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 與 惡 的 距離 書 本

  • 我們與惡的距離
  • 罪犯的祕密
  • 犯罪故事
  • 法律正義
  • 關於家關於愛
  • 失控的媒體
  • 影視書單
  • 《我們與惡的距離》編劇書單1
  • 《我們與惡的距離》編劇書單2

編劇的話

作為編劇,我所能做的就是把這些震驚時刻置回劇本。田野的最大功用,其實就是打開我的視野。

《我們與惡的距離》是一部編劇走在最前面的戲。編劇呂蒔媛經過4個月的田調、7個月寫劇本,以劇本召喚來奮不顧身的團隊。凝聚了製作人林昱伶以及湯昇榮、林君陽導演、眾演員和整個劇組的共識,為台灣的寫實劇開創了另一種可能。打破社會氛圍中避而不談的沉默,用戲劇打開對話的可能性,

──

我們與惡的距離_編劇呂蒔媛

我們都需要多一些對話空間,而對話也需要學習。

編劇呂蒔媛覺得讓她非做不可的那種戲,有很大一部份的原因是來自於恐懼,想要去找那個害怕的原因,那個因為害怕而產生出來的人性。

《我們與惡的距離》故事從李曉明無差別殺人案的兩年後開始,當殺人者死刑定讞,那些撕裂的傷痕能撫平嗎?彼此之間崩解的關係能否修復?面臨重大事件發生後,因為害怕而造成的輿論究竟是對是錯?

真實世界的標籤化讓我們恐懼,因標籤化產生的「結果論」,有時會成為唯一的習慣方式。不看、咒罵或讓人消失,我們的世界不見得就能變好!如果能找出標籤化的原因,是不是我們可以離正確的答案更近一點?在罪責確實要付出代價之下,我們是否可以試試對人性有更多不同層面的觀察?

──

我們與惡的距離_編劇呂蒔媛

  • 4.4

    殺戮的艱難

    死刑是一種誘惑。 有正義感的人, 多少都曾經把死刑當作是一種實現正義的方式...... 我們心裡都有一把尺,衡量罪惡與正義。 但是當我們執行了死刑,我們還能保住好人與壞人之間那一點點的差別嗎?

  • 4.3

    黑水

    一處幽暗的河邊角落,兩個女人的心路轉折, 以及,無數旁觀者的眾聲喧嘩…… 小說家平路向來擅用虛實相間的手法來說故事,這一回,她以極其精鍊的文字,引領讀者一步步接近黯影深處,進入主人翁幽祕的內心世界。彷彿混濁的一條河,暗潮浮沉,無數支流通往愛慾與罪行的隱密之鄉。 一層層揭露,一鋤鋤深...

  • 精神病大流行:歷史、統計數字,用藥與患者

    1955年,每468個美國人,就有一人因精神疾病而住院;到了1987年,每184個美國人,就有一人因精神疾病而失能,以致領取政府的失能補助。2007年,每76個美國人,就有一人因精神疾病而失能。從數字上,我們發現問題不太對勁;而這個問題也蔓延到兒童身上。過去二十年間,18歲以下的兒童、青少年罹患精神...

  • 4.2

  • 4.5

    靈魂不歸法律管︰給現代公民的第一堂法律思辨課

    當法律淪為以口說形式取代心靈的真實感覺和冷靜的思考, 當公平正義的概念變成擴大對立的口號, 不懂得思考,別說你知道法律是什麼 全民共讀法律、建構獨立思維的必備書 「法律系最讓人景仰的人格」「不上他的課會後悔一輩子」 開課三十年屹立不搖 人氣爆棚 學生零負評感動推薦 臺大法律系教授黃榮堅 暢談獨到的...

  • 4.5

    冤罪論:關於冤罪的一百種可能

    為什麼凶案變冤案? DNA證據的界限、自白的真偽與效力、目擊證言的虛實、 外部人犯案與內部人犯案、情況證據的堆疊、另案逮捕的陷阱…… 有罪與無罪微妙的分界點 本書主要分析戰後日本的重要冤罪案件;分析的重點不在於冤罪的結果,而在於案件如何變成冤罪的過程。同時希望透過案件分析冤罪的特徵與形成機制,...

  • 4.3

    破案神探:FBI首位犯罪剖繪專家緝兇檔案(首部曲)

    《控制》知名導演 大衛.芬奇執導,影后莎莉.賽隆監製 Netflix改編影集10月熱映! 電影《沉默的羔羊》取材自他一手偵破的超級重案! 屢破奇案的他,被譽為現代福爾摩斯, 但只有他知道, 在抓到兇手前,他讓自己先化身為那頭野獸…… 維多利亞時代,福爾摩斯穿梭倫敦巷弄,追查蛛絲馬...

  • 4.2

    破案神探二部曲:犯罪是天生邪惡還是後天塑造?FBI探員側寫連續殺人魔

    《控制》知名導演 大衛.芬奇執導,影后莎莉.賽隆監製 Netflix改編影集10月熱映! 電影《沉默的羔羊》取材自他一手偵破的超級重案! 屢破奇案的他,被譽為現代福爾摩斯, 但只有他知道, 在抓到兇手前,他讓自己先化身為那頭野獸…… 維多利亞時代,福爾摩斯穿梭倫敦巷弄,追查蛛絲馬...

  • 4.3

    破案神探三部曲:大屠殺、無差別殺人與連續殺人犯,FBI探員剖繪犯罪動機

    為何有人成為殺人犯?而有人終身守法? 原來,我們都是自己「過去」的產物…… 《控制》知名導演 大衛.芬奇執導,影后莎莉.賽隆監製 Netflix改編影集10/13上線! ‧人為何會起殺意? ‧「他」為什麼要這麼做? ‧該如何判斷犯罪者的動機? ‧連環殺手與無差別殺人犯又有何不同? ...

  • 4

  • 4.4

    失控的懲罰

    我們已經成為一個懲罪者的國度,忽略了人的尊嚴,甚至忘了懲罰的目的。 「為惡者必將付出代價」,但我們能夠接受一個恐怖不輸集中營的監獄?

  • 4.2

    罪行

    每個淡然述說的故事背後,都是一個巨浪滔天的人生! 誰才是受害者?無從選擇而犯的罪行,如何定罪? 如果置身其中,你,會怎麼做? **11個完全真實,如電影般的親身案例, 讓德國最會說故事的辯護律師, 撼動你對人性、罪行、愛與罰的一切判斷! **

  • 律師不會告訴你的事4︰如何在訴訟中說服法官

    你是否知道眼前坐著的是什麼樣的法官?你是否確定法官聽得懂你的陳述?你如何判斷法官的裁判傾向? 訴訟主要戰場在法庭,法官是法庭的主導者; 當事人與律師面對坐在審判席上的人,要說服的對象就是法官。 法官如何理解案件故事、如何形成心證、如何做出裁判…… 了解審判的人性與常情,做好法庭溝通,是達到訴訟目的...

  • 4.2

    罪咎

    法律與良知,在審判的天平上,究竟孰輕孰重? 人又應該為自己的過錯付出多大的代價? 換做是你,會選擇接受刑罰, 還是寧可背負一輩子的罪咎? 罪與罰、公平與正義,從來都不簡單。 德國最會說故事的辯護律師,繼《罪行》之後又一力作!

  • 4.2

  • 4.3

    【新版】東京漂流

    你要在墳前吐口水,還是獻上花束? 一本各界譽為「神準預測日本崩壞」的預言書 日本當代攝影大師 藤原新也 以攝影家之眼洞察矯作清新的日本無菌社會 以近乎私家偵探辦案般解謎的挖掘 令我們窺見繁榮背後的巨大空洞

  • Toplist

    最新的帖子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