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rface pro 6 災情

久違的新筆電

2019/2/19

雖然說大家對新手機Pixel 3a比較有興趣,不過還是先開箱用過一陣子的筆電Microsoft Surface Pro 6吧XD

這台雖然最近廣告打很大,但是除了剛上市的一波的業配開箱之外好像沒有什麼實際的使用心得,這邊簡單的來開箱和分享一下!

說起換筆電的契機就是我的MacBook Pro Retina 13″(2014 mid)喝了咖啡鍵盤掛了,雖然還能用不過要開螢幕小鍵盤打字真的很蠢

而且當初是買日版所以鍵盤開口和台版不同,又主機和鍵盤整個是一體的要全部換掉才能維修,問了幾間店後維修費都要破萬還要等料,想想不如就直接換一台吧!

這次買的是256GB, 8G RAM的版本

開箱與硬體心得

我對於筆電的需求也不大,單純作為放假回台北可以在咖啡廳使用的潮流門票而已 (?) 最重要的用途就是拿來修圖寫文章上網

其實對於這樣的簡單需求(包含潮度)來說,MacBook Pro無疑是最佳的選擇,不過查了一下新版MacBook Pro的價位真是貴的喪心病狂,所以開始考慮其他廠牌的筆電

同Apple般簡潔風格的包裝

看了看算潮度和設計能和蘋果一搏的似乎也只有微軟的Surface系列了,其他廠商的設計還是比較偏向傳統筆電的樣子

雖然要算CP值效能買蘋果和Surface都是盤子,只是一個大盤一個小盤,但是潮和帥是一輩子的事,不然為何咖啡廳裡面那麼多人用MacBook呢? 而且八成都只是在上FB而已

(看了之前自己的開箱文才發現當年也是考慮 Surface Pro 3和MacBook Pro,四年後風水輪流轉啊)

配件包裝也是簡潔風格

其實拿微軟和蘋果的產品線去做比較,MacBook Pro的對手應該是Surface Laptop/Book系列(分別對應13/15吋大小)。而我這次開箱的Surface Pro的對手則是iPad Pro。除了大小、平板為主的使用模式以外價格也相仿

不過純論硬體來說我覺得Surface Pro是有好那麼一點,主要差在RAM的部分Surface Pro有給到同MacBook Pro 13″的8/16G,而iPad Pro則是4/6G。

說到對手2018 New iPad Pro,剛推出時可是引起攝影圈一陣旋風。超棒的12.9″螢幕、逼近MacBook Pro等級的效能、Adobe全新行動版LR+PS的支援還有直接可以連接相機操作和讀取照片的Type-C接口。大家終於不用帶著1.3 kg起跳的筆電出門,可以改為重量只有一半左右的iPad Pro,省下來的重量剛好多帶一顆鏡頭….真香!!

磁吸式的充電接口,設計根本比照以前的Apple (?)

But,就是這個But。iPad Pro使用的OS是行動裝置的iOS而非macOS,這對於多裝置跨平台的使用者(像我桌電Win 10, 手機Android, 筆電Mac, 平常用雲端/行動硬碟作業)是非常不友善的,因為沒有檔案管理系統

這代表你不能直接插個隨身硬碟就把照片互相轉移、你的LR編目/Present只能靠CC版雲端轉移和同步、所有的軟體都只能使用行動版的APP、沒辦法匯入相機4k影片、只能用”照片”類型APP來管理你的Jpeg/RAW檔

當然以上問題可能都有解決辦法,但是只要使用一般的電腦OS就都不是問題對吧? 這也是我最後為何會選擇買Surface Pro的最後一根稻草,畢竟Win 10和桌機系統一樣,不會有任何進入障礙

(乾,結果WWDC 2019蘋果宣布新的iPad OS改善我前面說過的檔案管理問題)

簡潔黑色的背面
把屁股(?)打開後,工作台模式(繪圖用)

在三個多月的使用上硬體部分目前使用上是沒有什麼特別不滿意的地方,為人詬病的”2019年居然沒有Type-C接口“這點對我來說還行,畢竟我的行動硬碟也還停留在USB 3.0的時代,連接線也都是Type-C轉3.0

其實對我來說最大的困擾是記憶卡居然是給MicroSD而不是SD阿~ 懷念MacBook Pro 2014有內建SD卡插槽的年代,匯入照片實在太方便了

另外續航力確實不錯。即使全程使用很耗資源的修圖和轉檔,出去一趟5小時以上的使用應該是沒問題,我舊電腦大概3小時左右電量就差不多見底了

特別設計的轉軸,固定能力和緊度適中

接下來是實體鍵盤保護蓋。目前應該都是買主機送鍵盤,原價我記得也要三千左右不算便宜 (但是瑞凡,iPad Pro 12.9″的鍵盤要6490阿!!)

我記得這個和上一代的鍵盤一樣

偉哉現代科技,雖然這鍵盤還是有點重量不過真的是很薄。而且我覺得那厚度是為了鍵盤的手感而加的,為了不要讓鍵盤在立起來的時候打字塌陷。另外打字手感還不錯,雖然沒有咖咖咖的聲音,不過該有的回饋和深度都還有,還有鍵盤背光呢

鍵盤組立說明

另外這個鍵盤還有個獨特之處,就是他是使用類似麂皮的材質Alcantara(人造麂皮)有種溫柔的觸感,比起之前MBPR的冰冷金屬多了點溫度(?) 不過清潔的確是比較不易啦

但有一點不知道是鍵盤還是軟體的問題,使用觸控板的時候會有輕點無效的情況,壓下去又變成右鍵不知道是怎樣,實在有損使用者體驗 (觸控板體驗和操作真的輸Apple很多)

另外獨立鍵盤的好處就是至少鍵盤部分不會隨著使用時間越來越燙,還有潑到咖啡只需要換個鍵盤(?)

說到散熱方面Surface Pro是沒有風扇的因此相當安靜,目前使用上來說即使用LR修圖轉檔一段時間也不至於到燙,表現還算是不錯。不過聽說這種把所有東西都和螢幕塞在一起的設計很容易因為散熱不良在用個幾年之後出問題,到時候再來驗證一下吧! 說實在我的MBPR 2014就算有風扇用了四年之後依舊卡到不行阿~

完全體!

硬體的部分寫了差不多了,來說說軟體方面吧!

使用者體驗

先說結論,Surface Pro即使貴為微軟的親兒子產品,但在使用者體驗上卻還是差了MacBook不少

形同虛設的平板模式

其實Win 10的設計就是一套軟體打天下,說起來平板模式也就只是把應用程式變成磚塊放在桌面上讓你比較好點而已,對於不支援平板模式的軟體來說根本毫無差異

除了少數完全支援平板模式的軟體或是你忘了帶鍵盤,不然我想不到用使用平板模式的理由。畢竟一般Win 10的軟體設計你用手指ㄊㄇ的難操作,只會搞死自己而已,空有了超強的10點觸控螢幕阿!

然後我要說行動版的LR CC在Surface Pro上介面大小和比例奇爛無比。除了重要的照片預覽部分很小以外,調整介面一堆閒置空間浪費版面也沒說多好操作還不能自由縮放,把介面縮小之後又整個擠在一起各種字體模糊,真的不如用LR Classic

平板模式下的LR CC,但其實你用一般模式開也一樣

高解析度的介面支援不足

這次Surface Pro給了高超解析度2736 x 1824 (267 PPI)的 12.3吋PixelSense™ 顯示器,但是軟體顯示方面真的需要改進

當年我買MBPR 2014的時候Retina螢幕才開始成為主流,軟體解析度會有跟不上的情況,但目前Mac系列已經不會有這種問題。但是這問題在2019的Surface Pro 6上面依舊存在,很多軟體的介面和字體真的超級小阿!!

(不知道是不是我老了,最近換的新手機Pixel 3a建議字體大小我也覺得很小密密麻麻看了眼睛痛,不爭氣的改大字體)

原本設定字就很小,我都調225%

雖然Win 10有方便的一鍵更變軟體和文字大小以及修正模糊文字的功能,但是效果有限,不是每個軟體都能夠正常的顯示

PCMan選項、網址和頁籤根本要用放大鏡看

字體顯示也是個問題,有時候介面大小對了字體就會變得超醜,這點我也是覺得無解只能默默接受,以下展示一下Surface Pro和我舊MBPR的比較

(Lightroom介面大小我已經調到200%了,原本根本螞蟻字)

Lightroom – Surface (200%)
Lightroom – MBPR 2014

不可否認,Mac上面的字體和大小顯示真的美觀舒服很多

Chrome – Surface (系統225%)
Chrome – MBPR 2014

鎖顯示卡驅動管理

其實這是一個蠻莫名的問題,普通使用者其實也不會注意,不過這問題在我剛買的時候倒是造成很大的困擾。Surface Pro作為輕薄的商務平板筆電是沒有獨立顯卡的,是使用CPU內建的Intel UHD Graphics 620

為了使用DisplayCAL較色,我需要調整面板的RGB平衡校正白點,但發現我怎麼樣都找不到Intel Graphics Control Panel和任何可以調整面板顯色的地方,上Intel官網下載驅動之後也不給安裝

上網查了一下之後才知道微軟把顯示卡驅動管理給鎖了,需要用相當複雜的方法才能夠騙過系統裝進去,真的不懂為何微軟要這樣做啊…

另外有一點,如果發現你螢幕亮度會變來變去改系統設定也沒用的話,其實是因為 Intel顯卡電源管理的關係,也是要裝Intel Graphics Control Panel才能解決

好不容易弄出來的Intel Graphics Control Panel

Win 10更新是效能殺手

其實這應該是作業系統的問題而不單只是Surface Pro獨有,不過在使用上的確是有明顯的影響

有時候電腦用一用會發現超級卡,卡到幾乎不能動的程度,這時候原因不外乎就是Windows Update在作怪了。系統會自動在後台大量下載和自動安裝更新導致電腦效能大幅度下降,重點是還不能暫停或關掉

此外這次除了Windows更新以外還多了另一個吃流量的OneDrive。雖然說自動幫你備份資料很方便,但是在使用外面咖啡廳Wifi網路速度比較慢的時候真的很礙事阿,好險這功能是可以關掉的

兩大流量和效能殺手

結論

最後總結一下優缺點

優點:

  1. 輕薄且便於攜帶,平板的重量但是有筆電的效能
  2. 漂亮、高畫質、高解析的螢幕
  3. 長續航力
  4. 簡單直覺的檔案管理系統 (其實就是Windows的優點)

缺點:

  1. 軟體對於螢幕解析度支援不佳
  2. Win 10有的缺點他都有

其實說起來就是硬體還不錯,但是軟體和使用者體驗上頗爛,可以說是Windows系統的原罪

我覺得對於主要使用來修圖或是寫文章的使用者來說,如果你的筆電是需要長時間使用並做為主力電腦的話建議還是買MacBook Pro會比較好。各方面都比較完整,當然需要取捨的是它的價格和接近一倍的重量

不過對於筆電只是出門移動時取代桌機的使用者來說,Surface Pro也足夠應付需求。特別是那超輕薄的機身和重量,和一本書差不多超級方便。就像相機一樣,只有能帶得出門的筆電才是好筆電是吧?

最後要抱怨一下,身為微軟親兒子系列產品居然連Office 365一年份或是One Drive空間都沒有送阿!! 還只有指定通路有優惠而已。好歹Google之類都會送個Google Drive空間啥的,很沒有誠意

另外聽說Surface Pro系列無法維修,過保之後只能送新加坡還哪邊換整新機,平時請養成備份資料的好習慣!

Toplist

最新的帖子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