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上腺疲勞看哪科

每次到了星期一總讓人覺得特別累,但如果每天都很累的話,就要注意可能是身體出現了一些問題。

很累的時候要看哪一科?

「疲勞」是一種身體共同的症狀,有可能只是身體累了,充分休息之後就會好。但有一種累是無論怎麼休息都還是覺得很疲勞的,那可能就要注意是身體上出現了某些問題。

像是嚴重的肝病、憂鬱症、纖維肌痛症等,分別代表身體上的器官疾病,心理上的疾病,還有神經病變這幾種不同的疾病;而要治療這幾種疾病,則分別是肝膽腸胃科、精神科跟神經內科,所以要選擇正確的科別,要先從了解自己疲勞的原因開始。

freepik
  1. 疲勞持續了多久?(6個月以下/6個月以上)
  2. 疲勞的嚴重程度?(休息會好/休息會好一點,但沒辦法全好/活動力低落到只剩一半)
  3. 疲勞有沒有合併其他症狀?(如噁心嘔吐/發燒/肢體疼痛/頭痛/失眠等,描述越詳盡越好)
  4. 有沒有其他疾病?(如肝病、甲狀腺疾病等)

從4個問題找到自己應該看哪科

通常疲勞的原因,可能來自身體暫時性的感染、發炎、生病或不舒服,但如果疲勞持續超過6個月以上,就表示已經進入「慢性疲勞」,就比較跟心理狀態、神經症狀,或是重大疾病有關,最好要早點去就醫檢查。

但在選擇看哪一科的時候,可以先想想自己是否有其他的疾病,可以透過病史找到可能的原因。像是B型肝炎帶原者突然感到疲勞,可能是因為B肝病毒開始活躍引起急性感染,或是誘發成肝纖維化、肝硬化,導致身體覺得勞累;而如果有甲狀腺功能低下,或是因為手術割除甲狀腺、腎上腺的人,也會很容易就覺得疲勞。

照片檔 ID:835946924

這些人可以先從自己的疾病相對應的科別去做檢查,比如有肝病的人可以先去肝膽腸胃科做檢查、追蹤,有甲狀腺或其他內分泌問題的人可以去新陳代謝科;當檢查不出問題,或是治療了一段時間沒有起色,再考慮尋求不同科別的意見,因為疲勞可能不是單一原因造成的。

如果都沒有特殊病史,就要從疲勞的嚴重程度跟症狀來看。像是休息就會改善的疲勞,可能是因為平常壓力過大,只要放鬆就不會覺得累了,就要注意自己的心理狀態。

如果是休息會好一些,但沒辦法全好的狀態,可能代表身體上有些疾病,像是心肺功能不良導致容易疲累;但對於怎麼休息、怎麼睡覺都不會好的人來說,可能就是已經有重大疾病,或是心理狀態已經崩潰,也有一部分的人會是不明原因造成的「慢性疲勞症候群」。

這一類的人,如果沒有其他太多的症狀,只有一直感覺很累而已,就建議先從家醫科開始看,確認身體基本的生理狀態,還有心理狀態都是正常的,再去尋找特殊的原因。

但如果除了疲勞之外還有各種不同的症狀,可以從最主要症狀開始尋找相對應的科別。像是除了疲勞之外還會常常噁心嘔吐,一樣可以先從肝膽腸胃科開始看;如果有反覆低燒、肢體疼痛的話,或許跟感染後的慢性發炎有關,就需要去看耳鼻喉科。

只是找不到器官上的疾病,症狀又很多元,伴隨身體的僵硬、疼痛,通常會是「神經問題」造成的。像是好發在年輕人身上的纖維肌痛症、自律神經失調等,這時就建議去看神經內科,做相關的檢查,找出問題的所在。

延伸閱讀

這9種症狀中了4種,你可能是慢性疲勞症候群!
睡不好原來是自律神經失調 中醫這樣治療終於睡好覺

文/盧映慈 圖/李昀蓁

提不起勁嗜睡竟是腎上腺疲勞找上門?中醫:這方法改善最有效

疫情之下除了擔心身體是否健康外,工作、家庭是否能兼顧等。長期身心壓力都是造成腎上腺疲勞的因素之一。如果出現人仙仙的疲勞感該如何緩解?療日子邀請昌盛堂中醫診所施堯鈞醫師來為大家解答。

容易疲倦嗜睡!可能是腎上腺疲勞嗎?

腎上腺疲勞症狀是由美國自然療法權威威爾森(James L. Wilson)博士提出,在長期身心壓力下,腎上腺功能運作失調,出現慢性疲勞、提不起勁、無法專注、嗜睡、煩躁焦慮等一症狀表現。腎上腺屬於人體內分泌器官之一,在面對壓力時會分泌腎上腺素及皮質醇來「應激」。

而面對相對長期的壓力時,如工作、升學、考試

等,俗稱「壓力荷爾蒙」的皮質醇就會開始分泌,刺激身體釋放能量以對抗外在挑戰,如發揮集中力、判斷力等潛能。在問題解決後,經過適當休息、放鬆後,皮質醇就會恢復到原本的濃度。可是若處在長期壓力無法解除的狀態時,腎上腺持續被刺激,導致皮質醇過度分泌,直至身體疲乏,皮質醇濃度降低、甚至耗盡,就算休息也無法補充回來!

※說明:應激是指機體對各種內、外界刺激因素所做出的適應性反應的過程

腎上腺出現疲勞:穴道、徹底改善生活型態、找出壓力源  3方法改善!

  1. 腎上腺的疲勞穴道:理解了腎上腺疲勞症候群的成因與脈絡後,就不難知`道應對方式了。以中醫來說,此症狀歸屬於「虛勞」的範疇。可能表現為「陰陽兩虛」或是「陰虛陽亢」,表現近乎所謂的「自律神經失調」。臨床上可使用中藥、針灸治療,幫助疏通經絡,活絡氣血。亦可搭配泡足藥浴,舒緩肌肉,緩解疲勞。一些簡易的穴位按摩也有助於修復:如神門、百會穴,可寧心安神;腎俞、太谿穴,可滋腎益陰;氣海、足三里穴,可補氣固本。
  2. 徹底改善生活型態:要想治本,必須調整作息以及徹底改變生活型態。
    ●首先要確保有足夠的睡眠,並提高睡眠品質;也可養成午間小睡的習慣,幫助身體修復,償還睡眠債以及壓力債。
    培養運動習慣也十分重要。在《真正的快樂處方》一書中,身為精神醫學專家的作者安德斯.韓森(Anders Hansen)提出了一個有趣觀點:人類在面對危險時,會呈現心跳加速、呼吸加速、流汗等生理反應,進入一種備戰狀態,恰巧跟運動時的反應相同。所以當我們規律運動後,至少每週進行二到三次有氧運動,大腦將慢慢學會:「原來當心跳加快,呼吸急促並不一定都是壞消息,而是迎向正面積極的變化」。久而久之,當下次又遇到壓力時,大腦就不會再發出大幅度的警訊,減輕壓力與焦慮對人體的影響,進而提高抗壓性。
  3. 找出壓力來源:最重要的還是找出壓力來源,適當紓解。甚至主動減輕壓力負荷。這是針對此症狀的最好解方了。

本文著作權屬療日子與其創作者共同所有,非經取得著作權人同意不得任意修改、複製及轉載

療日子小叮嚀:

特別提醒,造成疲勞的原因很多,並不局限於腎上腺的疲勞症候群。諸如其他內分泌疾病、睡眠障礙、心肺疾病、慢性感染、嚴重貧血、自體免疫疾病、惡性腫瘤、精神疾病等,都有可能引起疲倦不適。因此,若長期疲勞超過三個月以上,建議就診專業中醫師、西醫師尋求詳細的評估及診斷,以免延誤治療時機。

(療日子推薦延伸:防疫情緒造成胸悶、記憶力下降... 8個小行動化壓力為成長)


資料來源:昌盛堂中醫診所 施堯鈞醫師
圖片來源:123RF

嗜睡

疲勞

睡眠

腎上腺

療日子健康特派員

延伸閱讀

Toplist

最新的帖子

標籤