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咳嗽有 痰 怎么办

編按:咳嗽有痰咳不出來?紐約大學朗格尼醫學中心(NYU Langone Medical Center)耳皮喉科臨床助理教授 Erich Voigt 醫師指出,咳嗽是身體排除肺部、喉嚨黏液與談的自然機制,但如果因為痰咳不出來、卡在喉嚨而用力咳嗽或清喉嚨,反而會導致喉嚨痛。

因此,如果想要加速身體排除病菌的速度,就要確保自己的身體有足夠的水分,這可以幫助稀釋濃稠、黏度高的痰,減少咳不出談的問題。另外,洗熱水澡或呼吸濕潤的蒸氣,也都有助於讓黏稠的痰稀釋,更容易藉由咳嗽排出;如果能夠拍拍病人的背部,也能鬆開黏在氣管壁上的痰,讓病人更容易把痰咳出來。

美國內科醫師 Daniel Murrel 審訂的一篇文章建議,

以下方法可以幫助排出卡在胸口、咳不出來的痰:

  1. 補水:幫助稀釋痰液、減少堵塞感,選項包括開水、溫蘋果汁、雞湯、無咖啡因的茶飲。
  2. 增加濕度:幫助稀釋痰液並清除堵塞物;除了加濕器,也可以用熱水淋浴的蒸氣,或是在碗中裝滿熱水,再用毛巾覆蓋頭部、避免熱水蒸氣溢出,幫助吸入更多溫熱的水氣。
  3. 吃蜂蜜:2007年一項研究發現,在105位介於2~18歲的孩童中,比起服用鎮咳錠或沒有吃任何止咳藥物的人,吃下蕎麥蜜的人症狀有最大幅度的改善。不過,1歲以下的嬰幼兒禁止食用蜂蜜,以免肉毒桿菌中毒。

【早安健康/豬越恭也(日本中醫會理事)】 喉嚨不好,原因在肺和胃

咳嗽和痰是肺胃問題前兆

會出現在喉嚨的症狀,屬氣管、肺等呼吸器官疾病的前兆最多。喉嚨痛多因感冒、扁桃腺發炎、咽頭炎等發炎症狀所致;有感冒、支氣管炎、氣喘、肺炎等時,會出現咳嗽症狀,痰多也是如此。

不過,中醫見解卻略有不同,特別是慢性痰,可能不僅是肺,連胃也不適,因為長痰的是脾(腸胃),肺只是儲痰的地方。因此,要治療喉嚨症狀,呼吸系統及消化系統的各器官也都要仔細審視。

喉嚨卡痰需靠潤肺、健胃

不管再怎麼咳,就是咳不出痰,是因為痰太黏了。這種卡痰的情形就是「肺陰虛」,此時氣管黏膜已乾燥且正在衰退。晚上一鑽入被窩裡馬上就咳,也是乾燥所致,身體越溫暖就越乾燥,咳嗽不止的同時,痰也越來越多。

要予以根治,最重要的是潤肺及優化胃機能。如果能因應痰的狀態,攝取適合的食材就更有效果。

慢慢按壓靠近手肘的穴道


位於手肘內側紋路、靠拇趾這邊硬筋的地方。慢慢按壓會有效果。

根據痰色及痰量改變食物

痰,大致分成燥痰、熱痰、濕痰、寒痰四種,養生法各不相同。

燥痰型 即所謂的卡痰,屬肺陰虛型。由於肺黏膜乾燥,故痰少,但黏性強不易咳出。可吃潤肺的食材。

熱痰型 痰呈黃綠色,表示肺裡積熱。要吃降肺熱、清痰去咳的食材 。

濕痰型 腸胃水分代謝失衡,產生痰濕(多餘水分停滯體內)。要吃能助脾,把多餘水分排出體外的食材。

寒痰型 痰本身沒有顏色且稀稀的,表示肺著涼了。要溫肺,排除蓄積在肺裡的水分以治療痰及咳嗽。

不管是哪種痰型、咳嗽,都得避免生冷飲食、肥甘厚味。過敏患者(氣喘、鼻炎、異位性皮膚炎等)也要特別留意過敏性食物。

喉嚨卡痰,各痰型適合吃的推薦食材請看下一頁整理!

平时我们偶而都会咳嗽一两声,有时还会咳出一些痰,但如果你的痰不是清澈或白色的,那就意味着你的呼吸道里有病毒性或细菌性感染或者肺部有炎症。感染可能和感冒一样平凡或者跟支气管炎或肺炎一样严重。

如果你的痰较多并且较粘稠,则多为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早期及慢性支气管炎。如果你的痰是那种透明的泡沫,则有可能是患上了支气管扩张症。

当痰呈黄色或像脓样一样通常意味着有某种轻度至中度的感染,如感冒、支气管炎及肺炎恢复期。任何严重的刺激,比如吸烟或过敏原都会引起。

痰多怎么办?如果你的痰液颜色不正常,可能是你患上了麻烦的疾病,比如伴有咳嗽、呼吸困难、胸部充血、高热或恶心。此时你就应该去看医生了。

1、保持空气湿润:你可以买一个加湿器,这样可以增加你气道的湿度从而使痰液容易咳出。

2、不要抑制住咳嗽:你的咳嗽有它的用处,可以将痰液清除掉。

3、有选择地服用药物:一般来说,细菌引起的咳嗽多痰可用抗生素来治疗,如果是感冒引起的咳嗽咳痰,可以使用一些祛痰药,不过用药之前还是去咨询一下医生。

4、多喝水:多喝水可以稀释痰液,同时还能使你的嗓子舒服一些,方便你将痰液咳出。建议每天喝5~6杯清水。

5、尽量不要饮咖啡和酒:因为咖啡和酒都会使尿量增多,从而使体液减少,这就使你的痰液更粘,更不容易排出。

6、补充营养素:每天服用维生素c、维生素a或β-胡萝卜素,它们都起着促进组织修复和抵抗有害物侵入的作用,从而有助于发炎的粘膜尽早恢复正常,提高了呼吸道的免疫力。

7、养生茶:一些药食同源中草药配置的养生茶,例如本道元的黄精牛蒡根茶,可以理气、化痰、止咳,对祛痰润喉有着不错的功效,你不妨试试。

痰多怎么办?虽然有很多原因可以造成你痰多,但大多数情况,痰多只意味着感冒等小病,只要能注意观察,找到引起痰多的原因,并加以处理,痰多的情况将可以得到改善。

咳嗽这种经历想必人人都有过。咳嗽是生理机能的—种保护性反射动作,可将呼吸道过多的分泌物或异物咳出体外,如果咳嗽个不停,可就要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大麻烦了。

很多人咳嗽时第一反应都是想把这烦人的咳嗽赶紧止住,于是就自行服用一些止咳药物,或者使用一些止咳偏方。其实,发生咳嗽之后的第一时间应该是首先确认自己的咳嗽类型,然后再对症下药。

“咳嗽类型:

  • 咳嗽无痰或痰量很少为干咳,常见于急性咽喉炎、支气管炎的初期;
  • 急性骤然发生的咳嗽,多见于支气管内异物;
  • 长期慢性咳嗽,多见于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等。
  • 咳嗽时如果伴有发烧,常见于感冒、肺炎、肺结核(高热多见于肺部感染,低热常见于肺结核):咳嗽时如果伴有呕吐,则多见于百日咳、慢性咽炎;
  • 咳嗽伴有呼吸困难者,有哮喘、心力衰竭的可能;
  • 咳嗽时痰中带血,常见于肺结核或急性支气管炎;
  • 咳嗽大量咯血,多见于支气管扩张及肺结核末期;
  • 至于咳嗽伴有体重快速消瘦,则应警惕肺癌的可能。

“一般常见的咳嗽情况:

一、生理性咳嗽:

生理性咳嗽并不是疾病所致,这种咳嗽通常对身体有益,目的是将进入气管的异物或尘粒咳出体外,吸烟者的咳嗽即是最好的例子。从鼻孔吸进的尘埃,首先由鼻毛负责拦截,有些较小的尘埃粒子仍能通过鼻毛的阻拦进入气管,被黏液薄膜吸住,最后就产生了大量的痰液。痰逐渐增多就会刺激到咽喉。可以借由喝大量的水来避免咳嗽,并稀释呼吸道的分泌物。

二、感冒咳嗽:

风寒感冒的患者咳嗽的同时经常伴有流清鼻涕、舌苔发白、怕寒怕风等症状。风热感冒的患者咳嗽的同时可能伴有咽喉肿痛,流黄鼻涕、舌苔发黄、舌头发红、便秘等症状。病毒性感冒的患者可能伴有高烧(38度以上且持久)、嗓音嘶哑、全身疼痛等症状。

三、咽炎咳嗽:

咳嗽事发出“空,空”的声音

症状:声音嘶哑,嗓子卡痰,咽喉疼痛。咳嗽的同时可能伴有呕吐。

四、气管炎咳嗽:

早起轻度干咳,后转为湿性咳嗽,有痰声或咳出黄色浓痰。

症状:早期有感冒症状,如发热,打喷嚏,流涕,咽部不适。

原因:主要由呼吸道感染引起。初起感冒症状明显时可用感冒药,发热可用退热药,祛痰剂,不宜使用止咳药,痰多或城脓性表明是继发性细菌感染,应根据医生意见选用适当抗生素治疗。若未经有效控制,可能发展为肺炎。

五、过敏性咳嗽:

持续或反复发作性的剧烈咳嗽,多呈阵发性发作。夜间比白天咳嗽严重。

症状:痰液稀薄、呼吸急促。

原因:由抗原性或非抗原性刺激引起,花粉季节发作较多。家族有哮喘及其他过敏病史的人群,咳嗽应格外注意。

六、气管异物咳嗽:

一些儿童、老人和吞咽有困难的人士可能会因为异物呛入气管,造成猛烈的咳嗽,甚至被异物完全堵塞气管导致窒息。如果异物较小,刺激性不大,异物进入支气管,咳嗽和憋气症状会变轻甚至消失,有的可能病人数月甚至半年。但是会刺激分泌物增多,导致气道堵塞,肺气肿,肺炎,还有的化脓性支气管炎表现如咳痰带血、肺不张、呼吸困难缺氧。如果患者突然剧烈咳嗽或憋闷,却并没有患病,用了药物也不见好转或痊愈,持续反复发作,就要警惕这种情况了。

若异物较大,卡在声门或阻塞主气道,发生严重呼吸困难,如不及时处理,很快就会窒息死亡。这种情况发生后一般没有机会到医院急救,需要现场及时处理,通过海姆立克法急救。严重时需要到医院接受治疗。

患者咳嗽的时候严禁拍打后背!以免异物移位。应该稳定患者的情绪,保持镇定安静。吃东西的时候注意不要说笑打闹,可以将干果、药片磨碎后再服用。还要教育儿童不要把小物品放入口中。

温馨提醒:

盲目的服用止咳药可能会把痰液“憋”在呼吸道内,加重炎症感染,延误病情。还可能造成成瘾性。大家平时还是应该多学习一些医疗知识,对自己的状况有一个初步的判断。如有症状还是应该立即到医院就诊,确认病情。如需咨询可关注微信公众号(cdzyxcbyy999)可在线咨询。

喉咙痰多还咳不干净?中医教你排痰法

2021-08-05 13:01:28 来源:东方网 选稿:孙翔

  咳嗽,吐痰。这两个动作,林女士每天都要重复几十次。自几年前的一次感冒过后,林女士便总能感觉到喉咙有痰液存在,必须时不时咳嗽一下、吐吐痰、清清嗓子才会舒服点,不过即使这样也总是没法把痰液咳干净。跑过几次医院不见好后,林女士便再也没管它,于是咳痰便成为了每日固定动作。

  痰液卡喉这种现象,相信很多人都出现过,有时咳不出又咽不下更是让人加倍难受,而要解决这个问题,还得从根源寻起,找对因,下对药,才能真正祛痰。

为什么喉咙里会有痰?

  正常情况下,气管和支气管会分泌少量黏液覆盖在气管壁上,起到保护、润滑、黏附有害物质的作用。而当气管和支气管受刺激、感染、发炎时,分泌的粘液就会增多,与灰尘、微生物、坏死组织等裹挟在一起,便形成了痰。

  这些痰液在支气管表面纤毛的摆动下,从小支气管运送到大支气管,再逐渐移动到口腔,这时通过咳嗽将痰咳出,就能防止细菌和有害物质停留在体内,所以咳痰本质上是人体防御机制的一种。

  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将痰液正常排出,有的人还会出现痰液排不净的情况,可能是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痰液相对黏稠,直接紧紧黏附在气管壁上,加重纤毛负担,导致难以排出;

  支气管表面的纤毛被破坏,纤毛排痰功能减弱或丧失,痰液无法排出到达气管和口腔。

  而咳痰一般是位于咽喉部位的上呼吸道,受这两个因素影响,下呼吸道就会充斥着痰液,特别是对于有肺部疾病的患者,更容易病情反复。

想祛痰,这两个方法要收好

  想要摆脱喉咙有痰、咳不干净的困扰,日常需要多喝水,有助于稀释痰液,更易排出,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借助药物或者一些物理方式帮助排痰。

药物排痰

  目前,临床上的祛痰药主要是西药和中药,西药共有三类,如下:

  黏液溶解剂:通过分解痰液的黏性成分使得黏痰液化,黏滞性降低而容易咳出,如乙酰半胱氨酸、α-糜蛋白酶等;

  黏痰调节剂:主要作用于气管、支气管的黏液产生细胞,使分泌物黏滞性降低,痰液变稀而易于咳出,如盐酸溴己新、羧甲司坦等;

  恶心性和刺激性祛痰药:通过刺激胃黏膜迷走神经传入纤维,引起轻度恶心,再通过迷走神经传出纤维引起支气管黏膜腺体分泌增加,从而稀释痰液,如安油、氯化铵、碘化钾、愈创木酚醚等。

  从中医角度,痰是津液代谢异常的产物,饮食不节、烟酒过量、外感寒湿皆能影响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而生痰,有热痰、寒痰、燥痰、湿痰、气痰、风痰之分,可根据痰液性状和自身症状选择合适的中药治疗。

  热痰:痰液黄、黏稠、不易咳出,常见于肺炎、急性支气管炎,需清热化痰,可用臭灵丹草煮水喝,清热、解毒又祛痰。或者直接服用中成药灵丹草颗粒,其主要成分就是臭灵丹草,具有清热疏风,解毒利咽,止咳祛痰的功效,可用于风热邪毒,咽喉肿痛及肺热咳嗽;急性咽炎、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者有上述症状也适用。

  寒痰:痰液色白、清稀,可伴有怕寒怕冷等表现,常见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需散寒化痰,中药可选择半夏、干姜,也可以饮小青龙汤。

  燥痰:痰液少、黏,难以咳出或干咳,痰液中带血丝,常见于肺结核,需润燥化痰,适合杏仁、贝母、麦冬、沙参等中药,方汤如清燥救肺汤。

  湿痰:痰液白、稀、黏,不易咳出,可伴胸闷、食欲不振,常见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需燥湿化痰,可选择陈皮、半夏、天南星等中药,可饮二陈汤。

  气痰:痰郁结于咽喉,有异物感,咳不出又咽不下,可采用理气化痰法,参考茯苓、制半夏、旋覆花,或饮半夏厚朴汤。

  风痰:痰液量多、泡沫状,并伴有肢体麻木,常见于脑卒中、癫痫,需息风化痰,可用天麻、制半夏、天南星等中药,方汤可选半夏天麻白术汤。

物理排痰

  采用一些有利于排痰的动作,帮助痰液更快更好排出。

  深呼吸排痰:每隔2-4小时进行数次随意深呼吸,在呼气终末屏气片刻,然后用力咳嗽。

  拍背排痰:找人辅助拍背,手法是五指并拢,用腕关节用力叩击背部,自上而下重复多次,通过深呼吸用力咳嗽,排出痰液。

Toplist

最新的帖子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