陸史學界認定為中國共產黨的政治文宣,不具備一手資料之價值性[27]。
  2. 宋子文的實際財產與美國政壇跟媒體所指控的數億美金相差太大,且沒有貪污證據[28][29][30][31];孔祥熙移民美國後,杜魯門下令美國聯邦調查局調查孔家、宋家在美國的財產,並秘密監視孔祥熙,期間並沒有得到關於此的貪污證據。[32]
  3. 貪汙傳言多引用自美國作家默爾·米勒(Merle Miller)《直言不諱》(Plain Speaking)一書[33]。歷史學者羅伯特·休·費雷爾(Robert Hugh Ferrell)在考證米勒臨終前捐贈給杜魯門圖書館的原始錄音和資料之後,認為《直言不諱》中有太多杜撰和捏造。[來源請求]杜魯門傳記作者大衛·麥卡洛也批評米勒的作品,認為其筆下的杜魯門比起當下記錄往往更為嚴厲、苛刻。[來源請求]此外,根據哈里·S·杜魯門總統圖書館暨博物館的記錄,1963年杜魯門在看過《直言不諱》的最初草稿後,透過律師發表的聲明其記載有誤,並不同意該口述記錄的出版。《直言不諱》直到杜魯門去世的兩年後(1974)才出版。[來源請求]
  4. 杜魯門的美國國務卿迪安·艾奇遜(Acheson) 在1949年中美關係白皮書中稱戰勝後對華援助為20億,[來源請求]歷史學家黎東方所著《細說抗戰》,則描述中華民國只收到8.6億美元,且其內容主要是軍械物資和運輸服務,戰後需償還。[來源請求]
  5. 英國學者Freda Utley在其著作《The China Story》中提及:雖然大多數的說法是杜魯門總統金援國民政府10億美元,但是實際上到位的金額僅2.25億元,遠不及3億元,蔣介石甚至他的親信、政府要員不可能從中偷走7.5億元(《直言不諱》中提及國民黨貪汙的金額)。

China in 1946 reduces the total of postwar "military aid" to China to about $360 million. This total is disputed by the Chinese National Government. According to its calculations, China received $110 million worth of "effective military aid" prior to the 1948 China Aid Act, which, together with the $125 million allocated by that Act, brought the total to $225 million. Whichever figure is correct, the total sum is far less than the "billions" which are popularly assumed to have been squandered to no purpose.


The Facts About "Aid to China" (關於中國金援的真相)--Freda Utley 《The China Story》1951

文化影響[编辑]

由於受到國民政府默許, [34] 美式文化成為彼時臺灣知識分子吸收外來思潮最安全、合法、甚至唯一的途徑。 [35] 英語自此被臺灣人視為具有優勢的世界語言, 現代主義思潮隨著美國的文化宣傳被引入,對臺灣文學、藝術、美學觀念的影響延續至今。[34][35] 然而,壟斷、經過挑選的資訊來源也使臺灣人只能藉由受過曲解的、以政治宣傳為目的的途徑理解世界。[35]

民間對美國文化的推崇直到70年代保釣運動開始消退。[34]

美新處[编辑]

冷戰時期,為了避免「自由世界」國家接受共產主義的宣傳,美國嘗試向盟國人民推銷美國文化,若干機構以此為目的設立,如在臺灣就設立了6個美國新聞處(USIS)。[34] 與國民黨「剛性」的國家文藝政策不同,美新處的方式更加「軟性」,如發行刊物、舉辦學術交流計畫(傅爾布萊特計畫)、資助文學雜誌,一方面標榜美國的「自由、開放」,一方面宣傳反共思想。[34][35]

臺灣的美新處可以被視為以國家力量統籌運作的跨國結構的一環,與其他地區的美新處多有互相連動。香港美新處成立之「今日世界出版社」吸引著名的港台學者如張愛玲、梁實秋加入其翻譯計畫「今日世界譯叢」,其出版的刊物如《今日世界》(World Today)可見於大學的圖書館,其中大量刊登臺灣作家作品。除此之外,張愛玲也曾在《今日世界》連載小說〈秧歌〉,進而被臺灣讀者認識。[34]

曾輸入臺灣/在台出版的美新處及其資助之出版社發行刊物(待補充)[34]
刊物名出版地點年代發行總卷數型態最高發行量
《今日世界》(World Today,原譯《今日美國》[35]) 香港(今日世界) 1952~1980年 598期 半月刊 17萬5千
《中國學生周報》(The Chinese Student Weekly) 香港(友聯) 1952年7月~1974年7月 - 周報 3萬
《學生英文雜誌》(Student Review) 臺灣 1953~1970年5月 18卷,共150期 一年一卷 -
《亞洲畫報》(The Asia Pictorial) 香港(亞洲) 1953年5月~? - - -
美援時期相關諺語列表
原文翻譯
美國出打馬膠,台灣出土腳 美國出柏油,台灣出土地 說明美援對戰後台灣重建交通建設的貢獻[36]
來來來,來台大;去去去,去美國;看看看,看今日世界 - 美援時期流行於大學生之間的順口溜。[34]

参考文献[编辑]

  1. ^ 美援:教育百科. [2019-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19).
  2. ^ 2.0 2.1 自美國國務院編《中美關系匯編》,也稱《美國與中國的關系白皮書》,1949年8月美國國務院出版。
  3. ^ 3.0 3.1 美國用《租借法案》拉了中華民國一把,也為雙方長達80年的合作拉開序幕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21-05-06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4. ^ 38年帶來黃金 隔年已花光. 自由時報. [2018-04-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18).
  5. ^ 林炳炎. 保衛大台灣的美援(1949~1957). 臺北市: 三民書局. 2004. ISBN 9574120430.
  6. ^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互助營造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營造業百年史. 臺北市: 遠流出版. 2012年: 136頁. ISBN 9789573269854.
  7. ^ 7.0 7.1 7.2 7.3 美援與台灣的發展. 教育部歷史文化學習網. [2014-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07) (中文(臺灣)).
  8. ^ 走過美援台灣記憶:美援 15 年,讓體弱的臺灣開始長骨轉大人
  9. ^ 9.0 9.1 战史记︱德援、苏援、美援:抗日战争期间的外国援助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周明,澎湃新闻 2017-07-28
  10. ^ 《日蘇中立條約》80周年:讓蘇聯在二戰中確保東部安全,得以集中火力席捲東歐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關鍵評論網 2021-04-13
  11. ^ 11.0 11.1 陶涵. 《蔣介石與現代中國的奮鬥》. 台北: 時報文化. 2010.
  12. ^ 傅朝卿. 戰後初期現代主義建築 (PDF). 傅朝卿教授建築與文化資產資訊網. 2005年 [2014-01-0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05-17) (中文(臺灣)).
  13. ^ 鍾瀚樞. 一九五0年代台灣的美援教育計畫. 臺中市: 東海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2005年.
  14. ^ 走過美援台灣記憶:美援 15 年,讓體弱的臺灣開始長骨轉大人. [2020-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1).
  15. ^ ([//web.archive.org/web/20220708011150/https://ntdfriends.com.tw/Videos/videos/162937335405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美援?可以吃嗎?當然可以唷!|被遺忘的台灣
  16. ^ 吃麵強身:國人飲食習慣的轉變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17. ^ 美援麵粉改變了台灣主食? . [2020-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1).
  18. ^ 台灣麵食演進歷史. [2020-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1).
  19. ^ 【中美牌時代】麵粉袋大內褲! 美援時代台灣縮影. [2020-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1).
  20. ^ 新聞辭典/中美基金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自由時報, 2010-09-17
  21. ^ 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526號解釋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01.06.01
  22. ^ 監察院公報171期988頁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957
  23. ^ 監察院公報171期989頁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957
  24. ^ 李筱峰, 雷震與台灣民主運動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25. ^ 自由中國社. 《自由中國: 【全套22冊】》. 獨立作家-秀威代理. 2013: 195.
  26. ^ 李筱峯. 《臺灣民主運動四十年》. 自立晚報. 1987: 64.
  27. ^ 蒋宋孔陈四大家族 在国外的惊人存款. [2019-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23).
  28. ^ 揭秘:「世界首富」宋子文留下了多少遺產. [2016-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19). 在紐約遺產法庭關於宋子文遺產分割執行書中,我們看到了那次調查的結果:宋子文的非固定財產只有100多萬美元,加上20年間大為升值的房產,也就七八百萬美元(一說其財產總值為10,485,729.47美元)。這樣的財產在遍地富豪的紐約簡直不值一提。
  29. ^ 宋子文晚年的美国生活. [2016-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15). 中国大陆最权威的宋子文研究专家吴景平接受笔者采访时说:“在宋子文所处的那个时代,不要说全球范围,即便在中国,宋子文也谈不上是最富有的人。”他强调,现在的宋子文档案,经有关方面核实,在1940年左右宋子文的财产为200万美元,到1971年宋子文去世时,加上房产等变卖他的总资产达800万美元,扣除200多万美元税款后,宋子文留给夫人张乐怡的遗产为500多万美金。
  30. ^ 出處為羊城晚报. 专家:未发现宋子文贪污材料 巨富只是传说. 新華網. 2016-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16). 坊间传言,宋子文一度大发国难财,财产有7,000万美元之巨,是“民国首富”。对此,吴景平教授指出,宋子文逝世后留给妻子的遗产、根据美国的公证资料只有500万美元。“蒋介石的情报机构对官员都有监视,学界暂未发现有宋子文贪污情报的材料;蒋介石不喜欢宋子文,对宋的指责也只是不听话、狂妄自大,但没贪污这一条。”
  31. ^ 朱強. 檔案裏的宋子文. 南方週末. [2016-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11). 南方週末:《宋家王朝》披露,宋子文的資產多達數億美元,他的檔案中對此有沒有記錄或特別說明?吳景平:宋子文檔案對此有非常清楚的統計與記載。宋用鋼筆親筆書寫了他自己名下的資產是多少,包括哪一項債券值多少錢等等;他的妻子張樂怡則分開記錄。我印象中,他去世時檔案中的記載其總資產為七八百萬美元,包括房產,絕不是什麼億萬富翁。
  32. ^ 揭秘:孔祥熙曾密会希特勒购买抗日军火(图)-中新网. 中新网. [2021-1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2).
  33. ^ Merle Miller. 《Plain Speaking: An Oral Biography of Harry S. Truman》. Berkley Publishing Corporation. 1974-02-04.
  34. ^ 34.0 34.1 34.2 34.3 34.4 34.5 34.6 34.7 王基倫, 陳建忠. 「美新處」(USIS)與台灣文學史重寫:以美援文藝體制下的台、港雜誌出版為考察中心 (PDF). 國文學報. 2012-12, 第52期 (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頁 211~242 [2021-12-07]. ISSN 1019-6706.
  35. ^ 35.0 35.1 35.2 35.3 35.4 王梅香. 第二章第二節. 肅殺歲月的美麗/美力? 戰後美援文化與五、六零年代反共文學、現代主義思潮發展之關係 (碩士论文). 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2005 [2021-12-07].
  36. ^ 《從台灣諺語看台灣歷史》,戴寶村、王峙萍著,台北:玉山社,2004年。

外部連結[编辑]

  • 美援回憶錄
  • 保衛大台灣的美援(1949~1957)
  • 汪浩觀點:蔣介石運來臺灣的黃金去哪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前美新處處長Richard M. McCarthy於1988年的採訪回憶錄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参见[编辑]

  • 美國軍事援助
  • 駐台美軍
  • 中華民國與美國關係
    • 美国对台军售列表
  • 馬歇爾計劃
  • 救濟麵
  • 外援
  • 冷戰
  • 文化帝國主義

中華民國與美國關係

歷史
1949年前

  • 上海公共租界
  • 鼓浪屿公共租界
  • 门户开放政策
    • 华盛顿会议
    • 九國公約
  • 退還庚子賠款
  • 太平洋战争
    • 同盟國
    • 中缅印战区
    • 美國援華
    • 援蔣路線
    • 飛虎隊
    • 联合国家宣言
    • 中美新約
    • 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
    • 中美空軍混合團
    • 開羅會議
    • 廢止排華法案
    • 雅尔塔会议
    • 臺北大空襲
    • 联合国宪章
    • 四巨頭
    • 波茨坦公告
  • 日本投降
    • 降伏文書
    • 同盟國軍事佔領日本
    • 舊金山和約
    • 台灣地位未定論
  • 馬歇爾使華
  •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 沈崇案
  • 1948年援華法案
  • 聯合國安理會第60號決議

1949年後

  • 中美關係白皮書
    • 棄臺論
  • 韓戰
    • 韓戰戰俘遣返問題
  • 聯合國安理會第87號決議
    • 第88號決議
  • 中美共同防禦條約
  • 1955年臺灣決議案
  • 金剛計劃
    • 大陳島撤退
  • 劉自然事件
  • 聯合國安全理事會166號決議
  • 刺殺蔣經國事件
  • 基辛格秘访中华人民共和国
  • 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
  • 尼克松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
  • 蔣中正逝世
  • 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美國三個聯合公報
  • 臺灣關係法
  • 陳文成事件
  • 六項保證
  • 江南案
  • 美國無線電公司污染案
  • 李登辉访问康奈尔大学
    • 台灣海峽飛彈危機
  • 主要非北約盟友
  • 進口美國肉類問題
  • 劉姍姍事件
  • 闡明臺灣關係法及海軍艦艇移轉法案
  • 美國戰機降落臺南事件
  • 中華民國與關島關係
  • 蔡英文時期與美國關係
    • 蔡英文与特朗普通话
    • 對臺軍售與美軍動態
    • 台灣旅行法
    • 臺灣盟邦保障法
    • 台灣保證法
    • 確保美國全球領導力與參與法案
    • 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臺

交流
組織
機構

  • 美國唐人街
  • 上海美国法院
  • 天津英租界美國兵營舊址
  • 天津德租界美國兵營舊址
  • 美國駐中華民國大使館舊址
  • 美國駐華領事館舊址
  • 美國駐臺北領事館/大使官邸舊址
  • 雙橡園
  •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
  • 軍事調處執行部
  • 西方公司
    • 黑蝙蝠中隊
    • 黑貓中隊
  • 美軍顧問團
  • 美軍協防台灣司令部
    • 駐臺美軍
    • 美國空軍第327航空師
    • 美軍招待所
    • 美軍廣播臺灣分台
    • 陽明山美軍宿舍群
    • 天母白屋
  • 臺灣信義宗
  • 台灣聖公會
  • 亞洲航空
  • 臺灣可口可樂
  • 阿里山計劃
  • 世界自由民主聯盟
  • 敦睦艦隊
  • 反共愛國聯盟
  • 臺灣美國事務委員會
    • 駐美國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辦事處
    • 經濟組
    • 科技組
    • 教育組
    • 臺灣書院
    • 華僑文教服務中心
  • 美國在台協會
    • 臺北辦事處
    • 高雄分處
    • 商務組
  • 民主進步黨駐美國代表處
  • 台灣人公共事務會
  • 臺美文教基金會
  • 百人会
  • 國立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
  • 國會台灣連線
  • 參議院台灣連線
  • 民主太平洋聯盟
  • 中華民國國防部區域安全國防論壇
  • 台灣民政府
    • 美屬台灣群島方案
  • 2011年美國APEC峰會
  • 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
  • 印太民主治理諮商
  • 經濟繁榮夥伴對話
  • 民主峰會
  • 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
  • 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臺灣貿易中心/辦事處
  • 慈濟基金會
  • 國際佛光會
    • 西來寺

武器

  • 在臺佈署核武器
  • 1979年後的美國對臺軍售
    • 列表
    • 陳水扁政府對美三項軍購案

陸軍

  • M1903春田步槍
  • 恩菲爾德M1917步槍
  • 勃朗宁自动步枪
  • 勃朗宁M1917重机枪
    • M1919中型機槍
    • M2重機槍
    • M45防空機槍塔
  • M85重機槍
  • 57式機槍
  • 湯普森衝鋒鎗
  • 聯合防禦M42衝鋒槍
  • MAC-11衝鋒槍
  • 溫徹斯特M1200泵動式霰彈槍
  • M249班用自動武器
  • M1卡宾枪
  • M14自動步槍
  • M1911手槍
  • Mk 2手榴彈
  • M2迫擊砲
  • M1 90公釐砲
    • M101榴彈砲
    • M115
    • M116
    • M1式240毫米榴彈炮
  • M79榴彈發射器
    • M203
  • Mk 19自動榴彈發射器
  • Mk 44巨蝮二式鏈砲
  • M3反坦克炮
  • M59加農炮
  • M18無後座力砲
  • 51式106公釐無後座力砲
  • M55自走砲
    • M108
  • 57戰防砲
  • 巴祖卡火箭筒
  • M72輕型反裝甲武器
  • M2火焰噴射器
  • M3/M5斯图亚特坦克
    • M4谢尔曼
    • M7牧師
    • M10坦克歼击车
    • M18地獄貓
    • M24霞飞
    • M36 90mm火砲載具
    • M41華克猛犬
    • M42清道夫
    • M48巴頓
  • M8裝甲車
  • V-100裝甲車
  • CM-11勇虎式坦克
  • M3偵察車
  • 威利吉普車
  • M35卡車
  • 重型增程機動戰術卡車
  • UH-1休伊
  • 貝爾206直升機
  • M1鋼盔
  • 地面部隊單兵護甲系統

海軍

  • 高雄號兩棲指揮艦
  • 中海级坦克登陆舰
  • 旭海號船塢登陸艦
  • 班森級驅逐艦
  • 太字號驅逐艦
  • 基隆級驅逐艦
  • 山字級巡防艦
  • 海豹號潛艇
  • 海獅號潛艇
  • 大同級遠洋拖船
  • 大湖級救難艦
  • 龍江級巡邏艇
  • 阿斯洛克反潛飛彈
  • Mk 13型飛彈發射器
  • Mk 41垂直發射系統
  • Mk 45艦砲
  • 37系統
  • 武進一型作戰系統
    • 三型
  • 精裝系統
  • MD 500防衛者式直昇機

空軍

  • 霍克II戰鬥機
  • A-12伯勞鳥攻擊機
    • A-16
  • P-26玩具槍戰鬥機
    • P-36鷹
    • P-38閃電
    • P-40戰鷹
    • P-43槍騎兵
    • P-47雷霆
    • P-51野馬
  • CW-21惡魔戰鬥機
  • F-86佩刀战斗机
  • BF2C蒼鷹
  • B-10轟炸機
    • B-17空中堡壘
    • B-24解放者
    • B-25米切爾
    • B-57坎培拉
  • 哈德遜式轟炸機
  • O2U海盜式偵察機
  • P-2海王星巡邏機
    • P-3獵戶座
  • C-46突擊隊員運輸機
    • C-47空中火車
    • 美齡號
    • C-118舉重霸王
    • C-119飛行車廂
    • C-123供應者
  • PBY卡特琳娜水上飛機
  • T-6德州佬式教練機
    • T-38鷹爪式
  • 波音737-800總統專機
  • AIM-7麻雀飛彈
    • AIM-9響尾蛇
  • MK20石眼式集束炸彈
  • AN/ALE-47反制灑佈器
  • M61火神式機砲
  • AN/FPS-117雷達
  • 儒格Mini-14半自動步槍

特種部隊與其他

  • 史密斯威森M39手槍
  • 雷明登870泵動式霰彈槍
  • 莫斯伯格500泵動式霰彈槍
  • AR-10自動步槍
  • 儒格M77步槍
  • 肩射多用途攻擊武器
  • M24狙擊手武器系統
  • 巴雷特M82狙擊步槍
  • M4卡賓槍
  • Mk 14增強型戰鬥步槍
  • SWA5衝鋒槍
  • 柯爾特9毫米衝鋒槍
  • 全像武器照準器
  • MultiCam
  • LVTP-5裝甲車

運輸

  • 臺鐵CK80型蒸汽機車
  • 臺鐵LCK20型蒸汽機車
  • 臺鐵CT240型蒸汽機車
  • 臺鐵LDK50型蒸汽機車
  • 臺鐵DT560型蒸汽機車
  • 臺鐵R20型柴電機車
    • 100型
    • 150型
    • 180型、190型
  • 臺鐵S200型柴電機車
    • 300型
    • 400型
  • 臺鐵E200-E400型電力機車
  • 台糖順風牌內燃機車
    • 溪州牌
    • 金馬牌
  • 台北捷運301型電聯車

學校

  • 華美學校
  • 美童公學
  • 台北美國學校
  • 桃園美國學校
  • 台中美國學校
  • 高雄美國學校
  • 馬禮遜美國學校
  • 臺北基督學院
  • 西來大學

藝文

  • 起錨歌
  • 一桶蚵仔
  • 被出賣的台灣
    • 電影
  • 聖保羅炮艇
  • 故宮博物院赴美國展覽
  • We're Your Family Radio
  • 北美世界日報
  • 美洲臺灣時報
  • 臺灣電影參與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 臺灣播出之美劇列表
  • 韓戰救臺灣?解讀美國對臺政策

上市

  • 聯華電子
  •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
  • 康健人壽
  • 中華電信
  • 友達光電

其他

  • 和合本聖經
  • 左宗棠雞
  • 羅斯福路
  • 麥克阿瑟公路
  • 友好城市
  • 熊貓快餐
  • 大華超級市場
  • 福爾摩沙衛星一號
    • 二號
    • 三號
    • 五號
    • 七號
  • 格陵蘭望遠鏡
  • 免签证计划
  • 威廉·瓊斯盃國際籃球邀請賽

人物
民國

  • 駐美國使節/代表/處長/外交官
    • 周啟濂
    • 朱兆莘
    • 祝惺元
    • 史悠明
    • 應尚德
    • 朱佛定
    • 楊永清
    • 徐良
    • 鄺光林
    • 陳之邁
    • 孫碧奇
    • 崔存璘
    • 王恭守
    • 王蓬
    • 鄧傳楷
    • 陳岱礎
    • 朱撫松
    • 高錚
    • 吴祖禹
    • 洪讀
    • 陳榮傑
    • 鄭安國
    • 胡為真
    • 林永樂
    • 鄧振中
    • 張小月
    • 黃義交
    • 李應元
    • 張俊福
    • 謝武樵
    • 汪忠一
    • 石瑞琦
    • 張維達
    • 沈正宗
    • 鍾文正
    • 黃偉峰
    • 周學佑
    • 劉仕傑
    • 張國葆
    • 黎倩儀
    • 陳克明
    • 周唯中
    • 陳立國
    • 林鼎翔
    • 廖文哲
    • 劉翼平
    • 賀忠義
    • 藍夏禮
    • 張秀禎
    • 謝妙宏
    • 徐詠梅
    • 梁光中
    • 劉永健
    • 吳尚年
    • 俞大㵢
    • 李雅萍
  • 駐美武官
    • 鄭為元
    • 衣復恩
    • 鄒堅
    • 吳聖蓀
    • 董紹基
    • 柴涵
    • 唐飛
    • 袁健生
    • 馮世寬
    • 彭勝竹
    • 陳永康
    • 柏鴻輝
    • 丁忠武
  • 留美國軍
    • 王賡
    • 俞大維
    • 張惠長
    • 孫立人
    • 齊學啟
    • 杜建时
    • 高魁元
    • 王之
    • 賴名湯
    • 胡炘
    • 蔣緯國
    • 汪敬煦
    • 孔令晟
    • 郝柏村
    • 葛敦華
    • 劉和謙
    • 郭宗清
    • 董孝誼
    • 莊銘耀
    • 顧崇廉
    • 伍世文
    • 高仲源
    • 丁之發
    • 李傑
    • 周正之
    • 陳鎮湘
    • 高華柱
    • 王立申
    • 楊國強
    • 高廣圻
    • 李翔宙
    • 董翔龍
    • 陸小榮
    • 邱國正
    • 李喜明
    • 蒲澤春
    • 柯文安
    • 沈一鳴
    • 周美伍
    • 劉得金
    • 李國榮
    • 李廷盛
    • 張冠群
  • 蔣中正(獲頒勳章、學位與登上時代封面)
  • 旅美棒球選手
  • 孫中山家族
    • 陳淑英
    • 孫娫
    • 孫婉
    • 孫治乾
    • 孫治平
    • 孫治強
    • 孫穗英
    • 孫穗華
    • 孫穗芳
    • 孫穗芬
  • 宋嘉澍家族
    • 宋靄齡
    • 宋子文
    • 宋美齡
    • 宋子良
    • 宋子安
  • 孔祥熙家族
    • 孔令儀
    • 孔令侃
    • 孔令傑
  • 移民美國的中華民國人
  • 歸化美國公民的中華民國人
  • 臺灣裔美國人
    • 名單1
    • 名單2
    • 王東原
    • 謝明山
    • 趙錫成
    • 馮鍾睿
    • 成中英
    • 萧逸
    • 錢致榕
    • 詹裕農
    • 秦祥林
    • 郭坤仁
    • 梅長錡
    • 沃正剛
    • 陳河源
    • 孟懷縈
    • 張士柏
    • 陳桂雅
    • 王憲苓
    • 徐安廬
    • 譚崇仁
    • 阮大正
    • 李蒙
    • 朱中宜
  • 在美臺灣人
    • 吳國楨
    • 劉鍇
    • 包新第
    • 謝然之
    • 王鼎鈞
    • 虞華年
    • 於梨華
    • 楊祥發
    • 張聖容
    • 尹宝莲
    • 李安
    • 費翔
    • 張宇廷
    • 林惠嘉
    • 何文壽
    • 蔡文祥
  • 其他
    • 楊念祖
    • 張忠謀
    • 劉寬平
    • 陳唐山
    • 杜英宗
    • 陳碧玉
    • 蘇懷仁
    • 張明正

美國

  • 駐中華民國使節/代表/外交官
    • 丁家立
    • 费慰梅
    • 葛超智
    • 恆安石
    • 來天惠
    • 費浩偉
    • 芮效俭
    • 唐若文
  • 美国总统
    • 羅斯福
    • 杜魯門
    • 艾森豪威尔
  • 美国国务卿
    • 杜勒斯
    • 艾奇遜
  • 美軍
    • 麥克阿瑟
    • 馬歇爾
    • 史迪威
    • 陳納德
    • 蔡斯
    • 魏德邁
    • 艾理生
  • 在華美國人
    • 福開森
    • 斐堯臣
    • 甘博
    • 赛珍珠
    • 威爾遜
    • 費正清
    • 白魯恂
    • 芮效衛
  • 在臺美國人/美裔
    • 譚維義
    • 梅心怡
    • 吳美雲
    • 艾琳達
    • 何瑞元
    • 文魯彬
    • 積丹尼
    • 連惠心
    • 羅百吉
    • 包軒鳴
    • 吳建豪
    • 殷悅
    • 潘瑋柏
    • 王大文
    • 戴維斯
    • 劉子千
    • 劉明湘
    • 嚴爵
    • 梁心頤
    • 克麗絲叮
    • 紀培慧
    • 莊吉生
    • 陳山眉
    • 劉艾立
    • 關詩敏
    • 吳文瑄
  • 魯斯
  • 孔傑榮
  • 传教士
    • 丁韪良
    • 郭顯德
    • 劉海瀾
    • 那夏理
    • 明恩溥
    • 費啟鴻
    • 美在中
    • 庫思非
    • 赛兆祥
    • 狄樂播
    • 富馬利
    • 萬應遠
    • 赫士
    • 李佳白
    • 力為廉
    • 柏樂文
    • 郭斐蔚
    • 卜舫濟
    • 步惠廉
    • 蒲鲁士
    • 裨益知
    • 路思義
    • 考門夫人
    • 魏馥蘭
    • 吳德施
    • 祝康寧
    • 文懷恩
    • 樂靈生
    • 包志理
    • 包文
    • 胡遵理
    • 史德文
    • 裴敬思
    • 艾原道
    • 孟良佐
    • 貝開文
    • 黃安素
    • 卡特
    • 费吴生
    • 步濟時
    • 米爾士
    • 恒慕义
    • 葛維漢
    • 郭時濟
    • 馬吉
    • 單覃恩
    • 魏特琳
    • 葛興仁
    • 力宣德
    • 華理柱
    • 福尔德
    • 何义思
    • 麥考倫
    • 鍾愛華
    • 特威闌
    • 柏增
    • 福斯特
    • 畢范宇
    • 楊智敬
    • 贝德士
    • 楊光被
    • 夏仁德
    • 孫雅各
    • 孫理蓮
    • 史邁士
    • 唐汝琪
    • 包忠傑
    • 光一幸
    • 師達能夫婦
    • 蔡文興
    • 瑪喜樂
    • 白寶珠
    • 麻安德
    • 林鄧璐德
    • 彭蒙惠
    • 薄柔纜
    • 羅慧夫
    • 戴紹曾
    • 石天梯
    • 丁松筠
    • 威爾遜
    • 羅培德
    • 戴繼宗
    • 葉望輝
  • 美國華人
    • 夏威夷華人
    • 鄧蔭南
    • 司徒美堂
    • 鄺佐治
    • 曾宗鑒
    • 李國欽
    • 張嘉璈
    • 丁懋英
    • 袁同禮
    • 甘介侯
    • 裘開明
    • 張幼儀
    • 李錦沛
    • 王小亭
    • 郑珣
    • 陳榮捷
    • 于占元
    • 柳無忌
    • 施思明
    • 錢存訓
    • 李卓敏
    • 李霞卿
    • 李月英
    • 潘文淵
    • 羅榮邦
    • 陳瑞鈿
    • 樊畿
    • 伍錦霞
    • 黎錦揚
    • 鍾開萊
    • 陳艷儂
    • 田炳耕
    • 朱汝瑾
    • 馮家福
    • 唐德剛
    • 張愛玲
    • 張濟民
    • 王渤生
    • 魏乐唐
    • 周文中
    • 金堯如
    • 何麗達
    • 林太乙
    • 王念祖
    • 杜致礼
    • 余英時
    • 李名覺
    • 何藩
    • 楊志成
    • 但茱迪
    • 薩支唐
    • 錢勇傑
    • 高錕
    • 沈元壤
    • 楊雪蘭
    • 倪匡
    • 葉煒
    • 唐騮千
    • 李摩西
    • 崔琦
    • 麥嘉
    • 王嘉廉
    • 錢永佑
    • 鄭佩佩
    • 翁玉林
    • 董愷悌
    • 余胤良
    • 陈丹青
    • 臧國華
    • 順子
    • 李玟
    • 朱浩伟
    • 李大明
    • 胡蝶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