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 脫 歐 懶 人 包 2022

英國脫歐日期及時間軸


2016年

  • 英國公投決定脫歐   6月23日

英國公投脫歐公投結果為52%的選民支持脫歐,48%的選民主張留在歐盟。

  • 特蕾莎·梅成為首相  7月13日

特蕾莎·梅在戴维·卡梅伦下台後當選為首相,也是英國的第二位女首相。

2017年

  • 觸發第五十條,啟動脫歐  3月29日

英國啟動正式脫歐談判進程,觸發第50條歐洲聯盟條約,其中規定了成員國退出歐盟的具體程序,開始了脫歐的兩年倒計時。

  • 英國舉行大選  6月8日

英國下議院通過一項決議,要求舉行英國大選

  • 欧盟机构迁往伦敦  11月20日

歐盟理事會決定將歐洲銀行管理局從倫敦遷至巴黎,歐洲藥品管理局從倫敦遷至阿姆斯特丹。

2018年

  • 歐洲理事會會議  3月23日

歐洲理事會與英國就退出協定草案達成協議,通過了新的談判準則以及關於未來歐盟和英國關係框架的指導方針。

  • 關於未來英歐關係框架的政治宣言原則上達成一致  11月22日

歐盟委員會和英國政府就撤軍協議達成一致意見,11月22日確定了未來歐盟和英國關係框架的政治宣言,11月25日,歐洲理事會(第五十條)正式批准了這兩份文件。

2019年

  • 脫歐協議被否決  1月15日

英國首相特蕾莎·梅與2019年1月15日達成的脫歐協議,歐盟下議院以432票對202票被否決。

  • 第二次投票  3月12日

國會議員投票再次否決了特蕾莎·梅的英國脫歐協議。

  • 脫歐日延長  3月29日

上議院在3月27日批准了修改2018年《歐盟(退出)法》中的“退出日”,原定於2019年3月29日英國脫歐的情況有所改變,脫歐日推遲。

  • 特蕾莎·梅卸任  7月24日

英國議會陷入僵局後,特蕾莎·梅辭職,保守黨新任領導人鮑裡斯·約翰接任總理。

  • 歐盟和英國同意談判團隊之間的協議  10月17日

歐盟和英國談判團隊就脫歐協議達成了一致,其中包括愛爾蘭和北愛爾蘭的經修訂的協定書和經修訂的政治宣言,同一天歐洲理事會和英國政府批准了這些條文。

  • 延長脫歐時間  10月19日

根據英國的要求,歐洲理事會(第50條)同意將脫歐時間延長至1月31日,以便有足夠的時間批准《退出協議》。

  • 保守黨在大選中  12月13日

保守黨在大選中贏得了78%以上的支持率,這也是自1987年以來支持率最高的一次大選勝利。

2020年

  • 《歐洲聯盟(退出協定)法》獲得批准  1月23日

這部法律是將執行英國和歐盟談判達成的退出協議的立法。

  • 英國正式脫歐  1月31日

英國在2020年1月31日正式退出歐盟,過渡期從2020年1月31日開始,截止至2020年12月31日。

  • 過渡期的最後決定日  7月1日

2020年7月1日是請求將過渡期延長的最後限期,在此之前可以決定將過渡期延長1年至2年。

  • 過渡期結束  12月31日

如果沒有延長過渡期的決定通過,2020年12月31日是過渡期的截止日期,在此期間,除非得到歐盟授權,否則英國簽署的國際協定不能生效和適用。

2021年

  • 貿易協定生效  1月1日

2021年1月1日起,英國與其他國家簽署的貿易協定在過渡期結束之後生效。

  • 申請歐盟定居計劃的截止日期  6月30日

2022年

  • 可以延長的過渡期日期  12月31日

2022年12月31日是可以延長過渡期的最後日期 。

脫歐進行式

近三年發生許多歷史大事,例如:日本天皇換人接班、川金會,連《權力遊戲》都全劇終、凱特王妃都生完第三胎,英國卻還沒脫歐?!

現任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今年 7 月以強人形象上台,號稱「英國版川普」的他,就職宣示時就強調,上任後最大工作就是一定會在 10 月 31 日大限前脫歐,甚至曾脫口不惜「硬脫歐」、「寧可死在水溝裡,也絕不會延遲脫歐!」。

最新進展是強生放棄在本會期表決《脫歐法》(Withdrawal Agreement Bill),換取英國國會批准國會大選提前六週在 12 月 12 日舉行,以期透過國會換血來解決脫歐的危機。

眼見強生的脫歐承諾即將跳票,他會成為下一位因脫歐落馬下台的首相嗎?這齣脫歐連續劇還會出現什麼轉折?而又是誰在卡住脫歐?以下整理英國脫歐懶人包,報乎你知:

為何脫離歐盟?

    英國脫歐公投後,至今脫歐仍陷僵局。圖:123RF

    被稱為脫歐始作俑者的前英國首相卡麥隆(David Cameron),在任時為削除所屬保守黨內的反歐勢力,同時為贏得 2015 年 5 月 7 日的英國國會大選,而孤注一擲推動脫歐公投,沒想到 2016 年 6 月 23 日的投票結果跌破眾人眼鏡,有 51.89 % 選民決定脫離歐盟。這也反映英國內部對於加入歐盟後,對於貿易赤字、主權議題及移民問題的憂慮。

    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訪問時曾透露,卡麥隆研判自己領導的保守黨席次如上次選舉一樣不過半,仍要與自由民主黨共組政府的情況下,以為安撫黨內的脫歐公投構想會遭自由民主黨會擋下,沒想到卻最終導致邁向脫歐。英國《衛報》報導,卡麥隆卸任後則對脫歐僵局表示,應舉辦二次公投來走出困境。

    三任首相仍搞不定,脫歐成拖棚戲

      脫歐公投後,原預計脫歐時間從 2019 年 3 月 29 日卻一再延期,甚至三年多來英國歷經三任首相,其中一任首相梅伊(Theresa May)就因為搞不定脫歐,最後黯然含淚下台

      脫歐公投起自首相卡麥隆時期,然而,與歐盟的脫歐協商是在梅伊上任後才啟動,但協商後的協議草案送進英國國會決議時,卻始終沒有共識,三度遭投票否決,讓梅伊在所屬的保守黨席次佔國會多數的情況下,十足顏面無光。

      至於強生上台後,為了反制下議院的牽制,不但多次發表硬脫歐宣言、揚言不排除 10 月底無協議脫歐,更祭出女王致詞來迫使國會休會,引發爭議,更引來反脫歐派民眾發起示威抗議。

      10 月 22 日英國國會剛二讀通過「強生版新脫歐協議」,強生卻在脫歐時間上踢到鐵板,遭到國會否決加速脫歐立法的時程。歐盟則在 28 日同意延後英國脫歐期限至明年 1 月 31 日,而這已是英國第三度與歐盟延期脫歐。

      圖片設計/曾芯敏,資料整理/陳佳君

      硬脫歐、軟脫歐,差在哪?

        英國脫歐公投中兩個焦點是貿易和移民,「硬脫歐(hard brexit)」是相較「軟脫歐(soft brexit)」的說法,指徹底脫離歐盟與歐洲單一市場,回歸世界貿易組織(WTO)的原則與歐盟交易。「軟脫歐」則是確保英國仍能繼續留在歐洲單一市場,僅放棄邊境控制、允許人員自由流動。

        現任首相強生較傾向硬脫歐,而前任首相梅伊則從剛上任時的硬脫歐立場,在卸任前轉為軟脫歐。

        英首相強生: 「我仍然堅信,對英國和整個歐洲來說,最好的情況就是我們在十月底用這新協議如期脫歐。我預料到對立面的問題。但我不會跟歐盟談延後,法律也沒強迫我談延後。」 (2019.10.20)。圖:AP

        時隔 37 年再度發生的「超級星期六」

        10 月 19 日原本被認為是脫歐決戰日,這是英國國會時隔 37 年再度於星期六開會,上一次發生在 1982 年 4 月 3 日,討論阿根廷入侵英國屬地福克蘭群島(Falkland Islands),可見其急迫性。

        強生原本希望讓下議院通過他與歐盟新版協議(即「強生版脫歐協議」),卻只給國會不到 48 小時的時間檢視一共 435 頁的協議草案。最後國會以 322 票贊成、 306票 反對,通過保障機制《萊特溫修正案》(Letwin Amendment),來強制強生必須先施行協議立法,才能進行國會表決。

        是誰不願與歐盟分手?

          2016 年脫歐公投中,超過 1600 萬票支持留在歐盟(佔 48.1 %),在公投後更有百萬民眾擠上倫敦街頭抗議,要求脫歐協議交給民眾二次公投,人數相當於與 2003 年的反戰遊行人數。事實上,在野的自由民主黨、工黨都是反對脫歐立場。

          經濟學人》就曾經整理脫歐派、留歐派在貿易、歐盟債務、移民、規範及影響力上看法的分歧,其中,最被討論的貿易和移民議題上,脫歐派則認為可以用新身分與歐盟談貿易條件,不用受限歐盟法規,而離開歐盟後,英國就不需要非得接納歐盟內的移民。留歐派則認為在貿易上可以受惠歐盟的規模、談到更好的條件,認為移民人數就算離開歐盟後也不會變少,甚至與歐盟交易的非歐盟國家,移民率更高。

          別上安全別針

            抵抗種族主義,別上安全別針象徵對移民及難民的友善行動。圖:123RF

            英國加入歐盟後,人口流動、移民與難民增加。脫歐公投後,發生一連串對猶太人、波蘭裔的排外暴力事件,甚至有人拉起了「停止移民,開始遣返(stop immigration, start repatriation)」的橫幅,主張這些人士離開英國。為凝聚對抗種族歧視的力量,一位名叫愛莉森(Allison)的女性在推特上發起了「別上安全別針」的行動,呼籲人們在衣服穿戴上安全別針,來表態對移民的友善,代表他們跟你在一起很安全。#safepin 的主題標籤,也因此在全球引發迴響。

            零脫歐電視頻道

              天空新聞台在 10 月 16 日推出「天空新聞零脫歐」(Sky News Brexit-Free)頻道,提供給對脫歐爭論感到厭倦的觀眾,根據《法新社》報導,調查顯示英國有三成受訪民眾已厭倦脫歐的歹戲拖棚,不想看相關的新聞。因此這間歐洲第一家全天 24 小時播放國際新聞的天空新聞台,便在這個前提下成立了零脫歐的電視頻道,每週一至五晚間放送五小時的新聞。

              對台灣有何影響嗎

                中華經濟研究院的資料指出,英國脫歐對我國經濟、貿易將產生一定影響,在資通訊與光學產業恐受較大衝擊,不過當前國際經貿情勢因中美貿易戰及中國大陸資通訊產品陸續引發歐美國家資安關切的情形下,反而可能提供我國產品在英國與歐盟市場的新發展契機。

                另根據工商協進會 2018 年 11 月研究報告,我國與英國原本適用WTO會員間最惠國待遇(MFN),因此英國脫歐對我國市場進入(market access)條件並無影響。英國佔我國整體對外貿易比重甚低,低於 1.5 %,因此即使英國因為脫歐而導致經濟下滑,對我國整體影響也十分有限。

                歐盟小辭典

                  歐盟旗的 12 顆星星,取自月份及時程的數字 12,象徵完美、完整的意思。圖:123RF

                  歐洲聯盟(European Union;EU),是根據 1992 年簽署的《歐洲聯盟條約》(也稱《馬斯特里赫特條約》)所建立的國際組織,目前有 28 個成員國, 24 種會員國語言均為官方語言。目前有 19 個會員國採用歐元(€)為共同貨幣,人口約 5 億 845 萬人(2019年),人數居世界第三,排名在中國大陸與印度之後。

                  【延伸閱讀】

                  • 新聞全球話| 強生「脫歐」豪賭 撼動大英議會民主
                  • 新聞全球話| 英國版「川普」當首相 強生真敢硬脫歐? 
                  • 新聞全球話| 脫歐苦撐三年 梅伊含淚下台 

                  首圖來源:AP。

                  Toplist

                  最新的帖子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