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背部肌肉拉伤

按摩也無法解決的繃緊與疼痛:上背肩胛骨中間的「膏肓痛」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造成膏肓痛的諸多原因中,背肩胛神經被壓迫到是其中一種,而它有四個容易被壓迫到的方式。在一般的健保診所,常見的治療包括止痛、電療、熱敷,緩解肌肉與筋膜的緊繃。

文:好痛痛、尤稚凱復健科醫師

上背肩胛骨中間的疼痛,也稱為膏肓痛,是許多人最煩躁的困擾之一。膏肓痛的原因很複雜多元,可能跟肌肉、骨骼有關,可能跟神經壓迫有關,也可能是內科問題的轉移痛,今天要來和大家談談神經的部分。

膏肓痛四大常見神經痛原因

造成膏肓痛的諸多原因中,背肩胛神經被壓迫到是其中一種,而它有四個容易被壓迫到的方式。

一、椎間盤突出,或是椎體滑脫,或是骨質增生等原因壓迫到了第五節頸神經根,造成分支的背肩胛神經也連帶疼痛。長期壓力過大和姿勢不良(如頸椎前傾、駝背)容易造成頸椎生物力學失衡。之後逐漸傷及周邊肌腱韌帶等軟組織和小面關節,進而導致頸椎弧度改變與穩定性不足。這容易使得肌肉長期過度負荷,也會讓頸椎提早退化,連帶使得椎間盤脫水失去彈性而椎間盤容易突出。

圖片改自://redsearch.org/images/p/a_dorsalis_scapulae

二、如果你是低頭族長期姿勢不良,可能會造成頸部前方的肌肉太過緊繃,太過緊繃會把第一節肋骨往上提,進而從背部壓迫到經過的背肩胛神經。

三、長期駝背、圓肩、聳肩,容易讓上背部肌肉緊繃疼痛,久了可能會肌筋膜發炎,這是一種膏肓痛的原因。另一種是肌筋膜發炎同時導致背肩胛神經也連帶發炎。

四、姿勢不良或長期過度肌肉失衡,可能讓第三、四、五節肋骨與胸椎相連的地方關節退化。肋橫突關節退化性關節炎(costotransverse joint arthropathy)會讓關節不穩定,使得肋骨夾擠背肩胛神經。

C5是頸椎第五節(圖片由菁英診所提供)

除了常見的肌肉問題以外,上述的四種神經相關問題也很常見。根據臨床觀察,有八成以上的患者合併上述兩種以上的問題。因此看診過程中還會需要X光、軟組織超音波、激痛點、壓痛點等檢查方式,來確認問題的原因為何。

有一個很重要的觀念想傳達給讀者們,那就是即便上述的病因都不一樣,但呈現出來的症狀是非常類似的,因此不是哪邊痛就是什麼原因的單純。這些類似的症狀是從肩頸到上背部、肩胛骨之間區域的繃緊與疼痛,按摩放鬆也無法徹底解決。

膏肓痛的治療

在一般的健保診所,常見的治療包括止痛、電療、熱敷,緩解肌肉與筋膜的緊繃。如果有神經壓迫的問題,可能還會合併拉脖子。

假設健保的治療無法解決問題,而且經診斷後有上述原因,可以嘗試使用增生療法搭配運動物理治療。針對上述四種神經壓迫,增生療法可以做的如下:

  1. 若為第五節頸神經根受到壓迫,可在超音波導引下,將增生藥劑(如自體血小板生長因子、高濃度葡萄糖)注射至該節頸椎周圍韌帶及小面關節內來促進修復,這樣可以增加頸椎的穩定性來解除神經壓迫。
  2. 如果是因為頸部肌肉緊繃,使第一肋骨移位壓迫到背肩胛神經,那我們會需要先用徒手治療來放鬆頸部肌肉,並且讓肋骨回到原本的位置。之後再使用增生療法注射在第一肋骨與胸椎連結的地方,來強化穩定。
  3. 針對上背部肌筋膜發炎與背肩胛神經發炎,則須於各個激痛點和壓痛點注射低濃度葡萄糖,以放鬆肌筋膜並穩定神經。
  4. 針對第三、四、五節肋骨與胸椎相連處之關節退化,同樣須施予增生療法注射這些關節,以增加穩定性。

生活習慣與肌力才是根本

這邊希望讓大家知道一件事,像這種類型的疼痛,常常是因為日常生活或工作上,已經有長期累積不好的姿勢和習慣,造成了身體某些部分的結構問題,最後才引發疼痛。而大部分醫學上能做的是找出身體結構上的問題,或是肌肉、力學上的不平衡之處,並且改善它。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在於生活習慣上,所以我一定會建議病患好好運動、鍛鍊核心肌群、不要讓頸部肌群來代償背部的肌群,否則很容易又讓身體陷入疼痛的循環。

去年我也為這個題目拍攝了短片:

本文經好痛痛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相關文章︰

  • 如何分辨運動後的「痛爽感」是正常痠痛,還是肌肉拉傷?
  • 若肩膊痛與筋腱撕裂無關,可以怎樣醫治?
  • 手指麻可能是初期症狀:「腕隧道症候群」該如何治療?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


Tags:

當你買房之後 別忘了做這件事! 

Photo Credit:臺銀人壽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45歲的王先生剛買了房,未料沒多久就遭遇車禍不幸受傷,住院療養後,所幸並無大礙,但他也因此而感到心驚膽跳。因為上有老、下有小要扶養的他,是家中唯一經濟支柱,萬一真有個閃失,近千萬的房屋貸款誰來承擔?這樣的事件何嘗不是台灣眾多家庭的縮影?

根據聯徵中心資料顯示,2021年平均房貸金額超過700萬元,以35~55歲為大宗,平均貸款金額則介於660~780萬元,再再證明人生責任最沉重的中壯族群,肩負不小的房貸壓力,更應該善用房貸型壽險,為家庭生活添加更可靠的保障,以避免家中頓失經濟來源,原本的幸福生活就此轉折。

房貸型壽險主要針對房貸而設計,所以借款人、要保人及被保險人,須為同一人,屬於定期險,保費較一般終身壽險低,免體檢額度亦可放寬,以臺銀人壽來說, 55歲以下免體檢額度為1,500萬元,56歲~60歲則為1,000 萬元,66歲以上則一律需要體檢。

該如何投保房貸壽險呢?臺銀人壽建議掌握五大重點

一、以家中經濟來源為主要投保對象:優先以肩負「房貸責任」的一家之主為被保險人,當其發生不幸而身故或完全失能,保險公司會將理賠金用來償還房貸,以避免還款壓力落在家人身上,才能預防房屋淪為被法拍的命運。

二、根據家庭責任及經濟能力選擇適合類型:房貸壽險有「平準型」與「遞減型」,差別在於保額是否固定不變。以貸款500萬,貸款20年,保額500萬元,保障期間20年為例,平準型保額固定,理賠金不會隨著房貸償還而逐年減少,直到繳完房貸為止,保額都維持500萬元不變。遞減型保額則會隨著時間而逐年遞減,當房貸還款十年後,房貸從500萬償還到剩下約250萬,相對的保額也會隨時間逐年遞減到約300萬。

若壽險保障不夠或家庭責任重的人,可以選擇「平準型」,保費雖比「遞減型」高,但保障相對較高,適合有經濟能力、且希望給家人多些保障者。若是已有較高壽險保障或家庭責任較輕的人,即可選擇「遞減型」,保費較平準型低,很適合小資族投保,經濟又實惠,較能輕鬆負擔保費。

三、把握足期足額、專款專用:房貸繳多久、繳多少,保額就買多少、保多久,例如房貸500萬元、貸款期限20年,房貸壽險保障最好也是500萬元、保險期間 20年,而且要專款專用,才能讓家人有保障。

四、是否提供加值保障:除了身故或失能理賠金之外,有些房貸壽險還會提供加值保障,除了身故及完全失能保障之外,還加入類旅平險概念,提供特定意外傷害身故保險金(搭乘大眾運輸交通工具)、完全失能扶助金、意外傷害失能安養金、重大燒燙傷等保障,可以說是集結「壽險」、「失能險」、「意外傷害險」等多元保障的保單。

五、選擇優質保險公司:房貸金額高、期限長達數十年,房貸壽險保障必須要能夠長長久久,才能有效規避長期房貸風險,因此,選擇優質保險公司很重要。臺銀人壽為國營品牌,有能力永續經營,且近7年來房貸壽險理賠金已逾上億元,協助許多家庭轉移債務風險、度過難關,獲得了良好口碑,成為許多人房貸壽險的首選。

晉升為有巢族固然欣喜,不過,風險不知道何時會來到,唯有投保了理債保單:房貸壽險,才能「留愛、留房,不留債」。

房貸壽險平準型VS遞減型

平準型 遞減型
特色 理賠金不會隨房貸清償而減少 理賠金隨時間逐年而遞減
保費 較高 較低
適合對象 希望給家人多一份保障者、築巢雙薪族 預算較低者、首購小資族、以房養老族、人生溫拿族

了解更多

臺銀人壽 廣告


Tags:

Toplist

最新的帖子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