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萊克斯桌上型攪拌機評價

【2021/05/28更新】說真的,真的沒想到居家防疫生活會炸出我再更新這篇文章,因為這台機器在我關在家裡這段時間內對我們家真是太太太太太重要了!

沒麵包了,做個麵包吧!義大利麵吃完了,做點麵吧!早餐吃膩了,做點漢堡排!下午茶不知道要吃甚麼,做個甜點吧!水果吃不完,拿去打果汁!大概就是這種程度的使用它!

豐富的配件多麼重要啊!真心感謝當初推坑的朋友、謝謝賣我賣得很便宜的MOMO,當然還要謝謝當初牙一咬買下它的我自己嗚嗚嗚嗚嗚!

※ ※ ※

我的人生直到最近兩個月才算認識了桌上型攪拌機,之前就算做再多蛋糕但一點都沒興趣也不會想入手。

直到朋友隨口推坑,我才發現原來攪拌機還可以有那麼多配件,就算不做蛋糕麵包,烹飪時也可以省很多力氣,這才有了想要購入的念頭。

論配件的豐富性當然還是KA,但KA的配件多,價格卻也不是那麼親民,再加上瓦數不大,所以一直沒有下定決心把卡刷下去。

剛好5月母親節檔期各家優惠都出籠,比較了一下,在價格、配件多寡和一點考量瓦數大小的情形下,入手了伊萊克斯的EKM3407R,內含六個機器配件,和雞肋功能的計時器與藍芽電子秤。

本來是打算收到貨後可以猶豫幾天決定是否要留,但到貨當天發生一件蠢事,最後機器就留在我家了。

以下是各功能配件的使用情形,慢慢補充。

1. 慢磨機配件

第一個使用的是慢磨機的配件。因為到貨當天我的慢磨機突然不會動了;但香瓜都切了,不趕快榨汁怕會酸掉,只好搬出這台攪拌機和慢磨機的配件。

  • 出汁狀態:感覺水果並沒有十足十的受到擠壓,用手捏果渣還可以擠出汁。沒有辦法像慢磨機磨出來的那樣乾。不過家裡沒有慢磨機的人,這個配件也足夠用了。
  • 濾網清洗簡易程度:配件的濾網只有小小一片,且網孔比慢磨機的大,實在比慢磨機的好洗太多太多太多太多了!
  • 組裝操作流程:雖然只是一個小型的配件,不過零件也不少,要花點時間了解組裝的順序。另外因為攪拌機與配件的接頭比較高,所以出汁的地方和果渣掉落的地方要事先喬好,以免沒接到果汁和果渣,弄得桌面一團亂。
  • 總論:不完美,但可接受。需要一點時間熟悉操作與安裝的流程。如果家裡沒有慢磨機,這個配件足夠頂著用。

110/06/03更新:關在家裡做菜臨時需要少量蘋果汁,懶得搬慢磨機出來,所以使用慢磨機配件。本來不抱甚麼期待,最後結果卻令我十分驚豔。

  • 出汁狀態:磨出來的果渣很乾!跟上次香瓜的結果差很多。而且磨完的果汁竟然是新鮮可以喝的!(補充說明:慢磨機雖然啥都可以磨,但遇到蘋果跟水梨,磨出來的果汁會氧化,喝起來充滿鐵鏽味很難喝。)我想是因為配件較小,磨完到出汁這段距離短,果肉也沒甚麼機會接觸空氣;而使用慢磨機時,蘋果在機器裡面轉了好幾圈,接觸空氣的面積也大,所以果汁出來的時都已經變成咖啡色的了。所以意外的,這個配件竟然很適合榨蘋果汁。

2. 槳型攪拌頭

第二次搬出這台機器是因為在做芋泥丸,芋泥真的要把我逼瘋,只好搬出它求救。

  • 根莖類泥狀攪拌:我是使用它來攪拌要調味的芋泥(我丟下去的時候就已經是泥狀的囉,是純攪拌調味料)。芋泥非常黏,但機器攪拌起來很輕鬆,我的下料過程非常隨意,位置都很奇怪,但最後結果看起來都有很均勻。唯調味粉在攪拌過程中會黏在盆壁上,需要不時停機刮缸。同理,要調味馬鈴薯泥應該也是很輕鬆,不用用手攪到滿身大汗的。
  • 餅乾/塔皮麵團:我很喜歡做塔皮,但每次用我的刮刀切拌麵團都會拌到右手大拇指發炎,也會滿手油油的,中間要拿取其他東西都不方便。
    1. 這次使用機器攪打400G低筋麵粉(兩份),轉速大部分是3,有一小段時間轉到4。轉到3的時候機身就會左右搖晃,轉到4時搖晃更大,其實有點可怕;不過幸好機器底部有吸盤,不至於翻倒。
    2. 攪拌頭離盆底很近,原本擔心盆底的料會拌不到,但蠻快就全部攪在一起。
    3. 塔皮麵團在低速時會黏在攪拌頭上,不過攪拌頭有不沾塗層,所以將機器暫停,用刮刀把麵團刮下來,重新攪打,重複幾次,麵糰就可以很均勻了。
    4. 完成攪打的速度很快,比起用手切拌,機器攪拌麵團很快就表面光滑了,我本來以為還要用手再揉幾下。這樣的完成率蠻讓我意外的。
    5. 交給機器攪打,所以雙手很乾淨,要拿擀麵棍要拿保鮮膜再也不必擔心會碰髒。下次會想要再多打一份的麵團試試。
    • 2021/01/08更新:好,在經過幾次比較之後,我確定使用槳型攪拌頭做出來的塔皮是我不喜歡的口感(較鬆散),我現在改用食物調理機處理塔皮/餅乾麵團。這之中的差異我之後會更新在食物調理機的使用心得中(我購買的是Hamilton Beach 70825)。這是因為奶油的狀態不同所導致的結果,我會一併說明。
  • 【2021/05/28更新】漢堡排:做了漢堡排才驚嘆這台真的太方便!絞肉刀組拿出來,直接用專用的鋼盆接絞肉,然後攪拌配料也不麻煩,全部加進去攪一攪就完成了!從肉塊開始到變成漢堡排,輕輕鬆鬆。

3. 攪麵勾:

攪麵勾的勾子部分是金屬+不沾塗層。但與機器銜接的地方是塑膠,還是會擔心用久了或扭力太大時會破裂。就再觀察看看。

  • 義大利麵麵糰:是為了配合我的手動壓麵機使用的義大利麵麵糰。因為水分很少(麵糰含水量為11%),使用的是攪麵勾,打第一份麵糰時因為不知道勾子究竟可以承受多硬的麵糰,所以不敢打太久,最終麵糰是分很散的小團狀,需用刮刀壓在一起;打第二份麵糰時因為中途離開幾分鐘,回來後發現麵糰竟然已成光滑的團狀,最終型態是一個大團麵糰與兩三個小小團,表面較第一個麵糰光滑。對這個結果很滿意(不要用手揉都滿意),下次會嘗試再打久一點。
  • 麵包:麵包的範圍太廣泛了,也分成很多和麵法。我主要是做吐司,詳細內容整理在這一篇。
  • 2021/01/08更新 - PIZZA麵團:試做過三次以上。攪拌PIZZA麵團的過程很簡易又快速,尤其一次攪拌的麵粉量不少,交給機器處理比起手揉更好清理也省力。


4. 義大利麵製麵機(附5款製麵配件+板手+收納盒):

  • 第一次試做,是把手動壓麵機使用的麵糰順便拿來用,所以乾濕度不適合攪拌機的配件(麵糰含水量只有11%),還需要再調整。(伊萊克斯官方的文宣上,水分與麵粉比例是1:2)For the record, 我的麵糰已經過30分鐘的鬆弛與多次折疊,完全與我手動製麵機的麵糰一樣來進行對照;手動壓麵機的成品邊緣俐落,且韌性足夠不易斷。
    1. 寬帶麵:壓出來的麵條表面非常粗糙;由於是擠壓出來的,所以麵條也極度易碎,沒有韌性。
    2. 粗麵:大致與寬帶麵的結果一樣。不過表面粗糙的情形在慢速時比高速時輕微(但還是較市售麵條粗糙很多)。
    3. 其餘配件未使用。
    4. 口感:因為表面很粗糙呈鱗片狀,水煮的時候這些鱗片狀的部分糊爛掉了,整體口感又糊又硬,很不舒服,最後整鍋都倒掉。


5. 絞肉刀組(分粗刀/細刀):

這是我購買前就最想要的配件之一。臨時要用絞肉,只要把冰箱的肉丟進去就可以了,不需要跑市場,超喜歡。

  • 整體配件:
    1. 跟其他配件不一樣,材質是金屬的,不是塑膠。但也不是不銹鋼,以這個價位來說,可接受。
    2. 速度要調到3-4才是正常的。我第一次只用1,結果被老公笑說機器速度太慢。
    3. 初次使用前要徹底洗乾淨。因為製作這類模具的過程中會用到工業用油,洗乾淨還是比較保險。如果可以,建議先放些肉去試攪,把油都帶走。(有點類似壓麵機要準備一個麵糰來清潔滾輪,只是麵糰比肉便宜很多 ) 我第一次使用途中,絞肉還是有點不自然的黑漬,所以還是清乾淨比較保險。
    4. 攪完之後肉會卡在輪軸的細縫裡,零件的邊角有些銳利,要細心清潔,第一怕刮到手,第二是怕肉殘留。肉在放入絞肉器之前要去皮、去筋,以免卡在輪軸零件裡。
    5. 缺點:如果要說缺點的話,應該就是不好清洗吧。因為會零件會油,肉又都卡在手洗不到的地方。建議買一支較硬的鬃毛奶瓶刷(很舊式的那種,但前端不要彎),可以深入絞肉器裡面清潔。
  • 粗刀:
    1. 用來做漢堡排。粗細剛好。
    2. 波隆那肉醬:感覺有點太細?吃起來有點平板,可能還是要有一部分的肉用粗絞才會有多重的口感。
  • 細刀:尚未使用。


6. 柑橘榨汁機(附大/小榨汁頭):

我有一台專門榨汁的飛利浦榨汁機,所以會跟這台來比較。

  • 榨汁盆:
    1. 橫放的設計需要一點時間適應,相對飛利浦垂直施力的方式,攪拌機的配件因為施力會是橫向的,要擔心機器產生位移的情形。另外因為手握著水果的時候手臂向下,果汁會沿著手臂流下來,這點挺讓人阿雜。
    2. 濾網濾目較寬。果肉最後多半都沒濾到,進到杯子裡了,但籽都有留在濾網上。飛利浦的濾目比較細,過濾的果肉比較多。我覺得要看使用需求來決定這是優點還是缺點,自己喝的話果肉多一點沒甚麼問題,如果是要拿來做甜點等不要果肉的用途,就需要再濾一次。
    3. 配件位置高,這點跟慢磨機配件的問題一樣,最好使用較高的容器來盛接果汁,不然會濺得到處都是。
    4. 109/11/03補充:目前有了這個配件之後就不再拿飛利浦的榨汁機出來了。因為實在太方便。八顆以內的柳丁榨起來都不會太麻煩。(若量多一點應該才會搬榨汁機出來)
  • 大榨汁頭:這次是用大榨汁頭榨柳橙汁,頭比較尖,所以柳橙內部會有一圈果肉比較沒有受到壓力,要自己喬一下角度。這點跟飛利浦的機器一樣。
  • 2021/01/08更新 - 小榨汁頭:最近常常榨檸檬汁,使用心得如上面大榨汁頭。
  • 我覺得有分大小榨汁頭很貼心,比較小顆的檸檬或是柑橘也能使用,總有一天會需要用到。


7. 1.5L果汁壺:

目前只打過一次香蕉牛奶。香蕉直接從冷凍庫拿出來打,沒有切斷,攪打過程中途有稍微卡住,但持續使用瞬轉功能仍舊可以成功。

只有一行心得看上去覺得有點虛,趕緊補上第二行。其實我不太喝冰水所以真的不太會用到這個功能,下一次用可能又要一年後。


8. 球型攪拌器:

  • 蛋白:目前使用過一次,打出來的蛋白很均勻,而且很有彈性。之前用手持式攪拌機,可能是同樣的流動性,但均勻度與彈性就沒有那麼明顯。
  • 2021/01/08更新 - 鮮奶油:因為太方便了,導致常常打過頭哈哈哈。要記得時常拿起來確認打發的狀態。另外缺點是較外圍的那圈鮮奶油因為攪拌頭較少接觸到,所以跟中間的感覺有點落差,


9. 切絲切片組(分粗絲/細絲/粗片/細片):

  • 粗絲:某次做涼麵懶得切絲就把配件拿出來。
    • 優點:配件安裝方便,切絲速度快。比起搬出砧板、手工切絲、洗砧板,使用配件方便非常多。尤其小量使用也不覺得麻煩。
    • 缺點:削出來的絲長度不長、無法控制。
  • 細絲/粗片/細片:尚未使用。


10. 防潑濺罩:如果麵粉量用到750g,在攪拌時就會噴粉。這時候就可以把防潑濺罩拿出來。目前只有防潑而已,尚未試過投料。


11. 伊萊克斯藍芽電子料理秤:尚未使用。
12. 伊萊克斯蛋型計時器:雞肋配件,聲音很大,我拿來嚇小孩用的。打算賣掉。

Toplist

最新的帖子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