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颚 红 点 肠 病毒

2017年8月13日 星期日

口腔冒水泡,除了腸病毒也可能是皰疹病毒!

兒科,兒童健康發展,消化系統,陳芷沂,傳染病,醫師


「醫師,可不可以幫我看一下妹妹的嘴巴。我發現她的嘴裡有幾個小水泡。好擔心妹妹得到腸病毒,請幫我確認看看。」憂心忡忡的媽媽,回想起新聞畫面,報導著腸病毒的威力,不免害怕女兒是不是得到了腸病毒。

仔細檢查後,發現妹妹嘴巴的小水泡及潰瘍比較集中在口腔前半部,並且有牙齦紅腫發炎的情形,便告知媽媽:「這個不是腸病毒喔!妹妹是得到皰疹性口齦炎。」

媽媽卻納悶了:「甚麼是皰疹性口齦炎?」

夏天是腸病毒流行的季節。到了夏天,只要小孩一發燒或喊嘴巴痛、喉嚨痛,父母看到小孩口腔有潰瘍,就會聯想到腸病毒。但是,不只有腸病毒會造成以上症狀,感染到單純皰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es, HSV-1)也會有類似的症狀。


單純皰疹病毒

單純皰疹病毒分為第一型(HSV-1)與第二型(HSV-2)。HSV-1主要藉由直接接觸受感染的唾液及口周圍的病灶而傳播,可發生在口腔、顏面及眼睛等腰部以上的區域。HSV-2 存在於生殖區域,藉由性行為傳播,主要影響生殖器及腰部以下的皮膚。 

而HSV-1就是造成皰疹性口齦炎(Herpetic gingivostomatitis)的兇手。症狀為突發性的嘴巴痛、流口水、口臭、發燒、倦怠。口腔內的水泡很容易破裂而成潰瘍狀。水泡與潰瘍較集中在口腔前半部,包括齒齦、舌頭、頰邊黏膜及嘴唇。嚴重一點的,可能整個口腔前後都有。有時還會有齒齦出血的情形。病程約7 - 14天。

另外愛吃手指或咬指甲的小孩,如果嘴巴裡有病毒,而手上剛好有傷口,病毒就會經由手上傷口而感染指頭,出現皰疹指頭炎。若是又遇到愛揉眼睛的小孩,病毒侵犯到結膜、角膜,嚴重有可能造成失明! 

等到痊癒後,HSV-1就躲在孩子的神經節裡。等到長大以後,如果熬夜、壓力大或生病時,也就是當抵抗力比較差的時候,病毒就會跑出來作怪。在口角唇邊長成群小水泡,稱為「皰疹唇炎」!但是症狀較輕微,不至於發燒、口腔潰瘍,牙齦紅腫流血,但是仍具有傳染力,會傳染給沒有感染過的孩子。 (你的累,皰疹都知道 – 醫師的叮嚀)


如何治療單純皰疹病毒?

治療方面,主要是支持性療法、症狀治療。這時候只要小孩想吃甚麼喝甚麼都可以,只怕他不吃而已!若是小孩痛到嘴巴都不敢張開,或再加上發燒,可給予消炎止痛劑,緩解其不適。少許症狀嚴重的孩童,在發病72小時內服用口服抗皰疹病毒之特效藥,可縮短發燒天數與疾病嚴重度!


腸病毒

腸病毒指的是一群病毒,包含克沙奇病毒、伊科病毒及腸病毒等種類,每一個種類又可分為多種型別,總共有六十幾種以上。其中感染腸病毒 71型最容易導致嚴重的併發症,而 5歲以下的幼童為重症的高危險群。 

症狀為突發性發燒、咽峽部出現小水泡或潰瘍,口腔病灶比較集中在口腔後半部:軟顎的後部、咽、扁桃腺。若只有在咽喉部出現水泡或潰瘍,稱之為皰疹性咽峽炎(Herpangina)。假如合併手掌、腳掌、膝蓋、臀部出現皮疹或水泡,則稱之為「手足口病」。有些患者甚至全身都長滿水泡,看起來像長水痘一般。痊癒後,可能有指甲脫落之情形。 


感染腸病毒後,大多數可以在 7天左右痊癒。但是痊癒後,腸病毒還會持續經由糞便排出,可達數週,所以要持續勤洗手,注意個人衛生。而在發病前幾天,喉嚨與糞便中就已含有病毒,且具有傳染性。一般而言,發病後的一週內傳染力最強


如何治療腸病毒?

治療方面,同樣也是是支持性療法、症狀治療。但須密切注意有無重症前兆:嗜睡、意識不清、持續嘔吐、肌躍型抽搐,或是在沒發燒時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如果有以上情形,請盡快送醫。(嚴防腸病毒)


簡單做個結論

無論是皰疹性口齦炎或者皰疹性咽峽炎,在一開始口腔只出現一兩顆小水泡時,還不易區分。有時水泡長在典型的位置,那就幫了兒科醫師一把,可以及早判斷。但有些時候,病童來到診間時,整個口腔都是水泡及潰瘍。這時就需要仔細檢查是否有齒齦浮腫或出血、手掌腳掌是否有皮疹或小水泡,來區別到底是 HSV-1 在作怪還是腸病毒在搗蛋。

新浪重庆 健康提示

反复发烧流口水 手足口的姐妹病——疱疹性咽峡炎来了

新京报

05月06日 12:01 关注

肠道病毒引起,通过飞沫、接触、饮食传播。

资料图片

春暖花开之际,不仅有恼人的花粉、飞絮,还有宝妈们头疼的“疱疹性咽峡炎”。这个手足口的姐妹病,会让孩子反复高烧,流口水不吃东西,哭个不停。

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儿科韩宪瑜医生提醒,虽然该病的发病高峰在夏季,但现在已经悄悄潜入,而且来势汹汹,“由于没有特效抗病毒药物,需要家长见招拆招,未患病的孩子做好隔离防护。”

手足口的姐妹病,好发于7岁以下儿童

为何说“疱疹性咽峡炎”是手足口的姐妹病?韩宪瑜解释,因为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有几分相似,都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引发疱疹性咽峡炎的肠道病毒(主要是柯萨奇A组)会在咽部、上颚出现大量红点,继而形成灰白色疱疹,周围有红晕,貌似口腔溃疡,和手足口病嘴巴里的疱疹长相基本一样,但很少波及到唇内侧。

疱疹性咽峡炎的潜伏期2-4天,传播途径也和手足口病一样,飞沫(近距离咳嗽、打喷嚏、说话等)、接触、饮食传播(也可以说粪口传播)。

疱疹性咽峡炎在夏秋季节高发,好发于7岁以下,尤其是1-5岁的幼儿。发病时,幼儿常有以下病症:

●常突发高热,会达40℃以上,甚至会因为高热出现抽搐(热性惊厥);

●嗓子及上颚黏膜(嘴巴张开后上半部分是上颚)破坏更严重,1-2天内嗓子出现大量疱疹或溃疡,疼痛剧烈,影响进食;

●初期可类似普通感冒的症状,乏力、没有食欲。有时伴有头痛、腹痛、四肢酸痛、脖子疼、淋巴结肿大,婴幼儿出现流口水、拒食、烦躁不安或者呕吐;

●容易继发细菌感染,经常是白细胞很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CRP升高;在门诊也看到过大孩子合并化脓性扁桃体炎的;

●发热一般持续2-4天,4-6天口腔溃疡逐渐消退,疼痛缓解,整个病程不超过2周;偶有腮腺炎、心肌炎并发症,极少数成为手足口病。

无特效抗病毒药物,1-2周自行痊愈

疱疹性咽峡炎虽有传染性,但不属于需要报传染病卡的那种传染病,发生重症的也比较少见。韩宪瑜指出,疱疹性咽峡炎没有特效的抗病毒药物,是自限性疾病,一般1-2周自行痊愈。只要家长做到以下几点,便可让宝宝度过这艰难的几天。

第一招:在发烧时物理降温(温水浴、湿热毛巾擦浴等),高热时口服退热药,出现抽搐及时镇静、止惊。

第二招:疱疹性咽峡炎因为持续高热,消耗多,口服退热药后会大量出汗;由于口腔疼痛,患儿拒食,入量少,一定要警惕脱水,尽可能让患儿多饮水,必要时静脉补液。

第三招:有继发细菌感染,应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第四招:注意卫生,勤洗手,避免去人多场所,避免交叉感染,保持口腔清洁;打喷嚏咳嗽时掩口鼻,家长勤洗手,特别是换尿布或接触黏液后;彻底清洁和消毒厨房台面、浴室、玩具和衣物,以消灭病毒(同手足口病)。

第五招:大孩子可经常用温水或淡盐水漱口;疱咽口腔疼痛严重,可以吃温度偏低的食物来缓解疼痛;可以使用促进溃疡面愈合的口腔喷雾制剂或者外用局部止疼的药物;避免热的、油炸、辛辣、太咸和过酸的食物。非柑橘类水果(如香蕉)、蔬菜、乳制品和其他舒缓的食物是疱咽病毒感染期间较好的选择。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

Toplist

最新的帖子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