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 看哪 一 科

口腔包括唇、頰黏膜、牙齦槽、臼齒後三角區、口腔底、硬顎及舌前三分之二。一旦上述區域產生不正常的癌細胞,侵犯到周圍正常的組織,甚至轉移到身體其他部位,進而危及病人健康謂之「口腔癌」。

口腔癌在國內之盛行率與致死率與日俱增,近 5 年內發生率成長了 3 成,成為國內十大癌症之第六名(男性十大癌症發生率的第四名),對國人之健康影響甚鉅。

發生原因

許多因素與口腔癌有關,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嚼檳榔;台灣口腔癌病人中,八成以上有嚼食檳榔的習慣,而好發的部位為頰黏膜

除檳榔外,菸、酒也與口腔癌有密切關係,如同時有嚼檳榔、吸菸及飲酒等習慣者,則得到口腔癌較無此習慣者之危險性更高達 123 倍。

其他如:1) 口腔衛生不佳;2) 長期齒列不正或不適合的假牙,對舌頭、齒齦或咽頰造成慢性的刺激及傷害;3) 口腔粘膜上的白斑,都可能會在一段時間以後產生口腔癌。

臨床症狀與診斷方法

正常口腔內膜是粉紅色或紅色柔軟黏膜,如有以下症狀,就需要找耳鼻喉科或口腔外科醫師檢查。

  • 口腔黏膜顏色或外表形狀改變,如:黏膜變白變紅,色澤變化、或出現潰瘍。
  • 口內或頸部任何部位不明原因之腫塊,超過二週以上未癒合的口腔黏膜潰瘍。
  • 咀嚼吞嚥、說話有困難,或舌頭半側喪失知覺、麻木,皆應儘早查明原因。
  • 顏面局部腫大,導致臉部左右不對稱,或合併有感覺異常 ( 如下唇麻木 ) 或牙齒動搖。
  • 有嚼檳榔習慣的人,應特別注意是否覺得口腔黏膜乾澀、灼熱、有刺痛感、及張口受限。

最重要的診斷方法便是病理切片檢查,切片檢查並不會造成癌症的擴散或惡化,也唯有藉由切片檢查才能早期診斷、正確治療,而提高治癒機會。

治療

手術切除腫瘤與清除頸部淋巴結,是最有效的口腔癌治療方式。一般而言,初期口腔癌可使用外科手術或是放射線治療;晚期病例,則常須於手術後,加上放射線及化學治療等合併療法,才能增加痊癒的機會。

預防方法

  • 戒菸、戒嚼食檳榔、戒酒。
  • 正常的飲食、規律的生活作息。
  • 改善口腔衛生。
  • 移除口腔內的刺激物,對於不良的假牙給予修復,以達預防的目的。
  • 當發現口腔黏膜有異狀時就需要找耳鼻喉科或口腔顎面外科醫師檢查。若曾有嚼食檳榔之習慣者,建議至少每半年檢查一次。

若有任何疑問,請不吝與我們聯絡
電話:(04) 22052121 分機 7274
HE-84042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暨體系院所

  • 首 页
  • 医院概况

      医院简介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简称“北大口腔”,始建于1941年。前身是国立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的齿科诊疗室。伴随着八十年的发展历程,如今的北大口腔已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全面发展的大型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口腔医学研究所。  作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委管的三级甲等口腔… 详细>>

  • 新闻动态
    • 就医指南
      • 医疗团队
        • 护理团队

            护理概况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护理工作有着优良的传统,始终秉承“厚德尚学,精医济世”的院训,坚持“一切为了病人”的服务理念,打造了一支全国一流的口腔护理团队。我院现为中华护理学会口腔科护理专… 详细>>

        • 教育教学
          • 科学研究
            • 党建工作
            • 健康知识

                疾病专题

                • 牙周炎
                • 牙龈增生
                •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 龋病
                • 牙髓病
                • 颌面部炎症
                • 咬合诱导
                • 牙缺失
                • 口腔扁平苔藓
                • 口腔白斑病
                • 颞下颌关节疾病
                • 口腔颌面部创伤
                • 牙颌面畸形
                • 唇腭裂
                • 儿童髁突骨折

            • 环境信息公开
              • 招聘专栏

              怀疑口腔癌,到医院后应该看什么科?

              怀疑口腔癌,到医院后应该看什么科?
                  如果怀疑口腔癌,可以找口腔科医生咨询。因为,口腔癌的相关知识与表现,是口腔医学教育的基础之一,大部分口腔科医师能够识别典型的口腔癌。多数患者疑虑为“口腔癌“的症状,实际上是牙齿疾病所致,例如,牙周病、牙髓炎、冠周炎、复发性口腔溃疡,经治疗后症状消退,可以解除口腔癌的怀疑。当然,患者如果能直接找口腔颌面-头颈肿瘤专家就诊则更好。
                  口腔专科医院、大型综合性医院的口腔科,常设置有口腔粘膜科。口腔粘膜科医生对口腔黏膜癌的认识也很专业,尤其是黏膜溃疡、黏膜颜色改变,他们能够很好地筛查出口腔黏膜癌。
                  口腔科医师、口腔粘膜科医师,一旦认定为是口腔癌,会建议患者找口腔颌面外科医师或头颈外科医师诊治。口腔颌面外科医师或头颈外科医师是诊治口腔癌的专业队伍。所以,如果患者找口腔科医师诊查或治疗后,病情没有缓解,必须找口腔颌面外科医师或头颈外科医师诊治。
                  需要提醒的是,口腔癌患者,不建议找中医诊查。也不建议用中药、中成药或中医方法,如针灸、拔火罐等,处置口腔癌,否则,不仅耽搁口腔癌的诊治,而且会导致癌症扩散。

              前言

              根據衛生署的統計,自民國八十一年來以後口腔癌的發生率及死亡率節節上升超過了鼻咽癌,已成為國人頭頸部的第一位。不僅罹病平均年齡下降,而且每年發現的新病例及死亡人數都已超過千人。然而,在各種癌症當中,口腔癌及皮膚癌是最容易也最可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而獲得痊癒的。但是許多人對口腔裡的變化,不予注意掉以輕心,以致錯失治療的契機,甚至有已確定診斷卻尋求替代醫療而白白喪命。

              什麼是口腔癌

              口腔包括唇、頰膜、下牙槽脊、上牙槽脊、臼齒後三角區、口腔底、硬顎及舌前三分之二,一旦上述區域內的細胞發生了不正常的分裂成長,侵犯到周圍正常的組織,甚至轉移到身體其他部份影響個體正常功能進而危及病患生命謂之「口腔癌」。

              口腔癌的成因

              許多因素跟口腔癌有關,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嚼檳榔,台灣口腔癌患者中,八成以上有嚼食檳榔的習慣,而好發部位為頰黏膜及舌。

              除檳榔外,煙酒亦與口腔癌有密切關係,如同時有嚼檳榔、吸煙及飲酒等習慣者,則得到口腔癌之危險性更高。

              其他如口腔衛生不佳,長期溫度或化學物質的刺激,齒列不正或不適用的假牙,對舌頭、齒齦或咽頰造成慢性的傷害,口腔黏膜上的白斑,都可能在一段時間以後產生癌症。

              症狀及診斷

              正常口腔內膜是粉紅色或紅色柔軟黏膜,如有以下症狀,就需找耳鼻喉科中的頭頸腫瘤外科醫師檢查。

              ●口腔內部或周圍發現腫脹、硬塊,或者長了腫瘤。
              ●口腔內部發現白色脫屑的斑塊。
              ●長久不能治癒的潰爛。
              ●口腔附近部位有痲木或疼痛。
              ●口腔內不明原因的流血,反覆發生。

              最重要的診斷的方法便是病理切片檢查,此一切片不會造成癌症的擴散或惡化。如此才能早期診斷,正確治療而提高治癒機會。

              治療及預後

              手術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療方式,依病灶大小、部位的不同而有不同程度的切除。

              一般而言,早期口腔癌可使用外科手術或是放射線治療,如已屬晚期,則常需接受外科手術、放射線及化學藥物等合併治療,才可有較高治癒機會。只要早期發現,現代的外科技術,可以把口腔癌完全的割除,而仍然保持正常的臉型及咀嚼食物的機能。

              只要接受正當的治療,早期口腔癌三年的存活率可達80%,五年的存活率可有60%,若是晚期(第三、四期)則存活率降至50%以下。口腔癌得復發大都在三年內,有80%出現在原來的位子或頸部,20%則可能轉移到其他部位。

              追蹤與檢查

              患者治療後的第一年,每月應追蹤檢查一次,第二年每2-3個月追蹤檢查一次,第三年每3-4個月追蹤檢查一次,第四、五年以後可每半年追蹤檢查一次。

              值得一提的是,有15-20%的口腔癌患者,會在口腔會附近黏膜發生所謂「第二原發癌」,因此即使原先癌症以治癒,仍須長期加以注意。

              怎樣預防口腔癌

              1.避免長期直接曝露於強烈得陽光下。必要時,戴寬邊的帽子,或是塗抹油膏。
              2.避免菸草、紙菸、菸斗、檳榔等長期對唇、舌和口腔黏膜的刺激。
              3.如果有不正的牙齒或假牙,對周圍組織有所磨擦,應該請牙醫生矯正。
              4.口腔內發現有任何腫塊贅肉、脫皮落屑或是顏色變化,超過兩星期而未痊癒就應該就醫。
              5.飲食要正常,食物營養要均衡。有時維他命或其他營養要素缺乏所造成的口腔黏膜變化,可
              以誘致癌病的發生。
              6.避免長期使用熱度太高的食物和烈酒。
              7.經常刷牙漱口,保持口腔衛生。

              口腔癌的自我檢查
              ●臉部:摸摸臉的兩邊是不是一樣,同時注意膚色有無改變,是否有硬塊或麻木疼痛的部
                位。
              ●頸部:以手指輕按,尋找是否有硬塊與觸痛。
              ●嘴唇:把下唇拉下,檢查顏色與組織,上唇也同樣翻開檢查。
              ●兩頰內側:用手指扳開內側,檢查是否有紅、白或深色斑點。以手指摸牙齒與臉頰間的
                部位,檢查是否有硬塊,是否平滑。
              ●口腔頂:頭往後仰嘴巴張大、檢查顏色有無異樣,或有無硬塊。
              ●舌頭:用一塊紗布,抓牢舌頭,儘量往外拉,以檢查上舌面,再把舌頭由嘴巴左端移到
                右端,檢查其靈活程度,同時檢查舌頭兩側。最後把舌尖抵著口腔頂檢查舌頭下
                面,每一步都要注意腫瘤或異常的顏色。
              ●口腔底:檢查口腔底以一隻手指去摸就能檢查的很好,可以查出異常的硬塊或瘤。

              Toplist

              最新的帖子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