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代以後臺灣社會由於哪一因素人民對政治民主的要求提高挑戰了政府的戒嚴統治也促使黨外運動進入另一高潮

1(C).

13. ( ) 日治時期組織臺灣文化協會,鼓吹新文化、反對日本統治;1921~1934年又發動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從事和平的社會運動;1927年組織成立臺灣史上第一個合法政黨。上述是誰的事蹟?
(A)羅福星
(B)楊肇嘉
(C)蔣渭水
(D)林獻堂

2(D).

20. ( ) 《中華民國憲法》規範與保障國民的各項權利,受到何者的影響,部分條文遭到凍結,直到民國八十年才恢復?
(A)《戒嚴令》
(B)《六三法》
(C)《憲法增修條文》
(D)《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3(C).

8. 附表是臺灣在 1950 ~ 1988 年間,核准登記的媒體家 數統計表。請問:


【題組】43)就臺灣歷史而言,下列哪一項描述最足以說 明此一變化的意義?
(A)地方自治的展開
(B)一黨獨大的出現
(C)多元社會的建立
(D)政黨輪替的實現 。

4(C).

9. 自國民政府播遷來臺,臺灣由初期的實施戒嚴到近年 來的總統民選,民主政治的發展,令世界刮目相看。 請問:
【題組】46)民國 85 年,何人當選台灣第一任民選總統?
(A) 蔣中正陳誠
(B) 蔣經國
(C)李登輝
(D)陳水扁。

5(A).

7. ( ) 西元1915年《臺灣日日新報》裡面有一則新聞描繪當時:「市內帽子店、裁縫店大見好況,帽子店的顧客紛至沓來……,裁縫店更是忙碌,顧客應接不暇。」這是因實行哪項措施的結果?
(A)放足斷髮
(B)慶祝光復
(C)皇民化運動
(D)西化政策

6(B).

47.日治時期,蔣渭水先生曾做一首歌曲:「我等都是亞細亞 黃色的人種 /介在漢族一血脈 日本的百姓 /所以天降大使命 囑咱緊實行 / 發達文化振道德 造就此才能」 請問:這首歌最有可能跟下列哪 一個組織有關?
(A)臺灣民眾黨
(B)臺灣文化協會
(C)臺灣議會請願團
(D)臺灣地方自治聯盟

7(C).

1. 臺灣在日治時期,推行新觀念、新制度,使得社會有 顯著的變遷,無形中也讓臺灣逐步走向現代化。請問
【題組】21)下列哪些是日治時期臺灣人口增加的因素? (甲)有效地防治熱帶傳染病(乙)公共衛生的 加強(丙)政府鼓勵生育(丁)警察與壯丁團有 效打擊犯罪
(A)甲丙
(B)甲丁
(C)甲乙
(D)乙丁。

8(D).

16. ( ) 「張燈結彩喜洋洋,勝利歌兒大家唱,唱遍城市和村莊,臺灣光復不能忘……。」以上這首《臺灣光復紀念歌》,是為了慶祝臺灣脫離哪個政權的統治?
(A)荷蘭
(B)明鄭
(C)清朝
(D)日本

9(B).

29. ( ) 臺人以政治、社會運動爭取權益的時間大致為何?
(A)甲午戰爭時
(B)一次大戰後
(C)二次大戰後
(D)中日戰爭時

10(A).

12. ( )元辰想了解臺灣光復到中國大陸淪陷、國民政 府遷臺之間的史事,若將在這期間發生的重要大 事:(甲)臺灣發布《戒嚴令》;(乙)發生二二八 事件;(丙)頒布《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依其先後順序排列應為何?
(A)乙丙甲
(B)丙甲乙
(C)乙甲丙
(D)甲乙丙。

11(D).

39.「臺灣文化協會」是日治時期臺籍菁英所創立的組織,該會常利用演講會的方式教化民眾。請問: 下列何者,最有可能是該會所辦理演講會的主題?
(A)興建大型糖廠以利民生
(B)如何融入皇 民化的生活
(C)實行武裝抗日的必要性
(D)認識民族自決的思想

12(D).

45.右圖是臺灣日治時期的產業變化,從表中可得知,西元1905到 1940年間工業產值的提升幅度。請問:造成西元1940年工業產 值大幅度的成長,與下列哪一個因素關係最密切?


(A)臺灣 農業遭遇困境,積極轉向工業發展
(B)臺灣礦產資源豐富, 適合發展工業
(C)政府主張日臺合一,將工業技術引進臺灣
(D)政府為了向南擴張,啟動臺灣工業化

13(D).

41.日治時代的李爺爺,要為他的寶貝女兒海嵐找個好丈夫,希望能找個受地方人士敬重的有為青年。 請問:在考慮時代背景的條件下,下列何人是他心目中的最佳人選?
(A)布袋戲戲團的總團長
(B)到內地做生意的郊商
(C)任職於省政府的公務員
(D)師範學校畢業的老師

14(A).

11. ( ) 有關「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的主旨與目標精神,下列何者正確?
(A)希望透過合法政治力量為臺灣人民謀利
(B)意欲將日本勢力驅離臺灣
(C)帶頭人士以追求自身利益為主
(D)爭取降低稅收

15(C).

14. ( )民國 60 年代以後,臺灣社會由於哪些因素, 人民對政治民主的要求提高,挑戰了政府的戒嚴 統治,也促使「黨外」運動進入另一高峰期?
(A)宣布動員戡亂
(B)實行地方自治
(C)經濟教育發展
(D)廢除《臨時條款》。

16(D).

28. ( ) 臺灣今日政黨林立,立場、意見往往南轅北轍,回想幾十年前,臺灣只有執政的中國國民黨與附屬的兩個小政黨。以往人民無法自組政黨的原因是哪項權利被限制了?
(A)言論
(B)出版
(C)集會
(D)結社

17(B).

42. ( ) 日治臺灣的某一時期,政治與社會運動風起雲湧,許多知識分子組織團體向政府爭取權益。此時期日本政府的統治方針為何?
(A)放任主義
(B)內地延長主義
(C)皇民化
(D)在地化

18(D).

52.《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擴大了總統職權,且讓其擁有緊急處分權的依據。戡亂,是平定亂事的 意思。請問:當時為什麼要動員全國人民平定亂事呢?
(A)日本再次挑起戰火,攻擊中國及臺澎
(B)戰後全國各地,盜賊橫行,人民都應全力抓賊
(C)各個地方軍人叛變,發動內戰,波及臺灣
(D)共產黨利用暴力,奪取政權,想消滅中華民國

19(B).

43. ( ) 日治時期,有首《臺灣自治歌》:「臺灣全島快自治,公事阮掌才應該……。」許多知識分子在此時組「臺灣地方自治聯盟」要求公民直選,落實地方自治。這些努力獲得哪些成果?
(A)總督府堅持專制統治
(B)地方代表開放半數民選
(C)地方代表開放全數民選
(D)臺人全部享有參政權

20(A).

3. 他出身臺中霧峰望族,在日治時期,對於臺灣的民權 運動積極參與,並曾與中國近代知名的政治改革家梁啟 超有過一番深談,讓他決心以非武力抗爭的方式進行政 治運動。請問:
【題組】27)上文中的人物為下列何人?
(A)林獻堂
(B)丘逢甲
(C)羅福星
(D)余清芳。

21(A).

50.佩佩想要編纂一部《日治時期臺灣人物事典》的書籍,如果她要介紹林獻堂的生平,應該如何形容 比較適合?
(A)領導政治運動,追求地方自治
(B)推動教育改革,帶起海外留學風潮
(C)創 建合法政黨,爭取人民權益
(D)倡導放足斷髮,改變臺灣社會

22(B).

1. ( )在日治時期,臺灣人口增加快速,其主要的原因 是現代衛生觀念的建立。下列哪些措施即是日治 時期建立的?(甲)以中醫逐漸取代西醫(乙)建立 自來水設施(丙)廁所等公共衛生設施的建立 (丁)防疫、衛生等觀念逐漸普及
(A)甲乙丙
(B)乙丙丁
(C)甲丙丁
(D)甲乙丁。

23(B).

53.睿睿看到一份資料上顯示:「這是臺灣有史以來第一次選舉,規定年滿25歲男性,且一年繳稅5元以上,才有投票資格。雖然當時全臺只有28000人符合,但是總投票率超過九成。」請問:睿睿看到的資料,時間背景為何?
(A)日治初期
(B)日治後期
(C)臺灣光復初期
(D)政府遷臺之後

24(D).

2. 日治時期,臺灣的教育制度已經有了初步的組織與規 模,學校教育也很發達。請問:
【題組】23)當時總督府對臺的教育政策是採取下列哪一 原則?
(A)南進政策
(B)民族自決
(C)工業日本,農業臺灣
(D)差別待遇,隔離政策

【非選題】

二、非選擇題:(每格2分,計10分)

請閱讀以下兩篇文章,並根據文章,回答問題─

◎民國38年,臺灣有知識分子發行《自由中國》,希望透過此雜誌要求政府提升台灣社會的民主與政黨政治,但後來遭到查禁。民國49年,他更試圖籌組中國民主黨,卻被以「陰謀顛覆政府」的罪名逮捕;一直到民國76年,政府才又開放黨禁、報禁等人民的基本權利。


【題組】3.民國76年,開放黨禁報禁,保障人民基本自由權的總統是誰?

【非選題】

(一)請閱讀下列三則資料,並回答問題:


【題組】4.請問:上述三段資料,按照出現時間先後順序排列,應該為何﹖資料 ____→資料 →______→資料________    

Toplist

最新的帖子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